?

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療效及CRP、RF的影響研究

2017-03-09 18:02楊欣悅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7年2期
關鍵詞:中醫內科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

楊欣悅

摘要:目的 觀察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RA)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RA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對照組給予塞來昔布、甲氨蝶呤等西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自擬中藥湯方、及針灸行中醫內科治療,對比2組治療有效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法測定血清C反應蛋白(CRP)、類風濕因子(RF)水平,并觀察不良反應。結果 觀察組有效率89.47%明顯高于對照組68.42%(P<0.05);治療后觀察組CRP(14.25±1.36)mg/L、RF(13.26±1.79)U/mL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89%、5.26%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結論 西醫結合治療RA較單純西藥有明顯優勢,改善患者血清CRP及RF水平,同時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中醫內科;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

中圖分類號:R255.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2-0024-02

RA是以侵蝕性、對稱性多關節為主要表現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表現為滑膜炎、血管翳,CRP及RF在該病發展中起重要作用,因此西醫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塞來昔布等)抗炎鎮痛,并選用抗風濕藥甲氨蝶呤等進行治療,但副作用較大[1]。RA屬于祖國醫學之“痹病”范疇,又稱“頑痹”、“歷節”,病初外邪痹阻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濕熱痹阻為其常見證型[2-3]。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RA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分析中醫內科療法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RA患者76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與治療骨科專家共識》[4]中RA西醫診斷標準,表現為體重減輕、低熱、疲乏感,伴晨僵、關節外發熱,后經一般檢查、自身抗體檢測、影像學檢查、特殊檢查等確診,中醫診斷標準:關節腫痛,觸之灼熱或有熱感,口渴不欲飲,煩悶不安,發熱,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辨證為濕熱痹阻型。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風濕性免疫類疾病或傳染病、精神疾病者。采用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23例;年齡40~69歲,平均(54.26±1.31)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24例;年齡41~68歲,平均(54.25±1.32)歲,2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塞來昔布膠囊(國藥準字J20120063,生產單位:輝瑞制藥有限公司,規格:0.2 g,口服,1粒/次,2次/d)、注射用甲氨蝶呤(國藥準字H20043647,生產單位:正安醫藥有限公司,規格:5 mg,肌注,10 mg/次,2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服自擬中藥湯方,方劑組成:生石膏60 g,銀花藤20 g,知母、人參、桂枝、連翹、丹皮、生地、赤芍各10 g,甘草6 g,水煎服,3次/d,1劑/2d,此外配合針灸(命門、足三里、肝俞、脾俞等穴)。2組均治療2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開始后分別記錄患者主訴,晨僵時間、關節腫痛指數及血、尿、大便常規及肝腎功能。

1.3.2 取空腹靜脈血2mL,離心分離后采用ELISA法測定血清CRP、RF水平。

1.3.3 觀察不良反應。

1.4 療效評價 顯效:癥狀及體征消失,關節腫大明顯好轉,且實驗室指標恢復正常,RF轉陰;有效:癥狀及體征明顯緩解,關節腫大有所改善;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改善甚至惡化。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取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TX-*3/8]±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見表1。

2.2 血清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CRP、RF水平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出現惡心2例,嘔吐1例,對照組出現嘔吐2例,2組不良反應發生率7.89%、5.26%比較無顯著差異(χ2=0.214,P>0.05)。

3 討論

RA為以關節組織慢性炎癥性病變為主要表現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國發病率為0.32%~0.36%,可侵犯手足,表現為關節滑膜細胞浸潤、滑膜翳,逐漸出現關節軟骨和骨破壞,最終引起關節畸形甚至功能喪失,因此西醫主要采用抗炎藥及抗風濕藥治療,其中非甾體抗炎藥塞來昔布可緩解患者體征及癥狀,降低急性疼痛,而甲氨蝶呤為抗葉酸類抗腫瘤藥,通過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而阻礙腫瘤細胞生成,但均存在較多不良反應[5]。中醫將RA納入“痹證”范疇,氣虛血瘀為發病內因,發病后氣血運行不暢,正邪交爭,當熱邪偏盛時,表現為局部灼熱紅腫,關節疼痛,而痹證日久進一步耗損氣血,氣滯血瘀,病情遷延日久,損傷正氣而令痰瘀互結,因此治療上應當從補血、散寒除濕、祛風通絡立方[6]。

張建華等[7]采用宣痹湯合三妙散治療RA濕熱痹阻證45例,結果顯示治療組有效率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6.67%,治療組治療后CRP及RF明顯優于對照組,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采用中醫內科治療后,其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血清CRP與RF水平較對照組顯著下降,這與上述研究結果基本一致。方中生石膏性涼,清熱解毒;銀花藤清熱解毒,疏風通絡;知母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桂枝發汗解肌、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連翹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生地清熱涼血,益陰生津;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通絡之效,現代藥理研究亦表明中醫藥在抑制RA滑膜炎癥、促進滑膜細胞凋亡、靶向調節滑膜細胞信號等方面有良好的價值[8],因而中醫內科治療RA療效較好,且不良反應輕,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綜上所述,中醫內科治療RA療效優于單純西藥,可改善患者CRP及RF水平,同時無明顯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章平衡,劉健,談冰,等.中醫活血化瘀通絡法治療類風濕關節炎血瘀證的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6):658-661.

[2]端淑杰,劉健,王孝飛,等.類風濕關節炎中醫外治法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6,19(1):96-100.

[3]汪元,劉健,張皖東,等.新風膠囊對活動期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凝血功能相關指標的影響[J].安徽中醫學院學報,2013,32(3):39-42.

[4]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與治療骨科專家共識[J].中華骨科雜志,2012,32(12):1184-1186.

[5]張慶麗,楊衛彬,楊靜,等.類風濕關節炎中西醫藥現代研究[J].醫學綜述,2015,21(16):2992-2995.

[6]王勇,馬玉琛,王志丹,等.類風濕關節炎貧血中醫病機與治法淺談[J].世界中醫藥,2013,8(9):1121-1123.

[7]張建華,姜小帆.宣痹湯合三妙散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濕熱痹阻證45例[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0(5):915-917.

[8]馬武開,周靜,姚血明,等.中醫藥對類風濕關節炎滑膜作用機制探討[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6,38(2):5-7.

(收稿日期:2016-10-18)

猜你喜歡
中醫內科類風濕性關節炎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腦出血的療效觀察
中醫治療糖尿病的療效觀察
以苦參為主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觀察
補鋅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觀察
雙藤痹痛凝膠對CIA大鼠外周血調節性T細胞的作用研究
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機制的研究進展
中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分析
中醫內科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分析
甲氨蝶呤與來氟米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觀察
偏頭痛的中醫內科治療體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