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創新研究

2017-03-09 05:53張筱蓉
美術文獻 2017年11期
關鍵詞:教學內容時代信息

□ 張筱蓉

一、對新媒體時代的簡析

既然本文旨在分析新媒體時代視覺創達設計教育將有抑或說需有何種新路徑這一問題,那么我們首先就應該深入了解新媒體的本質及特點,如此才能有的放矢、就事論事。目前,學者對新媒體的定義林林總總,有十多種,從而媒體介質角度劃分則可以歸類為:手機媒體、數字電視媒體、車載移動電視等;而從性質層面則又可以定義為:數字媒體、交互式媒體??偠灾?,社會各界對新媒體的定義較為繁雜,其邊界與范疇模棱兩可,這一現象既凸顯出了我國新媒體研究工作的缺失,同時也證明了我國新媒體發展步伐之快。言歸正傳,在新媒體定義難以統一整合的情境下,為了充分了解其本質,我們無疑需要從其特性研究分析入手了,然后歸納整合、化零為整的將其本真還原出來。通過研究分析,我們不難總結出新媒體的有關特性,具體如下。

1.迎合大眾碎片化的信息汲取需求,契合快節奏、信息爆發時代背景下大眾的休閑娛樂訴求。

總體上講,新媒體所傳達的信息是一種“精悍簡短的”訊息,從而滿足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生活。

2.滿足大眾即時化的信息索取需求。

新媒體以網絡為平臺,以移動設備為載體,能夠即時滿足人們對信息的需求。

3.滿足人們互動表達的欲望,全面突出人本性。

新媒體通過社交評論等功能充分滿足了普通大眾的交流表達欲望,使每個人都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

4.全面增強了客戶自主選擇權利。

與傳統媒體不同的是,新媒體充分正視客戶的個性化訴求,也更加樂意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訊息。

綜上所述,新媒體的特點大致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交互性與即時性、海量性與共享性、多媒體與超文本個性化與社群化。

二、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新研究

通過上文對新媒體的初步探析,我們大致掌握了其有關性質及特點。那么以此為基礎,我們就可以落腳于探究“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教育創新”這一問題了。通過研究分析,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育創新:

1.創新教學體系。

教學體系是教育質量的基礎保障,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體系,則能助益教學活動,反之則會出現事與愿違的現象。新媒體視域下的視覺傳達設計課程教學體系的創設,應切實以新媒體的發展趨勢、特點為基礎,及時跟進時代步伐,更新教學內容,豐富教學形式。目前,新媒體的發展日新月異,這就意味著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性及對象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譬如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自媒體、社交媒體等新勢力逐漸崛起,并逐漸融入到新媒體的范疇之中。由此可見,隨著新媒體行業的進一發展,視覺傳達設計的目的可能更加多元化,其極有可能成為面向大眾的行業。據此視覺創達設計教育的教學體系創設,就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優化專業課程體系。比如將面向自媒體、社交媒體的視覺傳達設計有關知識納入專業教學體系之中,促使學生掌握新媒體行業最新的發展動向,有效培養其實用型技能。

2.教學內容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新的閱讀形式、新的信息載體、新的消費需求都一一出現,視覺傳達設計的新要求自然而然也就呈現出來了。在此情境下,如果視覺傳達設計專業課程內容沒有及時的更新,那么必然就很難與時代接軌,就容易導致學生被淘汰出局。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內容的設定就應該以新媒體的“新特點”為根據,并積極創新實踐。

(1)根據新媒體信息傳遞方式的轉變,即交互式信息傳遞模式代替了單一化的信息傳遞模式。鑒此,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教學內容設定也應該注重體現信息的交互性特性。譬如在教學實際中,我們就可以設計一些交互式的教學情境,如讓某些同學代表受眾群體,部分同學進行視覺傳達設計,最后通過受眾群體的信息反饋,引導設計組同學改進設計。設定如此教學內容的目的顯而易見,即是矯治學生傳統的單向信息傳遞觀念,促使學生形成交互式信息傳遞思想。此外,為了使學生形成交互設計的能力,我們還應該促使其掌握一定的設計方法。譬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大數據技術為視覺傳達設計服務,即通過大數據的深度分析,充分掌握受眾的心理特征及興趣愛好,從而迎合受眾的需求,從而使自己設計更局價值。

(2)注重動態設計教學。新媒體時代,我們首選需要更正的錯誤思想是:視覺傳達設計是靜態化的平面設計。因為從新媒體行業發展情況來看,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瀏覽動態化的信息,而靜態化的信息則容易使人審美疲勞。簡言之,新媒體時代到來也意味著直觀閱讀時代的到來。近年來,直觀閱讀逐漸從靜態閱讀向動態、立體閱讀轉化。由此可見,動態設計是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應該積極嘗試的項目。在該專業的教學實際中,我們也應該創新教學內容,時常引導學生進行動態化設計,并鼓勵學生將動態設計放在包裝設計、標志設計等領域去大膽嘗試,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開辟多感官信息傳遞設計領域。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以視覺為主體的設計形式。當然這樣的設計在傳統媒體時代是無可厚非的,因為當時信息的傳遞方式是平面靜態的,人們獲取信息方式主要是依靠視覺。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多元化的信息充斥在各種媒體介質之中,單一化的視覺信息已經很難被受眾群體所接受了。由此,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應該及時認識到這樣的特點,并積極將多感信息傳遞設計納入教育內容之中,從而完善專業課程設計。

3.開展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新媒體時代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因為只有使學生具備實踐能力,才能將完成設計工作,才能將創意轉化為執行力??梢娦旅襟w時代下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過程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活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教學實際中,我們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設計競賽,促使學生在競賽過程中發揮自身的潛能。除此之外,為了進一步增加學生實踐應用的契機,我們還可以鼓勵學生組織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積極爭取社會中的實踐機會,并不斷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最后,為了形成全方位、立體化教學體系,我們還可以通過開展校企合作項目,建設校內外實踐訓練基地,并積極需求企業調派實訓導師,從而有效傳授學生最新的、最實用的實踐操作技能,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4.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新媒體時代背景下,創新創造才是與時俱進的唯一途徑。視覺傳達設計的本質即是創新創造,也唯有創新才能完成更好的設計。由此可見,在新媒體時代,我們應該在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因為創新能力是開拓精神、創新精神的集中外顯,同時也打破陳規、創造新事物的能力,這才是幫助學生緊跟時代的關鍵。然而視覺傳達設計傳統理論教學是一種定式化教學,即是一種“板上釘釘”的刻板式教學。在如此教學模式下,學生沒有質疑的余地,思維時常處于禁錮狀態??上攵?,這樣是難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鑒此,在視覺傳達設計創新教育中,為有效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首先就要鼓勵學生去質疑問題,并使自身的思維活躍起來,這樣才能夠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學習效果。當然,為了引導學生大膽質疑并積極思考,我們還需改變定式、程式教學模式,應該讓教學內容豐富起來并多些變化因素。譬如,在教學實際中,我們可以開展項目化教學。即讓學生在相對獨立的情況下完成有關項目。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項目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收集信息、方案設計、具體實施等工作,其主體潛能就會被有效激發,同時在不受條件限制的情況下,學生也更容易進行創新創造活動,從而逐漸形成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視覺傳達設計行業有了新的轉變,并不斷發生重大變化。如此一來,自然也就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戰。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深刻認識新媒體的特性,抓住其本質,并不斷跟進其發展動向,通過創新教學內容、教學體系、教學活動等形式,努力培養具有良好理論知識基礎、實踐操作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猜你喜歡
教學內容時代信息
訂閱信息
e時代
e時代
等差數列教學內容的深化探究
e時代
“清末新政”也可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
展會信息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