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政治文化建設若干問題探究

2017-03-10 13:44汪四紅
懷化學院學報 2017年1期
關鍵詞:農民工歷史政治

汪四紅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安徽安慶246052)

城市政治文化建設若干問題探究

汪四紅

(安徽黃梅戲藝術職業學院,安徽安慶246052)

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這些問題如:城市歷史文化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促進抑或阻礙;“互聯網+”時代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有力抑或無奈;農民工的政治文化意識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推進抑或消蝕;思想政治教育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創新抑或守舊;多元政治文化影響力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削弱抑或增強等是需要關注的熱點問題,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既要建立完整的政治文化體系,還要建立瀕危文化的預警機制,這要求城市的管理者、建設者和居民在扮演好自己角色的同時加強精誠合作,促進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和諧創新發展。

城市政治文化建設;若干問題;探究

一、引言

美國政治學家阿爾蒙德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政治文化的概念,他認為政治文化反映了人們的政治取向,包含對政治的情感、態度等,反映著他們對政治的要求和對法律的反應等[1]。城市政治文化則是這個城市的人們對所在的城市政治關系、政治現象的心理和精神反映。它體現了這個城市的人們基于對所在城市歷史文化、民風習俗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情感上的對城市政治現象與政治關系的主觀認識和感受[2]。一個城市的政治文化建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這個城市的整體政治水平,在習近平總書記極為重視思想政治工作的今天,隨著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日益發展,公民政治文化素養的逐漸提高,國家的政治文化面貌煥然一新,這為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利契機。

二、對當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幾個疑惑及分析

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不僅是城市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這個時代賦予城市的歷史使命。在世俗文化影響與功利主義泛濫的驅使下,城市政治文化發展中出現了一些讓人焦慮的問題:城市經濟發展與城市歷史文化的沖突、城市法治文化建設的滯后、城市管理制度建設的不全面,甚至缺失等等,嚴重影響了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分析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若干問題,是與關心城市政治文化的管理者、學者以及熱愛城市的人們進行探討,希望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有所裨益。

(一)城市歷史文化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促進抑或阻礙

一個城市歷史文化的形成要歷經滄桑歲月,蹉跎流年逐漸積累而成,它體現了一個城市的政治文化底蘊和特色,是城市政治文化的根基。改革開放30多年以來,我們看到我國在城市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曾經走過大肆破壞本土文化、加快城市化建設步伐,導致許多破壞的歷史文化遺跡無法恢復,許多歷史文化專家面對流失的歷史文化扼腕嘆息。

在眾多致力于保護歷史文化的專家學者和公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看到這些年來,國家對城市歷史文化給予了高度重視,實現了從中央到地方對城市歷史文化的保護熱潮?!皻v史文化名城”在評定的過程中包含多重元素,有城市的歷史文物擁有量及文物級別、城市的歷史文化沿革、城市的歷史建筑風格、城市的歷史文化習俗等多方面。但我們還是不難發現中國城市的歷史文化在一些城市管理者的短視下,或基于他們對眼前利益或局部利益的考慮,又或他們為了追求自己的政治資本,在建設城市文化的過程中陷入了一些誤區:把城市化目標作為城市現代化的重要指標之一;城市不分大小,大到省城,小到縣城以下的城鎮都在城市化,盲目地攀比和隨心所欲的濫建,造就了新的一批城市“難民”;用現代化的城市發展標準來衡量具有悠久歷史文化的古城,這是舍本趨末的做法;工業化后的歷史古城無文化可言,不僅沒有增添新時期的文化內容反而摧毀了更多的歷史文化遺存,這是城市化建設的可悲之處;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地方決策者們不能斷章取義,簡單地加以決策演繹,要仔細研究,正確理解好歷史文化在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扮演的角色,正確處理好城市歷史文化與城市化發展的現實問題。

城市的歷史文化是有它的價值存在的。首先是政治價值,自古以來政史是不分家的。一個城市的政治文化總能在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中找到它的痕跡的。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越濃厚,它的政治文化越久遠。比如:陜西的西安、江蘇的南京等,北京就更不用說了。城市特色歷史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重要標桿,有些城市特色建筑成為這些城市的地標,地方公民以自己本地特色文化自豪,提高他們的本土文化認同感,能強化他們對自己城市的深厚情感。其次是科學價值,城市歷史文化是這個城市的古代居民對這個城市在其地理位置、自然資源、人文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綜合考慮下所作出了的建設決策,其間蘊藏著古人獨特的城市文化建設的視角和前人對城市文化建設的技術手段,有些古城的建設布局和建設手段遠遠超過現代城市設計者的水平和眼光,為現在城市設計者們嘆為觀止。再次是旅游價值,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城市歷史文化對一個城市來說是這個城市最吸引人來旅游的重要因素。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就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它是這個城市建立、發展、繁榮、有可能落寞的生命痕跡,人類伴隨著城市經歷過它的繁華,感受過它的蕭條,這些變化是這個城市的財富、寶藏、是這個城市寶貴的文化旅游資源。最后是教育價值,城市的歷史文化對當地的經濟發展的作用勿需多說,可以說有的城市的歷史文化是這座城市經濟建設中的中流砥柱。目前許多正在建設的新城市在城市文化規劃的過程中都在當地的歷史文化上下工夫,力求既保留歷史文化又能實現城市現代化的發展,這是可喜的局面。但我們仍然看到一些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的城市屢遭破壞,管理者們或認為這些破舊之物沒有價值;或認為它是封建社會的遺毒,必須鏟除;或者認為它們礙手礙眼,以除之而后快;或認為它們阻礙城市化發展進程,摧毀重建。城市的歷史文化保護的總體布局不夠,局部保護商業化嚴重,只使得城市歷史文化呈現出低俗化趨勢,這樣的保護對城市歷史文化長遠來說是不利的。

城市的歷史文化最終體現這個城市的文化素質與文化品位,且不可逆,城市規劃者和管理者對城市歷史文化應有敬畏之心,對城市文化建設要有大局意識,要加深對城市歷史文化的正確理解,要善于利用城市歷史文化為城市化進程中的經濟建設服務,即實現國家制定的城市化發展目標,也能為城市政治文化提供健康有序的良好外部環境。

(二)“互聯網+”時代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有力抑或無奈

文化部等多部委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的指導意見》(2002年1月通過)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網絡服務體系,加快網絡服務平臺建設,提高資源共享水平?!盵3]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下,我國互聯網在城市文化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互聯網打破了傳統的文化教育概念的范疇,不再局限于某單個文化領域?;ヂ摼W資源豐富,人們在互聯網內的學習有更多的選擇?;ヂ摼W在知識資源上呈現出開放性的特征,突破了時空的限制,我們可以同時接受遠古文化的熏陶,現代文化的洗禮,借鑒西方的科技文明,在互聯網內找尋自己所需要的文化知識,自覺地接受先進的文化熏陶,培養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

互聯網在溝通人類情感方面更加便捷,這是一種超越傳統的情感交流方式,滿足了人們內心情感交流的渴望,這在人們日益加快的生活節奏所造成的情感隔閡的人類社會里,為人們的情感交流和情緒宣泄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臺,讓人們快速有效地重拾久違的親情?;ヂ摼W還實現了人們從虛擬世界向現實世界的轉換,最快捷方便地把更多有共同志向的人聯系在一起,創建和諧寧靜的城市社區。

互聯網是把雙刃劍,文化建設在互聯網面前有時也表現式微,人們沉迷于互聯網制造的虛擬世界而無法自拔,他們對于外界賦予的正當有益的教育麻木不仁,回避自己在這個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中的責任和義務,偏離了正常的生活軌道,心理健康令人擔憂。尤其是青少年,缺乏正確的是非觀,互聯網內的黃色與暴力內容對他們的毒害最大,誘使他們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這為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發展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ヂ摼W的一些非法組織利用互聯網的隱蔽性、松散型以及對組織要求得不嚴格、缺乏監管等特點散布一些不符合國家政策和不利于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內容,造成人們思想上的混亂,甚至引發一些群眾聚眾鬧事的事件,妨礙了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正常秩序。

互聯網是當前展示城市政治文化的重要窗口,繁榮和發展城市政治文化需要有一支既對城市政治文化有專長又能熟練使用互聯網為城市政治文化服務的高素質的專業隊伍[4],使城市政治文化跟上時代的節奏。在實現對城市居民的政治宣傳的同時,為城市居民提供繼續學習、接受更多教育的機會、不斷地為城市居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網絡知識和技能,同時加強對網絡的法律與行政監管,積極推廣城市政治文化網站,提升城市政治文化網站的品位,真正發揮互聯網在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推動城市政治文化蓬勃發展。

(三)農民工的政治文化意識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推進抑或消蝕

新生代的農民是城市化建設的主要力量,他們數量大、地位弱,游離在城市邊緣,沒有真正融入城市。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是中國經濟快速轉型過程中的派生物,是處于社會機構中的“第三元狀態”的龐大社會群體[5]。他們的政治文化意識程度關系到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水平的高低。

隨著國家教育政策對農民工及子女的傾斜,農民工的政治素養與政治參與意識不斷提高,但農民工政治訴求的實現還需進一步努力。這對城市文明建設造成倒逼壓力。比如:我國的政治權力在早期制定的時候是按照二元制的城鄉結構制定的,農民工既不完全屬于農村,也沒完全融入城市,其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其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其脫離農村的生活狀態使其在農村享有的政治權力名存實亡;受戶籍身份的影響,其在居住地的重要政治活動無權參與,其政治權力的行使實際上處于真空狀態。農民工對國家政治制度的認識欠缺,幾乎沒有政治實踐活動,對國家政治權力的運作模式缺乏了解,在政治權力方面幾乎處于失語狀態,他們對政府的信任度低,不會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的權益。有的在尋求司法救助時,寧愿采取非制度化的途徑來保護自身的權益。城市的農民工由于文化沖突和生活方式的不適,在農民工中的青年群體中還存在因買房、子女的上學、交通擁堵、結婚、未來的職業發展等現實困難,使他們對生活充滿焦慮與迷茫,使得農民工的心理處于亞健康狀態,亟需培養健康的社會心態。另外,傳統政治文化、主流政治文化和外來政治文化等多元政治文化的沖擊,再加上西方的政治價值理念與生活方式以及新媒體的發展對我國的滲入,給我國的主流政治文化形成了強烈的干擾,使得農民工難以作出正確的行為抉擇。

推進農民工政治文化意識依賴于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更離不開自上而下的實踐探索和策略設計。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中應消除對農民工的排斥,制定相關的政策使其自覺自愿加入到城市化的建設中來,加快農民工與城市的融合速度與融合質量,在農民工與城市居民中均等地配置公共資源。加強對農民工有針對性的幫扶活動,包括對新生代的農民工的職業培訓指導和心理健康指導等。要消除不同族群的間隔,要協調好農民工與城市居民的關系,克服農民工邊緣化問題,為農民工提供溫馨的生存環境,提升農民工的城市政治文化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現代的政治人格,引導并允許和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城市的政治生活,關注他們的政治成長,實現他們的政治歸屬感和認同感。

(四)思想政治教育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創新抑或守舊

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進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是個較為新鮮的話題,城市在現代化的進程中公民的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意識教育、社會公德與法制建設教育、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對城市的政治文化建設有重要影響。

思想政治教育突出“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探索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規律,以便在城市化發展的過程中處理好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關系[6]。思想政治教育能及時地了解城市政治文化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諸多矛盾,解決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中的實際問題,盡量維護好群眾的切身政治利益,最大程度上維護社會的穩定,推動城市政治文化的良性發展。

思想政治作為社會意識形態屬于上層建筑部分,對社會各方面必然會產生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做不好,很難想象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能完成。它是樹立良好城市形象的指導思想,是城市政治文化建設各項工作的政治基礎,是解決城市突出問題的主流意識形態,是實現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目標的政治保證。思想政治工作做得好,能為城市政治文化建設提供精神支持,提高人們的政治覺悟,促進人們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目前,我國城市公共服務存在服務意識不強,政府管理職能錯位,管理與服務手段失當等諸多問題,民眾社會公德和法律素質水平低,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質有待于提高,缺乏對臟、亂、差的行為的批判和抵制精神等。加強對國家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方針、政策認識,可提高他們執行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相關政策的自覺性。在生態城市化建設中我們也經??匆娨恍┕裆鐣氯笔?,歪風邪氣滋長,假惡丑現象屢有發生,加強社會公德教育有利于維護良好的社會風尚和社會秩序。在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人生觀、價值觀的偏離,導致城市在建設的過程中個人的現實利益和城市建設中的現實利益產生矛盾。要讓人明白生活不僅僅是索取,還要奉獻,甚至有時還要做出犧牲,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自覺處理好自己和他人、整體利益和個人利益、局部利益的關系。

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理論與實踐交叉的社會課題,除了傳統的城市政治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相結合的實踐經驗的傳承之外,我們需要借鑒國外在這方面的有益經驗,開展現代城市思想政治建設的深入研究,為城市化發展提供更準確的實證資料和數據,增添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五)多元政治文化影響力對城市政治文化建設:削弱抑或增強

德國的哥廷根馬普研究所所長蒂夫韋爾托韋茨指出,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新移民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匯聚到同一個城市中,這使得這個城市的文化呈現出多樣性特征,涉及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多領域。這種城市文化的政治影響力從某種程度上講超越了這個城市所屬的民族國家,民族國家中的政治一體化與文化多樣性被視為重要的對應。多元文化豐富了人文社科研究的內容,使城市文化研究日趨開放,產生了社會科學研究的兩股思潮:一是帕金的“后人類主義”,一是阿納特的“后全景監控”。帕金的“后人類主義”認為生物技術對人類社會有影響力,這種影響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和“非人類”的關系問題,認識到“非人類”也可成為人類社會的主體,挑戰了人為世界唯一主體的論斷。阿納特的“后全景監控”認為多元文化正在不斷地瓦解城市文化的整體性和單一性,使城市文化碎片化,城市的發展使城市文化日益復雜化,社會科學研究不得不走向開放,走向對人本質研究的哲學命題。

面對多元的政治文化,帕金強調人類學研究中,新時代研究對象必須是由村落研究轉向人群網絡研究;在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上,帕金認為必須也只能堅持從特殊到一般的“田園民族志”的方法;帕金強調要加強溝通,在與調查對象溝通時,要介入他人的生活。要加強人類學的應用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政府等機構提供決策參考。以上從不同角度揭示了人類學具有較強的應用色彩,仍然具有實際意義。在不同社會背景的人混居的城市,語詞和符號造成了溝通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城市的人們通過指號過程和多模態溝通達成交流,這個過程雖是無意識的,但富有成效。

三、結語

城市政治文化需要研究的問題很多,在這里就其中自己認為現實城市政治文化建設中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的幾個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分析。城市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基本行政單位,它的經濟發展事關國家經濟發展的大局,它的文化發展事關國家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它是國家政治文化建設的縮影。城市在政治文化建設中既要有大局意識,還要具體到每個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探尋一條適合本城市政治文化發展的最佳發展途徑,建立本城市文化發展的文化資源儲備系統和瀕危文化的預警系統,促進城市政治文化建設的良性循環,把城市的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發展繁榮作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戰略。

[1][美]阿爾蒙德.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29.

[2]劉學軍.政治文明的文化視角[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25.

[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國家計委、財政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文化建設指導意見的通知[EB/OL],[2010-08021].北大法律信息網.文化綜合規定,http://vip.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e/slc.asp? db=chl&gid=39446.

[4]曾媛,楊立男.論互聯網在遼寧省城市社區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0(6):78-80.

[5]韓長賦.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合是個重大問題——關于新生代農民工問題的調查與思考[J].農村工作通訊,2012(6):6-10.

[6]陳宇宙.基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生態思想政治教育[J].前沿,2009(8): 125-127.

On Perfecting Urban Political Culture

WANG Si-hong
(Anhui Huangmei Opera Art Vocational College,Anqing,Anhui 246052)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concerning construction of urban political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culture construction.Should we promote or hinder it during the present internet plus age?How can we promote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migrant workers?Should we have innovative or conserva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blem?Is divers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he urban political weakened or strengthened,which is still a hot issue of concern.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complete system of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to establish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the endangered culture,which requires urban managers,constructors and urban residents,each playing their own role to strengthen each other's sincere cooperation,promoting the harmoniou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of urban polit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olitical cultural construction;a number of problems;analysis

C913

A

1671-9743(2017)01-0032-04

2017-01-03

安徽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精品資源共享課“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XM-06);安徽省高等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教育教學研究項目”藝術化傳播“中國夢”長效機制研究”(RW-60)。

汪四紅,1972年生,女,安徽安慶人,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農民工歷史政治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講政治”絕不能只是“講講”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案量下降
“政治攀附”
“政治不純”
政治不過硬,必定不可靠——政治體檢不能含糊
新歷史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一群農民工的除夕夜
歷史上的6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