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阱與機會

2017-03-11 22:54張碩
經營者·汽車商業評論 2017年1期
關鍵詞:造車智能網陷阱

張碩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已經成為投資界關注的兩個重點方向,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公司紛紛布局新能源和智能網聯領域,新品牌、新公司、新項目層出不窮。

羅蘭貝格通過統計2015年全年和2016年前9個月的汽車行業投資事件發現:新能源投資金額占比最大,達43%;汽車互聯網平臺、車聯網項目數量最多,投資最活躍。2016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投資同比增長54%,車聯網投資同比增長83%,增幅明顯。

面對林林總總的投資項目,如何去偽存真,如何避免陷阱與風險,如何有效利用投資機會,成為現階段投資者困惑與關心的問題。

2016年11月4日,圍繞“智電汽車投資陷阱與機會”話題,由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和汽車商業評論等機構共同發起的“2016智電汽車投資者大會”,在位于武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常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

“智電汽車投資者大會”由“汽車產業國際投資合作論壇”發展而來,重點關注汽車智能化、電動化兩個前沿方向,聚焦趨勢的分析與價值的挖掘,意圖打造成為共享汽車領域投資機遇的標桿性平臺。

本屆會議以“陷阱與機會”為主題,由國內外知名專家和行業人士就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相關話題展開主題演講。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以及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教授、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從新能源汽車補貼等其他政策角度分析了新能源汽車產業存在的發展機遇,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的關鍵措施是科學的補貼退坡政策以及制定中國自己的排放積分制、電動車的準入標準。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上汽集團乘用車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朱軍認為,機會還是陷阱,取決于是否有核心技術,或者是其現有團隊能否產生更多有競爭力的核心技術,這個技術是不是持續良性的,“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否則的話也是陷阱”。

博世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徐大全從供應商的角度指出,未來汽車趨向電氣化、自動化、互聯化,這三大領域的技術革新將為汽車供應商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比如降低電池成本、電池回收技術、為自動駕駛提供全方位的系統解決方案等,這些都為供應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需要面對研發投入與成本提升、法規升級和復雜化、車輛與數據的安全保障以及創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等風險。

商務部投促局機械產業處處長林若塵通過分析近兩年汽車領域的投資數據,從政策層面、消費層面、市場層面、技術層面指出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存在的巨大產業投資前景,比如電池回收、充電樁、分時租賃、共享出行以及汽車大數據、信息安全等領域的新興投資機會。

主題演講之外,大會還就“激辯智電汽車投資陷阱與機會”、“動力電池技術路線之爭”、“智能網聯與安全風險”以及“投資者眼中的造車新勢力”四大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在獨立投資人盧蓉看來,智電汽車領域的投資短期內陷阱多,長期是有機會的,她本人更看好互聯網思維和傳統汽車結合的團隊,以及真正以技術為驅動的創新。

特恩斯新華信市場咨詢北京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林雷也表達了相似的觀點,他更傾向于從小而新的零部件或比較小的核心技術上切入投資,他認為如果初創企業能驅動這些技術提升,就可以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

面對不斷涌現的互聯網企業造車、科技企業造車、傳統企業造車,灃揚資本創始人合伙人楊希、復興互聯網投資集團執行總裁張坤都對于整車環節的投資機會比較謹慎,而是更關注核心技術平臺的公司。

對于新造車勢力是否靠譜,羅蘭貝格全球合伙人及大中華區副總裁許季剛總結道:

無論是政府還是投資人,要關注五個方面:第一,造車技術來源,產品、技術型號、技術儲備到底來自哪里,基礎在哪里,對來源和可行性要有一個大概的理解;

第二,項目總體預算和行業平均水平是不是有大的偏差;

第三,造車還是一個很嚴謹的事,對于造出車的周期預期是不是符合一般規律,這點尤其重要,因為很多時候政府比較著急,投資人也比較著急;

第四,產品與市場的契合度,細分市場客戶群是誰,定價什么水平;

第五,有沒有持續的產品規劃和匹配技術,你造出第一輛車之后還要發展,不能說第一步成功了,第二、第三步跟不上。

猜你喜歡
造車智能網陷阱
天生驕傲的大疆為何“造車”?
智能網聯汽車加速到來
智能網聯汽車為冬奧會添動力
智能網聯汽車仍面臨三大挑戰
北京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汽車 行業規模將超千億
這些車你會買嗎
嘩;英雄
陷阱
互聯網造車熱炒之下的空中樓閣
陷阱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