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2017-03-11 12:30汪艾玲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思政素養教育

汪艾玲

(仙桃職業學院,湖北仙桃 433000)

淺談新媒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

汪艾玲

(仙桃職業學院,湖北仙桃 433000)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各個學科都在通過課程改革的實施來實現自身的現代化發展。而思想政治作為眾多學科中的一員,其在對學生進行品德、素質培育中所發揮的巨大功能不言而喻,面對社會多元文化對課程教學以及學生素養的影響,思想政治課程也需要積極開展現代化的課程改革,以增強自身的時代感,促進自身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此,我們在這里結合當今教育領域較為流行的新媒體教學,圍繞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展開研究和探討,著重分析了思政教育中新媒體應用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并探索了思政教育中新媒體應用的策略,以創新思政教育方式,優化教育效果。

新媒體;思政教育;應用;策略

新媒體的出現為我國教育教學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在教育教學改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我國學校教育十分重視新媒體的運用,在教育教學中積極引進新媒體教育方法和新媒體教育資源。而思政教育是我國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主要途徑,在思政教育中應用新媒體已成為思政教育的創新舉措。然而,受傳統教育的影響,思政教育中仍存在著內容問題、方法問題、新媒體資源利用不足等問題,思政教育質量不高。針對這種情況,探索思政教育中新媒體的應用方法已經成為思政教育的工作重點。研究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而且對受教育者思政素養提升有著深刻意義。

1 新媒體在思政教育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1 思政教育方法問題

很多學校受理論灌輸教育傳統的影響,在思政教育中為學生硬性灌輸思想政治知識,采用填鴨式教育,將學生視為思政知識的接受容器和背誦工具,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思政素養的提升,認為學生的思政知識記憶情況代表了學生的思政素養。然而,學生的思政素養需要學生對思政理論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堅持科學的思政工作方法,踐行思政理論要求,運用思政理解解決社會問題。單一的灌輸式教育難以達到提升思政素養的要求,甚至會導致學生對枯燥的思政知識和刻板的教育方法產生不滿,影響思政教育的開展。

1.2 新媒體資源利用不足

新媒體資源利用不足是當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重要問題,具體來講,部分學校思政教育缺乏對新媒體環境中思政教育資源的運用,一味依靠思政教育教材,忽視了新媒體環境中的社會思政事件和網絡中的優秀教學資源。并且,部分學校在思政教育中的新媒體技術不科學,缺乏對新媒體技術教育作用的深入研究,雖然采取新媒體教學方式,但是僅僅將教育內容呈現在網絡中或新媒體設備上,將新媒體作為教育內容的展示工具,忽視了新媒體技術的資源搜集、內容挖掘和教育方法創新的作用,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思政教育模式,思政教育仍局限于理論灌輸的滯后模式之中。

2 新媒體在思政教育應用中問題的原因

2.1 師資隊伍新媒體素質不高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當中,思政教師不僅擔當著課程的教育組織以及引導者,同時面對新媒體對新時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思政教師更是肩負著將新媒體引入思政課堂的重任,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現現代化的一個重要環節。為此,教師在新媒體思政教學應用中的表現以及自身新媒體素質水平等都會對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實際應用效果產生最為直觀的影響。尤其是本文上述提到的當前新媒體在思政教育應用過程中出現的教育方法問題、資源利用不足問題等,這些都是思政教師新媒體素質不高的一個重要表現。因此,面對新媒體對傳統思政教育的沖擊,思政教師不能一味固守傳統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理念,要在教育時代化、創新化理念的引導下,積極學習先進的新媒體教育方式方法、理念,用最先進的新媒體教學形式來革新陳舊的思政教育模式,為高校思政教育在新時期的發展開辟出一條全新的道路。

2.2 新媒體發展與教育主體和客體媒介素養的差距

從教育主體方面來講,思政教育主體的新媒介素養與新媒體發展要求有著巨大差距,思政教育的媒介素養有待提升。具體來講,很多思政教育主體缺乏新媒介素養,尤其是一些年齡較大的思政教育主體,他們沒有學習過信息技術,不了解新媒體技術的操作方法,無法運用新媒體資源和新媒體技術開展思政教學。并且,還有部分思政教育主體的新媒介素養較低,只了解新媒體技術的基本操作,缺乏高水平的新媒體技術教學能力。從教育客體方面來講,大多數學生的新媒體應用都集中在娛樂、休閑等領域,缺乏運用新媒體技術和資源進行學習的習慣,難以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政學習。并且,學生的思想還沒有完全成熟,難以抵抗新媒體環境中的不良信息影響,媒介素養有待提升。另外,有些學生習慣于理論灌輸和知識背誦的思想教育方式,不適用新媒體思政教育,缺乏對新媒體思政教育的積極配合,難以發揮新媒體的思政教育作用。

3 新媒體在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3.1 運用新媒體優化教育內容

思政教育應積極運用新媒體優化教育內容,增強教育內容的先進性。為此,思政教育應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增強教育內容的適應性,優化思政教材體系,根據學生思政知識水平和認知特點完善思政教材,積極引入社會時政知識,加強思政教材與新媒體的適應性。同時,思政教育應運用新媒體技術加強思政教育內容的適應性,將思政教材與新媒體環境中的社會典型事件相結合,使思政教育內容與新媒體發展和社會發展相適應。并且,思政教育應積極運用新媒體優化隱性教育內容,加快隱性意識形態文化的搜集和教育設計,在電子書、電影、電視節目中滲透思政教育。另外,思政教育應充分利用新媒體將隱性思政知識與社會實踐、校園文化活動相結合創新隱性思政教育方法。

3.2 運用新媒體拓寬思政教育路徑

思政教育教師的新媒體素養直接關系著新媒體的應用,因此,思政教育應積極重視教育者新媒體素養的提升。為此,學校應將思政教師新媒體素養作為教師管理和教師考核的重要項目,加強對思政教師新媒體素養的考核,提高思政教師對新媒體素養的重視,通過考核的方式不斷提高教師新媒體素養。同時,學??梢远ㄆ诮M織開展教師新媒體素養培訓、新媒體技術競賽等,加強教師的新媒體應用實踐,將教師的新媒體知識與新媒體技術實踐相結合,全面提高教師新媒體素養。并且,學校思政教育應積極利用新媒體來培育思政網絡輿論,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信息傳播作用,加快先進思政知識的網絡傳播,增大思政知識對學生的影響力。另外,思政教育應積極運用新媒體創新教育模式,采用以新媒體技術為依托的微課教學模式、慕課教學模式、翻轉課堂模式、遠程教育模式等先進教育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思政教育中的主體性,優化教育效果。另外,學校思政教育應運用新媒體爭取思政教育話語主導權,確保學校思政輿論的正確方向,通過網絡平臺與學生進行思政教育互動,深入了解學生思政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教育方法。

3.3 運用新媒體提高受教育者對思政教育的接受程度

良好的新媒體環境是學生接受新媒體思政教育的前提,因此,我國應積極優化網絡環境,加強網絡治理,消除網絡中的不良信息,為學生提供健康的網絡環境。并且,思政教育應加強學生的新媒體認知,讓學生正視新媒體的思政教育作用,改變學生傳統的新媒體娛樂休閑觀念,鼓勵學生運用新媒體進行思政學習。另外,思政教育應不斷提高學生的新媒體思政學習主動性,讓學生自主搜集新媒體環境中的思政知識進行自學,提高學生的新媒體思政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對新媒體的認同,要求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新媒體思政教育。

[1]于鳳超.新媒體在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21):196-197.

[2]段義.新媒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2):292.

[3]李志.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新路徑[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7,19(1):28-33.

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5(a)-0037-02

猜你喜歡
思政素養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思政課“需求側”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