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探討

2017-03-11 12:30劉平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17年13期
關鍵詞:節奏感節奏音樂

劉平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江蘇淮安 223100)

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探討

劉平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外國語實驗學校,江蘇淮安 223100)

作為音樂的骨架與靈魂,節奏在音樂作品中所采用的形式可能直接關系到音樂作品的總體風格與范式。在演奏或演繹音樂作品時,節奏的準確把握有助于精準地傳達出作品的神韻與意境,而倘若未能掌握好節奏,就會影響作品的原始風格與效果。所以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準確理解并把握節奏,從而完全展現出音樂作品的魅力。本文通過詳細分析和研究節奏訓練的具體環節,闡明了它在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合理科學地開展節奏訓練的應用策略建議。

節奏訓練;小學音樂;應用探討

音樂學科及其課程在小學時期可以幫助小學生增強音樂鑒賞能力,提高聲樂審美水平,而在小學音樂的教學環節中,較為關鍵的主要教學內容即為節奏訓練,其仿佛是連接音樂整體框架的神奇紐帶,發揮著奇妙的功能。在音樂的所有構成要素中,節奏可謂是當之無愧的首要元素,它成為整個音樂作品的重要靈魂。由于一切音樂作品的創作與演繹均需依靠節奏,它控制著樂音的長短以及強弱,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表達出氣勢及情感等諸多方面。小學生學習音樂必修課程時,節奏訓練是他們的必經之路,只有科學地進行節奏練習,使學生體會和領悟到節奏之美,明白了節奏在音樂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才能使音樂課堂變得真正具有科學性與實效性,才能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和水平。

1 小學音樂教學中節奏訓練的應用價值與作用

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具有深刻的教育意義和價值,教師在音樂課堂上經常會開展節奏訓練任務或活動,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整體音樂技能。第一,適當的節奏訓練可以促使學生熱愛音樂,追求音樂學習中的樂趣,這項練習能夠讓學生喜愛音樂課程的學習內容,為其掌握音樂知識與節奏技能提供了可靠保障。小學階段,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比較有限,難以保持長時間的精力集中。而節奏練習通常十分歡快與充滿樂趣,訓練方法和形式也豐富多樣,有利于集中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注意力。第二,節奏訓練能夠加強學生不同層面的音樂才能。音樂學習的基礎是要讀懂樂譜,這是學生在課堂上演唱或演奏的前提和基本功,也是音樂教學的關鍵與重難點。節奏訓練可以幫助學生讀懂并牢記樂譜旋律,還有利于強化他們的音樂記憶力,使他們借助音樂節奏的掌握而熟悉音樂作品。第三,節奏訓練能夠推動發展學生音樂領域的創造才華,小學時期是保護與開發學生豐富想象力的重要階段,良好的節奏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新能力。從感官方面激發并啟迪學生,可以推進其大腦的發育和身心成長,伴隨節奏訓練的過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運動身體,并借助合理的想象進行音樂的創造。第四,有利于培養與增強學生的樂感。樂感指的是在音樂欣賞中,潛在感知音樂要素的能力。節奏訓練能夠更好地促進這種潛在感知力的表達,幫助學生準確理解并掌握節奏知識,提高學生對音樂節奏的敏銳度。音樂具有特殊的韻律,起伏的旋律與張弛交替的節奏感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做出動作,借助節奏訓練來引導他們體會音樂中節奏力度以及旋律等要素的變化,進而領悟音樂的內涵。

2 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探析

音樂課程教學關注和重視美育,主張凸顯音樂的人文屬性,旨在重點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質,開發他們的審美藝術創造力。將教學領域整合成感知、欣賞與表達等幾方面,將教學中的音樂文化背景知識與編創部分擴展成音樂及其相關文化、音樂創新領域,從而體現了音樂學科的發展,并為學生展示出音樂課程的基本理念與學科優勢,有利于在教授課程的同時,完美對接音樂教學的傳統精華。

2.1 利用節奏訓練培養學生的音樂感知和鑒賞能力

學習音樂是為使學生掌握一門基礎的學科知識與一項藝術才能,擁有一定的感知與欣賞技能,從而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素養。小學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當中,將節奏訓練巧妙結合游戲,相較于單純的節奏練習,這種方式更富于教育意義。作為小學音樂教學的基礎,感受與欣賞音樂的環節內容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由音樂而產生的美感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情感,而且可以提升人們的文化素養,促進身心健康發展。借助音樂對學生的情感熏陶,教師要積極幫助學生樹立樂觀的心態,建立起對未來的自信心,調動其學習音樂的濃厚興趣。節奏訓練在感知和欣賞環節的應用不但能夠引導學生領會音樂的美,還有助于培養他們掌握音樂學科的基本技能與要素,簡要淺顯地分析樂器與韻律。按照各種音樂旋律設計某些互動游戲,有利于學生加深印象。依據各個音符或旋律設定各種動作,使學生掌握基礎的音符知識,加強其對節奏的感受力,同步提高其音樂的欣賞能力。教師還可訓練學生對聲音的感知,創設配合音樂氣氛的聲音,引導學生親身感受各種音樂隨節奏的起伏變化。這樣不但鍛煉了學生的聽力,而且還強化其身體的配合協調能力,用動作來表現音樂,深刻理解與明確音樂中的節奏。

2.2 提煉實際生活中的聲音節奏來提高學生的節奏感

節奏感作為人們與生俱來的天賦,也能夠借助后天的訓練來強化。但應注意科學的訓練方式方法,并遵循音樂學科的教學特點,才能夠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節奏并非音樂全部和獨有的特征,是有固定模式與頻率的節拍,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聲音具有一定的節奏,教師可以將其引入音樂課堂中,使節奏訓練緊密聯系生活。在尚未開始進行專門的訓練前,小學生并未建立起對節奏感的明確概念,因此教師應當著眼于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尋找他們日常聽到或非常熟悉的聲音,進而合理提煉聲音的節奏。根據這些學生身邊熟悉的帶有鮮明節奏感的聲音,初步鍛煉與培養學生的節奏感,進而可以由普通生活化的聲音節奏延伸至音樂領域,為學生掌握音樂歌曲的節奏奠定基礎。

2.3 由淺入深逐步提升學生的節奏感

音樂教學是從初級開始傳授,逐步的提高難度,節奏訓練也是采用這一方式,遵循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借助引入生活中有節奏感的聲音使學生初步認識了節奏以后,再通過節奏簡單、歡快簡潔的兒歌,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本來簡單的兒歌通過抽象化的精煉轉換為節拍,并由音樂教師來引導學生共同打節拍,適當提高歌曲的難度,且依次加深節奏的復雜程度,使學生漸漸領略節奏的內涵,進行了一定數量曲目的節奏訓練之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提煉尚未接觸過的兒歌簡單節奏,能夠增強其借助訓練而形成的節奏感。

2.4 借助樂器開展針對學生的專業節奏感訓練

使用樂器也為節奏訓練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渠道,同把握歌曲的節奏感對比,更為困難的是直接把握純音樂的節奏。教師在深入淺出地對學生進行歌曲節奏訓練的基礎上,依靠學生把握音樂節奏的扎實基礎,使用專業的樂器來演奏樂曲,并借助樂曲演奏節奏的變化來為學生提供相對專業的訓練。倘若學生可以準確把握通過樂器演奏的純音樂節奏,則他們已基本具備了自主學習與掌握音樂或者歌曲的基礎技能,在實際生活中也就可以按照自身的喜好來學習。

3 結語

總之,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可或缺,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不同方法,加強學生的節奏感知能力,培養與提高樂感。系統的節奏訓練能夠對學生的音樂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教師可以借助專業打擊樂器并控制速度的模式進行節奏訓練。此外,音樂教師依然需要強化自身的專業技能,立足于音樂學科教學的目標,尋找對小學生具有吸引力與感染力的節奏訓練,并使其密切結合音樂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培養,將它的優勢真正應用于音樂教學的不同領域,讓學生感悟到音樂的特殊魅力,增進了解人文與藝術知識,從而優化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

[1]于洋.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中的應用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7(19):156-157.

[2]袁芳.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渤海大學,2016.

[3]厲城君.節奏訓練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7(8):1.

G62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5(a)-0074-02

猜你喜歡
節奏感節奏音樂
吃飯有個最佳節奏
節奏學習也可以變得很有趣
論節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YOUNG·節奏
音樂
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對于節奏感的培養
淺談小學低段學生節奏感的培養——以《調皮的小鬧鐘》一課為例
國企反腐開啟“一天查處一人”節奏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