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華留學生:順著開放的門戶融入中國

2017-03-20 17:41要英
新民周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桑頓留學生

要英

14歲的桑頓來到中國游學一年,學習中文和“空降”到北京市青少年網球隊訓練網球。7年之后,他根據此段在中國的經歷完成了一本小說《美麗的國家》。最近,西方媒體發現,這本書的英文原版,居然出現在特朗普大廈的特朗普辦公桌上……

曾經有行家歷數小平同志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教育的十大不朽功績,恢復高考和實施打開國門的留學生政策分列榜首一、二位。

早在1978年6月23日,小平同志在聽取教育部關于清華大學的工作匯報時,在對派遣留學生的問題上指出:“我贊成留學生的數量增大……要成千成萬地派,不是只派十個八個?!边@拉開了中國高等教育領域對外開放的序幕,中國留學史從此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門戶:從派遣到雙向

1978年12月26日,改革開放后的首批訪問學者起程赴美,這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此后在小平同志的鼓勵下,中國政府和民間教育代表團紛紛出訪日本、加拿大等國,簽訂了一系列合作協定和留學執行計劃。隨之,赴英、日、德、法等西方發達國家的中國留學生陸續踏上求學征程,掀起了中國近現代以來最大規模的出國留學熱。一批中國知識界的精英才俊由此登上國際舞臺:1978年,41歲的龔祖塤來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進修分子病毒學;1979年10月20日,43歲的鐘南山到達英國進修醫學;1982年,林毅夫遠渡重洋到芝加哥大學學習農業經濟;1983年,陳章良在美國華盛頓大學生物系攻讀研究生……

這樣的一批批公派留學生不僅是時代驕子,也是國家的希望。而當他們歸來報效祖國之后,無一例外地將自己的所攻學科領軍到了世界同行的領先位置。

需要強調的是:留學政策的調整和國門開放的實施,是雙向和互動的;小平同志一開始就高瞻遠矚地預判到了“來華留學生”的前景。訪美時,他和美國總統卡特有過一段有趣對話,曾經長時間未引起教育史研究者的重視。有必要回眸一下當年的場景——

在討論了國際局勢、雙邊關系之后,雙方談到了交換留學生問題:鄧小平說,中國歡迎美國留學生到中國來,中國方面將盡可能給予他們關照,使他們生活愉快??ㄌ乇硎?,他對鄧小平說的、美國留學生將集中住宿以便安排的說法有不同意見,他希望美國留學生與中國學生住在一起,或住到中國家庭中去。鄧小平向卡特解釋,這點在目前還辦不到,因為目前中國人的居住條件達不到美國的起碼水準。這要等將來中國人改善了居住條件、提高了生活水準,再來從長計議吧??ㄌ卣f:“只要你同意美國派多少學生到中國去,至于誰能去,我們不要你們審查?!编囆∑叫α?,說,對付幾個學生,中國還是有力量的。中國不想從思想意識形態的角度審查來華留學生。至于對那些來到了中國的美國新聞記者,他們在中國各地的旅行會有一些限制,但對他們不會進行任何新聞檢查。

這段對話,從筆者的角度來看是劃時代的;它涉及到開放的中國以怎樣的心胸和姿態來接納世界各地、尤其是西方社會的來華留學生。特別是小平同志1992年南方談話發表以后的一段時間,我國社會政治穩定、經濟建設實現持續高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來華留學工作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發展。來華留學生數量大幅度增加,從1992年的1.4萬余名,發展到1996年的4.1萬余名,年均增長速度超過30%,留學生層次也明顯提高。作為這一時期來華留學工作發展的一大標志是:自費留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成為來華留學生的主流。1998年盡管東南亞地區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但來我國學習的外國留學生數量繼續保持了穩定的規模。雖然來自亞洲的留學生人數有所減少,而來自歐洲、美洲和非洲的人數則有較明顯的增加,全年來華留學生總數達4.3萬余名。

筆者1995年秋季獲得復旦大學博士學位后,直接進入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從事來華留學生教育工作至今。1997年2月20日,筆者是在回北方老家探親途中獲知偉人離去消息的,當時一度擔心潛在的來華留學生是否對中國發展的信心會產生動搖。20年過去,現在看來當初的擔心是膚淺而可笑的??梢愿嫖靠傇O計師小平同志的是:目前,來華留學生總數為377054人,來自世界203個國家和地區;留學生們全覆蓋地分布在中國大陸的31個省份的775所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研機構。其中,生源按洲別:亞洲以22.5萬居首,其后是歐洲和非洲;按國別:前三位則是韓國62923人、美國24203人和泰國21296人。按經費區別:中國政府獎學金生源占9.8%,而自費生比例高達90.2%。在中國大陸,吸納來華留學生的省份(直轄市)前三位則分別是北京、上海和天津。

窗口:從語言到文化

一葉可知秋!可以說,復旦大學是上海吸納來華留學生事業的一個窗口,從中也可以管窺我國經濟社會的逐漸進步對國際文化交流領域產生的積極影響。

復旦大學規模性接納來華留學生最初是基于語言學習,始于1965年的9月。當時有214名越南留學生來復旦學習,其中1名研究生、1名進修生分別由科學家謝希德、華中一教授指導,其余分成12個班學習漢語。為此,經學校領導多次研究決定,于當年成立“外國留學生辦公室”,負責越南留學生教學和管理。外國留學生辦公室負責人為胡裕樹、蔣培玉,并配備27名教師。

“文革”開始后,這批越南留學生陸續回國參加“抗美戰爭”。此后,復旦的外國留學生辦公室自行解體。尼克松訪華后不久,1974年復旦大學恢復接受外國留學生,并開始接觸西方國家;1984年8月,成立獨立編制的“外國留學生部”,下設漢語、文學、歷史等教研室及行政部門,全面負責外國留學生的教學、管理和生活服務;復旦于1987年5月正式組建“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由蔡傳廉任院長,陳仁鳳任副院長。1995年筆者加入這個聲名鵲起的團隊時,最初從事的也是漢語教學。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此,中國市場成為全球經濟體系中最富有活力的板塊,我的課堂也發生了顛覆性的積極變化。這一方面是因為漢語教學已經走出國門,很多國家包括西方國家的中學階段就開始推廣漢語;另一方面是在華工作的企業界、外交界、文化界等領域外籍人士的子女,直接在中國大陸接受了基礎教育。也就是說,基礎性的語言能力不再需要復旦本科階段予以重點培訓了。新世紀的來華留學生,需要了解中國文化、基本國情、經濟體制、政策法規,甚至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而他們的發展出路和就業前景也更廣闊。

教學隨著需求轉,有時我們的課堂就得走出校門,趣事還真不少?!袄蠋?,上海媒體報道北京APEC,引用了古詩‘風翻白浪花千片,雁點青天字一行,是哪位詩人的杰作?”我清楚地記得韓國留學生河東槿2014年末參觀洋山深水港時的詢問。我回答:“這是白居易在杭州描寫的初冬西湖美景,報道APEC閉幕時加以引用,是為了形象地比喻亞太經濟的雁行新氣象?!苯又?,我和留學生們在洋山深水港仰望蔚藍天空,看到了“雁點青天字一行”的冬日景象;同時探望港區,一艘艘巨輪形成的旋流和海風掠過的洋面,又恰好是“風翻白浪花千片”。

選擇到這里來教學實習,主要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復習中國古代文學。因為臨近畢業季,必須讓留學生更加了解上海發展的動態,包括自貿區外資企業對人才的素質要求。上海的投資環境,總是在動態的進化軌道上。如前些年,部分韓國企業擔憂商務成本問題,打算將企業遷往越南、柬埔寨和老撾,這就意味著就業崗位的地理遷移。這樣的話,韓國留學生在最后一年就必須突擊學習法語。而最新的景象是:留學生們實地考察的上海自貿區一片繁榮,接待我們的外資企業家個個豪氣滿懷,漢語自然是這些新設企業的工作語言。不過讓我費解的是,韓國留學生居然和復旦大學的上海本土學生一樣,嫌洋山港、自貿區以及臨港新城路途遙遠;不僅上下班耗時,而且生活、娛樂等多樣性條件還不如復旦大學的周邊。這讓講解的高管有些不快,但很有修養地強調:“這里離市區最遠,離世界最近!”

當時和文化班韓國留學生一起進行實地考察的,還有商務漢語班的各國留學生。他們更加關注習主席的出訪,尤其關心中國同亞太各國自由貿易談判的進程。如在上海自貿區相關區域,他們就發問,既然中澳兩國已經簽署自貿協定,澳大利亞商品在免稅店的格局為何還是老樣子?海關人員耐心解釋:中澳協議剛剛簽署,到發生格局變動還需要兩個月,但這是全球貿易從條約到行動的最快速度了。

印象:從一知半解到美麗中國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逐漸增強,在提供留學生政府獎學金方面,我國也從單向轉為雙向,并已實現了初步平衡。據國家教育部統計:1950年我國政府全額資助并接受的第一批留學生,是來自東歐國家的33名共青團員。改革開放以后,中國政府獎學金在管理上漸與國際接軌。近20年來,中國政府獎學金生規模不斷增長。1996年全年共資助來自114個國家和地區的4307名學生在華學習;到2016年,年度資助人數已達48981名,是1996年的11.4倍。

這20多年來,我也直接帶教了數以百計的中國政府獎學金資助的各國留學生。最大的變化是學習態度向主動型進步,和對我國國情了解的深入和尊重。以前的課堂上也有“外國小混混”,如曾經有同班的日本本科男生給韓國女同學用漢語在課堂作文本上寫情書。因為正在學習“比喻”和“圓圓”一詞的運用,男生就這樣表白——“你是天上圓圓的月亮!我是地下圓圓的鱉!”如此胡鬧,當然要被警告!還有費了很大的勁,仍然對我國基本社會狀況一知半解的。如前些年帶留學生去參觀社區養老院,語言上交流是沒問題的;能聽懂老人和準老人感謝黨和政府的話語,觀看了“再度煥發人生熱情的大媽舞”。但思維上出了嚴重問題,回到學校后有留學生用漢語撰寫調研報告,形容養老院看到和聽到的現象是——“政府引誘老人,挑釁第二次人生”。盡管沒有惡意,但判不及格!

最近一些年的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進步,留學生也關注中國的“兩會”和黨的“十八大”以及習主席“中國夢與世界各國夢相通相連的主張”;他們也細看中國官網和黨報及客戶端,因為這關系到他們在中國或者是今后對華交流的前途與質量。在留學生的眼里,中國正變得越來越美麗。貝樂泰就是突出的案例:

這位25歲的堪培拉“陽光男孩”頗有語言天賦和上海緣。貝樂泰的父親是地道的英國人,只身周游列國,并在澳大利亞探險時遇到了貝樂泰的母親,兩人性格愛好相投,并使貝樂泰成了“世界公民”。在貝樂泰父母眼里,上海是“東方的巴黎”和探險家的樂園。于是,在日本出生的貝樂泰,很快就在中國的上海度過了他的童年時光,當時,他們的家就安在岳陽路上。岳陽路離徐家匯很近,因此,貝樂泰很小的時候,就知道了上海地鐵一號線。之后,他又隨父母去了美國、澳大利亞等地。等他再回上海到復旦求學時,發現上海的地鐵已經多達十幾條線路,并且四通八達地成為世界上運行里程最長的城市地下軌道交通。在我的課堂上,貝樂泰忍不住把上海和東京進行比較,在他的眼中,“上海是一座更具有朝氣和美好未來的國際大都市”。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要素是文化軟實力戰略啟動:從北京和上海等中國經濟、文化中心城市開始,“漢語橋”成為留學生比武大擂臺。

貝樂泰就是2013年度的中國漢語橋大賽的總冠軍。在十幾輪較量中,他擊敗了五大洲所有的海外漢語高手;除了亮相夢寐以求的中央電視臺之外,還獲得了一份7年制的獎學金,而這份獎學金能夠支持他在復旦“本碩連讀”。后來他迷上了荀子,還告訴我“光熟悉上海還不夠”,并用獎學金去一趟西安“發思古之幽情”。第二年,他很興奮地告知父母:“中國的GDP突破了10萬億美元?!?/p>

本世紀以來,還有一些洋少年也開始謀求在中國的“美麗經歷”。如2004年,14歲的桑頓來到中國游學一年,學習中文和“空降”到北京市青少年網球隊訓練網球。7年之后,他根據此段在中國的經歷完成了一本小說《美麗的國家》。紀實性的故事并不復雜:在中國的日子里,桑頓節假日參觀故宮、去天津吃狗不理包子、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淘寶、到798藝術區走訪畫室,體驗中國文化。其中無比美味的狗不理包子,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老板為狗不理取了個英文名“Go Believe”時,他舉雙手贊成。這本書終止在2008年奧運會開幕:離開北京3年之后,因為其父親受邀參加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桑頓得以故地重游。

無與倫比的一屆奧運會震驚世界,北京乃至中國的巨變令人瞠目。因為奧運會,北京的高鐵火車站也已投入使用,北京開往天津的列車最高時速可達330公里,全程只需要三十分鐘多一點?;疖嚨钠眱r也很便宜,只有58元,這是紐約到華盛頓票價的不到二十分之一。天津的火車站也是嶄新的,站在這里,桑頓感覺自己像是站在一個新興的歐洲工業城市。當2013年出版小說時,哈佛大學三年級學生桑頓表示:“寫作此書的目的,不僅因為喜歡閱讀和寫作,更因為中國對自己的成長有很大影響。我想寫一部書,讓更多的人知道中國是一個多么神奇的國家。這也是我和家人商議將《美麗的國家》一書首發選在中國的原因?!?/p>

有意思的是:桑頓的父親約翰·桑頓,作為高盛的前總裁,又一度執教清華大學,一直致力于美中關系問題的研究。約翰·桑頓一直堅信中美關系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關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希望兒子的書能夠使中美讀者促進相互之間的了解,即便是微小的促進也好。如今,《美麗的國家》一書的英文原版,居然出現在特朗普大廈的特朗普辦公桌上;而當2017年1月17日西方媒體爆料特朗普桌面此書(也是唯一的圖書)時,離特朗普入主白宮只有3天時間。目前,雖然還沒有哪位精英會把這本書的成就和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相提并論,但是在互聯網和推特的時代,觀點傳播講究的可是加速度和表面張力!而紀實小說《美麗的國家》一書的核心觀點是:那中國的未來啊,將是一片光明?。ㄗ髡邽閺偷┐髮W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教授)

猜你喜歡
桑頓留學生
溫泉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溫泉
留學生的“撿”生活
《教室留學生》
“留學生凌虐同學案”給誰提了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