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團員意識幾個基本理論問題的探析

2017-03-20 13:16王亞青
關鍵詞:概念界定基本特征

王亞青

摘 要:團員意識是團員教育和共青團研究的邏輯起點。本研究主要從團員意識的概念界定、結構要素、基本特征等幾個基本理論問題進行探究,以期為共青團理論建設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團員意識;概念界定;結構要素;基本特征

中圖分類號:D29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6)12-0236-03

團員作為青年的優秀代表,是社會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一支力量,特別是大學生團員,不僅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更是文化水平最高、政治基礎最好的先行者。大學生團員意識是團員素質的基本要素,加強大學生團員意識不僅是大學生團員自身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而且是共青團性質、任務職能的根本體現,促進黨團組織發展建設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選擇。

一、概念界定

關于“團員意識”的界定,大都是以政治學視角進行分析的。學者們認為,團員意識是團員在觀念上自覺形成的區別于一般青年的意識,是團員在團內生活和社會活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礎和行為準則。團員意識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團章的基本要求形成的,團員在團內和社會生活中區別于一般青年以及團組織區別于其他青年組織的思想規范和行為準則的總稱。張業振等從心理學視角剖析,認為團員意識是團員在觀念上自覺形成的區別于一般青年的認識、情感和意志。由此可見,團員意識是一種對團的自覺的、理性的認識,是一種穩定的、持續的社會意識。團員意識在詞語學上是一種偏正結構,“意識”是中心詞,“團員”是限定詞。團員意識的產生以獲得團員身份為前提,團員身份要求團員必須承擔團員角色,在思想上和行動上表現出與團員身份相符合的期望和要求。從“意識”的本質出發,團員意識就是團員在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的基礎上形成的穩定的、持續的、與團員角色相符合的思想狀態,表現為大學生團員對政治綱領與民主權益、團組織與法規紀律、自身權利與義務、責任與作用以及在學習、志愿服務和創新創業方面的自覺性認同、堅信和經常性察覺,是團員獨特的社會身份、社會地位和社會作用在觀念上的反映。實質上就是團員在思想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牢記自己團員身份、注意團員形象、銘記團員標準、行使團員權利與履行團員義務、遵守法律法規、享有民主權益、在學習、志愿服務、創新創業等方面發揮團員模范作用。

二、結構要素

關于團員意識結構要素的探討,有研究者認為團員意識應該包括政治意識、組織意識和模范意識;也有人認為應該包括政治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和模范意識;還有人認為要涵蓋政治意識、民主意識、權利與義務平等一致意識、法制意識和模范意識;張業振等認為除包括五元素外,還應該有組織意識;個別研究者還指出高校大學生團員意識除具有共性特征(政治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模范意識、權利與義務平等一致意識)外,還應具有大學生色彩,如責任意識、學習意識、實踐服務意識、公德意識、志愿意識、團隊意識。本研究認為,對團員意識內容的概括不是無端的、隨意的列舉,而是應該堅持一定的原則。團員意識的內容,即結構要素,是由團組織發展的客觀需求和意識形態所規定的,是全體團員必須堅持的普遍意識。同時,由于團員個體的社會身份、地位或職業的獨特性,團員意識還包含著豐富的個性化內容。從團員意識的內涵與本質出發,團員意識的內核應該包括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它的外延則主要包括政治意識、組織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權利與義務平等一致意識、模范意識以及學習意識、志愿服務意識和創新創業意識。

三、團員意識的特征

大學生團員意識是大學生在學習和實踐中自覺形成的與團員角色相符合的思想意識。大學生團員意識是由團員角色和大學生角色組成的角色,具有鮮明的主體性、政治性、組織性、紀律性、先進性、群眾性等一般特征,同時由于大學生群體的獨特性,也表現出多元化傾向、個體化傾向和可塑性強等個性特征。

(一)一般特征。(1)主體性。從地位上看,團員是黨員的后備軍和得力助手,因而團員意識在社會意識中處于主體性地位。從作用來看,黨團是先進的領導組織,其思想體系是我國社會發展的旗幟,對營造向上的社會風貌和引導廣大青年群眾的思想行為發揮著重要作用。(2)政治性。我們每個人都在社會中自覺不自覺地擔當著某種社會角色,團員具有鮮明的政治身份,其所擁有的觀念意識也就具有了不以他個人意志為轉移的政治性特點。樹立共產主義理想,擁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志愿服務等,都是團員意識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也是團員意識政治性的突出表現。(3)組織性。從政治學社會學角度上講,團員隸屬于團組織,是團組織這一社會肌體的細胞,他在團組織中發揮作用并體現其價值。(4)紀律性。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團員要遵從團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承擔相應的責任履行應盡的義務,享有應有的權利,這是一種天然的規范性和約束力。(5)自覺性。團員無論是對信仰價值的追求,還是對組織價值目標、組織制度的認可與服從,抑或對實現價值目標的實踐的參與,都應該是發自、自覺和主動的。(6)先進性。先進性是團員意識的一個重要特點,就其主體來看,共青團是由先進青年組成的群眾性組織;就其內容來看,團員意識是以共產黨為領導方向,以科學的理論為基礎,實現共產主義為最高理想,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趨勢。這樣,團員意識自然就具有先進性的特點。(7)群眾性。一方面團員來源于群眾,凡是思想進步、學習努力、工作積極、承認團章的青年都可以加入團組織;另一方面團員要服務群眾,要積極代表和維護廣大青年的根本利益,團的組織制度和活動方式要民主化、群眾化。

(二)個性特征。(1)多元性傾向?,F在的大學生團員多是“90后”,他們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但受市場經濟功利性和西方各種思想的影響,相當多的大學生團員思想上享樂主義、實用主義等特征明顯,他們的價值取向呈現多樣多變的新特點。(2)個體化傾向?!?0后”大學生團員絕大多數是初高中被吸收進入團組織的,少數是在大學入團的,他們個性突出,自我意識和競爭意識強,在價值觀上具有明顯的個體化傾向。(3)可塑性強。大學生團員正處于生理和心理日趨成熟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確立和完善的階段,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一方面,大學生團員在團員角色的自我管理、自我提高、自我凈化能力方面,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可以通過教育加以強化;另一方面,大學生團員在政治取向、道德品質、組織紀律性等方面,尚處于形成和發展階段,還沒有定型,可以通過教育加以引導。

三、地位作用

(一)加強大學生團員意識是大學生團員自身成長成才的內在需求。眾所周知,意識支配一個人的行動,有了正確的意識,才有正確的行動。意識在人們發展和進步過程中起著基礎性的引導和推動作用,具有能動性、思想性和決定性。團員意識是團員在頭腦中自覺形成的對團的基本主張的認知、情感和意志行為的綜合反映,是團員心理結構的基本要素;是團員在團內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思想基礎和行為準則,是衡量團員素質的重要指標,更是團員的立身之本。尤其是大學生團員,他們是青年隊伍中文化水平最高、最有生氣、最少保守思想的一支骨干力量。高校歷來是各種社會思潮云集的地方,而大學生團員涉世未深,缺乏鍛煉和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急功近利,他們很易被蠱惑,是各種思想影響、努力爭奪的主要對象。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五四”青年節與北大師生交談中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币虼?,抓好大學生團員意識這一根本性要素,加強對大學生團員意識的培育,才能使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

(二)加強大學生團員意識是符合共青團性質、任務職能的,是促進黨團組織發展建設的客觀要求。自建團之日起,共青團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它肩負著引導、團結、教育、培養青年,向黨組織輸送合格、高素質人才的任務和使命。因此,團員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黨的整體素質的提升、執政地位的鞏固、黨的事業的發展。要體現團的性質,發揮團的職能作用,就要求團組織積極有效地開展工作,幫助廣大團員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培養團員,特別是大學生團員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接班人。團員意識是共青團的靈魂,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要增強團組織的戰斗力、加固團組織的凝聚力、落實團的各項任務、體現團組織的先進性、深化團組織的服務性,歸根結底取決于提高團員素質,而提高團員素質,關鍵在加強團員意識。因此,團員意識是共青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團員意識這一核心,是團組織保持和發展先進性的重要前提,是促進黨團建設發展的必然要求。

(三)加強大學生團員意識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選擇。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是新時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其中人才培養是核心。大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據統計,2015年全國大學生有4018.1萬,而其中90%以上是團員,這些大學生團員肩負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歷史使命,是積極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先鋒隊,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堅力量。然而,面對各種思想、文化和價值觀的沖擊,一些大學生團員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缺失等意識形態問題。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其重要的工作,而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吨腥A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中就明確要求;“實施職業教育必須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對受教育者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質?!薄蛾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也提出了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蛾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做好高校宣傳思想工作,加強高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是一項戰略工程、固本工程、鑄魂工程?!?。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團員意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大學生團員意識的培育,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必然選擇。

參考文獻:

〔1〕林穎.新形勢下強化大學生團員意識的途徑[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05,(07).

〔2〕薛向東.高校開展增強團員意識主題教育活動的思考[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06,(01).

〔3〕陳倩齡.高校團組織增強90后大學生團員意識的探索[J].內江科技,2009,(10).

〔4〕張鐵鑫.淺談技師學院團員意識的提高策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05).

〔5〕賈世琦.高校團員意識教育長效機制途徑探析[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6〕陳琳.當前高校團組織增強團員意識教育方法探討[J].福建信息技術教育,2011,(01).

〔7〕趙晶.高校團員意識引領途徑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2013,(25).

〔8〕何二毛,強化團員意識 永葆團的先進性[J].成才之路,2008,(10).

〔9〕潘峰.加強大學生團員意識教育的思考[J].中國西部科技(學術),2007,(15).

〔10〕習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N].人民日報,2014-5-5.

〔1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獻選編(1978-2008)[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12〕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EB/OL].[2015-1-20]http://cpc.people.com.cn/n/2015/0120/c64387-26413455.html.

猜你喜歡
概念界定基本特征
深刻理解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基本特征
論中國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國外知識產權管理體制的基本特征與經驗借鑒
長株潭水生態系統基本特征及保護修復
現代民族國家的基本特征和核心構件
略論高中政治課生態課堂的構建
中國古代軍隊系統管理的基本特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