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筆遇到當代 一樣擦出火花

2017-03-20 21:10王嘉祎
中國收藏 2017年2期
關鍵詞:畫種工筆工筆畫

王嘉祎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工筆畫學會聯合主辦的“工·在當代——2016·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不久前在中國美術館落幕。以歷史回顧展、學術提名展以及全國征集作品展三個部分,展示了近30年來工筆畫領域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作品,讓觀眾了解到國內工筆畫的創作現狀。此次展覽展期不長,人氣卻不小。既有“外行看熱鬧”,也有“內行看門道”,工筆畫似乎也一改傳統的面孔,重新加入到了“小鮮肉”的行列……

“中國工筆畫作品展”每3年一屆,本次展覽延續了上屆“工·在當代”這一主題,旨在繼續深入探討工筆畫藝術及其代表的內在精神,思考其在當代全球文化和中國社會文化轉型中的意義所在,并關注其在創作語言、文化傳承上的發展和面對的挑戰。

中國美術家協會分黨組書記、中國美術家協會駐會副主席徐里在展覽開幕式致辭中表示:“通過這屆展覽,我們更加認識到,‘工的意義遠在技藝工整之上,當代工筆畫家在作品中追求更多的是當下語境的文化情懷、生活意趣和態度省思?!敝袊すP畫學會會長馮大中說,“第十屆中國工筆畫大展不僅關注到了一些具有現實意義、在題材上能夠與時俱進的優秀作品,同時立足于當代文化語境,呈現了工筆畫領域多元化的探索。展覽三部分交互,相對完整地呈現出當代語境下工筆畫發展的全貌?!?/p>

本次展覽的學術主持、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范迪安則對“工·在當代”提出了三個維度的看法。首先是對“工”的理解,其作為工筆畫的形式語言特征,同時也是在當代比較匱乏的工匠精神;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中,“工”能夠提供一種美學維度,在“工”的精神層面獲得更多感知,從而更好地實現展覽的社會文化價值;再次,“工”要落在“當代”,工筆畫是一個開放的領域,這使得它在某種程度上具備了橫貫中西、融通古今的可能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覽在展覽主題和入選作品方面都體現出了對“創新”的追求。展出的作品既有展現傳統風格和技法的創作,也有展現工筆畫領域多元化探索方向、例如含影像與裝置等因素的獨特作品。

問題:此次展覽究竟“厲害”在哪兒?通過展覽,我們又能看到工筆畫在當下面臨著怎樣的挑戰?其市場又呈現出怎樣的景象呢?且聽他們對《中國收藏》記者的問題給予解答。

曾健勇(“工·在當代——2016·第十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學術提名部分參展藝術家):

“如果轉型成功,工筆畫在國際上很有競爭力?!?/p>

此次展覽和我們印象中的官方傳統畫種的展覽很不一樣,它很開放,并且開放的程度可能藝術家還跟不上。以前總聽到藝術家在抱怨這種繪畫展覽的許多限制,而這次可能藝術家自己的開放程度還達不到展覽的主旨——它希望更加拓展工筆畫的邊緣??偛邉澣朔兜习舱J為,工筆畫的當代性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文化課題,希望工筆畫更走向當代。

此次展覽更多的是通過每個藝術家個案的方式向大家充分去展示,并且是把問題提出來,涉及面很廣,地方的工筆畫家都會關注到,我想這個轉變對以后的影響會比較大,可能也是歷史性的。對于此次展覽提出的“工筆畫藝術的當代轉型”問題,我認為背后大概還有這樣一個邏輯:我們中國畫家如何利用本土的資源去做中國的當代藝術?我們有豐富的工筆畫資源,這也是我們中國的語言,如果轉換能夠成功,它在國際上是很有競爭力的。所以這個展覽的提倡有這種正面的作用。而這個轉型的問題也是我自己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比如說我在找中間的一條道路,因為往一邊走多了可能就變成傳統了,往另一邊走多了可能就變成模仿西方的當代藝術。

其實我沒有一直在畫工筆畫,可能是我用的材料和畫的技法與工筆畫有重疊的地方,有時候被歸為水墨,有時候被歸為工筆。我所看到的現在更加符合工筆畫定義的作品,大部分的語言還是沒有更好地突破,可能還是因為工筆畫定義的問題。本來是可以取消“工筆畫”的,但因為多年來的約定俗成,工筆畫這一畫種還是存在,如果取消就沒有這個領域了。若符合這一畫種的定義,那么風格、語言就固定了,一旦超出就不算工筆畫,而一旦算工筆畫,在語言上就會沒什么突破,所以這也有點奇怪,像個悖論。我們有時候會被歸納為工筆,有時候是水墨,有時候又屬于當代藝術,可能這種問題在國外是不會碰到的。不過這對我個人來說沒有什么影響,因為我一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在創作,比如后來我也有做立體和空間的作品。

據我了解,工筆畫的市場可能比水墨還要好一點,因為在工筆畫的數量和中國人的接受程度方面,情況都要更好一些。我一開始是與美國、歐洲那邊合作,之后也有與內地、香港和臺灣合作,到后來,內地的藏家會比海外還多一些。我們的當代藝術占領著一個主流的媒體,但是傳統畫種的區域特別廣,一個地方的文化館、從業人員都有畫水墨、書法、國畫或工筆的,他們做了這一行,周圍就會有一些喜歡、欣賞、收藏的人去關注最高級別的這種展覽。像此次展覽去看的人就很多?,F在當代藝術展的觀看人數和這種展覽的觀看人數,在量上面相差是很大的。

柳暉(南京六塵藝術館館長):

“對工筆畫的偏好成為了一種趨勢?!?/p>

“工·在當代”展覽作為由中國美協和中國工筆畫學會主辦的展覽,可以說是目前國內規格最高的工筆畫專題方面的展覽。從展覽的人員和作品呈現上來說,體現了目前工筆畫的水平和發展現狀。

我認為本次展覽體現了一個特點,就是從專家的學術觀到部分作品,體現了對當代工筆畫的探索,從表現形式到技法等等,擴大了工筆畫的外延,或者說在重新架構和定義工筆畫。和過去的工筆畫大師相比,當代的工筆畫有其明顯的時代特征和元素。

目前國內當代繪畫市場包括工筆畫市場仍然偏冷,但從趨勢上來說,普通消費者會偏向裝飾性強且價位不是很高的作品,收藏者則可能更注重藝術家本身的發展定位和作品本身的學術性。但總體來說大家對工筆畫的偏好,成為了一種趨勢。由于這個時代信息的多元化、碎片化,以及藝術的商業化,對現在的畫家來說創作和宣傳都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沒有一定個人語言和面貌不行,沒有市場化的宣傳也不行。

但就作品而言,我個人覺得,過去千年的傳承既是財富也是壁壘,繪畫本身是思想性和技術性的綜合呈現,當代工筆畫家面臨的挑戰更多的是自身的積累和創新。

彭薇(青年藝術家):

“工筆技法是一本‘字典?!?/p>

我從來不認為一個畫家就是工筆畫家。對我來說沒有工筆畫或者寫意畫這種概念,都可以畫。我所有的創作方式是根據我的內容來走的。我覺得工筆畫只是一個技法,技法就是工具,是一本字典。比如說法文的時候就要翻法文字典,英文就要用英文字典,它沒有過時或不過時這一說。

我想工筆畫技法永遠都面對挑戰。一個技法就需要你去改變它,就像石濤講的“筆墨當隨時代變”,雖然是筆墨,但你要變化,而且這個挑戰不是指你面對工筆畫的挑戰,而是挑戰自己。你要借助工筆這個技法,畫出更有意思的東西,找到更有意思的語言。

我在必要的時候會用到工筆這個技法,在不必要的時候絕不會用。這對于我來說非常個人化。我參加了“中國工筆畫作品展”的前幾屆。他們也想引入一些新的觀念。工筆畫不再是那種平面繪畫,他們的策展方式也在改變。

猜你喜歡
畫種工筆工筆畫
工筆國畫一夏荷,牡丹
工筆花鳥畫
2020年首屆廣西工筆畫作品展作品選登
林風眠藝術主張芻議
李文慧作品
首屆“工筆新經典”全國名家邀請展作品選登
淺析魏晉玄言詩對山水畫獨立發展的影響
和錦慧、張悅、馬曉芬、袁海釗作品
陳孟昕工筆畫作品
吳緒經工筆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