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果品貯藏與保鮮研究動態

2017-03-20 05:59孟照剛仇貴生王志華王文輝
河北農業科學 2017年5期
關鍵詞:計量學果品保鮮

孟照剛,仇貴生,王志華,王文輝

(中國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遼寧 興城 125100)

隨著我國果樹產業的迅猛發展,果品產量逐年增加。果品大多以鮮食為主,營養豐富、口感適宜,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但由于生產的季節性和地域性,加上產品的易腐性,給果品貯藏、運輸、包裝、銷售等流通環節帶來困難。目前,我國每年因果品腐爛造成的損耗率達25%~30%[1]。減少果品采后損失是果品生產中普遍關注的問題,已愈來愈被重視。開展果品的貯藏與保鮮研究是果品生產發展的一項重要環節,對減少損耗和確保果品品質起著重要作用。文獻計量學是針對學科發展趨勢、文獻量變規律、文獻情報科學管理等方面的定量分析研究。從定量的角度出發,通過對各學科研究產出進行科學計量分析和比較,有助于研究者了解相關機構的科研實力和學科優勢。便于研究者通過這些規律性的東西去研究現狀、預測未來[2]。文獻計量學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業等研究領域,如超級稻[3]、外來入侵生物[4]、農藥殘留[5]、轉基因食品[6]等。劉彬等[7]基于SCI收錄文獻視角對園藝學基礎研究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在果樹研究領域,刺梨、櫻桃、柑橘黃龍病、蘋果樹腐爛病、果樹桃小食心蟲等均已采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進行了分析并討論了發展動態[8~11]。但是在果品貯藏與保鮮研究中,尚未見到采用文獻計量學來研究發展動態的報道。為了更好地了解果品貯藏與保鮮國內外的研究動態,從文獻計量學的角度分析了國際上1995~2014年Web of Science(SCI)數據庫中收錄的研究文獻,從科研文獻產出上反映國際上果品貯藏與保鮮的研究現狀,以期為果品貯藏與保鮮科研工作者與決策者提供信息參考。

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1.1 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主要來源于Web of Science(SCI/CPCI)數據庫。該數據庫收錄了世界各學科領域優秀的科技期刊,其收錄的文獻能夠反映科學前沿的發展動態,已成為世界公認的自然科學領域較為重要的評價工具。本次檢索果品貯藏與保鮮國際上的研究數據來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期限為1995~2014年。

1.2 研究方法及評價指標

鑒于果品貯藏與保鮮涵蓋的內容較多,本研究僅在Web of Science(SCI/CPCI) 核心合集數據庫分別用檢索詞Article title=“fruit preservation”或者“fruit storage”或者“fruit postharvest”進行檢索,利用Web of Science自帶的引文報告和分析檢索進行統計分析。根據文獻信息的評價準則,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對文獻的題目、研究國家、研究機構、研究作者和出版刊物等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的產出情況分析

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中共檢索到關于果品貯藏與保鮮的研究文獻2 233篇,文獻刊載于500種刊物上。涉及1 352個研究機構,5 438位作者,每篇文獻平均有2.4個作者參與。文獻類型主要有研究論文(article)、會議論文(proceedings paper)、會議摘要(meeting abstract)、綜述(review)和其他等。其中,研究論文1 459篇,占檢索到文獻數量的65.3%;會議論文(601篇)次之,占檢索到文獻數量的26.9%;會議摘要、綜述和其他文獻量共計196篇,占檢索到文獻數量的8.8%。數據顯示,刊發的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以研究性的論文為主。通過對這些文獻進一步分析發現,1995~2014年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發表數量總體呈上升趨勢(圖1)。將1995~2014年平均分為4個時間段,1995~1999年、2000~2004年、2005~2009年、2010~2014年的平均發文量分別為52.0、75.2、124.0和195.4篇,呈遞增趨勢,4個時間段的發文量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且近10 a對果品貯藏與保鮮的研究進入大幅增長階段。

圖1 1995~2014年SCI數據庫中果品貯藏與保鮮的發文數量Fig.1 Number of published parpers of the fruit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in SCI database from 1995 to 2014

2.2 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的研究國家分析

對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中有關果品貯藏與保鮮的文獻來源進行分析,結果(圖2)顯示,不同大洲、不同國家的發文量差異較大。其中,來自亞洲地區文獻數量最多(974篇),其次是歐洲(623篇),第3位是北美洲(514篇)。亞洲、歐洲、北美洲及其他洲分別有27個、29個、3個和34個國家發表了有關果品貯藏與保鮮的文獻,發文量排名前10位的國家為美國、中國、西班牙、印度、意大利、巴西、日本、泰國、以色列和墨西哥。

2.3 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的作者分析

Web of Science數據庫關于果品貯藏與保鮮研究的論文作者共計5 438位。其中,參與發表1篇文獻的作者最多,有4 082位,占全部參與作者數量的75.1%;參與發表2~3篇文獻的作者有979位,占全部參與作者的18.0%。根據普賴斯定律,參與發表文獻>4篇的核心作者共計377位,占全部參與作者的6.9%。發表文獻>15篇的核心作者共計13位(參與發表文章的數量占發文總量的12.4%),其中,來自中國的作者5位,來自西班牙和美國的作者各2位,來自澳大利亞、泰國、比利時、意大利的作者各1位。Jiang Y M(中國) 參與發表文獻32篇,發文量最多;其次是Singh Z(澳大利亞),參與發表文獻29篇;Tian S P(中國) 和Kanlayanatat S(泰國) 參與發表文獻各27篇,排名第3位(表1)。

2.4 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的研究機構分析

根據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的文獻統計,發表過果品貯藏相關文獻的研究機構共計1 352個,分布較為廣泛,且隨著發文數量的增多,發文機構逐漸趨于集中。在所有發文機構中,發文量≥20篇研究機構有17個,分別來自于美國、中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比利時和泰國。其中,研究機構來自中國的有4個,分別為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和南京農業大學,發文量占17個研究機構發文總量的23.63%。在1352個研究機構的2233篇文獻中,17個機構發表了694篇,占文獻總量的31.1%(圖3)。數據顯示,17個機構在果品貯藏保鮮參與發文量處于優勢地位。

圖2 不同地區及代表國家的發文情況Fig.2 The published papers by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表1 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參與發表果品貯藏與保鮮研究文獻≥15篇的作者Table 1 The authors of publishing more than or equal to 15 articles in Web of ScienceTM

2.5 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的出版物分析

檢索結果顯示,截止2014年,發表過果品貯藏與保鮮相關文獻的期刊或書籍共計500個,其中,《Acta Horticultura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期刊發表文獻數量分別為494篇和261篇(圖4)。對發表文獻≥20篇的期刊進行文獻數量、總被引頻次分析發現,13個期刊分別來自美國、英國、荷蘭、印度和土耳其?!禔cta Horticulturae》發表文獻數量最多(494篇),《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總被引頻次最多(7178次),《Journal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的平均每篇被引頻次最多(36.3次)(表2)。數據顯示,《Acta Horticulturae》主要收錄會議論文,發表文獻量最多;而《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和 《JournalofAgriculturaland Food Chemistry》發表的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受關注程度最高,且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發表的文獻研究水平較高。

2.6 累計被引頻次排名前20位的文獻及研究內容分析

研究顯示,累計被引頻次前20位的文獻刊載在11種期刊上。其中,《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刊載文獻數量最多,其次是《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刊載文獻共計11篇,占被引頻次排名前20位的文獻總數的60.1%。Kalt W發表于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的“關于小漿果貯藏過程中維生素C、多酚及花青素的抗氧化作用”的文獻被引頻次最高(表3);僅Ippolito A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2篇文章,主要對新鮮水果采后病害進行深入研究,分別刊載在《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和 《Grop Protection》上;發表時間集中在1995~2009年,其中,2000年發表了4篇,2004年發表了3篇;主要研究對象包括小漿果(草莓、櫻桃、藍莓等)、荔枝、龍眼等,研究內容以水果貯藏生理學為主(表3)。

圖3 發表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20篇的研究機構Fig.3 Institutions of publish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0 articles in Web of Science in fruit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圖4 刊載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出版的刊物Fig.4 Journals of publishing papers on fruit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of in Web of ScienceTM

3 結論與討論

目前,文獻信息學方法已經越來越廣泛的被科研人員所采用。該方法不僅可以快速幫助研究者發現國內外同行權威所關注的研究方向、揭示課題的發展趨勢,還可以幫助研究者及時跟蹤國際科研動態,選擇合適的投稿期刊及國際合作者[2~11]。以fruit strorage、fruit preservasion和fruit postharvest作為檢索詞,尚不能檢索到所有有關果品貯藏與保鮮的文獻,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反映國際上果品貯藏與保鮮的研究動態。通過對1995~2014年Web of Science(SCI)數據庫中收錄的有關果品貯藏與保鮮的文獻匯總,得出以下結論:(1)自2005年起,國內外科研人員對果品貯藏與保鮮的關注大幅度提升。中國和美國該方面的研究人員整體實力較強,主要體現在研究機構眾多、發表文章的數量與質量處于國際領先水平2個方面。(2)從研究對象來看,主要集中在小漿果、荔枝、龍眼、核果、鮮切水果等果樹種類貯藏期間生理變化領域[12~16]。其中《Acta Horticulturae》、 《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 《Hortscience》、《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和《Food Chemistry》刊載相關文獻較多,果品貯藏領域的研究者可以選擇這些期刊投稿。(3) 從研究機構來看,美國的USDA ARS、CSIC、AGRRESORG、 UNIVFLORIDA、 UNIVCALIFDAVIS、ARS和WASHINGTON STATE UNIV,加拿大的AGR AGRI FOOD CANADA,中國的中國科學院、浙江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研究機構發文量較多,可以加強尋求與該領域的研究團隊合作。

表2 刊載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20篇的期刊Table 2 Jouranls of publishing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20 articles in fruit storage and storage

表3 Web of Science數據庫中果品貯藏與保鮮文獻累計被引用次數排名前20位的文獻Table 3 Top 20 cited articles on fruit storage and preservation in Web of Science

目前,果品貯藏與保鮮研究的內容分布比較廣泛,涉及了果品采后微生物、果品采后病害、果品采后環境調控、果品采后品質變化等研究內容,主要涵蓋園藝、食品科學技術、農學、化學應用、應用微生物學、食品營養等研究領域。如生物大分子氧化作用、1-MCP(乙烯拮抗劑1-甲基環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及NO信號分子作用機理,能量虧損引發果實衰老和褐變,枇杷采后抗病性研究,不同貯藏條件下果實品質變化規律和生理應答機制等[17~21]。

綜上所述,基于Web of Science(SCI/CPCI) 數據庫的檢索尚不能完全反映我國有關果品貯藏與保鮮研究的研究動態,對于我國科研人員而言,還需借助國內文獻數據庫進行聯合分析,進一步了解果品貯藏與保鮮在中國的研究現狀。

[1]高海生,梁建蘭,柴菊華.果蔬貯藏保鮮產業現狀、研究進展與科技支持[J].食品與發酵工業,2008,34(9):118-123.

[2]黃寶晟.文獻計量法在基礎研究評價中的問題分析[J].科研與發展管理,2008,20(6):108-111.

[3]李 曉,陳春燕,鄭家奎,唐 莎.基于文獻計量學的超級稻研究動態 [J].中國農業科學,2009,42(12):4197-4208.

[4]賀 萍,駱有慶,路文如.全球林業外來有害生物研究的文獻計量分析[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09,6(3):77-83.

[5]趙伶俐.基于文獻計量分析中國蔬菜農藥殘留的研究概況[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156-159.

[6]張秀芳,常 昕,陳曉偉.轉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的研究進展——基于文獻綜述的視覺[J].農業科技管理,2011,(6):48-51.

[7]劉 彬,鄧秀新.基于文獻計量的園藝學基礎研究發展狀況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5,48(17):3504-3514.

[8]馮立娟,尹燕雷,招雪晴,楊雪梅,李英朋.基于文獻計量的世界櫻桃研究態勢分析[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4,16(5):175-181.

[9]張 娟,王 寧,張以民,李云霞.基于Web of Science的國際柑橘黃龍病文獻計量分析[J].果樹學報,2014,31(6):1139-1146.

[10]王樹桐,張鳳巧,曹克強.我國蘋果樹腐爛病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5):

13802-13804.

[11]孫麗娜,仇貴生,張懷江,閆文濤,岳 強,李艷艷.基于文獻計量學的桃小食心蟲研究動態分析[J].果樹學報,2015,32(6):1208-1219,1318.

[12] Kalt W,Forney C F,Martin A,Prior R L.Prior antioxidant capacity,vitamin C,phenolics,and anthocyanins after fresh storage of small fruits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9,47 (11):4638.

[12] Zhang D,Quantick P C.Effects of chitosan coating on enzymatic browning and decay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of litchi(Litchi chinensis Sonn.)fruit[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1997,12 (2):195-202.

[13] Yao H,Tian S.Effects of pre-and post-harvest application of salicylic acid or methyl jasmonate on inducing disease resistance of sweet cherry fruit in storage [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5,35(3):253-262.

[14] Gil M I,Aguryo E,Kader A A.Quality changes and nutrient retention in fresh-cut versus whole fruits during storage [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6,54 (12):4284-4296.

[15] Tian S,XU Y,Jiang A,Gong Q.Physiological and quality responses of longan fruit to high O2or high CO2atmospheres in storage [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2,24 (3):335-340.

[16] Yin X R,Zhang Y,Zhang B,Yang S L,Shi Y N,Ferguson I,Chen K S.Effects of acetylsalicylic acid on kiwifruit ethylene biosynthesis and signaling components[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13,83 (2):27-33.

[17] Xi W P,Zhang B,Liang L,Shen J Y,Wei W W,Xu C J,Andrew C,Ian B,Chen K S.Postharvest temperature influences volatile lactone production via regulation of acyl-CoA oxidases in peach fruit[J].Plant,Cell&Environment,2012,35 (3):534-545.

[18] Cai C,Chen K S,Xu W P,Zhang W S,Li X,Ferguson I.Effect of 1-MCP on postharvest quality of loquat fruit[J].Postharvest Biology and Technology,2006,40(2):155-162.

[19] Zhu S H,Sun L,Zhou J.Effects of nitric oxide fumigation on phenolic metabolism of postharvest Chinese winter jujube(Zizyphus jujuba Mill.cv.Dongzao) in relation to fruit quality [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9,42 (5):1009-1014.

[20] Zhu L Q,Zhou J,Zhu S H,Guo L H.Inhibition of browning on the surface of peach slices by short-term exposure to nitric oxide and ascorbic acid [J].Food Chemistry,2009,114 (1):174-179.

猜你喜歡
計量學果品保鮮
專家傳授“美顏術” 果品銷售不再愁
櫻桃保鮮掌握技巧
基于CiteSpace的醫藥語料庫文獻計量學分析
針刺治療失眠癥的文獻計量學分析
惟妙惟肖——中國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盤
夏令果品入古詩
不聊天,感情怎么保鮮?
流翔高鈣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農歡迎
愛情保鮮術
化學計量學在中藥質量控制研究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