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00萬年,它才會走錯1秒鐘

2017-03-21 22:51高峰
科學大眾(中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原子鐘高精度噴泉

高峰

伴隨著“天宮二號”的發射升空,一臺“長相”與我們日常所用的鐘表完全不同的黑色圓柱體——空間冷原子鐘來到太空,開始履行自己的使命。

這臺“定時神針”會實現約3?000萬年誤差1秒的超高精度,是國際首臺在軌運行并開展科學實驗的空間冷原子鐘,也是目前在空間運行的最高精度原子鐘。那么,它是如何達到如此驚人的超高精度的?它又是用來干什么的呢?

噴泉原子鐘

人們平時所用的鐘表,精度高的大約每年會有1分鐘的誤差,這對日常生活是沒有影響的,但在要求很高的生產、科研中,就需要更準確的計時工具。目前世界上最準確的計時工具就是原子鐘,它利用原子吸收或釋放能量時發出的電磁波來計時,由于這種電磁波非常穩定,再加上利用一系列精密的儀器進行控制,原子鐘的計時就可以非常準確了。噴泉原子鐘是原子鐘的一種,當它工作時,原子在電磁場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沿著噴泉管上下運動,以完成原子能級變化的檢測,就像噴泉一樣“升降”,所以取了這樣一個形象的名字。

它的秘訣就是“高冷”

空間冷原子鐘是在地面 噴泉原子鐘 的基礎上,將激光冷卻原子技術與空間微重力環境相結合的噴泉冷原子鐘,主要包括物理單元、微波單元、光學單元和控制單元4個組成部分。和之前在太空運行的最高精度300萬年誤差1秒的熱原子鐘相比,這臺冷原子鐘將時間精度提升了10倍。

如果說機械表1天差不多有1秒誤差,石英表10天大概有1秒誤差,氫原子鐘數百萬年有1秒誤差,那么這臺冷原子鐘則可以做到3 000萬年誤差1秒。

空間冷原子鐘達到超高精度的秘訣主要在于“高、冷”:一方面得益于太空中“天宮二號”的微重力環境,另一方面則因為其自身的“冷”。

在微重力環境下,原子團可以做超慢速勻速直線運動,基于對這種運動的精細測量可以獲得較地面上更加精密的原子譜線信息,從而可獲得更高精度的原子鐘信號,實現在地面上無法實現的性能,這是原子鐘和時間基準發展歷史上的重要突破。

此外,利用激光冷卻技術,原子氣體被冷卻至極低的溫度,則極大地消除了原子熱運動對原子鐘性能的影響。

走得準其實很實用

空間冷原子鐘可以在太空中對其他衛星上的星載原子鐘進行無干擾的時間信號傳遞和校準,從而避免大氣和電離層多變狀態的影響,使得基于空間冷原子鐘授時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具有更加精確和穩定的運行能力。同時冷原子技術的發展大幅度提高了許多實驗的精度,使原來不可能進行的實驗成為可能。

比如在開展深空導航定位方面,若是能在空間合適的位置放置高精度原子鐘,就可以實現大尺度的高精度導航。

計時工具的新變革

原子鐘使計時精度飛速發展,而空間冷原子鐘更是人類計時史上的革命。

在歷史長河中,人們對于時間一直有自己的判斷和計量方法,日晷、水鐘、沙漏等計時裝置標志著人造時鐘開始出現。

隨著鐘擺等可長時間反復周期運動的振蕩器的出現,人們發明了真正可持續運轉的時鐘,如擺鐘。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出日益精密的機械鐘表,計時精度達到基本滿足人們日常計時需要的水平。隨著晶體振蕩器的發明,小型化、低能耗的石英晶體鐘表代替了機械鐘,應用在電子計時器和其他各種計時領域,至今還是主要計時工具之一。

20世紀40年代開始,科學家發展出比晶體鐘更高精度的原子鐘,并在此基礎上研制出噴泉冷原子鐘。

2016年,經過科學家們近10年努力,中國第一臺空間冷原子鐘研制成功并隨“天宮二號”進入太空開展工作,不僅為各種量子敏感器奠定技術基礎,而且將在一系列重要領域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原子鐘高精度噴泉
關于高精度磁測在構造解釋方面的應用分析
基于5G的高精度室內定位方法研究
新型原子鐘140億年內誤差不超1/10秒
高精度PWM式DAC開發與設計
高精度PWM式DAC開發與設計
為什么鯨的背上有“噴泉”
音樂噴泉
噴泉沖涼
會移動的噴泉
“天宮二號”上的空間冷原子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