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探究

2017-03-22 23:25肖成勇
祖國 2017年5期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

肖成勇

摘要: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的特點,對于知識的理解也是趨于直觀性的,因此對于小學數學中的抽象知識難以理解和掌握,針對這點老師就要從教學方法和模式的改變來提升小學生的興趣,通過生活情境的應用直觀化抽象習題,幫助小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本文從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出發,對小學數學教學中生活情景法的應用做了探究,以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相關應用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情境教學法 應用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對于日常生活起到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同時生活也是教學的重要源泉,將生活和教學有機的結合,可以強化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小學生年齡小,心理發育不成熟,對于抽象的數學知識會感到難以理解,為了更好提升教學效果,可將生活情境教學法應用到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現數學知識,增加數學知識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學習。

一、將生活情境應用在小學數學中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在小學數學中的學習興趣

當前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有一些概念性的內容,抽象性大,小學生不容易理解,也會覺得枯燥無味,對數學興趣降低。所以,把生活中一些具體的事物加入到數學的學習中,能夠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把自己融入進去,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舉個例子,老師在講授“三角形的基本知識”時,可以把日常中見到的三角形的東西引入到教學中,比如說,三角板,把生活中與三角形相關的事物運用課件,向同學們展示,充分的對三角形的形態和性質進行講授,從而使得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

(二)方便和強化了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把生活情境引入到數學的教學中,這樣能夠使得數學的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和直觀,在數學的學習中,更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理解能力的提高。老師利用學生常見的一些教學情境,對講授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行剖析,分層次進行講授,使得學生對講授的內容更加理解和熟悉,也能對生僻概念更輕松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興趣和效率。

(三)有利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把生活中的情境帶入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去,能夠增強學生所學知識中的體驗能力,能夠緊密的把知識和實際生活中的應用相結合。在學生學習數學時,要理解并運用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相關問題的研究和認識要多層次深入探討,利用已學知識,來解決和分析教學中遇到的相關問題,使得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的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的學習內容跟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小學數學課本中的內容與生活情境息息相關。在一年級到三年級的階段,很多小學生算加減法的時候喜歡數手指頭,這種方法對于十以內的加減是很有效的,而且結果是準確地,但這種方法浪費時間,而且對于一百以內的加減法就沒法解決了,老師需要引導小學生們正確的方法。生活中,也有很多百以內加減法,比如說,買東西的時候付了100元,實際上只花了31元,找零69元,可以多給孩子舉些這樣的例子,把生活融入到學習中,鍛煉了孩子的計算能力,也提高了應用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止是老師需要創設,家長也要參與其中,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出來。

(二)在例題講解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例題教學是很觀關鍵的。通過例題講解可以使學生掌握基本的原理概念的應用方式和途徑,對于提升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提升學生知識的應用能力具有積極的作用。在例題講解環節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例題講解的效果。比如,在講解人民幣的認識的相關內容時,教師設置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設置一個銷售活動,讓學生分組進行商品銷售與購買。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角色分配,分配好銷售員和買家。通過現場實踐的方式,使學生認識元、角、分,掌握他們之間的關系。通過這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應用知識進行實踐應用的能力。

(三)增加生活情境化教學的對話,吸引學生的關注數學

教學的目的:將數學知識能夠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即“學以致用”。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注重生活情境與數學知識之間的關聯,提高學生的好奇心,但是卻不是過分的將生活情境完美化,而是還原現實。例如:仍以“統計”課程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本班的期中或期末考試成績進行分析,并讓學生以實際生活為依據設計相關的數學問題,利用這樣的方法,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能力。此外,生活情境教學能夠有利于解決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感知度與實用性。與此同時,科學、合理地運用生活情境能夠實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體地位,從而促進數學教學質量和學生在學習上的成果。

(四)將數學知識回歸生活,促進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數學的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夠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數學知識與生活情境相對應,從而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教學,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得數學回歸生活,最終能夠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舉個例子,在講授長方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計算自己教室的體積;學習面積時,可以讓學生計算黑板的面積等等。當學生對相關測量工作予以完成之后,詳細記錄相關數據,最終完成相應計算任務。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結語

總之,小學數學對于小學生而言具一定的抽象性,不好理解和掌握。而生活情境教學法則是通過情境導入和實踐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們將學習和生活聯系到一起,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還可達到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將生活情境融入其中,是實現小學數學教學效果最大限度提升的重要渠道。

參考文獻:

[1]趙明.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3).

[2]柯惠紅.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01).

(作者單位: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達維鎮小學)

猜你喜歡
小學數學應用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