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糜子新品種朝糜1號選育經過及栽培技術

2017-03-24 10:29張文飛張海金陳國秋王凱璽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糜子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張文飛++張海金++陳國秋++王凱璽++朱曉東

摘要 朝糜1號是通過系統選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種。連續幾年在沈陽、遼北、遼西等地種植,表現突出,具有高產、優質,抗病等特點。闡述了該品種的生育經過、特征特性及產量表現,總結了其栽培技術,以期為該品種的推廣提供參考。

關鍵詞 糜子;朝糜1號;選育經過;特征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6.03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040-01

Abstract Chaomi 1 is a new millet variety by systematic breeding.Through consecutive years planted in Shenyang,north Liaoning,western Liaoning and other places,it sho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good quality and disease resistance. This paper explained breeding process,characteristics,yield performance of Chaomi 1,summarized 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Chaomi 1.

Key words millet;Chaomi 1;selective breeding;characteristics;yield performance;cultivation techniques

糜子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且分布廣泛,是禾本科作物中抗旱作物之一,其黃米(糜子脫殼)營養價值高,黏性極強,口感好,備受人們青睞,適合在嚴重干旱及土壤瘠薄地區種植,對種植業調整,提高旱區的種植業水平,進而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增效具有重要意義[1]。

培育糜子新品種、加快新品種推廣應用、提升糜子單產和品質,對促進糜子產業化發展和農民增產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在國家“谷子糜子產業技術體系”項目的支持下,遼寧省水土保持研究所培育出糜子新品種朝糜1號糜子新品種,該品種高產穩產、抗旱抗病、米質優良,綜合農藝性狀良好,是遼西地區及自然條件相似地區良好的更新換代品種。該品種平均生育期86.3 d,株高171.6 cm,主莖節數10.2個,主穗長35.1 cm,株粒重7.21 g,穗粒重4.6 g,千粒重5.75 g,穗型側散。該品種幼苗綠色,芽鞘綠色,株型披散,粒色黃色,粒橢圓型,米質糯性。2013年通過遼寧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備案。通過遼寧省區域試驗,該品種適宜在沈陽、朝陽、阜新、丹東、錦州等地區種植。2011—2012年,累計在全省推廣20 hm2左右,一般產量為3 270 kg/hm2左右,比當地種植品種增產14.1%左右。高者可達3 600 kg/hm2以上。2年種植結果表明該品種高產穩產,穗部經濟性狀良好,抗倒伏性能強,抗旱性強,高抗白發病、黑穗病,是一個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糜子新品種。

1 選育經過

2006年收集糜子資源;2007年進行資源種植和單株選擇;2010年根據育種目標從喀左農家栽培品種中選育的優良單株,代號0708,表現穗部經濟性狀良好,活秧成熟,抗旱性強,抗病性強。2011年進行產量比較試驗;2012年參加遼寧省雜糧備案品種區域試驗及示范種植。該品系與原始群體比較,結實性好。

2 主要特征特性

該品種平均生育期86.3 d。幼苗和葉鞘綠色,根系發達,株高171.6 cm,葉片數10.2個,有分蘗。穗型側散,粒色黃色。穗長35.1 cm,株粒重7.21 g,穗粒重4.6 g。籽粒橢圓形,黃谷黃米,千粒重5.75 g。米質糯性,口感好。株型披散,有分蘗。在2011—2012年的抗病性調查中,朝糜1號抗旱,高抗谷子黑穗病、白發病、紋枯病。

3 產量表現

該品種于2011年參加產比試驗,朝糜1號折合產量3 150 kg/hm2,比對照品種遼糜56號增產13.5%。2012參加遼寧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備案試驗,平均產量3 056 kg/hm2,居第1位,比對照品種遼糜56號增產12.5%,在6個試點中,5點增產,1點減產(表1)。

4 栽培技術

4.1 精細整地,配方施肥

播種前應做好耕、翻、耙、壓及保墑工作[2]。一般施農家肥22.5~30.0 t/hm2,施口肥磷酸二銨150~225 kg/hm2,或復合肥225~300 kg/hm2,拔節期結合趟地追施尿素300~375 kg/hm2。

4.2 適時適量播種

播前對種子進行水選,清除秕粒,最適宜播期為6月上、中旬。播種量為15 kg/hm2。

4.3 合理密植

糜子是靠群體增產的作物,為獲得高產,必須達到適宜的種植密度,該品種留苗60萬~75萬株/hm2 [3]。

4.4 早管理細管理

在糜子四至五葉期間苗,糜子生育期間要求鏟2次,耘1次,趟1次,達到土凈土松,無雜草危害,培肥根系。有灌溉條件的,遇干旱時要及時灌水[4]。

4.5 蟲害防治

糜子主要蟲害有粘蟲,發生粘蟲時要及時防治,用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噴霧或4.5%溴氰菊酯乳油2 500倍液噴霧。

4.6 及時收獲

糜子蠟熟期及時收獲。

5 參考文獻

[1] 柴巖.糜子[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2.

[2] 高志軍,郭威虎,朱到華,等.內糜9號糜子新品種選育[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12):25-26.

[3] 韋廣勇.無公害糜子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4(4):4.

[4] 蘭春萍,馬巖.陜北地區糜子優質豐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2):111-112.

猜你喜歡
糜子特征特性栽培技術
山西構建糜子DNA分子身份證
陜甘寧邊區旱地復種糜子高產栽培技術措施
府谷縣糜子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的研究
糜子饃饃香
豐農啤1號大麥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