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寨縣白塔畈鎮水稻病蟲害防治現狀及對策

2017-03-24 18:22施祖國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水稻病蟲害對策

施祖國

摘要 面對突發性病蟲害暴發威脅的頻率增加,鄉村植保力量薄弱的現狀,總結了金寨縣白塔畈鎮在水稻病蟲害防治方面存在的問題、采用的方法以及取得的效果,并提出了相應對策,以為一線植保工作的觀察、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 水稻;病蟲害;防治現狀;對策;安徽金寨;白塔畈鎮

中圖分類號 S43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121-01

金寨縣白塔畈鎮地處江淮分水嶺,位于大別山北麓,兼山區與丘陵地貌,常年水稻種植3 300 hm2。氣候異常變化,水稻生產中后期6—8月多臺風連陰雨災害性天氣,高溫高濕,易造成稻瘟病、稻曲病流行,嚴重威脅糧食生產。每年水稻生長中后期,病蟲害防治壓力加大,任務艱巨。

1 病害發生與流行原因分析

1.1 老病區發病重

與感病組合岡優、II優、Y兩優系列廣泛種植,以及秸稈全量還田造成田間菌源量上升有一定關系,需要研究秸稈無害化處理。

1.2 施肥習慣存在問題

每年病害發生偏重的是基肥、追肥施用偏遲的,偏施氮肥的新生代種糧大戶居多。

1.3 種植密度原因

插秧、拋秧密度過大,直播雜交中稻少部分農戶用種超過45 kg/hm2,造成田間光照弱化,有利于病蟲害加重發生。

1.4 災害性天氣

白塔畈鎮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下旬常有1個多月連續降雨(如近年的2010年、2014年、2015年、2016年)。適時施藥困難,造成遲熟一季中稻和單季晚粳稻發病偏重且蔓延流行,局部減產嚴重。

2 主要措施與經驗

2.1 領導重視

每年水災過后,縣種植業局組織災后自救。及時派來專家,召集種糧大戶等相關人員召開 “兩病”(稻瘟病、稻曲?。?防治現場會。2016年7月22日邀請安農大教授來白塔畈鎮親臨指導,現場發放藥品,增強了防治的時效性,提高了防治效果。

2.2 堅持農業防治為主

比如篩選推廣抗病品種;推廣機插秧(30 cm×12 cm);水稻直播田控制用種量,控制施肥量,達到減輕病蟲害的效果。

2.3 鎮農技服務中心技術指導到位

鎮農技中心抽調專業技干進行系統調查,準確做出預測預報。提前預防,發現發病中心的及時組織指導封鎖發病中心,對密度大、長勢旺的田塊進行普防,控制葉瘟的發展和穗瘟的發生。2016年7月中旬,本鎮大戶王賢祥、張昌龍、張統俊等稻瘟病因防治及時,避免了災情蔓延擴大,取得了滿意的防治效果。

2.4 堅持專業技術人員聯系大戶示范戶制度

切實完善聯系戶制度是農技推廣的新途徑和方式。鎮農技人員成為種植大戶的???,解答不同階段聯系戶關切的生產問題。特別是臺風、水災、連陰雨過后,及時深入田間地頭,確保指導及時到位。

2.5 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在適當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運用“一浸三噴”成果,即使用播前藥劑浸種(25%咪鮮胺3 000倍液)、插秧前苗床施送嫁藥、孕穗后期和抽穗揚花期二次噴藥等經濟有效的方法,明顯減少了病害發生概率。用“三控”(40%氟環·稻瘟靈)2 400 mL/hm2;或咪鮮胺(25%咪鮮胺+15%井岡·戊唑醇懸浮劑)1 200 mL/hm2;或40%稻瘟靈2 250 mL/hm2,交替使用,取得了明顯的防治效果[1-2]。

3 現狀與困境

3.1 服務手段滯后

農業病蟲害預報預警系統與互聯網時代不同步,沒有同步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植保技術人員下村下田無專門交通工具。

3.2 社會重視程度不高

上級政府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要從糧食安全的高度鞏固植保公益性地位。植保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防災減災只能加強不能放松。糧食生產者一定要樹立防重于治和綠色植保的理念。

3.3 網絡不健全

村一級有需求,但無植保服務,鎮一級有人在編,卻無人在崗。結果是很多病蟲害非第一時間發現,非主動發現,防治多陷入被動。

3.4 植保技術人員缺乏

基層植保工作現狀是無人、無力、無心?;鶎愚r技推廣系統三權回收,人心未歸,人員未真正回歸主業。農技工作多為基層農技人員副業,由福利待遇吸引至專注政府部門工作的人員居多。無野外崗位津貼、無交通補貼,無專項經費,無法評聘職稱,是造成本職工作無人上心的主要原因。植保工作面臨“事到臨頭才臨時抓一下”,無長效管控機制。

3.5 農技人員與結對大戶服務大多數流于形式

部分專業技術人員與服務對象常年很少見面,時間缺位,空間缺位,關鍵技術農民掌握缺失或有缺陷,造成農業投入不當增加和產量損失[3-4]。

3.6 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現狀

政府投入建立的植保專業合作社類社會化服務組織雖然存在,然而卻常年處于休眠狀態,無行動力,無戰斗力。誰來防病治蟲成為農民之問、農民之痛,植保技術服務“最后一公里”成為斷路[5]。

4 發展對策

4.1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每項工作都要建章立制,植保工作也不例外。每個縣區重點農業鄉鎮鎮域每666.67 hm2都應有一名技術責任人,明確責任主體,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度,建立常態化的新型植保模式。

4.2 基礎設施補短板

農業大鎮建設一批自動化、智能化田間監測網點,配套的病蟲害監測預警體系,解決觀測點不足、盲點較多的問題,提高覆蓋率和測報準確率。利用各村公開欄開辟植保宣傳欄,張貼病蟲情報和技術咨詢電話。

4.3 配備人員

把家庭農場主、農險協保員、村級動物防疫員、農資店主等通過培訓選聘為村級植保協保員,保障信息傳遞通暢??h鄉要有一批學術精湛、業務扎實、勤奮敬業的技術隊伍。

4.4 完善基本保障

解決“下鄉靠腿、推廣靠嘴”,保障植保技術人員能下得去田。參照基層公務員或其他單位野外工作人員待遇,給植保人員最基本的津貼,職稱評聘有人過問。才能讓農技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看病情成為新常態,才能確保預測預報和防治指導及時到位,才能為糧食安全保駕護航。

4.5 發揮植保合作社作用

縣鄉技術人員數量不多,但基本保證病蟲有人看。要確保防治有人干,還需要最大限度發揮植保合作社作用。

5 參考文獻

[1] 余欣榮.建設現代植保,服務現代農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3:3-8.

[2] 王艷青.近年來中國水稻病蟲害發生及趨勢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06(2):343-347.

[3] 劉文棟,葛意活,何燕.氣候變化對水稻病蟲害發生發展趨勢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0(24):243-246.

[4] 白基恒,徐剛,周婷婷,等.重慶市水稻病蟲害的時間分布規律與重災年份預測研究[J].自然災害學報,2016(2):26-34.

[5] 賀奇,楊鋒,馬洪文,等.1991—2010年寧夏水稻病蟲害發生特征與經濟損失分析[J].環境昆蟲學報,2016(3):500-507.

猜你喜歡
水稻病蟲害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水稻種子
探析森林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策略
水稻栽培現狀與高產栽培技術建議
南方甘藍主要病蟲害防治安全用藥表
走,找對策去!
林業的病蟲害及生態防治研究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黔北山鄉水稻飄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