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湖地區大田淺水芡實套養泥鰍高效栽培技術

2017-03-24 22:37羅兵孫惠娟孫海燕金偉祖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芡實泥鰍

羅兵++孫惠娟++孫海燕++金偉祖

摘要 芡實套養泥鰍的栽培模式是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途徑之一。從芡實栽培管理技術和芡實套養泥鰍技術兩方面進行了介紹,前者包括品種選擇、播種育苗、定植、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果實采收、留種等栽培技術,后者包括泥鰍選擇、泥鰍消毒、泥鰍投放、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捕撈與上市等養殖技術,以期為芡實套養泥鰍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 芡實;泥鰍;套養;太湖地區

中圖分類號 S966.4;S645.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234-02

Abstract The pattern of loach intercropped in gorgon′s field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The paper introduced the technique of gorgon cultivation and the loach intercropped in gorgon′s field.The former technology inclucled variety selection,seeding,setting,fi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harvesting,seed reserving.The latter consisted of loach selection,disinfection,loach delivery,field management,pest control,fishing and listing. This paper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loach breeding in gorgon field in Taihu region.

Key words gorgon;loach;intercroping;Taihu region

太湖位于長三角南緣,面積為2 427.8 km2,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太湖東側主要為平原及水網,湖蕩密布,為淺水型湖蕩,太湖地區有大面積的適宜水生植物生長和水生動物生長的低洼田。芡實在太湖地區有悠久的栽培歷史,是當地的“水八仙”之一。芡實俗名雞頭米,是大型一年生水生植物[1],營養價值高,營養成分包括蛋白質、淀粉、維生素、礦物子及其他微量元素,具有固腎、澀精、健脾、養胃、安神、養心、去濕、止瀉、止帶等功效[2],被稱為“水中人參”,是市民喜愛的蔬菜,也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長期以來一直處于熱銷之中,近年來市場價格不斷上漲,種植經濟效益非常好,前景十分廣闊。

水生蔬菜傳統長期單一品種、單一模式的生產方式,致使水生系統食物鏈過于簡單,生態平衡被破壞,易引起病蟲害的泛濫。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進一步提高產業效益,促進田間生態平衡,降低市場風險,已經成為發展生態高效水生蔬菜產業的重點。近年來已開始嘗試發展水生蔬菜栽培套養一些水生經濟動物,如泥鰍、黃鱔、花白鰱等[3-5],逐步成為不少菜農新的致富路。利用生物學和生態學的共生互利原理將水生蔬菜栽培與水生經濟動物養殖有機結合獲得綠色食品,是屬于生態循環農業,既保護生態環境,又提升產品品質、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單位面積產出[6]。水生蔬菜套養水生經濟動物的立體生態種養模式將是未來水生蔬菜農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2014—2015年筆者在常熟市虞山鎮東青村開展了芡實淺水栽培與套養泥鰍的立體種養試驗,結果表明開展芡實與泥鰍立體種養是切實可行的。泥鰍的代謝物可以作為芡實生長的營養物質,可減少肥料的施用,而芡實生長過程中遇到的害蟲,又可作為泥鰍的活性餌料,降低芡實病蟲害的發生,減少農藥的使用,提升產品質量。在保證芡實正常栽培前提下,額外增加了養殖泥鰍的收入,使土地得到了充分利用,經濟效益非常好,芡實套養泥鰍的立體生態種養模式的產業化前景十分廣闊。本文對該模式關鍵技術進行總結,以期為太湖地區的水生蔬菜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1 芡實栽培管理技術

1.1 品種選擇

太湖地區栽培面積最廣的主要是蘇芡,蘇芡品種可分為早熟品種和晚熟品種[7]。太湖地區芡實主要以鮮芡米或“凍鮮米”進行市場銷售,提早上市效益好。因此,太湖地區大多都選栽早熟品種,早熟品種有紫花芡實、紅花芡、15-2黃籽薄殼等品種。這些品種一般在4月中旬播種,8月中下旬開始采收第一批芡果,到10月中旬左右采收結束[7]。

1.2 浸種催芽

主要采用育苗移栽法。3月下旬至4月上旬,此時氣溫在10 ℃左右,將種子用清水洗凈,挑選種子飽滿、色澤較深、無殘缺的種子放入盆中,灌水淹沒,然后放到太陽下曝曬,日落時將其移入房屋,每天重復。

1.3 播種和分苗

等到催芽的種子萌發率達到30%~40%時,就可將種子播種到苗床上。育苗床要求無太陽遮擋、避風、排灌方便。播種量為0.8~1.0 kg/m2(350~400粒/m2),保持淺水。要勤察看,防止種子腐爛。當植株長有2~3片真葉時,進行分苗移栽。分苗時,株行距一般為40~50 cm,移栽密度為3.5萬株/hm2。前期水位淺,后期隨著苗的逐漸生長,要逐漸提高水位,一般要提高到20 cm以上,促進葉柄伸長。

1.4 定植

1.4.1 田地準備。選擇小麥或油菜后茬田作為芡實栽培田,可避免芡實輪作障礙,且提高土地利用率。犁地翻土,將小麥根部或油菜根部埋入土壤里,既不影響芡實苗栽培,還可作為有機肥。施足基肥,一般施15 t/hm2以上。

1.4.2 定植。一般在6月中旬,當植株長有4~5張葉片、最大葉片直徑有25 cm以上時,可進行定植。栽培時,株距2.0~2.2 m,行距2.3~2.5 m。

1.5 田間管理

定植后要常檢查,如果有死苗,要及時拔出,并補上新苗。特別要防止田里水干,要及時補充水。定植初期,保持水位在15 cm左右,后期水位逐漸加深至30~40 cm,等到了開花結果期,要將水位降低至30 cm。

依據芡實生長的實際情況決定是否追肥,追肥量多少。如果要追肥,在返青后至封行前進行,將腐熟的糞肥25 kg、尿素8 kg、過磷酸鈣8 kg、氯化鉀6 kg和細土100 kg混合漚制成肥團,然后將肥團塞在未展開的新葉附近?;蛘唛_花結果期,在晴天晚上將0.2%磷酸二氫鉀和0.1%硼酸混合液連續噴灑2次。

要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芡實植株的生長。定植后,一般10~15 d就要除雜草1次。除草時要防止傷葉傷根,也不可讓泥土掉在葉片上。

1.6 病蟲害防治

芡實病蟲害防治要以生態綠色綜合防治技術為主,主要選用生物制劑,也可選用低毒高效低殘留的農藥,杜絕使用高毒化學農藥,盡量將農藥噴施在芡實葉片上,用藥后要及時更換田里的水。最好實施燈光誘殺技術和性誘技術等生態綠色防治技術。

1.7 果實采收

因為主要以鮮米或“凍鮮米”進行銷售,芡米要比較嫩,從開花到采摘歷時20 d左右。太湖地區一般在8月中下旬開始采收,即定植后60~70 d,每隔5 d左右采摘1次,采收一直持續到10月中旬結束。一般可采收10~12批,每株收獲15~17個果。

1.8 留種

芡實一般自行選留種。在第3、4次采收時,選擇性狀優良的植株作為母株,讓種子充分成熟后再采收。果實采收后,去除種皮和假種皮后,選擇籽粒飽滿、顏色比較深的種子作為備用種子。將留的種子洗凈后,裝入袋子里,然后埋入水底或水田淤泥下30 cm深處過冬。

2 芡實套養泥鰍技術

2.1 泥鰍選擇

從市場上購買泥鰍苗,泥鰍苗要選無病、無傷、大小一致、體質健壯、抗病性較強的品種。泥鰍苗長度一般為8~10 cm,如果太小,則當年很難長成商品鰍,太大則性成熟,影響生長,兩方面都會影響經濟效益。

2.2 泥鰍消毒

泥鰍投放之前一定要進行有效消毒,可以有效預防生長期間各種疾病。用3%~5%食鹽水浸泡泥鰍10 min,或用0.02%高錳酸鉀溶液浸泡鰍體25~30 min,將泥鰍身體表面的細菌和附著害蟲殺死,對水霉病等疾病也可以有效防治[8]。

2.3 泥鰍投放

在芡實植株定植后15~20 d,可以進行泥鰍投放。按照芡實栽培為主,泥鰍養殖為輔的原則進行投放。芡實田投放泥鰍7.5萬~9.0萬尾/hm2。

2.4 田間管理

泥鰍是雜食性水生動物,食譜很廣。芡實田里的雜草嫩芽、浮游生物、底棲動物、各種昆蟲、搖蚊幼蟲等,都是可作為泥鰍餌料,還可人工投放糠餅、河蚌、黃粉蟲、蚯蚓、魚粉或人工配合飼料等,一般要定時、定量供應。

養殖期間要注意觀察水質,控制好水位。水質變差要及時換水,特別是7—9月要勤換水,既提升水質,又降低水溫,有利于泥鰍的夏季生長。

2.5 病蟲害防治

泥鰍的病蟲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水霉病、寄生蟲病、赤鰭病、曲骨病等是泥鰍的主要病害,通過采用芡實套養泥鰍的模式,使芡實田里的物質得到充分利用,生態環境較好,泥鰍發病機會較少??梢詫?.2%土霉素混在餌料里投喂泥鰍,15 d投放2~3次。還要防止青蛙、水老鼠等危害。

2.6 捕撈與上市

套養過程中,可根據市場需求捕撈規格大的分批上市,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在芡實采收結束后一次性捕撈上市。一般最遲不晚于11月中旬,要為后茬作物栽培做準備。

3 參考文獻

[1] 李良俊,吳仰風,曹暗生,等.芡實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5(6):51-52.

[2] 周明全,張杰.芡實高產栽培技術[J].耕作與栽培,1994(2):58-59.

[3] 劉勝海,王珊珊,鄭紅偉,等.北方旱地淺水蓮藕與泥鰍套養高效生產關鍵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4):257-260.

[4] 楊猛,顧茂才,沈學慶,等.藕田套養泥鰍、黃鱔對蓮藕食根金花蟲的防效試驗[J].長江蔬菜,2001(1):1.

[5] 王樹林.水生茨菇田套養泥鰍培育花白鰱新技術[J].漁業致富指南,2007(2):27-28.

[6] 楊偉國.洪澤湖地區泥鰍芡實生態立體種養共生模式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2(10):126-127.

[7] 張翠勤,張翠云.芡實優質高產關鍵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3(18):25-26.

[8] 劉相根,吳秋芬,鄭曉華.茭白田生態套養泥鰍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9(9):1.

猜你喜歡
芡實泥鰍
泥鰍籠
逮泥鰍
芡實是女人的不老米
捉泥鰍
秋補食療話芡實
會叫的泥鰍
秋深進補,芡實最佳
捉泥鰍
秋深進補前芡實先蹚路
芡實藥膳4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