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農業院校信息類大學生創新計劃實踐的思考

2017-03-24 21:09樂毅胡哲吳云志張友華
現代農業科技 2016年22期
關鍵詞:農業院校過程控制

樂毅++胡哲++吳云志++張友華

摘要 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是高等農業院校質量工程的重要內容。以信息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計劃實踐為例,了解到計劃實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農業生成信息化水平,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從培養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等方面分析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現狀,客觀指出創新計劃實踐過程存在的不足,從而與大農學融合,加強項目可行性論證;因地制宜調整,保證項目順利運行;建立合理評價機制,配套有效激勵機制等方面進行了論述,旨在提升大學生創新計劃實踐的效果。

關鍵詞 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新計劃;農業信息學創新實踐;過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 G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2-0279-02

農業院校是培養高等農業人才的機構,是培育綠色生態農業理念的搖籃?;ヂ摼W時代的到來,沖擊了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院校培養方式也要適應時代要求,培育更多適應時代要求的農業信息化人才。教育理念和方式變革的時代,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過程和效果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很多農業院校信息類專業來源于信息基礎教學部門,教學深度與廣度均顯地比較薄弱,這會導致學生創新層次比較低;大學生缺少自主創新意識,缺乏堅持不懈創新耐力,自我學習自我更新知識能力比較弱[1]。為了提升本科教學質量,國家在“十二五”期間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在國家教育層面加強創新意識培養,提升學生專業綜合技能,培育創業精神,為經濟發展注入創新的活力[2]。大學生創新計劃也受到地方財政和各個高校的大力支持,以安徽農業大學為例,學校從2005年開始就支持大學生創新活動,并配套相關經費支持國家級和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每年大學生創新項目已經接近1 000項以上,其中信息類相關大學生創新項目達到300項,基本每一個信息類學生都可以參加大學生創新計劃。隨著各種層面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的實施,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上起到了顯著的作用。但是,從實踐效果上,農業院校大學生創新計劃從立項到結題仍然存在問題,需要在很多地方思考和改善。

1 農業院校信息類專業大學生創新計劃現狀

安徽農業大學每年提供專項經費用于大學生創新計劃,實行校、院兩級管理,以學院為主,并將大學生創新計劃納入學院日常教學管理之中。學校由教務處負責,制定相關政策,組織評審創新計劃的立項和結題,實施對資助經費的管理[3]。學院征集創新計劃項目,進行初步篩選,在項目獲得學校立項以后提供一定場所供學生使用,并提供校外實施項目途徑,對項目實施進行日常管理,項目結題給予初步意見供學校驗收參考。安徽農業大學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流程如圖1所示。

1.1 項目立項中存在不足

農業院校信息類專業的學生為了獲得大學生創新計劃項目資助,經常把信息類課程實踐題目包裝用來申請,這些課程實踐題目很多是驗證性綜合實驗,創新價值小,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的發揮;由于課程設置不足,信息類學生在信息學與農業結合上認識膚淺,自身很難在農業大數據、農產品電子商務和生物信息學上發現創新實踐需求。由于上述原因,很多學生實踐項目全部來源于指導教師自己研究方向或者是研究課題,大學生創新計劃中學生的主導作用很難體現,學生在立項過程中調研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鍛煉,甚至由于項目編寫過于深奧,讓學生望而止步,失去參與創新活動的熱情。

1.2 項目運行中存在不足

項目從立項申請到項目最終審批,需要一定的時間,信息類項目實施需要一定專業技能,一般多是高年級學生申請,在等待過程中受就業和升學等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項目獲批以后執行效率很低,經常延誤項目時間,存在前緊后松的情況[4]。項目申請時對預算不重視,造成項目在運行中經費使用不合理,例如農業物聯網項目經常會因為經費不夠支持項目購買電子元器件所需要經費,項目面臨夭折的可能。

1.3 項目結題中存在不足

項目結題時候存在評價標準不統一、評價指標不合理的現象,存在單純追求學生論文的現象,而信息學在農學上創新具有以應用創新為主,以實體或者軟件形式作為成果展現,論文科研創新成果作為大學生創新計劃的結題占很大比重,結題評審指標有失偏頗。大學生創新計劃會讓學生創新意識、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業意識都得到提升,同時學生也在專業技能熟練度、專業認識深度方面獲益匪淺。這些收獲遠遠超出拼湊出的所謂科研論文。

2 提升信息類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效果的建議

2.1 與大農學融合,加強項目可行性論證

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貫穿整個高等學校教學活動,除了在高年級選拔人員參與創新計劃外,在低年級學生中就要接受農業信息化創新意識教育,例如在操作系統教學加入生物信息學平臺教學,在數據庫教學加入農業電子商務教學,讓理論和專業實際需求有機結合起來[3]。通過把信息學理論教學與大農學相融合,讓低年級學生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查閱相關資料,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結合實踐背景,為未來創新計劃實施構建良好的氛圍,喚醒創新意識。為了提升項目可行性,可以考慮通行做法,由院系組織教師發布項目指南作為導向,學生可以和相關教師協商項目實施方案,不再是由教師選擇學生,而是實現師生之間的雙向選擇。雙向選擇有利于調動學生作為創新計劃主體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了解項目,從而在立項階段就加強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2.2 因地制宜調整,保證項目順利運行

大學生創新實踐是一個動態過程,對其效果評價不應該只在結題時候,還要考慮其運行管理期間[1]??紤]高年級學生容易受外界干擾,項目不能只設1位主持人,可以在選擇觀察力好、會協調的低年級學生作為第二主持人在項目受干擾時作為項目實際主持人參與項目運行[5],因地制宜地實時調整項目成員;在項目經費緊張、項目執行困難的時候,作為日常管理主體的院系可以適當給予資助,保證項目的順利完成。對項目全程予以監控,及時調整項目相關要素,可以提高項目執行效果,使項目執行比較流暢,最終能取得比較滿意的教科研和社會成果。

2.3 建立合理評價機制,配套有效的激勵機制

結題考核評價不是終極目標,激發學生使用信息與計算機專業知識參與農業信息化和生物信息學大學生創新計劃的熱情,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關鍵[6],相比較而言出成果是優秀設計項目,在實施創新計劃中創新和創業意識的養成,收獲創業希望,享受創新計劃帶來樂趣才是創新計劃的目標。在這一點上看,創新計劃比論文之類的硬性成果對未來創新型社會更加重要,效果更佳。在淡化硬性成果的同時,激勵更多學生加入創新計劃中,可以考慮把參加創新計劃和學生素質拓展活動、學生年度考核在某種程度上聯系起來,讓學生看到參加創新計劃帶來的顯性成績。

3 參考文獻

[1] 楊勝利.關于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效果的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6(16):242-243.

[2] 于斯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索[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3):308-309.

[3] 蘇軼坤,湯皎寧.以挑戰杯為契機,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J].科技資訊,2012(3):197.

[4] 付俊輝.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加強學生創新能力[J].科技資訊,2012(4):224.

[5] 田夏,張淑敏,吳益鋒.提升大學生創新計劃實施質量的方法與對策[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4,33(8):220-223.

[6] 蘇小紅,梁佳,童志祥.發掘本科生創新潛能,提升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J].計算機教育,2009(19):4-9.

猜你喜歡
農業院校過程控制
高等農業院校寵物專業產學研協同創新育人平臺的構建與實踐
高等農業院校學科專業優化調整研究
智能閥門定位器的工作原理及故障處理
移動教學在生物信息學課程改革中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在農業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中的實踐研究
幼兒園互動式區域游戲環境的研究
農業院校大學生英語寫作焦慮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數學試驗課程的探究式教學改革
創新管理,完成鞍鋼自主集成的冷軋2130工程生產線
強本固基,建設高質量的農業院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