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如何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

2017-03-29 04:55寇淑紅
學周刊·上旬刊 2017年5期
關鍵詞:主體意識英語學習

寇淑紅

摘 要: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用先進的語言教學理論指導教學實踐,改造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講授為主導模式的課堂教學,確立恰當的角色地位,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其主體作用,使他們樹立符合時代精神和新課程標準的學習目標。這不但有利于改革中學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而且有利于學生發展和終身學習,有利于培養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英語學習;主體意識;語言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05-012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5.078

當今世界已進入社會生活信息化和經濟活動全球化時代,英語已成為一個重要的有效工具?!队⒄Z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課程和英語素質教育的目的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語言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建立良好的語感,獲得基本的語言運用能力。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當以提高英語交際能力為根本,注重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綜合發展,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的主體意識。

一、樹立正確的英語教育教學理念

(一)樹立新的英語學習觀和英語人才觀

要改變過去把英語當成知識來教的觀念,樹立“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交流能力的活動過程”的新理念;要改變過去只注重語法詞匯的傳授講解,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情感態度、主動思維、跨文化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并以學生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二)認識教師角色的轉變

英語課堂教學,教師要走出“傳教、給予”的角色誤區,扮演正如Jeremy Harmer (1983) 所說的:“The teacher plays multiple roles in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as controller, as assessor, as organizer, as prompter, as participant and as resource.”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學習英語,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學習英語,從而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和學習活動的主體、思維的主體。教師的角色從原來的傳道者轉向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創造性地建立起在教師良好的專業知識、教學水平和人格力量上的教學關系,把創造性的教、創造性的學和創造性的交流活動融為一體,使學生真正學有所得,增長智慧,真切地感受到知識和英語語言交流活動對自己的吸引力和震撼力,與老師一起享受這種交流活動所帶來的成就感,真正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英語學習中主體意識的實踐

(一)營造最佳學習生態氛圍

英語教學由許多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因素構成,它們之間和諧共處所構成的英語教學生態系統是英語教學取得成效的前提。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就是在營造學習生態氛圍。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過:“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氣氛,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揮作用?!币虼?,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努力協調課堂多種環境因素,營造“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使英語課堂充滿生命活力,從而開發學生英語學習的潛能,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素質。

如在高中英語第三冊Unit 3 Australia教學中,我用英語向學生介紹了赴澳大利亞三個星期的所見所聞及所感,展示了澳洲的一些圖片,以實物、書籍等方式介紹澳大利亞的天氣、地理位置、人口、學校、主要城市等,尤其是聯系前一單元Captain Cook,講述了“The Discovery Of Australia”,使學生處于了一種積極亢奮、迫切求知的良好狀態,從而提出了許多問題。與此同時,教師的角色也由單純的講述者轉化為指導者、激勵者、輔助者和資料的提供者。

(二)重視語言交際功能

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交際,教學過程的實質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際性互動。英語教學就是通過教師設計的各種交際活動,在交際中,在師生雙方認知活動的相互作用中,使學生形成運用英語的能力。教學就是為了促進這種交流,為了培養學生的交流交際能力。師生要積極創造、捕捉和利用課堂真實交際情景或虛擬真實情景進行交際。教高中英語第三冊Unit 11 A Person of Great Determination時,在課文整體理解和分段講述之后,我要求學生圍繞課文內容以多種方式做展開性提高練習。我們以Short Play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課文線索,分組進行角色扮演,學生情緒高漲,在課前做了大量的擴充和準備,編出了幾近真實的故事,很好地將課堂所學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使課堂教學向課外復習延伸。

三、結語

為了發展學生英語學習的主體意識,教師應從知識獲取、思維訓練、實踐能力培養三方面變革以往的教學方式,來突出和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根本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變革。就獲取知識的能力而言,在教學方式上要把重點傳授知識轉變為重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的學習能力??傊?,要讓學生積極運用語言,熱情參與實踐,自我調控學習行為,醞釀創造的契機,充分培養和享受主體意識。

參考文獻:

[1] 胡春洞,王才仁.英語教學交際論[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9:56.

[2] 博森,邵瑞珍.認知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下) [J].全球教育展望,1992(6):23-29.

[責任編輯 齊真]endprint

猜你喜歡
主體意識英語學習
掩隱于革命與愛情沖突中的女性意識:重讀《紅豆》
教師角色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及角色轉換
思想品德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意識的挖掘
淺談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從《滄浪詩話》看嚴羽文論中主體意識自覺性
芻議農村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
微信對大學英語學習的輔助作用
積極課堂氣氛的營造與大學生主體意識的培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