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控股到縮水,趙薇的萬家文化之路走向何方?

2017-03-30 08:53姜伯靜
中國證券期貨 2017年3期
關鍵詞:趙薇借款文化

趙薇“小翅膀”掀起大資本的夢想暫時破滅了!

印象里有一個概念叫“蝴蝶效應”,大概意思是這樣的:“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茲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爾振動,或許兩周后就會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p>

而“小燕子”趙薇,曾經試圖用自己并不十分雄厚的資金(6000萬元),通過杠桿,撬動一筆超過30億元的收購案,也就是從去年開始就引人關注的趙薇旗下龍薇傳媒控股萬家文化收購計劃。這,多么像一種別樣的蝴蝶效應?當然,我們也可以叫它“小燕子效應”。

不過,這個“小燕子效應”的翅膀最終還是沒有振動起來。

日前,萬家文化發布《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關于股東股份轉讓交易數量發生變動的公告》。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萬好萬家集團有限公司)與龍薇傳媒于2017年2月13日簽署了《關于股份轉讓協議之補充協議》,對雙方于2016年12月23日簽署的《股份轉讓協議》作出調整,將轉讓給龍薇傳媒的股份總數由原先的18500萬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29.135%)調整3200萬股(占5.04%),轉讓總價款調整為人民幣52,928萬元?!?/p>

而根據萬家文化《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2016年12月27日)顯示,在2016年12月23日,龍薇傳媒與萬家文化第一大股東萬好萬家集團有限公司簽署《股份轉讓協議》,萬好萬家集團公司擬將所持有的上市公司18,500萬股公司流通股股份轉讓給龍薇傳媒,轉讓價款為30.599億(305,990萬元)元;龍薇傳媒分四筆向萬家集團支付股份轉讓價款。

這樣一來,趙薇龍薇傳媒的收購計劃金額由超過30億元大幅縮水至不到6億元的金額,由當初雄心勃勃的控股,瘦身到“淺嘗輒止”。其縮水幅度之大,讓人大跌眼鏡。

那么,由控股到瘦身縮水之后,趙薇的萬家文化之路會走向何方呢?

這里,我們有必要先思考一下趙薇控股萬家文化的計劃為何會瘦身縮水,從中我們能看出其未來走向。

收購縮水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西藏銀必信受爭議的“明天系”背景。

由超過30億縮水至不到6000萬,這是因為什么?最直接的理由應該很簡單,那就是沒有錢了。那為何當初有錢現在又沒有錢了呢?

根據2017年1月12日《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關于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對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權益變動信息披露相關事項的問詢函>回復的公告》顯示,“本次收購所需資金為305,990萬元,全部為自籌資金,其中股東自有資金借款6,000萬元,未收取利息等資金成本;第三方自有資金借款150,000萬元,籌資成本為年化利率10%;擬向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149,990萬元,目前正在金融機構審批流程中,融資年利率遵守市場化原則,預計6%左右?!?/p>

第三方借款的對象,為西藏銀必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而正是這個西藏銀必信,有媒體深挖后發現,它與“明天系”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此消息曝光之后,明天控股發布聲明,聲稱“明天控股沒有參與萬家文化的股權投資,也沒有參與龍薇傳媒對萬家文化的股權收購;西藏銀必信公司并非明天控股下屬和關聯公司,也沒有任何股權和投資關系?!?/p>

盡管如此,明天系的話題還是會引起顧慮的。所以,很有可能是因為這種顧慮,趙薇才中斷了借款。而短時間內又沒有合適的“金主”代替,所以30億就縮水到了不到6000萬。而6000萬,恰恰是趙薇的自有資金。

第二,監管機構對高杠桿的警惕。

趙薇的借款計劃,是一起高杠桿的融資。50倍的杠桿,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根據龍薇傳媒的回復稱,除去自有資金,“第三方自有資金借款150,000萬元,籌資成本為年化利率 10%;擬向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149,990萬元,目前正在金融機構審批流程中,融資年利率遵守市場化原則,預計6%左右?!薄暗谌浇杩钸€款期限為取得最后一筆借款之日起3年?!苯杩畹睦?,數目不菲。

盡管龍薇傳媒聲稱,“經借款方同意可以延期,償還方式為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短期內無資金償還壓力?!钡?,巨額的利息還是讓人擔心這種風險。

正是對巨大風險的擔憂,趙薇的收購引起了監管機構的警惕。

2016年12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萬家文化發出《關于對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權益變動信息披露相關事項的問詢函》,對資金來源、后續計劃等一系列敏感問題提出問詢。

監管機構的壓力,應該也是趙薇收購計劃縮水的一個重要因素。

而即便是在趙薇收購計劃縮水之后,上海證券交易所仍然發出了《關于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東股權轉讓相關事項的問詢函》,要求龍薇傳媒“說明無法按期完成融資的具體原因,解釋前期已有融資意愿的融資機構短期內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考慮,同時提供相關融資機構的書面說明?!?/p>

并且要求“龍薇傳媒說明本次取得萬家文化 5.04%股權后,是否擬參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是否擬合作開展影視傳媒領域的重大項目,后續是否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p>

第三,電影市場的退燒和未來的不確定性。

趙薇當初控股萬家文化的初衷是什么?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杠桿買殼。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猜測呢?

看《浙江萬好萬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6 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 2016 年年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增加400%左右。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60.98萬元。每股收益0.05元?!痹噯?,這樣的業績,真的值得趙薇花費那么大的力氣去進行“財務投資”嗎?

所以,杠桿買殼,進而發展自己熟悉的文化娛樂產業應該是趙薇的主要目的。因此,被龍薇傳媒一度否認的“最初計劃”應該是趙薇的真實意圖。

那段“計劃”的內容是:“龍薇傳媒擬考慮提議以重大資產重組、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或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購買資產等方式,圍繞文化娛樂產業注入成長性較好、盈利能力較強的優質資產,且不排除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非文化娛樂主業資產和業務進行剝離?!?/p>

盡管,這段內容之后被修正為:“上述表述內容不構成承諾,截至目前,在未來12個月內,上述表述內容尚無明確的計劃和時間安排,亦無意向標的或談判對手方,僅為信息披露義務人表達為全體股東帶來良好回報的意愿?!?/p>

不過,我們還是有理由認為趙薇入主萬家文化后,萬家文化的經營會轉向文化娛樂這個領域。

但是,2016年以來,以票房為標桿的電影市場有退燒的跡象,且未來也充滿了不確定性。

根據數據,2016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57.12億元,同比增長3.73%。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5年全年電影票房為440.69億元,同比增幅高達48%。雖然今年春節檔全國電影市場總票房為33.57億元,同比2016年的30.88億元增長了8.45%,但是2017年的前景并不樂觀。更何況,今年并沒有出現《美人魚》那樣的票房神片。而未到預期的周星馳和徐克的《西游伏妖篇》對其背后上市公司有何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這種大形勢下,趙薇及其龍薇傳媒還敢于大手筆布局這個領域嗎?

筆者認為,以上三點,直接促成了此次趙薇收購萬家文化的縮水。

而以上三點,也讓趙薇在萬家文化的前途充滿迷茫。因為,純粹的財務投資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而改變萬家文化的經營方向,目前趙薇是否有這個能力呢?

當然,未來,不排除趙薇會繼續增持萬家文化。而增持的前提應該是這幾個:一,中國影視市場出現大幅度的業績提升;二,趙薇找到了更為合適的“金主”;三,萬家文化的股價下跌到某種程度;四,趙薇對中國未來的影視文化市場充滿希望。

其實,如果找到肯借錢的人,并且這個借錢的人很安全,我想,目前的結果應該不是趙薇在萬家文化的句號。否則,趙薇花近6000萬來干什么呢?(感謝新浪財經意見領袖供稿,本文作者姜伯靜,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佳新聞評論獎得主,iDoNews 簽約專欄作者。)

猜你喜歡
趙薇借款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借款捆綁婚姻關系致訴訟
不一樣的借款保證人
中東鐵路與三喇嘛借款
趙薇:自己掙的是應得,他給的是驚喜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