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顱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綜合護理研究*

2017-04-02 05:45葉建麗黃燕群黃燕萍
黑龍江中醫藥 2017年6期
關鍵詞:腦髓腦外傷開顱

葉建麗 黃燕群 黃燕萍

(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廣東 517000)

引 言

顱內感染是腦外傷患者進行開顱術后的常見并發癥,患者一旦出現顱內感染會對治療效果及預后情況造成較大的影響,若不采取及時處理或治療不當,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1]。積極有效的臨床護理措施可以從很大的程度上降低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發生率,改善治療效果。本次研究旨在探討綜合護理對降低顱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影響,將70例于本院進行開顱術的腦外傷患者納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本院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70例接受開顱術的腦外傷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其中包括男性40例,女性30例。根據主診醫生分管病區的差異將患者分為應用綜合護理干預措施的干預組和應用常規護理干預措施的對照組,每組患者各35例。

干預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5-68歲,平均(34.7±18.5)歲。

對照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3-65歲,平均(35.6±18.8)歲。

核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不具備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主要為: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觀察與引流管的常規護理。

干預組在此基礎上采取綜合護理措施,主要方法為:(1)術后干預: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評估,根據患者的實施情況及患者此時的心理狀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在患者術后每10~20min對患者進行一次血壓、呼吸速率、脈搏的檢測[2]。觀察患者是否出現切口滲液、滲血的情況,調節患者的靜脈滴注速度,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嚴密觀察患者在術后的瞳孔狀況,對患者的神志情況進行評估,同時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在術后1周,每3h對患者進行一次體溫測量,對于體溫超過38.5℃的患者需要給予一定的物理降溫措施[3];(2)腰椎穿刺:對患者進行腰椎穿刺,穿刺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瞳孔變化情況。對于神志清晰的患者,叮囑患者在穿刺后的6h需要進行去枕平臥,需要特別注意對穿刺部位進行局部保護[4];(3)腦室引流:在患者置管引流期間,護士需要加強巡視,定時觀察患者引流管的情況,保持引流順利進行。腦室引流需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的步驟流程[5]。護士需要每日進行引流瓶的更換工作,在更換引流瓶前需要先夾閉引流管,防止引流管內的腦髓液倒流回腦室中。護士需要觀察患者腦髓液的物理性質,主要包括腦髓液的顏色,引流量及性狀。若患者的腦髓液出現顏色過深或渾濁的現象,需要立即匯報給主治醫師,必要時可以進行腦髓液的常規檢查活腦髓液的細菌培養[6];(4)健康宣教:護士組織好語言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描述盡可能簡單易懂,幫助患者對自身的疾病建立一個正確的認識,指導患者術后康復的注意事項;(5)飲食指導:護士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以低脂肪、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幫助患者對日常飲食進行調整,需要特別注意改善患者的低蛋白血癥和貧血情況[7],給予患者營養支持,叮囑患者注意血糖調控,促進切口愈合;(6)心理護理:護士需要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注意態度要盡可能的親切、柔和,在交流的過程中發覺患者心理壓力的主要因素,幫助患者排解心理壓力,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給予患者安慰與鼓勵,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7)其他護理:對于APACHE II評分>15分[8]的患者需要分配更多的護理人員進行輪流值班,24h監測護理,同時需要加強對顱內感染情況的預防措施。護士需要結合患者的個人情況為患者制定一套運動方案,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叮囑患者需要按時服藥,不可擅自停藥或更改藥物的服用劑量。

患者出院后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與評估標準

1.3.1觀察指標 ①觀察并統計兩組患者術后出現顱內感染的例數,計算出顱內感染發生率,并進行核對比較;

②統計兩組患者出現死亡的例數,計算出患者的生存率,并進行核對比較;

③統計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計算出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并進行核對比較。

通過對試驗結果的分析,探明降低腦外傷患者術后感染的更加合理的綜合護理干預措施。

1.3.2評估標準 兩組患者出現顱內感染及生存率通過直接觀察統計的方法,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用匿名調查問卷反饋的形式進行評估,問卷為本院自制,為20道選擇題,主要涵蓋對護理服務,護士技術,處理緊急問題能力、服務態度等方面的調查,問卷采取百分制,其中>90分為非常滿意,70~90分為滿意,<70分為不滿意,本次研究調查的患者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占比+滿意占比。

1.4 統計學處理

計數資料采用“%”的形式,并用χ2值檢驗。在用SPSS20.0軟件核對后,用P<0.05表示兩組患者的各指標數據具有明顯差別。

2 結果

干預組患者顱內感染發生率為2.86%,對照組為 22.86%(χ2=6.248,P=0.012); 干 預 組 患 者生存率為97.14%,對照組為88.57%(χ2=1.939,P=0.164);干預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4.29%,對照組為65.71%(χ2=8.929,P=0.003),兩組患者在顱內感染發生率及護理服務滿意度方面均表現出顯著差異(P<0.05),詳見表1:

表1 各項臨床指標統計

3 結論

許多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患者出現顱內感染的情況,例如手術的精確度要求的不斷升高,直接導致患者的手術時間增長,與此同時增加了顱內感染的發生率。顯微鏡的使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顱內感染的發生率。同時留置的引流管也是造成顱內感染的因素之一,故引流過程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步驟。有報道指出7d內的留置引流管進行引流工作的顱內感染發生率相對較低,之后隨著引流時間的增長,顱內感染的發生率也呈現出上升的趨勢。

臨床護理措施可以對臨床療效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顱內感染是腦外傷患者開顱術后的一種嚴重并發癥,若處理不得當患者的生命安全會受到威脅,這就要求細致合理的護理措施,配合應用于臨床治療之中。綜合護理相對于常規護理的優勢在于針對患者個體間的病情差異與心理狀況的不同,針對性的制定護理方案,該護理方法秉持了以人為本的護理原則,將護理的核心還原到患者,充分展現了院方的人文關懷。同時符合患者的個人情況便于患者接受,可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從而防止因為患者心理因素抗拒治療,或治療依從性不高,服藥依從性差導致的療效較差的情況。

國內的文獻主要是針對腦外傷患者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展開討論,之后對護理方法進行總結,關于綜合性護理對降低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發生率的報道相對較少。本院以此為出發點對綜合護理對降低顱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影響進行探討,本次研究的創新點在于為干預組患者制定了針對性的護理方案。

本次研究表明,干預組患者相對于對照組患者擁有更低的顱內感染發生率,更高的生存率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說明綜合護理應用于腦外傷開顱術患者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臨床療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提升患者的滿意度,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表現出良好的臨床意義。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以顯著降低顱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情況,改善臨床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應用。

[1] 杜忠勝,張雪芹,西永明等.顱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危險關因素與治療[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5):3501-3503.

[2] 馬亞紅,王昊,陳蕾等.腦外傷患者術后顱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8):1833-1834.

[3] 陳飛宇,陳光烈,任浩君等.顱腦外傷患者開顱術后顱內感染的相關因素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4):799-801.

[4] 蔣震偉,蔣建剛,張翔等.綜合干預措施在預防開顱術后顱內感染中的應用[J].江蘇醫藥,2015,41(22):2722-2724.

[5] 李琳,李旭,高飛等.腦外傷后顱內感染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的變化觀察[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5):1133-1136.

[6] 戴錕,孫曉陽.顱腦外傷患者有創顱內壓監測并發顱內感染的多因素分析[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5,35(4):317-319.

[7] 趙岳峰.神經外科腦外傷患者術后感染因素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6,45(22):2668-2670.

[8] 廖利萍,高英,徐磊等.重型腦外傷并發顱內感染的護理[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6,22(3):354-356.

猜你喜歡
腦髓腦外傷開顱
伍大華應用腦髓理論治療癡呆經驗*
早期氣管切開對于腦外傷患者的治療體會
小骨窗開顱高血壓腦出血血腫清除12例的臨床體會
腦外傷病人術后顱內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
基于腦髓生成理論探討補腎化痰法在中風病恢復期的應用
大骨瓣開顱減壓術在對沖性顱腦損傷治療中的應用觀察
快速開顱技術在外傷性顱內血腫合并腦疝搶救治療中的效果
早期介入認知訓練改善腦外傷后抑郁的觀察
開顱手術后繼發顱內感染的危險因素和治療方法
甘露醇治療腦外傷致急性腎損傷及阿魏酸鈉的治療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