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研究

2017-04-02 15:55徐世宏何禮健劉家儀黃奕洲
食用菌 2017年4期
關鍵詞:食用菌廣西生產

徐世宏 韋 煒 吳 登 何禮健 劉家儀 黃奕洲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廣西南寧530022)

食用菌集聚諸多優點,可食可補可藥[1]。近十年,廣西緊緊抓住政策、市場等多個機遇,發揮優勢,科學規劃,探索創新,多點發力,推動食用菌產業崛起并取得了快速發展,把食用菌從不起眼的小作物壯大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成為廣西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生態循環經濟的特色選項,促進了“美麗廣西·清潔鄉村”活動的深入開展。在廣西種植業中,食用菌總產量僅次于糧、菜、果、蔗,居第五位。筆者分析廣西食用菌產業的現狀、問題及發展潛力,為今后廣西食用菌產業的穩步健康發展提供參考。

1 廣西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優勢

1.1資源優勢廣西溫光資源豐富,各種生物生長量大,甘蔗、桑枝、木薯等農作物秸稈原料資源居全國前列,適合食用菌生產的原料十分豐富。粗略統計,2015年廣西秸稈資源量5052.46萬t,其中甘蔗秸稈約3000萬t,水稻秸稈1100萬t,玉米秸稈350萬t,桑枝145萬t,木薯稈140萬t,香蕉稈150萬t,其他作物秸稈150多萬噸,可收集資源量(含蔗渣)4951.23萬t,還有大量的木屑、果園修剪枝條等,每年數百萬噸的家禽畜排泄物,充足的、可再生的原料來源保證了食用菌生產穩定發展。

1.2氣候優勢廣西地處低緯度,屬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暖,熱量豐富,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6.8~23.3℃;氣候溫潤,雨水充沛、干濕分明,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61.7~2657.8 mm,能滿足大多數食用菌栽培要求。廣西自然環境良好,秋冬種菇的天然優勢全國少有,獨特的氣候優勢能滿足不同類型食用菌的周年生產。

1.3區位優勢廣西沿海沿江沿邊,有邊境口岸11個;廣西地處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中心地帶,連接中國國內和東盟兩個市場,具有雙向溝通中國與東盟的區位優勢。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區,這也是廣西最大的特有區位優勢。隨著這個擁有20億人口自由貿易市場的建成和正式運行,一個全球最大的開放市場將會給廣西食用菌產業帶來無限的商機。

2 近十年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成效

2.1食用菌總產量總產值實現“十一連增”最新統計數據,2015年度廣西食用菌鮮品總產量達到127.95萬t,總產值達到109.63億元[2],分別比2005年度的34.17萬t、13.02億元增長274.45%和742.02%,實現了“十一連增”;總產量、總產值均名列全國第9位,比上年度前進1位;總產量連續四年保持在百萬噸以上,總產值連續三年保持在百億元以上。

2.2多個品種產量居全國前列雙孢蘑菇、紅椎菌、桑枝秀珍菇是廣西發展較好的食用菌品種。其中雙孢蘑菇產量自2012-2014年度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2015年度排名全國第二;野生紅椎菌產量多年居全國第一,全國10朵紅椎菌至少有8朵產自廣西;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的規模從2007年的幾乎為零到2015年超過1.8億袋,多年居全國前列。

2.3優勢產區雛形呈現,萬噸大縣達到29個廣西初步形成了雙孢蘑菇、香菇、木耳、平菇、桑枝秀珍菇等中低溫食用菌、草菇等中高溫菇生產六大優勢特色產區,產業逐步向資源優勢區域集聚,生產大縣穩定在30個左右,2015年度栽培面積超過100萬m2的縣(市、區)有35個,產量超1萬t的縣(市、區)有29個,產值超1億元的縣(市、區)有27個。

2.4科技支撐明顯加強,創新集成栽培技術模式超百項整合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廣西創新團隊、現有相關科研院所食用菌科研人員、食用菌學會及協會等科技力量,產學研團隊聯合科技攻關,開展“科技興菌”活動,提升了廣西食用菌生產水平。創新研究集成食用菌生產加工技術和模式100余項,申請或擁有發明專利技術超過20項。

2.5龍頭帶動顯著增強,專業組織超過百家食用菌產業組織化、規?;潭蕊@著提高,促成了一批經濟實力強、生產發展穩定、輻射帶動力強的產業龍頭。2015年廣西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專業合作社等達到128家,比2005年增加了93家。這些食用菌專業組織發揮了明顯的龍頭作用,帶富了一方農民,帶活了一方經濟,實現了雙贏。

2.6“三品一標”產品零突破,榮獲多個榮譽稱號一批食用菌產品通過了“三品一標”認證認定,實現了零突破,先后有20多個食用菌產品通過我國有機食品認證、歐盟有機食品認證及產地認定。橫縣被授予“中國雙孢蘑菇之鄉”,田林縣被授予“中國靈芝之鄉”,“浦北紅椎菌”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

2.7食用菌產業整體效益良好,從業者人均收入1.85萬元2015年度廣西食用菌從業者近60萬人,人均收入1.85萬元,比2005年度增加了1.4萬元,增長了311%,體現了良好的產業效應,激發了農民及社會資金進入食用菌產業的積極性。

2.8食用菌產業在精準扶貧中作用顯現,參與程度高截至2017年1月,全區54個貧困縣均有食用菌生產,參與率達100%,覆蓋229個鄉鎮681個村屯47 000多人,其中貧困戶12 400多戶;合計生產面積3769.77萬m2,鮮品總產量26.35萬t,總產值22.99億元。食用菌產業正逐步成為廣西精準扶貧的重要助推器。

3 目前廣西食用菌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產業發展規模偏小,整體水平不高雖然廣西食用菌總產量總產值排名全國第9位,但總產量127.95萬t僅是第1名的河南省488.65萬t的四分之一左右。食用菌產業整體組織化程度低,大部分生產仍處在小、散、低狀態,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全區沒有一個省級的食用菌龍頭企業,鮮銷冷鏈不足,幾乎沒有精深加工產品,專業市場是空白,沒有叫得響的知名品牌。

3.2生產成本不斷增加,比較效益降低這幾年,食用菌產業與其他農業產業一樣,步入了高成本階段,生產用地、栽培原料、勞動用工、儲備運輸等成本都在不斷增加。如生產原料中常用的棉子殼,這兩年由每噸600~700元上漲到差不多3000元;用工由每天50~60元漲到100~120元,但是食用菌價格仍是原地不動或上漲不多,導致生產者利潤下降。

3.3行業人才嚴重缺乏,科技支撐薄弱一直以來,廣西食用菌科研、服務部門和建設主體都嚴重缺乏人才,僅有3家省級食用菌科研部門,無獨立專業科研機構,專業從事食用菌相關科研人員僅30多人。因此創新開發能力弱,遠遠滿足不了生產快速發展的需求;中、小戶作為現今生產主體,對食用菌知之甚少。2015年統計廣西食用菌管理部門的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僅為1465人,菇農則有209 921人,而且大部分技術人員是半路出家,知識老化,服務產業發展明顯力不從心。

3.4食用菌產業扶貧受限較多,總體基礎不實食用菌因具“短平快”獨特優勢而受到不少貧困縣、貧困戶的關注和熱捧,但卻受限于諸多條件,未能充分發揮作用。比較突出的是自然條件受限,貧困人口常常集聚在偏遠山區,交通不便,土地少而散;還有強壯勞動力缺乏、留守貧困人員科技素質普遍偏低、部分貧困戶害怕失敗持觀望態度、缺少生產啟動資金、缺乏有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或農業合作經濟組織,沒有銷售渠道等,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使食用菌產業扶貧的應有效益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4 廣西發展食用菌產業的潛力

4.1面積潛力2015年度廣西食用菌生產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的縣僅僅3個,占全區有食用菌生產的106個縣(市、區)的2.83%,可以說全區特別是主產區食用菌生產面積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

4.2產能潛力廣西食用菌總產量2015年度為127.95萬t,而排名全國前兩位的河南、山東省的總產量均超過440萬t,廣西僅有這些食用菌強省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總量增加的潛力很大。

4.3技術潛力在原料開發、設備設施、生產管理、產品加工、菌糠處理等整個食用菌產業鏈中,可研發的領域、可創新集成的技術具有很大的空間。

4.4龍頭潛力目前廣西食用菌生產企業尚未有省級龍頭企業,市級龍頭企業也為數不多;廣西工廠化食用菌生產企業也只有4家,福建省工廠化企業已達到178家[3],廣西培育龍頭帶動產業發展的空間很大。

4.5市場潛力隨著民眾對食用菌高蛋白、低脂肪,營養食療美味兼備的優勢逐步認可,加之營養學家提出的人類健康食譜“一葷一素一菇”[4],順應了當前民眾追求保健、綠色、休閑的飲食需求,將會刺激消費者對于食用菌消費的快速增長,因此食用菌市場潛力是很大的。

4.6扶貧潛力食用菌產業作為一個周期短、投資少、增收快的“短平快”項目,受到了廣西很多貧困縣或者貧困戶的關注及參與,必將推動廣西食用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5 廣西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對策

5.1提高思想認識充分認識提升食用菌產業的重大意義,不僅要把食用菌從小作物轉變為一項產業看,更要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實實在在的民生項目看。把提升食用菌產業作為廣西生態循環農業產業的擴大器,作為發展廣西現代農業、推進精準扶貧、實施農民收入倍增計劃的重要抓手,產生更大的溢出效應。把指導貧困縣搞好食用菌生產工作列入重要日程,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任務到人。加強與相關部門、創新團隊和科研院所的溝通協調,整合資源,合力推進。加大資金投入,捆綁項目,共同推動產業進步。

5.2落實優惠政策出臺細化扶持食用菌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如農機補貼、農業用地、生產用電、用水以及投融資、稅收等方面的政策,以提高招商引資的吸引力,從而讓貧困地區引得進、留得住有實力、有帶動能力的龍頭企業和能人,同時吸引社會閑散資金介入。

5.3強化科技支撐推進“科技興菌”活動,注重科技創新,挖掘現有產學研資源,加強區內外業界溝通,推動科技大聯合,對產業關鍵環節聯合攻關;加緊行業人才特別是青年人才的培養;加強對基層農技人員、菇農及從業人員在生產管理、產后加工、市場銷售、電商物流、品牌創建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和指導服務;整合技術資源,分縣、分片包干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覆蓋到發展食用菌種植居多的貧困村,整體提高食用菌產業的科技水平和轉化成效,讓農民群眾對食用菌產業的接受最大化,增強貧困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

5.4構建現代菌種體系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科技為支撐、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菌種體系,創建現代菌種中心,引進選育篩選新特優稀品種,建設優質菌種生產供應基地。做強雙孢蘑菇、平菇、香菇、木耳等傳統優良品種;做大秀珍菇、夏香菇、毛木耳、草菇、金福菇、竹蓀等中高溫特色品種;做優杏鮑菇、靈芝、姬松茸、猴頭菇、茯苓等食藥兼用珍稀品種。

5.5推進原料本地化產學研團隊合作,研究利用桑枝、稻草、甘蔗葉、玉米秸稈等廣西豐富的本土農業秸稈及林業副產品;試驗開發利用中藥渣、樹皮、竹屑等新型原料,變廢為寶,提高利用率,擴大適宜品種,優化高產配方,形成技術體系,發展清潔農業。

5.6強化示范帶動根據廣西各地優勢,建設不同主題的良種良法示范點,重點建設菌包及栽培基料集中生產供應示范基地、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食用菌本土原輔材料供應示范基地、工廠化生產示范基地、產后處理及加工示范基地以及食用菌產業示范園等。因地制宜示范推廣雙孢蘑菇二次發酵技術、稻-菇輪作、間套種技術、反季節栽培技術、周年化生產、菌糠生態循環利用技術、食用菌生產加工標準化技術、林下種植技術等,以點帶面,串點成線。

5.7培育新型產業經營主體加大對食用菌龍頭企業的信貸、財政貼息、稅收等政策扶持。建立健全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公司+示范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產業發展模式,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專業大戶等新型產業經營主體,提高貧困戶生產的組織化、市場化程度,讓企業和貧困戶真正享受到食用菌產業扶貧發展所帶來的紅利。

5.8強化質量管理建立政府管理平臺,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統一規范、透明高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轉機制,強化政策扶持和引導。制定食用菌產業管理辦法,加強對生產過程、市場價格、加工儲運等方面的調控;加強產業標準的制定和推行;加強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尤其支持貧困地區農產品檢驗檢測體系、質量可追溯體系、風險預警體系建設,推行質量追溯制度,全程控制產品質量。

5.9打造桂菌品牌注重品牌文化建設,創建和樹立品牌形象,積極挖掘食用菌的歷史和文化;開展食用菌“三品一標”工作,從技術、品質、營銷、宣傳上全面提升傳統桂菌品牌;依靠國家政策,主動與市場對接,逐步打造桂菌系列品牌,重點打造雙孢蘑菇、秀珍菇、金福菇、靈芝、桑枝食用菌等廣西優勢品牌;培育具有濃郁民族特色、有機生態的桂系特色精品,如“浦北紅椎菌”地理標志產品、百色云耳、瑤家菌、壯家菇等民族品牌。通過各種載體,讓廣西食用菌品牌文化傳播出去,提升產業整體效益。

5.10注重宣傳引導宣傳正能量,宣傳中央、自治區相關扶持政策。把信息化貫穿到食用菌產業鏈全過程,宣傳引導以“互聯網+食用菌”推動產業地位升級;科普食用菌保健養生知識,引導健康飲食;利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廣西種菇致富的好典型和新亮點,擴大社會影響,營造廣西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猜你喜歡
食用菌廣西生產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上)
用舊的生產新的!
“三夏”生產 如火如荼
食用菌的栽培技術(下)
代工生產或將“松綁”
S-76D在華首架機實現生產交付
廣西尼的呀
廣西出土的商代銅卣
廣西詩歌五人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