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下的紡織服裝業電子商務

2017-04-08 20:50彭云怡
成長·讀寫月刊 2017年3期
關鍵詞:供給側服裝電子商務

【摘 要】電子商務,基于互聯網的一種新型商務模式,其發展歷史充其量也就十余年,是一個技術/資金密集型行業,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然而,兩個行業卻出現了交集。根據正望咨詢的調查結果,中國21個典型城市1傳統的服裝行業與新興的電子商務發生聯系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趨勢,其中,有1564萬人2008年曾經去網上購買過服裝,約占全部網購消費者數量的57.8%,購買金額達到172億元,占到了全部網購額的23.5%。無論是從購買人數和購買金額上看,服裝都是網購規模最大的一個商品類別。

【關鍵詞】供給側;服裝;電子商務

一、供給側改革下的紡織服裝業改革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注度極高的熱詞自在情理之中,個中原因除了中央大力推動之外,與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需要通過轉型提升謀求新的增長動力緊密相關。紡織服裝業是典型的傳統產業,中央提出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全要素生產力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每一項工作在紡織服裝業都可以一一對應。作為一個市場化程度極高的傳統產業,紡織服裝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自身的行業特性,改革的具體做法根據不同的細分,行業會各有側重,但改革至少應該把握四個原則。

(一)綠色是引領發展的前提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加大環境治理力度,推動綠色發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護環境,事關人民群眾健康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強力推進,下決心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在兩會新聞發布會上強調,鐵腕治污決不手軟,嚴禁污染上山下鄉;在本屆兩會上發布的“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已經以約束性指標的規格提出,“十三五”時期,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化學需氧量減少10%,氨氮減少10%,二氧化碳減少15%,氮氧化物減少15%,并規定領導干部環境保護責任離任審計。綠色發展對于紡織服裝業來說是個再熟悉不過的老詞,多年來紡織業環保工作雖有所推進,但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二)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這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創新重要性的高度概括?!墩ぷ鲌蟾妗诽岢鋈椧?,一是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二是發揮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集眾智匯眾力的乘數效應;三是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

(三)研究需求側、引領需求側

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挖國內需求潛力,開拓發展更大空間,促進供給需求有效對接。國家發改委提交大會審議的《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中提出,“用新思路新舉措深挖內需潛力,推動新消費引領新供給形成新動力?!闭f委員厲以寧提出,供給側結構改革要研究產品個性化、服務人性化、品牌國際化,把顧客的需求留在國內。

二、電子商務在中山市沙溪鎮紡織服裝的應用現狀

(一)網民數量和網購人數迅猛增加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網絡普及,網絡的普及造就了一定數量的網民,而一定數量網民是實現電子商務的前提和保證。 根據中山市沙溪鎮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最新統計:2016年上半年我國網民規模已達7.1億,繼續領跑全球互聯網;其中,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也已達到6.56億,約占我國網民總數的一半(92.5%)。值得注意的是,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互聯網交易應用得到了迅速發展。網絡購物的用戶規模在經濟危機中逆勢上揚,達到4.48億,較2015年增加了近3448萬用戶,而網上支付用戶半年使用率增加8.3個百分點。

(二)網商數量數量增長迅速

阿里巴巴集團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稱:截至2015年上半年,網商數量已經擴大至6300萬,社會經濟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主流的電子商務網站如淘寶網等,已成為 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創業平臺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9月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每天新增的網店超過5000家。

(三)服裝電子商務交易規模

根據艾瑞咨詢的調研數據:2015年網絡購物用戶在網上購買最多的產品為服裝鞋帽類,占比64.9%。并且2015年中山市沙溪鎮時尚商品網絡購物交易額實現了高增長,環比增長136.8%達到274.6億元,這主要是因為服裝服飾類商品已發展成為網購交易第一大類商品,用戶需求旺盛。艾瑞咨詢預計,包括服飾、化妝品等在內的時尚商品的需求未來會持續旺盛,時尚商品網絡購物交易額15年有望實現接近翻倍的增長。

三、電子商務在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前景

目前,世界經濟發展最重要的趨勢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首先表現為貿易全球化。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各國之間形成了一種相互依存、相互依賴、利益共存的新型貿易競爭與合作關系。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關貿總協定和世貿組織的推動下,一系列貿易自由化改革極大地推動了貿易全球化的進在經濟全球化的洪流中,紡織服裝業國際化特征表現得越來越充分,資本、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的跨國流動,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紡織服裝區域結構的重大變革,該領域的對外直接投資占有相當的比重。發達國家已從早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印染、服裝設計與銷售、產業用資金、技術密集型亞產業,世界紡織服裝業中心不斷向亞洲推移,為發展中國家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的日益加強和世界經濟區域化、集團化步伐的加快,發達國家利用反傾銷、非關稅貿易壁壘限制進口,都對我國紡織服裝業帶來十分不利的影響。

結論

總之,即使我們實現了綠色生產、創新不斷、千方百計挖掘有效供給,如果沒有誠信來支撐消費信心,市場將會一票否決。從這個意義上說,紡織服裝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有關各方的長期努力。改革要同時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產品結構的提升和行為意識的改變。誰知積弊而固守老路,就可能消亡;誰適應變化主動求變,就可能贏得未來。

作者簡介:彭云怡(1987-),女,廣東省中山市人,中南民族大學本科畢業,中山市沙溪理工學校服裝專業教師。研究方向:服裝結構及立體造型。

參考文獻:

[1]服裝業轉型憂思錄[J].李睿奇.中國經濟和信息化.2013(01)

[2]反應型供應鏈多層庫存運輸優化與模糊博弈協調[J].何龍飛,趙道致.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11(06)

猜你喜歡
供給側服裝電子商務
讓人心碎的服裝
《電子商務法》如何助力直銷
電子商務
關于加快制定電子商務法的議案
創新創業為“供給側”蓄能
服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