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泛亞事件看互聯網理財產品中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2017-04-12 07:53劉陽
市場研究 2017年6期
關鍵詞:泛亞理財產品權益

◇劉陽

從泛亞事件看互聯網理財產品中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

◇劉陽

一、泛亞事件經過

互聯網金融方興未艾,P2P理財風生水起,“寶寶類”理財產品更是層出不窮。去年,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董事長單九良,被投資者圍堵扭送到了浦東警方。原因是其旗下的“日金寶”理財產品突然無法提現,涉及全國20萬投資者,金額超過400億。隨后投資者在北京、上海、昆明等地聚集,尋求解決方案,但至今沒有結果。

二、泛亞事件暴露出的問題

(一)政府角色混亂,監管無力

“泛亞”的公告里一直宣稱,其自2010年經政府批準設立至今,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指導和監管下合法合規運營,沒有涉及內幕交易、操控合約價格等不法行為。云南省政府作為監管部門同時又不遺余力地為“泛亞”公開站臺撐腰,甚至不惜違反規定大開綠燈。2011年,國務院發文要求各地清理整頓亂象叢生的交易所市場。但是,云南金融辦、證監局、銀監局、昆明市政府等機構卻給出了泛亞交易所合規經營的驗收報告。云南省政府角色混亂,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既是發起人又是監管人,給了泛亞“扯虎皮做大旗”的機會,造成泛亞透支政府公信力為自己背書,使諸多投資者錯誤認為投資收益會有政府保障。

(二)交易所制度存在漏洞,交易規則混亂

全國各類交易場所監督管理辦法中都有明確的規定:交易場所及交易場所股東、實際控制人、監督管理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不得參與與本市場有關的交易,不得泄露內幕信息或者利用內幕信息獲得非法利益。然而,昆明市政府頒布的《泛亞交易市場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根本沒有上述規定。泛亞成立之初就聲稱它是“為國吸儲”,運用金融創新加快產業鏈升級轉型。于是,泛亞就這樣堂而皇之地避過了“自營交易”的紅線,而外界也因為泛亞一直宣稱的“為國吸儲”的國家戰略而沒有發現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制度上存在的漏洞。

(三)號稱“銀行監管”,實為“銀商轉賬”

泛亞所宣稱的第三方存管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銀行監管模式,本質上是銀商轉賬。但是合作的銀行并沒有主動向投資者說明,泛亞借助與銀行的關系宣傳自己來獲取消費者的信任,但是銀行只是資金流轉的通道,并不負責監管資金使用去向。雖然泛亞的危機不會動搖銀行的地位,但這在變相透支銀行的信譽。銀行代理銷售泛亞“日金寶”,涉及了“表見代理”的法律問題。

(四)維權途徑少,面臨司法實踐困難

許多投資者在泛亞總分機構、云南省政府、中國證監會、公安部等相關部門之間不斷奔波,有近千名泛亞投資者聚集在國家信訪局和證監會門前維權,要求清算泛亞。投資者權益維護的工作應該由哪個部門來做,一直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至于投資者追索經濟損失,在法律上也是困難重重。雖然我國新修訂的《證券法》已分別規定了虛假陳述行為人、內幕交易行為人、操縱市場行為人對受害投資者的民事賠償責任,但這些規定最高法最高檢相關的司法解釋還沒有出臺,各級法院在審判實踐中難以按照《證券法》進行審判,投資者民事賠償仍然是滯后狀態。

三、建議與措施

(一)審慎監管與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分離

我國的資本市場和金融市場都是由“一行三會”共同監管,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均設立了相應的金融消費者保護部門來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但是,我們從實踐中可以看出這種分工合作的模式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我們可以借鑒英國金融監管改革的經驗,2012年英國對英國金融監管體系進行了徹底改革,原來的金融服務局被撤銷了,其職能以后將由新成立的金融行為局和審慎監管局兩個機構分別承擔。金融行為局直接對英國財政部和議會負責,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它的主要目標就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改善金融消費者處于劣勢的狀況。設立獨立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機構,將金融消費者保護從主要的審慎監管的目標中獨立出來,以免監管機構“投鼠忌器”。同時,專門的金融消費者保護機構能更好地在金融消費者教育、糾紛仲裁、法律援助等方面發揮作用。

(二)落實“第三方監管”,推動理財咨詢服務發展

“第三方監管”一直是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的重要環節,在我國“第三方監管”主要是“銀行監管”。從最近發生的幾起金融理財產品騙局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金融理財產品號稱是“銀行監管”,其實并不是。由于銀行內部信息對外封閉,這種與類金融機構簽訂的合約并不會向外披露,這使得這些發行類金融理財產品的機構有機可乘,把“銀商轉賬”說成是“銀行監管”。

(三)完善司法解釋,加快司法實踐進程

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很難受理金融消費者的集體訴訟即使受理了審判也是曠日持久。許多金融消費者寧愿采取游行、靜坐、圍堵來維權,也不愿意卷入漫長的訴訟程序中。美國集體訴訟制度和集體訴訟的司法實踐都比較完善,正是美國證監會和民事訴訟雙管齊下,使美國金融業形成相互協助相互制約的監管機制,大大提升了監管效率。我國的集體訴訟制度尚處于起步階段,但投資者對于通過法律程序獲得民事賠償的認識在不斷地提高,希望我國的立法司法部門認識到相關法律的重要性,同時推動相關法律輔助服務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

10.13999/j.cnki.scyj.2017.06.014

猜你喜歡
泛亞理財產品權益
意外傷害與權益保護
泛亞玩具實業有限公司
漫話權益
2016中國昆明泛亞石博覽會
廣場舞“健身權益”與“休息權益”保障研究
你的權益被什么保證?
上海泛亞航運有限公司船期表
非保本理財產品
保本理財產品
非保本理財產品保本理財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