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自己,也是一種教育

2017-04-13 14:42高杰
甘肅教育 2016年24期
關鍵詞:教育工作者責任教育

高杰

不久前,江蘇一所比較有影響力學校的校長不幸去世。這位正值壯年校長的突然離世,在引得社會各界驚訝和惋惜之余,也把教師群體的健康問題再次擺在了大家的面前。無獨有偶,十一月中旬,西安市閻良區教育局的一位副局長,在與學生家長商談處理問題(因一初中學生上體育課時心源性猝死)時心肌梗塞去世。

雖然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可是誰都不愿面對這類沉重的事件,尤其對于逝者家人而言,這種失去親人的痛苦會成為一輩子無法抹去的傷痕。誠然,每個人的身體素質不同、遺傳因素不同、生活環境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等主客觀因素以及各種不可控制的意外情況綜合作用影響了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尤其是當下快節奏的生活中,“亞健康”成為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情況,甚至成為一朵可怕的“烏云”籠罩著各行各業。

而“猝死”、“倒下”這類敏感的字眼與教育聯系起來的話,則更容易觸發到我們的神經。因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帶病上課”成為一種“正能量”的體現,尤其在不少地方被塑造成“師德模范”的榜樣人物,報告中總離不開“雖然身體不好,但一直堅守課堂”這樣的例子。從個人的情感角度而言,每每聽到這樣的報告,筆者總是不由自主的心生感動,感動之中還帶著敬佩,覺得這樣的“楷?!笔切袠I精神的體現,他們代表了愛崗敬業、為人師表。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的這一名句成為很多優秀教育工作者的真實寫照,“春蠶”、“蠟燭”更是代表了教育的形象,本該充滿溫情和人文氣息的教育,在不少地方生生被引導為“犧牲”。這種非常態的教育形象的生成和強化固然與我們的傳統思想有關,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缺少“自我”這一真實的存在,個人的價值需要從他人身上得以體現,這一點在教育上顯得尤為明顯。教育本身就是師生在特定情境中交往的過程,尤其對教師而言,學生的成長是教師勞動成果的顯現。教育本身意味著“奉獻”,意味著“甘為人梯”的無私,這種精神在廣大教育工作者身上有著非常明顯的體現。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教育工作者,筆者看到很多身邊的榜樣,他們不惜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幫助一些孩子補習,從來不去計較得失,最大的心愿就是孩子們能夠真正學有所得,也見過一些默默無聞的老師,硬是撐著羸弱的身子完成手頭上的工作,至于那些患有教師職業病的老師更是比比皆是。究竟是什么力量會促使這些老師自愿頂著傷痛還堅守講臺,除了教育者本身的責任外,恐怕就是對于學生的愛吧?

隨著“以人為本”理念的提出和強化,在教育領域,“自我犧牲式”的教育行為逐漸被淡化,這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看到教師作為個體生命存在的價值。其實就教師而言,在工作中面對的是幾十個學生,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擔當,但是在生活中,同樣需要面對自己的親人,也同樣肩負著責任和擔當,兩種責任和擔當盡管對象不同,但實質都是一樣,是“自我”對于“他人”的一種聯結。善待自我不僅是在生活中關注自身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也要在精神上注重提升和完善。作為教育人,站出來本身就代表了教育的形象,因此我們更有理由要做“最好的自己”。這種善待,傳遞的不單單是努力向上,也是一種真實的人性展現,它本身就是教育。

只是,善待自己并不是意味著“自私自利”,后者與教育的本質是相背離的,也是為科學的“三觀”所唾棄的。善待自己,是因為我們越發成熟,觸到教育的內核,是一種在人性上真實的展現。尤其是當我們感受到,“我”不僅僅是我自己時,善待更是一種前行的力量。而這,不正是我們需要傳遞給學生的嗎?

猜你喜歡
教育工作者責任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教育“內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談立德樹人
題解教育『三問』
使命在心 責任在肩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我們真的懂孩子嗎?——一個教育工作者談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
期望囑托責任
學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頒獎大會召開——精彩晚會掠影
學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頒獎大會召開——風雨三十年
忠誠 責任 關愛 奉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