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皇太極,三個故事—以《碧血劍》《傾城傾國》《獨步天下》為中心

2017-04-13 11:42
蘇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7年6期
關鍵詞:皇太極金庸小說

李 暢

(青島市城陽第九中學,山東 青島 266107)

許子東先生的《一個故事的三種講法》選擇了曹禺的《日出》、張恨水的《啼笑因緣》和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作為敘事文本,從敘事結構、主旨、意義以及讀者的審美感受等角度切入,探索“一個女人如何貪圖金錢虛榮而沉淪墮落的故事”[1]的三種講法,這三部小說基本情節頗為相似,“故事”成為許子東的出發點。受《一個故事的三種講法》啟發,筆者將著眼點轉移到人物上,經過閱讀發現,金庸的《碧血劍》、凌力的《傾城傾國》和李歆的《獨步天下》三部作品都出現了“皇太極”這個明末清初的歷史人物?!肚迨犯濉穼侍珮O的評價很高:“太宗允文允武,內修政事,外勤討伐,用兵如神,所向有功?!盵2]金庸、凌力和李歆對歷史進行合理想象,加以虛構,安排情節完成與皇太極有關的故事敘述。在敘事過程中,皇太極已然不是存在于過去的不可知的歷史真實,而是這些故事中的一個人物形象,是滿足作家故事敘述或讀者閱讀渴望的載體。同一個皇太極以三種不同的面貌出現在三種故事中,敘述重點和角度頗為不同,或是主角,或是配角,反映了不同時代背景下三種不同的大眾心態和文化心理。

20世紀50年代中期,金庸開始在報紙上連載長篇武俠小說《碧血劍》,小說主人公袁承志的父親袁崇煥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被崇禎下令賜死。為報父仇,袁承志苦練武藝,卻發現“誅明帝清酋”的志愿不能實現,依靠“闖王”李自成的愿望也最終破滅?!侗萄獎Α分械幕侍珮O不僅僅是英雄袁承志的復仇對象之一和陷害忠良袁崇煥的奸滑之人,從民族矛盾的層面來說,皇太極是滿清統治者,更是造成中原百姓生靈涂炭的始作俑者,廣受仁人志士的痛恨與唾棄。小說中不乏人物對皇太極和滿清的負面評價,但皇太極的形象并不猙獰恐怖,袁承志對他滿懷仇恨,卻也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欣賞和佩服的情緒:

袁承志暗暗心驚:“這韃子皇帝當真厲害,崇禎和他相比可是天差地遠了。我非殺他不可,此人不除,我大漢江山不穩。就算闖王得了天下,只怕……只怕……”隱隱覺得闖王的才具與此人相較,似乎也頗有不及,只不知心中何以會生出這樣的念頭來。又想:“這皇帝的漢語可也說得流利得很。他還讀過中國書,居然知道卞莊刺虎的典故?!?/p>

…………

袁承志越想越有道理,覺得他這駕馭人才的法門實是高明之極,此刻聽到這番話,宛似當年在華山絕頂初見《金蛇秘笈》,其中所述法門無不匪夷所思,雖然絕非正道,卻令人不由得不服。

…………

袁承志聽了這些話,只覺句句入耳動心,渾忘了此來是要刺死此人,內心隱隱似盼多聽一會,但聽他四人商議如何整飭軍紀、清兵入關之后,決計不可殘殺百姓,務必嚴禁劫掠。[3]414-417

《碧血劍》中的皇太極出場很少,這樣一個不起眼的配角雖被袁承志一口一個“韃子皇帝”“狗韃子”辱罵,卻也通過袁承志所聽所想,從側面展現出他的用人之能與雄心抱負?;侍珮O雖是滿清皇帝,卻深諳漢人文化,對袁崇煥之死滿懷同情與無奈。他其實并不是俠客們心中殘忍殺害百姓、惡意挑起戰爭、無端陷害忠良的暴君,作品中的皇太極是一個雙面形象。

《傾城傾國》主要講了智勇雙全的登萊巡撫孫元化在保明抗清運動中失敗的故事,崇禎皇帝雖勵精圖治,想挽救明朝的危局,卻屢屢剛愎自用、猜忌忠臣?;侍珮O以配角的姿態出現,相比《碧血劍》,《傾城傾國》中皇太極的地位上升,以正面出場為主,側面出場為輔,階級色彩消失,政治色彩加深,他是崇禎皇帝的對立面,被刻畫成一個雄心勃勃、君臣同心的圣君形象,從皇太極和漢臣范文程的對話就可見一斑:

長久的沉默之后,“嘭”的一聲,皇太極拍案而起:“好!說得好!”他的神情由深思漸漸轉為激動:“不錯,不錯!大明的骨架來自朱元璋,來自趙匡胤,來自李世民,來自漢高祖、秦始皇!千百年下來始終不倒,如鋼似鐵??!如今骨架尚在,而長在上面的大明血肉皮筋卻腐壞發臭,終將成癰出膿,化作血水爛掉流光!到那時,朕的大金國定能重新生出豐碩強健的筋肉,滾熱跳蕩的血脈,或許是個比歷朝歷代都要魁碩奇偉的巨人哩!”

…………

“范先生,多謝你的直言,多謝你誠信待我!令我……耳目一新?還是茅塞頓開?或者叫柳暗花明又一村?”皇太極一口氣說出好幾個漢文成語向范文程請教,二人一起放聲大笑。

范文程心下感慨不已,非常欣慰地對自己說:這不就是君臣相孚的情意嗎?[4]345

《傾城傾國》容易被讀者理解為歷史小說,凌力濃墨重彩地展現了皇太極身為滿清統治者卻有著推崇漢族文化、尊重漢臣、虛心求教的氣度以及志在問鼎中原、自信恢宏的氣魄。

2006年,網絡作家李歆創作的穿越小說《獨步天下》開始連載,小說以女主人公步悠然在一次古墓考察時穿越成為“滿蒙第一美女”東哥為開端敘述故事,她先后兩次穿越,與清初的阿哥、貝勒們發生了一次次纏綿癡情的愛情糾葛?;侍珮O擺脫了配角的地位,成為故事的第一男主角,其政治色彩被淡化,小說著力表現了他與女主角跨越古今、生死、肉體的愛情。

歷史上皇太極的感情史中出現過一個宸妃—海蘭珠,她生時極為得寵,皇太極在征伐途中得知其病危,竟然棄戰事于不顧,火速回京,“未至,妃已薨。上慟甚,一日忽迷惘,自午至酉始瘥?!薄爸T王大臣請出獵,遂獵蒲河。還過妃墓,復大慟?!盵5]8904對這樣一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女子,《清史稿·后妃傳》只草草記錄一筆:“敏惠恭和元妃,博樂濟吉特氏,孝莊皇后姊也。天聰八年,來歸?!盵5]8904歷史記錄的缺失給網絡作家帶來了創作的空間,李歆發揮想象,將皇太極和海蘭珠的故事以穿越的形式重塑,作者浪漫流暢的文筆將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寫得如泣如訴,纏綿動人:

皇太極低吟著《詩經》上的《關雎》,用他的雙手攏著我的雙手,四只手合力捧著那枚“制誥之寶”的皇帝璽印,在這份冊文的落款處蓋下鮮紅的印記。

“悠然,我皇太極縱有后宮福晉無數,你卻始終是我今生唯一的妻子!”

我遽然一顫。

宸妃……

宸者,帝王也。

宸妃!宸妃……

皇帝的女人!

唯一的妻……[6]209-210

《獨步天下》里的皇太極不僅是一位智勇雙全、有著雄才大略的君王,有強化政權、南面獨尊的氣魄和志在統一、關懷百姓的氣質,更為重要的是他是一場風花雪月的情事中專一浪漫的男主角。這是網絡小說《獨步天下》賦予皇太極的一個獨特形象。但這一獨特形象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將歷史中的皇太極柔情的一面擴大化和夸張化了。

武俠小說《碧血劍》中,袁承志苦練武藝是為了替父報仇、匡扶正義、解救百姓,他的英雄形象中凝聚著所謂的俠義精神?;侍珮O是袁承志復仇的對象之一,站在了袁承志的對立面上,這是為了故事的敘述和發展而進行的形象塑造,是皇太極“清酋”身份必須承擔的敘事功能:滿清和皇太極與中原漢族的民族矛盾被擴大,是為了突出大俠的正義與胸懷天下的氣魄。金庸在《碧血劍》后附錄的《袁崇煥評傳》中給予皇太極肯定的評價:“皇太極的智謀武略,實是中國歷代帝皇中不可多見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見識,不在劉邦、劉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國歷史家大概因他是滿清皇帝,由于種族偏見,向來沒有給他以應得的極高評價。其實以他的知人善任、豁達大度、高瞻遠矚、明斷果決,自唐太宗以后,中國歷朝帝皇沒有幾個能及得上?!盵3]665小說中,金庸雖將皇太極放在英雄的對立面上,卻沒有損害皇太極身為君王的氣魄和風度。

與《碧血劍》相比,《傾城傾國》的寫作放棄了“漢族中心論”和英雄主義,凌力借呈現皇太極圣明君主的形象,意在分析明亡清興的歷史必然性。小說結尾處,一個小兵甚至說出:“俺們草頭百姓,小兵卒子,認不得啥君啊臣啊,誰對咱好,咱對誰也好;誰對咱孬,咱也不尿他!……”[4]2“連孫元化、孔有德都得不著皇上仁政愛民的好處,又何況蕓蕓眾生、草頭小民?”[4]471忠明和忠清不再是愛國情懷的焦點,人民的利益才至關重要。凌力創作《傾城傾國》的意圖是講述一個先進的朝氣蓬勃的清朝必然取代落后腐朽的明朝的政治故事,“從主題的展現上說,清朝是從明朝手中奪取了江山,明朝為什么亡,清朝為什么興,無論作為史學研究還是傳說故事,都很有價值很有意義,令人感興趣”[4]472。小說人物皇太極必須在朝代更替的變幻中擔當推動歷史的積極任務,他的形象也因此被一個政治故事塑造成推動歷史前進的圣明君王,承擔著政治小說相應的敘事功能。

《獨步天下》對皇太極多情兒郎形象的設定與其穿越小說的特性和傳播媒介有關。穿越小說往往借用網絡媒體,“網絡媒體更側重于娛樂化,不求正經,而要有趣,輕松本來就是網絡媒體的一種閱讀傾向”[7],皇太極的人物形象徹底消解了政治色彩和階級意識,展現出輕松活潑、娛樂化的傾向,而其人物形象的敘事功能也不再展現英雄主義和歷史必然性,而是趨于滿足讀者的喜好?!熬W絡閱讀充滿著一種大眾狂歡的色彩,欲望的釋放是寫作者和閱讀者共同的需求?!盵7]而這種欲望和狂歡是迎合讀者而存在的,穿越小說“看似很荒誕,卻很能滿足人的自然本性”[8]?,F實生活枯燥而無聊,隨便一“穿”,就可以和王孫公子談戀愛,作為戀愛對象的王孫公子們還個個武藝超群、癡情溫柔、至死不渝,這滿足了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的“白日夢”,皇太極也隨之承擔起白馬王子的形象功能。此外,“作者在想象歷史事件時,未忘記使用現代人的思辨方式,讓現代文化與歷史文化相碰撞,想象者可以在歷史人物面前盡情展示現代人的生存智慧,并可愜意地體味現代人在歷史面前的優越性?!盵9]不管是步悠然附身的東哥還是實則是步悠然的海蘭珠,都是小說中人物命運和故事發展的原點,讀者大可幻想自己有一天也可以實現穿越,用現代人的智慧在古代文明世界中如魚得水,轟轟烈烈。

一個皇太極,三個故事?;侍珮O以不同的人物形象出現在不同的故事中并非偶然,而是一種演變過程?;侍珮O文學形象的出現具有必然性,是時代的產物,是處于時代創作潮流中的作家滿足讀者閱讀欲望的工具,有著不同的審美情趣。

《碧血劍》中皇太極身上的民族階級意識是明末清初中原人士文化心理的展現,“在俠客們的心中(亦是作者心中),民族矛盾永遠大于階級矛盾的”[10]。為了契合小說的復仇主題和英雄情結,金庸不得不反映這種文化心理,但在故事的延伸中,金庸也在突破這種文化心理,從而在《碧血劍》中體現出了一種獨特的審美傾向?!敖鹩剐≌f最大的突破還是在于創造了融歷史于傳奇,再借傳奇表現傳統的具有史詩意味的小說樣式。在這種小說樣式中,歷史被深化為民族心靈的軌跡,歷史事件被點化為代表民族性的符號,而與此無關的所謂‘歷史真實’則被刪除?!盵10]小說的結尾,袁承志對崇禎、皇太極、李自成等人有了清醒的認識,他意識到仇恨無人可報、無從報起,這種仇恨的消解其實更是對皇太極負面形象的一種淡化處理:“萬里霜煙回綠鬢,十年兵甲誤蒼生?!盵3]628金庸并沒有放大民族仇恨,反而在消解它,悲嘆英雄時光和生命的蹉跎。英雄的命運歸于仇恨消解的無可奈何的悲劇,英雄已無恨是一種超越仇恨意識的對美好的皈依。

《傾城傾國》創作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個年代出現了一大批以歷史人物為故事敘述對象的作品,如二月河的“帝王系列”,“這批歷史小說作為暢銷書,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突破了歷史作為社會既定的大眾認可,重新詮釋著歷史人物歷史事件”[9]。新時期正處于亂后思治階段,渴望政治溫暖,渴望圣君明主慰藉的大眾心理正是這種潮流興起的原因和意旨所在。凌力在創作中形成一種大中華的歷史觀,符合了現實大眾文化和主流意識中的統一觀念,與各民族平等的政策不謀而合。她對故事進行想象加工時企圖將讀者帶入明末清初的政治風云中,淡化了皇太極強化政權、唯我獨尊的殘酷與血腥,著力于強化其力求統一、心懷天下的圣君氣質。在《傾城傾國》中,皇太極已不是存在于歷史中的滿清君主,而是一位存在于政治故事中的圣明君王,他是滿足新時期讀者渴求明君的閱讀載體,是當時民族平等、大一統政治形態的反映。

《獨步天下》的主要故事是引人注目的情感糾葛,熱熱鬧鬧的戀愛情事、歷史大人物的柔情蜜語統統搬上網絡平臺供讀者消費,這是消費時代的反映?!丢毑教煜隆诽魬鹆藲v史創作的底線,不再具有嚴肅確定的歷史觀,打破了歷史創作原則和歷史精神。一個現代人在古代可以“胡作非為”,可以集萬千目光于一身,表面上是歷史題材,卻無一不在書寫當代人的情緒,滿足當代人的心理?;侍珮O不再高高在上,他在擁有了權力、占有了大清江山后仍像一個普通的多情男一樣去愛護女主角,甚至在海蘭珠死后不顧江山社稷生死相依。值得一提的是,李歆的《獨步天下》雖有其娛樂化的一面,卻極力靠近歷史資料,甚至為故事的背景提供大篇幅的歷史事件的詳細描寫,絕不是一味地穿越搞怪、胡說八道?!丢毑教煜隆烦擞脙灻赖奈墓P和浪漫輕松的故事緊緊抓住了讀者的眼球外,在情節設置上也與歷史資料記載中的史實高度貼合,引起了讀者對清初歷史和滿族文化的濃厚興趣,這是大多數穿越小說達不到的高度。

[1]許子東.一個故事的三種講法[M]//吶喊與流言.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4:34.

[2]趙爾巽,柯劭忞,等.清史稿:太宗本紀(一、二)[M].北京:中華書局,1977:81.

[3]金庸.碧血劍[M].廣州:廣州出版社,2011.

[4]凌力.傾城傾國[M].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

[5]趙爾巽,柯劭忞,等.清史稿[M].北京:中華書局,1977.

[6]李歆.獨步天下[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

[7]湯哲聲.穿越小說:歷史消費的張揚和現實心態的苦澀[J].中國圖書評論,2012(10):42-45.

[8]湯哲聲.論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的語境和批評標準[J].文學評論,2010(3):146-150.

[9]陶春軍.“穿越小說”《夢回大清》的歷史想象與心理補償[J].名作欣賞,2009(3):47-50.

[10]冷成金.金庸小說與民族文化本體的重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6):86-92.

猜你喜歡
皇太極金庸小說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為金庸因一錯字查證道歉叫好
誰是金庸小說第一情圣
金庸的財富江湖
大汗已逝各自飛
先生冷嗎?
一夢前塵念三生
北陵石馬和石駱駝的由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