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網絡新媒體與警察公共關系構建

2017-04-13 17:14吳心怡
電腦與電信 2017年5期
關鍵詞:公共關系公安機關輿情

吳心怡

(浙江警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淺析網絡新媒體與警察公共關系構建

吳心怡

(浙江警察學院,浙江 杭州 310053)

網絡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具有傳播范圍更廣,傳播方式更多,時效性更強的特點,其影響力不容小覷。如何在網絡新媒體不斷崛起的背景下構建良性發展的警察公共關系,已成為當前公安機關難以回避的重要問題。本文以網絡新媒體為研究對象,通過借鑒香港等地警方的經驗做法,在分析網絡新媒體的特點及重要作用的基礎上,提出網絡新媒體下警察公共關系的構建策略,以期為公安機關及有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網絡新媒體;警察公共關系;涉警輿情

1 引言

伴隨著網絡應用的不斷深化,網絡新媒體迅速崛起,傳媒環境信息多元化的格局逐漸形成。媒體是傳播社會信息的主要載體,是公共關系的主導媒介。如何在網絡新媒體不斷崛起的背景下構建良性發展的警察公共關系,已成為當前公安機關難以回避的重要問題。面對多元化的媒體環境,各級公安機關新聞發言人頻頻亮相,多地公安機關運用網絡媒介建網站、織微博、發微信,運用新媒體積極開展警察公共關系,但仍然存在著對網絡新媒體性質、特點和特征認識不清的問題,對網絡新媒體的應對方式和方法也未能有效把握,存在著一定的盲目性,制約了公安機關運用網絡新媒體開展警察公共關系的效能。

2 網絡新媒體的特點

網絡新媒體被稱為繼報刊、廣播、電視三大傳統媒體之后的“第四媒體”,集多種大眾媒體優勢于一體,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點:

(1)全時傳播。網絡具有超過其他類型媒體的時效性特點,報紙受印刷、運輸、發行等因素的限制,廣播、電視報道也受節目時段安排的限制,然而網絡可以隨時發布,在事件發生的同時就能進行廣泛傳播、及時更新和追蹤報道。

(2)全域傳播。網絡作為一種數字化傳媒,突破了以往許多傳統媒介地域、空間的局限性。一方面,從發布角度看,只需要上傳到網上,就可以發布消息;另一方面,從受眾角度看,信息通過網絡傳播,較少受到地域、時間限制,只要有網絡,就可以隨時隨地查閱。

(3)全互動傳播。在傳統的媒體傳播活動中,往往是“一對多”的傳播模式,從發送者到受眾。受眾沒有發言權,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網絡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實現一種“多對多”平等互動的傳播方式成為可能,一方面,所有用戶都有機會參與,可以通過微博、論壇等發布自己的觀點、意見等;另一方面,“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主播”,通過直播平臺、微博、微信、個人主頁或網站論壇等發布信息,成為新聞消息的發布者。

(4)全媒體傳播。信息傳播不單是文字、圖片,還可以是音頻、視頻等多觸覺形式。網絡新媒體不僅集上述功能于一身,而且能通過鏈接的形式使網絡橫向伸展,具有幾乎無限的信息容量。

3 網絡新媒體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網絡新媒體不斷崛起,與傳統媒體相比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瀏覽量上講,網絡新媒體已經超越了國內任何一家傳統紙質平面媒體。截止2016年底,我國網民數量超過 6.78億 ,互聯網普及率超過 53.7%。以微博為例 ,首個公安微博“平安肇慶”的粉絲數量超過283.6萬,已超過目前《紹興日報》的日發行量。同時,網絡新媒體相對于傳統媒體傳播范圍更大,傳播方式更多,時效性更快,網絡新媒體的影響力日益增強。以美國按5000萬人使用(占全國人口20%以上)才算大眾媒體的標準計算,傳統媒體達到這一標準所用的時間是:廣播38年,電視13年,有線電視10年,而互聯網只用了5年。由此可見,網絡新媒體對社會的重要作用。同樣,作為國家機關,警察對網絡新媒體的依賴具有客觀性和必然性,公安工作離不開網絡新媒體已是既定的事實,并且隨著傳媒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這種依賴性在不斷增強。

(1)網絡新媒體是提供警察互動服務的重要平臺。社會透明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警務信息必須公開,必須與社會公眾互動交流。網絡新媒體的興起恰好為公安發布案(事)件、服務群眾、通報警情等方面提供了新手段和新平臺。

(2)網絡新媒體是塑造警察公共形象的重要載體。由于警務工作的特殊性,其時常處于社會矛盾的風口浪尖,涉警輿情極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網絡新媒體處于第三者的位置,介于公安機關和社會公眾之間,更容易獲取公眾信任。有鑒于此,網絡新媒體對公安機關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不負責任的網絡新媒體發布的一些負面新聞,對警方的形象損害極大。因此,正確處理警媒關系,有利于公安與媒體和公民形成良性互動,塑造親民、為民的良好的公共形象。

(3)網絡新媒體是預防涉警輿情危機的重要途徑。網絡新媒體的觸角已遍布社會各階層、各角落,是社會輿情的重要集散地。對網絡新媒體中出現的社情民意及涉警信息的監控,有利于公安機關掌握輿情動態、防范于未然。利用好網絡新媒體,公安機關可以及時、準確地向社會公眾澄清事實,有效地預防和減少網絡涉警輿情危機的發生。反之,則容易引起誤解,甚至加劇涉警輿情危機,誘發群體性事件。

4 網絡新媒體下的警察公共關系構建

(1)善待網絡新媒體

善待媒體,就是理解、尊重網絡新媒體的各項權利。只有這樣,公民知情權才能得到充分保障,警察才能在陽光下執法,公安工作才能在監督下不斷發展和完善。警察公共關系強調的是公安與社會公眾的互動交流,網絡新媒體作為第三方重要媒介,發揮著難以替代的作用。傳統媒體一般扮演著“喉舌”的角色,只有經過黨政機構對傳媒的授權,才能進行報道和評論,形成了一種輿論監督“上對下”的形式。然而,隨著公民法制觀念和維權意識的不斷提高,加之網絡新媒體低門檻、匿名性、難監管等特點,決定了網絡新媒體的去權威性。大部分的網絡新媒體不是政府的媒體,更非警方的媒體,因此在構建警察公共關系中,應首先明確網絡新媒體與公安機關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關注網絡新媒體自身的特點,積極利用網絡新媒體發布信息、告知事實、提示警情,讓公眾可以平等地傳播信息、發表意見。

要想讓制度運行公開化、透明化,必須正視網絡新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變堵為疏,把握主動,消除民警“懼媒、恐媒、防媒”的心態,在合法合情、不影響案件偵查、不泄露機密的情況下,為網絡新媒體報道提供便利。同時,公安機關還應暢通警媒雙方的溝通機制,保持與網絡新媒體的良好互動關系,既要主動為網絡新媒體提供綜合、全面的信息服務,又要通過網絡新媒體塑造良好的社會公共形象,加強警察與公眾之間的聯系和溝通。

善待網絡新媒體并不代表可以縱容其肆意發展。公安機關既要確保媒體公開報道的權利,也要維護警察公信力和執法權威。如何將網絡媒體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又不損害警方權益是警察公共關系建設中必須正視的問題。應明確網絡新媒體的“邊界”,注意防止“新聞越位”,保護不能向網絡新媒體和社會公眾披露的重要信息。同時應就網絡新媒體的失實報道澄清事實真相,予以如實糾正,必要時追究網絡新媒體負責人的相關法律責任,以保護包括民警在內的相關人士的合法權益。

(2)善用網絡新媒體

隨著各種網絡新媒體的不斷出現,在警察公共關系建設方面,公安機關除了做到信息公開的同時,還應加強網絡服務建設。第一,發展網絡社區警務,建立網上警務室,提供網絡上訪、人工咨詢服務,實行領導值班制度,重視線上線下互動。警察公共關系部門在線實時回答民眾問題,加強與管轄社區民眾交流、聯系。第二,開通“電子報案室”,借鑒香港警察公共關系部門的經驗,通過網絡登記處理報失財物、鄰里噪音、電話騷擾、車輛阻塞等非緊急報案。同時結合目前派出所工作實際,積極探索、開通電子報案室等。電子報案室對減輕基層民警工作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由于區域管轄問題,報案人有時需要趕到與所在地不同的轄區報案;又因警力有限,在案件高發時段可能不能及時處理報案,報案室往往人滿為患。如果“電子報案室”得以實行,既可以便捷群眾,也可以減輕民警工作負擔。第三,開通“業務網上受理平臺”,受理身處異地或行動不便群眾的證件更換申請,辦理外國人臨時住宿登記、登記失蹤人員信息等;同時也可以開通在線預約服務,網民提前預約,減少窗口等待時間,提高辦事效率。第四,建立網絡輿情監測系統??梢栽诠P部門和網絡監察部門設立專門的網絡輿論監測系統,密切關注、實時監測、定期排查、分析研究社情民情,掌握輿情民情的發展趨勢與動向。第五,建立危機評估預警系統。中國傳媒大學網絡輿情研究所通過分析2015年100個新聞事件,得出如下結論:“負面新聞事件中,如果被抽樣的關于此事件的主貼、博文80%以上的回復瀏覽比均在8%以上(即網民在論壇上平均每瀏覽主貼、博文100次,回復均超過8條),則說明網民對事件關注程度高,相關方需密切關注防止輿情危機發生?!庇纱?,公安機關可以將8%作為警方公共危機的“預警線”,進行危機評估預報和干預。

(3)善管網絡新媒體

警察和網絡新媒體之間應該是平等、坦誠、合作和互相尊重的關系。公安機關在網絡新媒體的管理方面,需要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一是合作互信原則。例如,英國警方對警媒關系的管理方法就是定期為包括網絡新媒體在內的所有媒體提供有關案件的最新信息,以避免媒體采取不正當的調查方式去獲取信息,發布失實報道。二是適度容忍原則。警方對網絡新媒體應具有一定的包容度,能夠容忍網絡新媒體的一些負面報道。尤其在網絡新媒體的負面報道基本尊重事實的情況下,警察公共關系部門應正視自身存在的工作失誤,積極應對和化解網絡輿情危機。即使某些網絡新媒體存在大體真實、夸大其詞、損害輕微的報道,警察公共關系部門也應適度容忍,學習并借鑒英美法體系中的“微罪不舉”原則。三是明確責任原則。警方應借鑒一些國家和地區先進的做法,建立問責機制,倒追機制、媒體發言人機制,明確網絡新媒體與警方兩者各自的責任與義務,規范網絡新媒體的報道內容,對網上造謠傳謠、網上公開披露涉密信息的網絡新媒體追究其法律責任。

[1]曹禮海.警察如何直面網絡輿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0.

[2]孫娟.警察公共關系理論與形象戰略[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0.

[3] 謝岳.大眾傳媒與民主政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

Analysis on the Network New Media and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Construction

Wu Xinyi
(Zhejiang Police College,Hangzhou 310053,Zhejiang)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dia,network new media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ider range,more ways of dissemination and stronger timeliness,and its influence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How to build the good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twork new media rising constantl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cannot avoid. In this paper,taking the new network media as the research object,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police in Hong Kong and other place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 new media an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are analyzed,the strategie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e public relations are proposed,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s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network new media;police public relations;police related public opinion

D631.1

A

1008-6609(2017)05-0081-03

吳心怡(1990-),女,安徽宣城人,法學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公安管理等。

猜你喜歡
公共關系公安機關輿情
公共關系(博鰲)合作組織名單
公共關系功勛獎
公共關系創新領軍人物獎
公共關系創新領軍品牌獎
衡陽市公安機關黨員風采剪影
公安機關處置家庭暴力案件的實證研究
對已經移送公安機關案件的當事人做出罰款的行為是否涉嫌瀆職犯罪?
輿情
公安機關刑事案件偵查中的假說、推理和證據
輿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