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托代理理論下學生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訴求

2017-04-14 00:04陳慧君孟令軍辛琦媛
現代交際 2016年24期

陳慧君++孟令軍++辛琦媛

[摘要]高等教育質量問題是21世紀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提高高等教育質量是尤為重要的,同時,也對高等教育質量提出了訴求。一是從學生群體方面提高產出服務。二是從學生個體方面優化產出產品。不論是從群體,抑或是個體,都是從學生視角出發,闡釋高等教育質量衡量依據,助于我國高等教育的長足發展,利于提高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

[關鍵詞]委托代理理論 高等教育質量 訴求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24-0086-02

一、高等教育質量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1]ISO9000族質量管理體系中對“質量”一詞的定義主要有以下兩種表述:(1)質量是顧客對產品或服務的滿意程度;(2)質量是反映實體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總和。全面質量管理理論把教育質量定義為:“教育質量是教育系統中輸入、過程和輸出中基本要素組的特征,這些教育系統通過滿足學校內外支撐人物明確和含蓄的期望來提供完全使他們滿意的服務”。[2]

綜上所述,高等教育質量指的是通過在高等教育中輸入、過程和輸出基本要素特征,提供專門教育服務,來滿足社會、政府、家長、學生的期望。

二、委托代理理論[3]

委托代理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產生于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伯利和米恩斯因為洞悉企業所有者兼具經營者的做法存在著極大的弊端,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論”,倡導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企業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權,而將經營權利讓渡?!拔写砝碚摗痹缫殉蔀楝F代公司治理的邏輯起點。委托代理理論的主要觀點認為:委托代理關系是隨著生產力大發展和規?;笊a的出現而產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產力發展使得分工進一步細化,權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識、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權利了;另一方面專業化分工產生了一大批具有專業知識的代理人,他們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權利。

三、高等教育中的“委托—代理”關系

正是因為不同發展時期,高等教育的“內外支撐人物”不同,而導致人們對高等教育質量不同的關注。一直以來,政府以其龐大的財政支出維持高等教育運營,而成為高等學校最重要的外部支撐人物。90年代以來,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各國政府苦于龐大的經費支出,而紛紛出臺“高等教育收費制度”,并鼓勵高等學校與企事業單位合作“創收”。此時,作為支付學費的學生(及其家長)又成為高等學校的另一“支撐人物”。這樣,以經費支出為媒介,政府與高等學校以及學生(及其家長)與高校便建立了兩種不同的“委托—代理”關系。

委托—代理關系是指這樣的一種顯明或隱含的契約,根據它,一個或多個行為主體指定、雇傭另一些行為主體為其提供服務,與此同時授予后者一定的決策權利,并依據其提供服務的數量和質量支付相應的報酬。授權者即為委托人,被授權者則是代理人。還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只要一個人依賴另一個人的行動,那么委托—代理關系便產生了。采取行動的一方即代理人,受影響的一方即委托人。[4]由此可見,在政府、高等學校和學生(及其家長)之間存在著兩種顯明的委托—代理關系,一是在政府與高校之間;二是在學生(及其家長)與高校之間。在政府與高校的委托—代理關系中,政府要求高校為所有學生(即學生群體)提供教育服務;在學生(及其家長)與高校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家長要求高校為學生個人的發展及就業提供幫助,讓學生成為社會的“合格產品”。由此,我們認為,對于學生群體來說,高等教育質量=產出服務,對于學生個體來說,高等教育質量=產出產品。

四、委托代理理論下學生對高等教育質量的訴求

(一)對學生群體而言,提高高等教育產出服務

按照社會學關于社會群體的定義,(社會群體也稱為社會團體,是指二人以上,通過持續的社會互動或社會關系結合起來進行共同活動,并有著共同利益的人類集合體。[5])也許所有的就讀于高等學校的學生算不得嚴格意義上的社會群體。但他們具有這樣的特征:1.年滿18—22周歲;2.在不同的高等學校中接受教育;3.遵守并履行我國對大學生的各種法律法規;為了與后面即將要談到的“學生個體”區別開來,筆者將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暫稱為學生群體?;蛘吒鼑栏駚碚f,應該叫做“社會類屬”。對國家來說,他們是“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于家庭來講,他們是需要得到保護的重要成員;對于高等學校來講,他們則成了匆匆過客。

在我國,政府是社會公眾利益的代理,在政府與學生群體(也就是社會的一部分公眾)之間有一種契約關系。按照這種契約,學生群體是委托人,是最終的利益主體,政府是代理人,它的根本任務就是通過組織、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來執行并最大化實現人們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有責任提供適齡人口(學生群體)所需要的公共事務、服務和利益。高等教育出現的原因就在于學生群體有接受高等教育服務的需要,這種要求訴諸政府,使其有義務和責任為學生群體提供相關教育服務,但由于政府本身不具備承擔委托任務的信息,于是,政府利用手中的資源、權力,將學生群體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委托給高等學校。這樣,在學生群體和政府之間,在政府和高等學校之間分別形成了委托—代理關系,對于高等學校而言,學生群體是初始委托人,對于學生群體而言,高等學校則是最終代理人。

如果把學生群體與政府之間的關系稱為第一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把政府與高等學校的關系稱為第二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那么顯然,與第一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相比,第二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則更為直接與明顯。如果說,第一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要求國家為學生群體提供教育服務,那么,第二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則要求高等學校為國家提供教育服務,從而間接為學生群體提供教育服務。從這個意義上講,高等教育就在于提供一種服務,高等教育質量就意味著學生群體對服務的滿意程度。

在委托—代理關系中,由于委托人與代理人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和偏好取向的不同,代理人屬于掌握信息多的一方,委托人屬于掌握信息少的一方。代理人愿意用較少的勞動和付出,換取自己最大利益,委托人卻希望代理人的決策和行為盡可能與自己的利益相一致。當代理人的行為造成委托人利益受損或福利損失時,就產生了委托—代理問題。[6]出于研究的需要,在此只論及第二層次的委托—代理問題。其實,在政府與高校之間存在著很多的委托—代理問題。比如,高校管理者由政府任命,缺乏充分競爭的代理人市場;政府對高校管得過多,使代理人無法發揮信息優勢;市場經濟下代理人關心額外收入,而帶來的“道德風險問題”等等。解決委托—代理問題的一個重要方式就是引入激勵監督機制,目前受到各國普遍重視的高等教育質量保證,以及90年代以來我國和日本不斷放寬高等學校辦學自主權等,都是解決政府與高等學校委托—代理問題的重要措施。

在公有制下,只有初始委托人有監督代理人的自我積極性,所有代理人直至最終代理人為初始委托人服務的積極性只能來源于監督?!肮谢潭鹊奶岣吆凸薪洕幠5臄U大導致委托代理層次的增加,從而拉大了初始委托人與最終代理人之間的距離,使得監督變得更加缺乏效率”。[7]正是因為學生群體自身處于被管理、被教育的地位,且對高等學校缺乏必要的監督。所以,學生作為委托人的身分也不能得到認同。以至于很多人認為高等教育在為國家、為社會提供服務,其實,高等教育的最終服務主體應該是學生。

(二)對學生個體而言,優化高等教育產出產品

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范圍內高等教育收費制度的普遍實施,學生群體與高等學校的這種委托—代理關系逐漸顯現出來。如果說以往的那種通過政府間接委托高等學校為學生群體提供服務還帶有很多隱性的特征,那么今天,當學生家長直接付費給高等學校時,則使高等學校進一步明確,為學生提供服務將是自身生存與發展的保證。于是我們會發現,越來越多的高等學校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和改善后勤服務質量、擴大學生選課范圍等等。尤其在私立高等教育機構獲得大發展的今天,對于學生家長而言,已經形成了一個充分的代理人市場。最近幾年我們經??吹降臒o論是公立高校還是私立高校五花八門的招生策略,就是高等學校競相成為代理人的最好證明。與政府對高等學校的委托要求不同,作為支付高昂學費的學生家長而言,他們要求高等學校不僅要提供教育服務,而且要對學生個人的發展負責,使學生個人在素質、能力等各方面獲得發展。這就類似于一個工廠的加工過程,投資人(家長)把原材料(學生)送入工廠(高等學校),經過反復加工(教育培養)后成為產品(畢業生),然后產品走向市場(工作單位)。所以,家長更關注的是,自己孩子在畢業之際的素質、能力以及就業狀況。

只有當原材料結束所有的加工過程成為產品進入市場時,投資者和使用者才會發現其質量如何?對于產品而言,如果產品質量出現問題,我們可以從市場招回,可以重新加工。但對于學生就不能如此了。當然,以畢業生就業來衡量高等教育質量在世界上也不乏先例,比如日本,公眾大多以學生畢業后進入某種層次的企業來評價大學的質量,這樣,好大學的畢業生進入好的企業,差大學的畢業生進入差的企業,如此往復,而形成了日本獨具特色的“產品供應鏈”。但是,與這種以結果來評定高等教育質量的方式相比以過程中學生的態度、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得到了發展以及得到了何種程度的發展則更為重要。也就是說,學生從進入高等學校到畢業,在高等教育的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態度、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得到了發展以及得到了何種程度的發展則更為重要。但到底如何來評定和測量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過程中,態度、能力等各方面的發展狀況,這又涉及到一個可操作性的問題。

【參考文獻】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hrVJJCoX3qUhdn8j3ISw6bopLdeDU6UY5oJXzQgTTfF9YbjtzZsEXbFGFDl_dj7BXxOLO4NHIb0lRiKmXLzjW-uVFvx-cA1ybCFHw1xVUY1b6uQ5uj_1z5dLfyF8ivq.

[2]焦紅光,孫玉霞.再議高等教育質量內涵[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11).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Zlqdqs8MVaBwgKe-w14sDDok61eg7fVYn-T18_cx9jmdb1zuNsDVrHI1mokL_Wv0qSraplrvIC2MUR2ZrKgQwqIdWLiI7HE45vr-JdtkNO0dQ7Xl1GQBYWMZKUQo5RNdx6HJ3MSIq2Bs86GnuTEGq.

[4]張萬朋,薛天祥.試論我國公立高等學校中的委托代理問題[M].復旦教育論壇,2003(05).

[5]李芹.社會學概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150.

[6]何潔王,則柯.信息經濟學淺說[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151.

[7]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1996:126.

Principal-agent Theory under The aspirations of Students of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Hui-chun Chen

(Jilin Normal University,Siping,Jilin Province,

136000).

Abstract: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problem became a hot issue of concern in the 21st centur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tudents under the principal-agent theory, put forward the demands for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A group students increase output in terms of service. The second is the student individual aspects to optimize output products. Whether from groups or individuals, from students perspective, measure based on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Principal-agent theory; Higher education quality;Appeal

責任編輯:張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