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我國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調整研究

2017-04-15 08:28范肖芬
福建質量管理 2017年9期
關鍵詞:失業者保險金保險制度

范肖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00000)

新常態下我國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調整研究

范肖芬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北京 100000)

失業保險基金是失業保險制度得以運行的物質基礎,其支出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失業保險的整體運行效果。在經濟和就業新常態下,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現狀,并指出基金收支嚴重不平衡、給付水平過低、就業支出占比少等方面的問題,提出合理的建議。

失業保險;基金支出;新常態;就業促進

一、引言

在當前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失業保險基金結余卻逐年增長,失業保險基金收支嚴重不平衡。反思當前我國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現狀和存在問題,并結合國外先進經驗,以更好的發揮失業保險基金促進就業、穩定就業和預防失業的功能。

二、新常態下我國失業的現狀

1.經濟增速放緩,登記失業人口增加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步入新常態。在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對勞動力的需求量會相對減少,從而影響了就業崗位的增加,造成失業率升高。我國失業登記人口正在逐年攀升,截至2015年已達966萬人。除此之外,我國還存在著大量符合領取失業保險資格卻未登記的人員,以及實際處于失業狀態卻不符合領取失業保險資格的失業人員,如:未登記失業者、大學畢業生、城鎮農民工、有勞動能力卻無業的低保對象,實際失業人員數量遠大于登記的失業人員數量。

2.供給側改革下結構性失業將長期存在

在推進供給側改革、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過程中,通過技術進步、淘汰落后產能,加速衰退產業轉移、發展新興產業來推進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一大批缺少專業知識和一技之長的普通勞動者從就業崗位上被“排擠”出來,結構性失業將貫穿經濟新常態全過程。

三、新常態下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存在的問題

1.失業保險基金收支不平衡,基金結余率持高不下

近年來,中國失業保險基金增長迅速。中國失業保險基金歷年收大于支使得失業保險基金累積結余不斷增加,基金滾存結余過多,支出水平過低,同時基金的保值增值難度增大。我國失業保險基金自1999年的累積結余196億到2014年結余4452億元,15年間增長了23倍,年均增長率超過20%。2015年上半年基金收入647.3億元,支出289.3億元,基金累計結余4809億元。

我國失業保險待遇的確定標準不與參保者失業前的工資掛鉤,而是以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基數,加上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條件嚴格,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數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逐年減少,繳費與受益出現嚴重不對稱。國家統計局從31個大城市調查失業率結果顯示,2015年城鎮失業率保持在5.1%左右,失業保險基金與失業率雙增長,失業金領取上存在“剪刀口”,反映出我國失業保險制度沒有達到帕累托最優。

2.失業保險基金給付水平過低

從2005年到2015,多年來中國失業保險金的支付水平從未超過城鎮平均工資水平的20%,給付水平顯然過低,失業者賴以維持基本生活都非常困難。此外,我國在設計失業保險金發放標準時并未將贍養系數納入考慮,家庭贍養負擔較重的失業者缺乏足夠的渡過難關的補貼,加上搜尋、面試工作需要成本,因而難以脫離失業致使貧困的處境。

3.促進就業項目支出占比少

在我國,促進就業項目主要包括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在我國2005年至2014年的失業保險支出中,職業培訓補貼歷年在失業保險支出的占比從未超過6%;在失業保險總支出中,除去失業保險金、職業培訓補貼、失業期間生育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喪葬補助費和死者家屬撫恤金、農民合同制工人一次性生活補貼等其他支出,專門用于職業培訓補貼的支出非常有限。

4.支出項目實施效果不佳

我國的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項目雖然在政策試點時不斷擴大,包括失業保險金,失業期間的生育補助金、醫療補助金、喪葬金、死者家屬撫慰金,就業培訓補貼,就業介紹補貼,農民工一次性生活補貼等支出。但這些基金支出項目缺乏精確的目標和統一的支付標準,并與其他社會保險的部分保障功能交疊重合,容易造成社會保障系統內部和政府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或重復浪費的情況。

四、調整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的建議

調整失業保險基金的支出結構和內容,對于經濟新常態下就業形勢非常重要。同時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不應以消耗基金結余為目的,而是最大限度地發揮失業保險防失業、促就業的功能,且功能的發揮需遵循一定的原則。

1.加大失業保險基金職業培訓投入

增加失業保險基金用于職業培訓的投入。合理加大對職業培訓的投入,是提高再就業率的重要路徑之一。在供給側改革的浪潮中,我國也應結合市場未來需要,提高針對職業培訓的人力、資金、政策支持力度,通過講座、宣講會、仿真訓練等多種教授形式提高職業培訓的有效性,幫助失業者提高工作技能和心理素質。

2.適度提高失業保險金給付水平

我國目前的失業保險給付水平,遠遠落后于失業保險制度成熟國家的平均水平,適當提高失業保險金水平,將失業者的家庭贍養系數納入考慮,則有利于增加失業者的收入,減少其在失業期間遭受的困窘,彌補其搜尋成本,有利于保障失業者的尊嚴,并促進其再次就業。為調動參保人員的積極性,我們應該學習德國、美國、日本的經驗,把失業保險給付標準同失業前的個人工資掛鉤,減少失業對失業人員的沖擊。

3.失業保險基金應支持自主創業

在就業新常態下,政策傾斜鼓勵自主創業,不但有利于解決失業者自身的再就業問題,還有利于激發就業倍增效應,創造出大量新崗位,解決其他人的就業問題,與我國目前提出的“萬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要求契合。要為有創業想法的失業者提供創業引導,提高創業成功率。主要方式包括:企業家現身說法、講座培訓、案例分析、引入模擬公司實訓等。為失業者創辦的微型、小型企業提供定期的稅費減免或貸款優惠,降低其創業成本。

4.建立健全失業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配套制度

首先,應建立失業救助制度,將一定時間內找不工作的應屆大學畢業生,以及領取失業保險金期滿仍未找到工作的人員納入其中。其次,應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就業救助制度,以實現失業保險與社會救助、再就業的聯動,確保失業保險基金“保障生活、促進就業、預防失業”三位一體功能的發揮。

五、結論

失業保險基金是失業保險制度得以運行的物質基礎,其支出的合理性直接影響著失業保險的整體運行效果。在經濟發展和就業新常態的影響下,我國失業保險體系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從促進就業的角度出發,分析了當前失業保險基金支出存在的問題,并從加大促進就業支出、預防失業制度化、提高給付標準、拓展就業援助功能等方面提出相應的調整建議,促進失業保險基金更好的發揮功能,緩解失業和再就業壓力。

[1]陳楚楚,黃建美.就業新常態下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創新機制研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6,02:166-167.

[2]衛變紅.新常態下失業保險促進就業的問題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6,07:132-134.

[3]栗燕杰.去產能背景下的失業保險制度改革契機[J].中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2016,06:24-26.

范肖芬(1992.02-),女,漢,河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在讀,專業:社會保障,研究方向:養老與就業。

猜你喜歡
失業者保險金保險制度
巨額保險金歸屬引糾紛
法失業者拒絕工作機會要受罰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要盡快建立
如何推動巨災保險制度建設
關于建立老年護理保險制度的研究
南鄭工會 “四個強化”助職工互助保險金破百萬
國企重組若引發下崗潮善待民企可吸納失業者
命運大不同
俄鼓勵失業者采蘑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