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調查研究

2017-04-20 22:21劉熊
綠色科技 2017年6期
關鍵詞:北部灣原產地防控措施

劉熊

摘要:根據野外調查,對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種類組成、原產地、生活型、危害現狀等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 北部灣海岸帶現有外來入侵植物36種,隸屬于 14科 31 屬,其中菊科植物 13 種,禾本科 5 種,含羞草科和旋花科各 3 種,分別占總種數的 36.1%、13.9% 和 8.3%。就危害程度而言,已造成嚴重危害的種數達 9 種,中等危害和輕度危害分別 16 種和11種。從原產地分析來看,源自美洲的入侵植物多(33種),占總種數的91.7%,其次為源自亞洲(印度)、地中海和歐洲的植物(各1種)。這些外來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種類最為豐富(27 種,占種總數的75%),其次為灌木(5種,占種總數的13.9%)和藤本(3 種,占種總數的8.3%),喬木最少(1種,占種總數的2.8%)。并提出了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控對策。

關鍵詞:外來入侵植物;原產地;防控措施;北部灣;海岸帶

中圖分類號:S7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7)6-0134-03

1 引言

外來入侵物種是指出現在其過去和現在的自然分布范圍以外的,在本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態系統或生境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給本地的生態系統或景觀造成明顯損害或影響的物種[1]。目前,外來入侵植物已給我國各地經濟和生態造成較為嚴重影響,針對外來入侵植物開展野外調查、入侵機制研究及防控對策制定,已成為學術界和政府高度重視的問題[2]。廣西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省區之一,也是我國外來入侵植物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3,4]。伴隨我國和東盟各國的貿易往來,北部灣經濟區的高速發展,北部灣海岸帶遭受人為干擾的加劇,難以避免促進外來植物的入侵和傳播。盡管我國針對外來植物入侵已采取多種防范措施,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的經驗,但外來植物入侵的狀況依舊處于發展擴大的趨勢,并在一些地區造成嚴重后果[5]。

近些年,國內外學者在各地開展大量的外來入侵植物調查研究工作,為各地防控入侵植物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數據和科學依據[6,7],但針對廣西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基礎調查研究則未見有報道。為此,本文在北部灣海岸帶進行了大量的野外調查工作基礎上,對外來入侵植物的分布現狀、種類、入侵途徑及產生的危害進行了解和研究,并對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治與管理提出初步對策,以期為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控提供基礎資料和依據。

2 研究區概況

廣西北部灣海岸帶地處我國大陸海岸線的最西端,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端、南海北部灣北岸。東起洗米河口(E 107°29′、N 20°54′)與廣東省接界處,西至中越界河北侖河口(E 109°46′,N 22°28′)。海岸線較為曲折,形成眾多海灣和半島,擁有大陸海岸線長達1595 km, 0~20 m淺海海域面積6.65×105 km2,巖灘面積約13 km2,沙灘和石礫面積561 km2,淤泥質潮灘面積約346 km2。北部灣海岸帶屬于南亞熱帶氣候,具有季風明顯、海洋性強、干濕明顯、冬暖夏涼、災害性天氣多發的特點。年平均氣溫較高,年溫差在13.2~14.9 ℃之間,最冷月氣溫遠低于同緯度其他地區,累年平均氣溫≥10 ℃的日數為338~360 d。全年相對濕度較大,海岸帶各地的年降雨量均大于1600~1800 mm,全年干濕明顯,各港灣受季風環流和地理位置影響,降雨量存在較大差異。北部灣海岸帶地帶性植被屬于常綠季雨林,植物區系上則是亞熱帶向熱帶的過渡區域。

3 研究方法

筆者采用野外實地調查和文獻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在廣西北部灣的防城港、欽州和北海等地區的海岸帶進行大范圍的考察和樣帶調查,樣帶設置為300 m×10 m,對樣帶內出現的入侵植物記錄種名、地理位置、生境類型、多度、高度、蓋度等信息。本文中外來入侵植物的原產地主要參考《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8]。生活型分析采用《中國植被》制定的生活型系統[9]。按照外來入侵植物的數量多寡、危害程度高低進行綜合評判,劃分入侵等級(包括嚴重危害、中等危害和輕度危害)。

4 研究結果

4.1 種類組成

本研究發現廣西北部灣海岸帶共有外來入侵植物36種,屬于14科31屬(表1)。從表1可看出,菊科、禾本科、旋花科和含羞草科的植物構成了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主體。在已調查的36種外來入侵植物中,菊科(Compositae)共13種,禾本(Gramineae)科有5種,旋花科(Convolvulaceae)和含羞草科(Mimosaceae)各3種,共計24種,占該地區外來入侵植物總種數的66.7%(圖1)。

4.2 原產地及生活型

36種入侵植物中,源自美洲(熱帶美洲、南美洲、北美洲、墨西哥、巴西、美國)的入侵植物多達33種,占入侵種數量總數的91.7%,其次為源自亞洲(印度)、地中海和歐洲的植物(各有1種)(圖2)。

將外來入侵植物按生活型(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進行分類,其中草本植物27 種,占種總數的75%,灌木5種,占種總數的13.9%,藤本3 種,占種總數的8.3%,喬木最少,僅有1種,占種總數的2.8%(圖3)。

4.3 外來入侵植物的危害狀況

在36種外來入侵植物中,已造成嚴重危害的種數達 7 種,中等危害有 10種,輕度危害有 19種,分別占總種數的19.4%、27.8%、52.8%(表1)。其中,造成嚴重危害的有三裂蟛蜞菊、鬼針草、藿香薊、假臭草、銀膠菊、光莢含羞草等,這些植物適應能力強,生長速度快,繁殖力強,分布區域廣,極易形成單優群落而排擠其他植物,造成當地生物多樣性降低。

5 討論與建議

5.1 種類組成及生活型分析

和國內大多數地區一樣,菊科是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中的第一大科,共有13種。菊科植物在世界各地(包括我國各省市)一直是外來入侵植物的第一大科。菊科植物花序為頭狀花序、具有大量具冠毛的種子,傳播可借助風力和沾染衣物、物品等進行傳播,其適應能力強、分布于多種生境類型[10]。因此,菊科外來入侵植物的繁殖特性和適應性是其廣泛分布的重要原因。禾本科有5種,成為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第二大科。許多禾本科植物是隨著食糧等農作物和草坪種子夾帶進入的,部分植物則是栽培以后逃逸而生,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將會產生重大危害的植物種類。

按照生活型來分析,36種外來入侵植物中,草本植物所占比例最大。這有可能是因為草本植物具有生長速度快、世代周期短、營養生長期短,種子量大、種子小、易擴散等特征,同時草本植物比其他生活型的植物更易進行無性繁殖,能夠在短期內形成較高的種群數量,向周邊生境擴散的可能性大,對干擾的適應能力和恢復能力較強,這些生活史特點令草本植物具有明顯的優勢與其他種競爭,有利于其入侵、生存和發展[11]。

5.2 原產地分析

在36種外來入侵植物中,原產地為美洲(包括南美洲、北美洲、熱帶美洲、墨西哥、巴西、美國等)的入侵植物居多,其原因可能在于美洲和北部灣區域氣候和植物區系相似度大有關,同時隨人類活動而傳播的外來種在新生境中缺乏天敵和競爭者等限制因素[11],從而造成入侵植物在北部灣海岸帶數量急速增長、分布范圍擴展。而歐洲、地中海與廣西北部灣的氣候、植物區系、地理環境等差異較大,傳播入境植物相對難以定居、繁衍和擴散。上述結果表明,來自美洲的植物更容易適應北部灣海岸的生境,成為廣西海岸帶入侵種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植物引種過程和日常貿易往來中應當更加注意來自美洲的植物,了解其在本區野外環境中的自然繁殖能力,慎重引入、切忌盲目引種。

5.3 防控建議

外來入侵植物的有效防控是切實保護北部灣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當務之急,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針對廣西北部灣海岸帶外來入侵植物的現狀及面臨的入侵風險,本文提出以下幾點防治管理對策[12~14]。

(1)深入調查和研究,建立入侵植物種群數據庫,相關部門和學者密切溝通。相關人員應當密切關注潛在入侵種,定時展開野外調查研究,分析錄入數據并建立數據庫,實施網絡數據庫的共享與更新 。學者和社會各界應定期進行交流,海關、環保、農林業等部門也應當加強合作,防止新的外來植物侵入,及時掌握北部灣海岸入侵植物的最新情況、盡早制定相關措施避免其造成嚴重危害。

(2)加強野外監控,積極采用科學的防治方法,管控其危害程度。對于已經在北部灣海岸出現的物種,要研究其生物學特性、種群現狀、危害程度和潛在的擴散范圍,主張采用科學的管控方法,嚴格控制防止其危害程度增加。對于已經擴散到北部灣附近的外來入侵物種,應及時檢測其動態,盡力阻止其向本區蔓延。

(3)勤用綜合治理方法,加強對公眾的宣傳,切實提高防范意識。想要治理北部灣海岸帶的外來入侵植物,政府需要在財物和人力上加大投入,積極研究并開展有效的人工根除、生物防治和低污染的化學防治等綜合治理措施。同時,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治是一項長久艱巨的工程,公眾也要充分參與其中,社會環保組織和廣大志愿者的力量不可或缺。

(4)推廣種植本土植物,著力恢復生態系統。拒絕盲目引種外來植物,鼓勵培植當地野生植物種,借此減少外來植物的引種、降低外來物種入侵的概率和危害性。

6 結語

目前,盡管對北部灣海岸生物多樣性和經濟造成嚴重危害的入侵植物尚局限于部分地區,但隨著北欽防等港口經濟的發展、城市化不斷擴大和自然生態系統的逐步破碎化,外來植物入侵的風險和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在不斷增加。只有建立有效的監測管理體系,嚴格管控外來物種,保護本土自然生態系統,才是避免對北部灣海岸帶生物多樣性以及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徐海根,強勝,韓正敏,等. 中國外來入侵物種的分布與傳入路徑分析[J]. 生物多樣性,2004,12(6):626~638.

[2]徐汝梅,葉萬輝. 生物入侵:理論與實踐[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1~250.

[3]謝云珍,王玉兵,譚偉福. 廣西外來入侵植物[J].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2007,15(2):160~167.

[4]唐賽春, 呂仕洪, 何成新,等. 廣西的外來入侵植物[J]. 廣西植物,2008, 28(6):775~779.

[5]楊 博,央金卓嘎,潘曉云,等. 2010. 中國外來陸生草本植物:多樣性和生態學特性[J]. 生物多樣性,2010, 18(6): 660~666.

[6]嚴岳鴻, 邢福武, 黃向旭,等. 深圳的外來植物[J].廣西植物,2004,24(3):232~238.

[7]秦新生,張榮京,陳紅鋒,等.海南島石灰巖地區的外來植物[J].生態學雜志,2008,27(11):1861~1868

[8]馬金雙. 中國外來入侵植物調研報告(上、下卷)[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9]吳征鎰. 中國植被[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10]萬方浩,郭建英,張 峰. 中國生物入侵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11]李 博,徐炳聲,陳家寬. 從上海外來雜草區系剖析植物人侵的一般特征[J]. 生物多樣性,2001,9(4):446~457.

[12]萬慧霖,馮宗煒,龐宏東. 廬山外來植物物種[J]. 生態學報,2008,28(1): 103~110.

[13]王 忠,董仕勇,羅燕燕,等. 廣州外來入侵植物[J]. 熱帶亞熱帶植物學報, 2008,16(1):29~38.

[14]胡仁勇,丁炳揚,陳賢興,等. 溫州地區外來入侵植物的種類組成及區系特點[J]. 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2(3):18~25.

猜你喜歡
北部灣原產地防控措施
送你一朵北部灣浪花
鷺舞北部灣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問題研究
天津企業享受原產地證書關稅減免1.1億美元
預付賬款的管理及風險防控措施探究
月報
近觀北部灣“南北欽防”的圓桌式競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