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憶鄉土

2017-04-26 06:42邱思捷
美文 2017年8期
關鍵詞:南湖嘉興模樣

邱思捷

從浙南啟程向北,先是青山環抱,林木相映,浙中多低山丘陵,內中居民采茶而舞,煮茗而飲,而浙北則平原遼闊,雨潤水清,扎根在魚米之鄉的人們言笑晏晏,溫和儒雅。

我偏愛浙北,大抵是因為我的家鄉——嘉興就在浙北。據傳,吳黃龍三年,此地“野稻自生”,吳帝孫權以為祥瑞,遂賜名“禾興”?!昂獭弊肿憧梢娂闻d是坐實的魚米之鄉,向遠眺望,視野便可及稻田。農民都是從容溫和的性子,農忙時節,將秧苗細致地插進土中。

嘉興最深刻的記憶莫過于粽子。粽米裹住內中的肉味,咬開后香氣撲鼻,唇齒留香。傍晚鄰里間搬了木凳談天的老人常說,嘉興人做的粽子總是恰到好處地包住香氣,待人探究內里時又能讓肉香滿溢,恰似嘉興人恬淡低調,但內在充盈飽滿的模樣。兒時街邊一隅常有賣粽子的小攤,小販總是笑臉盈盈,模樣溫和形容,不緊不急。從前自己頗喜歡一個攤上的粽子,后來攤子突然挪位了,祖母就背著我大街小巷地找。說來,祖母上一次背我找粽子攤的事兒,也在記憶里放了十年了。

十幾年來都未長久離開家鄉,尚不敢大談離別愁苦。只是常在家鄉的人就沒有鄉愁嗎?也不見得如此。我曾用十天坐火車自北南下,妄圖捕捉從大漠到青山再到水田的景致,卻徒勞而返。何處是“大漠孤煙直”的塞北,何處又是“煙花三月”的江南家鄉,在林立的高樓間變得難以分辨,又讀了許多關于家鄉“失落”的文章,悵然之情翻涌不止,仿佛記憶陷落于鱗次櫛比的高層建筑中,家鄉已失。同樣,當我發現原本意蘊深厚的粽子竟成了一種快餐時,這種痛苦更在心中放大。這理應是鄉愁的一種——身在家鄉卻不見家鄉,怎能不愁呢?

這種愁緒一直持續了許多年才得以釋然。后來夜游珠江——店鋪林立,燈火通明,珠江水的脈脈風情反而遭到冷落,我情不自禁想起家鄉的南湖。但走道靜謐,行人盡享夜色與湖光的垂憐,三倆為伴,談笑風生。在時代的大潮里,即使燈光不可避免地蓋住星光,車輛的鳴笛聲總要高過人們的言語,即使在“方塊樓”的席卷下,城市的樓閣景觀看起來如出一轍,人們記憶中家鄉的模樣還是會留下來,城市的底蘊并不會淡化——南部的居民精明智慧,便在珠江岸邊創造了車水馬龍的繁華長街,而江南溫潤的人們卻不忍如此,遂將一灣寧靜留給了南湖。如此一想,我的那“鄉愁”倒平添了一分欣喜。

“禾興”二字,“禾”字當頭,象征祥和;“興”字作結,意寓與時俱進。近一個世紀年前南湖的紅船宣布了黨的誕生,如今嘉興也不再是從前煙雨朦朧的模樣了,但迭起的建筑和川流不息的車輛人流,終歸根于家鄉之“興”吧。

人們常殷殷期盼著家鄉的發展,而后又不免偏愛記憶中的家鄉舊景,這種掙扎或許就像孩子多揣著盡快長大的想法,但后來拾掇記憶時,又無限懷念孩提生活。熊培云說:“故鄉在不斷的拆遷與重建中淪陷,故鄉亦在不同的介質中重生?!笔刂约旱囊环剿?,或是涉水去看海的矛盾,造成了現代人普遍的“身在家鄉的鄉愁”。有幸的是,歷經變遷之后的家鄉,它的精神和性情不會丟,記憶也不會散,一方水土一方人的道理不會被駁斥。

走在家鄉的老街上時,我常想:一個人怎么確信自己曾存在于這個世上,扎根在這片土地呢?或許只是因為記憶的存在。眼睛的記憶,是家鄉的瓦礫樓閣和挺立的樓房;足下的記憶,是家鄉溫軟的紅土和堅實的瀝青大道;雙耳的記憶,是家鄉女人臨河浣衣的洗搓聲和街道里車輛偶爾的鳴笛。每個人從降生伊始就開始見證家鄉的變化,從它青澀純粹的稻米油菜田直到它成龍騰飛,這些記憶伴隨了世世代代的居民走過離合悲歡,注定不會被遺忘。

青石板的盡頭是車水馬龍的街道,黛瓦房檐下是手握電子產品的老人,我們正是在這且愁且喜的交雜碰撞中堅守了對家鄉的記憶,懷著落葉歸根般的情愫,瘋狂而無法割舍。這也正是家鄉記憶的獨特之處——

它在人們悼念逝去的家鄉舊貌、懷念昨天的同時,已然引導著人們開始創造明天。

猜你喜歡
南湖嘉興模樣
童年模樣
南湖
南湖的船,黨的搖籃
嘉興融滬記
冬天
南湖早春(節選)
針織的模樣
直角三角形的一個新性質及應用
嘉興城區話的聲母、韻母變異
美麗的南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