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教學理念下的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策略研究

2017-05-02 01:20龍丹艷
未來英才 2016年24期
關鍵詞:課堂管理有效教學小學數學

龍丹艷

摘要:有效教學理念近年來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極大重視,并逐步應用到各種教學活動當中。有效教學理念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綜合教學環境、教學條件制訂有效的課堂管理制度和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本文從有效教學理念的本質出發,分析有效教學理念的基礎、發展規律,以及有效教學理念的作用,在此理念的基礎上,根據已有的研究理論和個人教學經驗,尋找更具針對性的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策略,以供小學數學教育及教研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有效教學;小學數學;課堂管理;策略

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效率是新課標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熱點。有效教學理念是以往固定式教學方式的革命性變革,因為實現有效教學的出發點不再是教師,而是學生,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管理者,想要實現有效教學就必須要重視學生群體及個體的一致性和特殊性,在有效理念的指導下,制訂并靈活運用一些針對性的課堂管理策略,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優化。因此,對有效教學理念的理解是做好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的基礎。

一、何為有效教學理念

教育工作與各行各業的工作具有相似的特點。效率,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單位內,完成的工作數量或者取得改變的程度,例如,一個自行車工廠,它的效率就是在規定的時間內,滿負荷運行時生產質量合格的自行車的數量;而對于課堂教育的效率,則定性為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生從課堂教學中汲取的知識的數量和對學習方法掌握的程度,這個程度雖然不如自行車數量那樣之間計算出來,但是完全可以通過定期的測試檢測出來,并且可以反映學生個體在不同課堂教學中接受知識的特點。自古以來,教育工作者都十分重視有效教學的探索,但是我國以往的教學方式深受社會環境和制度的制約,難以有大的變通,教師向來是位高權重的尊長,作為受眾的學生得不到適合個人成長的教學手段,所以整體的教學效率很低。有效教學作為特點鮮明的教學理念的歷史并不長。它最早源于二十世紀20年代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自從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快速的傳播和發展。二十世紀以前的西方教育理論是教學是一種藝術行為,是不同階段社會關系的展示平臺,并且宗教思想左右教學的主題內容。二十世紀之后,科學思潮席卷全球,除了自然科學得到快速的進步,心理學、行為學、管理學等社會科學成為門類不同的科學分支,得到人們的極大的認可。這時人們逐漸意識到教學其實也是一門科學,有效教學就是在這個時間段提出來的,并伴隨著科學教學的發展而發展。有效教學理念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教學的目是促使學生心智和情感得到全面發展;教學過程對于教師來說,基本任務是最大程度地激發出學生身上蘊藏的學習潛能;學生的進步或發展時有效教學關注的重點和重要考核指標;有效教學講求投入和產出比,要求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課堂教學管理辦法實施后,學生花費的時間和所得效益成正相關,并盡可能得到最大化;有效教學需要關注量化的考核標準,以便檢測管理策略的正確性和確定管理策略的更正方向。

二、小學數學課堂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

毫無疑問的是,在當前教育背景下,有效教學理念已經得到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的普遍認可,很多老師在實際的課堂教學當中,也在想方設法的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遺憾的是,不少教師下了很大的功夫,卻并不見得成效。比方說,數學教師在講臺上拼命地講,學生在下面死命地啃書本、做習題,最終不僅老師覺得心力憔悴,對教學失去興趣,學生也覺得課業負擔壓力太大而產生厭學情緒。出現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可分為三條:第一、課堂教學是學生接受在校課程學習的主要途徑,教師作為教學任務的制定者和執行者,對學生的引導是決定教學走向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教師雖然不是教學課堂的主體,但是卻是決定主體活動的重要人員。教師對有效教學理念的認識和把握程度,有效教學的策略和技能是否足夠滿足教學使用,是否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汲取經驗教訓、及時總結,不斷的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法,也會深刻影響有效教學活動是都可以得到有效開展;第二、課堂教學缺乏一定的靈活性,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雖然給了學生很豐富的基礎知識,但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會明顯下降,學生無法成為教學過程的重要參與者,課堂教育毫無生氣,效果當然不會理想。

三、具有針對性的小學課堂管理策略

1、教學內容的設計方法要因地制宜。教學內容設計的基礎是明確教學的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各種有效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方法。根據數學課程的特點,確立了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維目標。它體現了數學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而且要使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稱中,獲得更為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應用技能,讓學生在教學實踐中體會數學與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

2、課堂教學氛圍要輕松活躍。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應當是在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良好關系是上號一節課的基本保障。有些老師雖然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備課,但是很少與學生進行心理上的溝通,不考慮學生的需求和感受,結果教師教的累,學生學的累。學生是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教師是主導,教師應當充分把握住這一點,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得到學生的信任,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3、情景化教學模式要大力推廣。小學教育階段,學生的認知能力很不健全,對一些比較抽象的事物難以準確地把握,數學又屬于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學科,因此把抽象化具體,將抽象的數學知識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展示在學生面前,對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將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這種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納數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其對數學學習的興趣,與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同時,為他們生活中合理地利用數學知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加充分的發揮情景教學的魅力,教師要精心設置使用在課堂上的教學情境,使其符合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年齡特征、心理特點、認知水平,并且在實施過程中及時地引導學生從情境中提煉出數學問題。

參考文獻

[1] 沙景榮,孫沛華.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敘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19.

[2] 陳同舉,種即飛.落實“四基”是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致勝法寶[J].科教文匯,2014(3).

猜你喜歡
課堂管理有效教學小學數學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