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4年和1979年溧陽兩次地震同震庫侖應力變化及其發震構造研究

2017-05-03 15:41儲飛王韶穩張毅談昕袁泉徐如剛
地震研究 2016年3期

儲飛 王韶穩 張毅 談昕 袁泉 徐如剛

摘要:

1974年和1979年在蘇皖交界的溧陽地區分別發生了兩次破壞性地震,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分別計算這兩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庫侖應力變化,并與余震分布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認為兩次地震的發震斷層均為NW走向。計算得出溧陽1979年地震震中位置處于1974年地震引發的靜態庫侖應力增加的區域,應力變化值約0001 MPa,表明1974年地震的發生對1979年地震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由于應力變化值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觸發。

關鍵詞:溧陽地震;庫侖應力變化;震源機制解;蘇皖交界

中圖分類號:P315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0-0666(2016)03-0397-07

0引言

1974年4月22日在蘇皖交界的溧陽地區發生了MS55地震,震源深度16 km(賀楚儒等,1988),5年后的1979年7月9日幾乎在同一位置又發生了MS60地震,震源深度12 km(賀楚儒,張德齊,1990)。5年內原地重復發生兩次破壞性地震的情況在中國東部的板內地震中非常少見(葉洪等,1980)。

溧陽兩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地震發生后專家們先后對其進行了大量研究分析。對1974年MS55地震的發震構造問題,賀楚儒等(1983)、葉洪等(1980)和Chung等(1995)意見較為一致,認為其發震斷裂應為NWW向斷裂。而對1979年MS60地震的發震斷裂問題則一直沒有較為統一的意見。葉洪等(1980)應用零矢量方法研究了1979年MS60地震與其余震的震源機制解,分析認為該地震是在NEE向擠壓應力作用下,沿著NE向的茅山斷裂帶東支發生了右旋走滑兼有正斷層性質的錯動。林邦慧等(1982)、劉萬琴和黃家正(1982)分別利用P波頻譜和瑞利波方向性函數對溧陽MS60地震進行研究,認為此次地震是NW向斷層向SE方向發生的左旋走滑破裂。Chung 等(1995)利用2°~90°之間的長周期P波、SH波及短周期遠震PD波的波形數據,確定了此次地震具有逆沖分量的走滑震源機制,但對于此次地震的發震斷裂沒有給出具體的意見。對于兩次地震之間的關系,朱春?。?992)、胡連英(1997)和葉洪等(1980)認為這不是兩次孤立的地震事件,兩次地震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聯系。

本文分別計算了溧陽兩次地震引起的同震庫侖應力變化,并與余震分布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根據分析結果提出1979年溧陽MS60地震發震斷裂的意見,判斷1974年地震是否對1979年地震具有觸發作用。

1庫侖應力變化研究概述

庫侖破裂應力是指作用在斷層面上,克服摩擦阻力使斷層滑動的力,而庫侖破裂應力變化是指庫侖破裂應力的改變量(王連捷等,2008)。地震發生時所釋放的斷層上所積累的應力并沒有完全憑空消失,而是通過傳輸,轉移至周邊地區,導致鄰近區域內的應力升高或者降低,進而觸發或者抑制這些地區的地震活動(單斌等,2010)。近幾年來,大地震產生的庫侖破裂應力變化對后續的地震活動造成的影響受到廣泛關注(Harris,1998;Parsons,Dreger,2000;Toda et al,2011;石耀霖,曹建玲,2010),并已被諸多震例研究所證實(Stein et al,1994;King et al,1994;Toda et al,2008)。許多震例表明,大地震后庫侖應力的變化對后續地震活動有促進作用,很小的庫侖應力變化就可能對地震的活動性及時空分布產生較大的影響(Stein et al,1997;Deng,Sykes,1997)。

自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地震引發的庫侖應力變化研究迅速受到了研究學者們的關注,分別從不同角度對庫侖應力計算過程中的若干問題、庫侖應力變化與余震分布的對應關系、庫侖應力變化對周邊斷裂活動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庫侖破裂應力變化的表達式如下(Okada,1992;King et al,1994):

ΔCFS=Δτ+μ′Δσn(1)

式中,ΔCFS為庫侖破裂應力變化,Δτ為剪切應力變化,Δσn為正應力變化,μ′為有效摩擦系數。根據庫侖破裂準則,斷層面上的剪切應力大于或等于阻礙滑動的摩擦力時,沿斷層面就會發生摩擦滑動。諸多震例研究成果表明,地震所引發的庫侖應力增加的區域有利于后續地震的發生,而負值區則明顯抑制后續地震的發生(Lin,Stein,2004;Toda et al,2011)。

2震區地震地質背景

溧陽地震處于華南塊體的揚子地臺接近與華北塊體接壤的北部邊界(Chung et al,1995)。這一地區的典型特點是一系列晚中生代到早新生代和中新生代時期形成的隆起和凹陷相間展布(賀楚儒,張德齊,1990)。溧陽MS60地震即發生在茅山東側斷陷盆地內,該盆地是一個新生代斷陷盆地(葉洪等,1980)。隆起和凹陷多被一系列規模較大的斷裂分隔開來。

震區與此次地震活動相關的主要斷裂有(圖1):

(1)茅山斷裂帶。茅西斷裂位于茅山西側,總體呈NE30°方向延伸,傾向SE,總長約110 km(江蘇省地質礦產局,1984)。茅東斷裂為NNE向,切割NE向的逆沖斷裂和NNE向推覆構造,長約85 km,斷裂走向NE10°~20°,傾向多為SE,主要出露在金壇致和至高淳花山。該斷裂具有多期活動特征,屬左行兼逆沖和旋轉運動特質(胡連英,徐學思,1992)。

(2)金壇—南渡斷裂。呈NNE向延伸,長約80 km,1974年和1979年溧陽2次地震的余震多沿該斷裂呈帶狀分布??缭浇饓隙蓴嗔训乃疁视^測資料表明,在溧陽1979年MS60地震前后具明顯差異(侯康明等,2012)。根據上述資料及地震活動情況,可推斷該斷裂應屬于第四紀晚更新世活動斷裂。

(3)溧陽—南渡斷裂。該斷裂向近EW向延伸長約20 km,與金壇—南渡斷裂相交,大部分為第四系所覆蓋,屬隱伏斷裂(侯康明等,2012)。

31979年溧陽MS60地震引起的庫侖應力變化及其發震斷裂討論

1979年7月9日溧陽地區發生MS60地震,其后又發生了多次余震。自1979年7月9日主震后至1980年1月31日共記錄到余震336次(MS≥0),其中MS≥40的余震有2次,均為走滑型錯動(葉洪等,1980)。由圖2可以看出,溧陽MS60地震震中位于NE向的金壇—南渡斷裂與近EW向的溧陽—南渡相交的位置,余震大多分布在主震震中附近,大致沿EW向溧陽—南渡斷裂分布,另有少數余震分布較為分散。整體上來看,幾乎所有的余震都處在金壇—南渡斷裂的東側,極少數余震發生在其西側。

溧陽MS60地震發生后,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和學者陸續對該地震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給出了震源機制解(表1)。由表1可以看出,震源機制解顯示有兩組節面,一組節面走向為NW向,另一組節面走向為NE向,2組節面的滑動方式均以走滑錯動為主,兼有少許逆沖分量。NW向節面走向與此區域近EW向的溧陽—南渡斷裂較為接近,且溧陽MS60地震發生之后的余震活動主要沿此斷裂分布,而NE向節面走向則與NE走向的金壇—南渡斷裂較為吻合。

表1中所列2組不同機構提供的震源機制解數據雖然有所不同,但差別極小,因此本文選取第二組震源機制解參數(Chung et al,1995)作為發震斷層,利用Coulomb33程序進行同震庫侖應力變化計算,根據中國地震臺網數據設定震源深度為12 km,斷層面參數根據Coulomb33程序所提供的經驗公式計算獲得,計算深度設定為12 km。

由計算出的應力變化與余震分布對比圖樣(圖3)可以看出:(1)震中附近區域主要為應力減小區域,在距震中約數千米的外圍區域,應力變化呈現不同分布,應力增加區域和應力減小區域呈間隔分布;(2)對比計算所得的同震庫侖應力變化與余震分布可得,由NE走向的節面II所得的計算結果中只有少數余震處在應力增加的區域,其余則處在應力減小區域和邊緣地帶;而由NW走向的節面I所得的計算結果中絕大多數余震都分布在應力增加的區域,且余震發生、發展的趨勢與應力增加區域的方向趨勢和范圍非常一致。因此,相比于NE走向的節面II,NW走向的節面I計算所得的應力變化增加的區域與余震的分布更加吻合。

通過將地震造成的靜態庫侖應力變化與余震分布進行對比,比較結果更支持1979年溧陽地震的發震斷層為NW走向,這與林邦慧等(1982)以及劉萬琴和黃家正(1982)的研究結果較一致。

41974年溧陽MS55地震引起的庫侖應力變化及其對1979年地震的觸發作用分析

41庫侖應力變化

1974年4月22日,在江蘇省溧陽西部地區發生了MS55地震。由于震中區人口集中,河網密布,盡管只是一次中強地震,仍然造成了較大的損失。此后的1979年在距離非常近的同一地區又發生了MS60地震,這種地震重復性發生的現象在中國東部地區是很少見的(Chung et al,1995),因此,時至今日依然受到地震研究學者們的高度關注。圖4給出了1974年溧陽MS55地震及其余震震中的空間分布。謝瑞征等(1980)和高祥林等(1993)利用P波初動對此次地震進行了研究,認為本次地震是帶有正滑分量的走滑錯動,基于對余震和最大烈度等震線分布的研究,認為發震斷層面應該為NWW向。Chung 等(1995)通過對地震波波形研究的結果表明本次地震活動為NWW走向斷層具有逆沖分量的走滑錯動,并給出了震源機制解數據。

筆者利用Coulomb33程序對1974年溧陽地震所引發的同震庫侖應力變化進行了計算,根據中國地震臺網(CSN)數據設定震源深度為16 km,斷層面參數根據Coulomb33程序所提供的經驗公式計算獲得,計算深度設定為18 km。

圖5可知:(1)在震中附近應力變化相對較為復雜,距震中稍遠處應力變化趨勢較為明顯;(2)震后余震在震中附近分布不多,主要集中分布在震中SE方向,這與計算出的靜態庫侖應力增加區域的分布比較一致;(3)與NE向節面相比,將NW向節面設為發震斷層計算出的結果與余震分布更為吻合。

421974年溧陽地震對1979年溧陽地震的觸發作用分析

大量研究通過計算地震引起的庫侖應力變化發現地震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聯系(King et al,1994;Freed,2005;Stein ,Lisowski,1983;Toda et al,1998;萬永革等,2007;劉桂萍,傅征祥,2000)。地震的發生釋放了聚集的應力,但應力并不會完全憑空消失,部分應力通過傳輸、轉移至其他地區,進而影響后續地震的發生(王連捷等,2008)。庫侖應力的增強相當于斷層額外負荷的加載,促進地震的發生;反之,將導致地震的發生時間推遲。

以Chung等(1995)提供的1974年溧陽地震震源機制解NW向節面數據作為源斷層,1979年溧陽地震發震斷層面作為接收斷層,計算了1974年溧陽地震引起的庫侖應力變化對1979年地震的影響,計算深度設為12 km,計算出的應力變化如圖6所示。結果顯示,1979年溧陽地震震中位置處于應力增加的區域,但應力變化值在0001 MPa左右,小于001 MPa(01 bar),而001 MPa通常被認為是能夠有效促進后續大地震發生的閥值(Harris,1998)。因此,筆者認為溧陽1974年地震引起的靜態庫侖應力變化對1979年地震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未能造成直接的觸發。

5討論與結論

溧陽1974年和1979年地震是發生于中國東部大陸穩定地區的2次破壞性地震,因其破壞性及短時期內地震原地重復發生而備受關注。本文對溧陽1974年和1979年2次地震序列和震區構造背景進行了簡要分析,分別計算了2次地震引起的靜態庫侖應力變化,并與其余震分布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到以下結論和討論:

(1)2次地震的計算結果均顯示將NW向震源機制解節面數據設為發震斷層時的計算結果與余震分布的吻合度要明顯優于NE向節面的計算結果,從余震分布的趨勢與應力增加區域的發展方向和范圍比較也呈現同樣的結果,因此本文認為溧陽兩次地震的發震斷層均應為NW走向斷層。

(2)以1974年地震的發震斷層作為源斷層,以1979年地震的發震斷層作為接收斷層,計算了1974年地震引發的靜態庫侖應力變化對1979年地震的影響,計算結果顯示1979年溧陽地震震中位置處于應力增加的區域,但應力變化值相對較小,未能達到應力觸發的閥值。因此,筆者認為溧陽1974年地震的發生對1979年地震的發生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但由于應力變化值較小,未能造成直接的觸發。

(3)兩次地震的發生對周圍斷裂的活動性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對距離較近的溧陽—南渡斷裂、茅山斷裂帶和金壇—南渡斷裂影響較大,后續跨斷層水準觀測資料(侯康明等,2012)也證實這一點。

(4)地震的發生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難以用一種簡單的模型和方法來解釋,庫侖應力的變化只是地震的一個觸發因素,能否發生地震還取決于斷層所積累的構造應力狀態、大小及其變化情況。雖然如此,庫侖應力的變化對研究余震發展趨勢和周邊區域地震活動仍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高祥林,胡連英,徐學思等.1993.茅山東側斷裂的斷層運動及其與溧陽地震關系的動力學模型[J].地震研究,16(4):401-409.

賀楚儒,彭純一,張四維等.1983.溧陽六級地震的磁異常與斷層面的破裂特征[J].地震地質,5(2):52-58.

賀楚儒,張德齊,張紹治.1988.1974年4月22日江蘇省溧陽5.5級地震[M]//張肇誠,羅蘭格,李海華等.中國震例(1966-1975).北京:地震出版社.

賀楚儒,張德齊.1990.1979年7月9日江蘇溧陽6.0級地震[M]∥張肇誠,羅蘭格,李海華等.中國震例(1976-1980).北京:地震出版社.

侯康明,熊振,李麗梅.2012.對江蘇省溧陽2次破壞性地震發震構造的新認識[J].地震地質,34(2):303-312.

胡連英,徐學思.1992.茅東斷裂帶運動與溧陽地震成因機理研究新進展[J].國際地震動態,(6):5-8.

胡連英.1997.江蘇溧陽地震震源構造[J].江蘇地質,21(3):169-176.

江蘇省地質礦產局.1984.江蘇省及上海市區域地質志[M].北京:地質出版社.

林邦慧,魏富勝,劉萬琴等.1982.溧陽—介休—五原北西地震帶強震的破裂特征[J].地震學報,4(2):116-126.

劉桂萍,傅征祥.2000.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級地震觸發的區域地震活動和靜應力場變化[J].地震學報,22(1):17-26.

劉萬琴,黃家正.1982.用瑞雷波廣義方向性函數研究5-6級地震的破裂過程[J].地震學報,4(1):27-34.

單斌,熊熊,鄭勇.2010.2010年玉樹地震同震庫侖應力變化及地震活動性預測研究[C]∥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

石耀霖,曹建玲.2010.庫侖應力計算及應力過程中若干問題的討論——以汶川地震為例[J].地球物理學報,53(1):102-110.

萬永革,沈正康,曾躍華等.2007.青藏高原東北部的庫侖應力積累演化對大地震發生的影響[J].地震學報,29(2):115-129.

王連捷,周春景,孫東生等.2008.汶川5.12地震引起的庫侖應力變化及其對周邊地震活動性的影響[J].地質力學學報,14(3):193-200.

謝瑞征,陳曉明,李端路.1980.江蘇溧陽6級地震的發震構造[J].地震學刊,3(4):27-32.

葉洪,張文郁,于之冰等.1980.1979年溧陽6級地震震源構造的研究[J].地震地質,2(4):27-38.

朱春俊.1992.溧陽兩次地震的構造背景和發震構造[M]∥徐玉明.溧陽地震工作文集.北京:地震出版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