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有中國特色的法治中國建設

2017-05-04 07:05秦嘉悅
法制與社會 2017年11期
關鍵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

摘 要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法治道路建設,歷經多年艱難探索,終于逐漸走上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進一步實現在全社會推進法治建設,在全中國宣揚依法治國、依法行政、依法監督等現代法治理念的目標。從而促進將法治國家發展為法治中國,將法律大國發展為法治強國,將法律之治發展為良法善治,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發展,促進富強中國、民主中國、文明中國、和諧中國建設。法治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首選方式,在社會主義新時期建設法治中國,就要確實做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背景與我國法制現代化建設的現實緊密結合,從而建設法治大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關鍵詞 法治 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 現代化

作者簡介:秦嘉悅,西北政法大學。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212

改革開放可以說是我國經濟制度的一個重大轉折期,改革開放之后經濟水平的顯著提高也極大地推動了政治制度的變革,1997年黨的十五大上首次提出依法治國這一理念,打開了我國法治建設的新局面。2012年黨的十八大又進一步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并對法治建設做出重要戰略部署,這在我國建設法治中國的歷史道路上起著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就中國法治建設這一主題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從而提出許多新的概念和命題,進一步構建了新的法治知識體系。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法治中國”這一概念,并將法治建設的綱領確定為“推進法治中國建設”。而“法治中國”這一概念的提出,無疑是我國在法治建設中實現的一大理論創新,具有深遠重大的意義。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報告中又進一步明確指出,要實現建設法治中國的目標,就要做到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并將法治建設放到比經濟發展、社會管理更重要的位置上。

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理論基礎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法治建設,自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十八大做出法治建設重大戰略部署、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法治中國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中國建設相關理論逐漸豐富,制度逐漸完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根本任務等核心內容也逐漸明朗。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完善、治理能力提高,促進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建設,進一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奠定基礎。

(一)建設法治中國的指導思想

習近平總書記就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相關內容做的多次講話,不僅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理論思想和指導方法,而且構建出一套完整的法治理論體系,習近平法治思想可以說是法治中國建設進程中當之無愧的指導思想。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可以說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闡述“法治中國”這一概念,這是我國法治理論在新時期的一大重要創新,也是我國法治建設多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胺ㄖ沃袊边@一概念,可以說是我國法治理論的中心概念。除此之外,習近平法治思想還包括一系列重要理論綱要,比如《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提出“法治中國與中國夢一脈相承,相互促進”、在《在中央政法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要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深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等,正是這些內容組成完整的法治理論體系,指導我國穩定正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中國。

(二) 建設法治中國的戰略目標

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提到要實現“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落實,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斷提高,人權得到切實尊重和保障”,“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這些要求充分體現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戰略目標,即第一步實現法律體系基本完善,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在全社會建成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公民人權充分保障,司法公信基本確立。在第一步的基礎上,經過五十年的建設過程,進一步實現基本建成法治中國,構建公民自覺守法、政府依法行政、黨依法執政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

(三) 建設法治中國的根本任務

當前我國黨和政府工作中,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建設法治中國。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理想國家的要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歷史和經驗告訴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要在工作中做到立法從科學出發、執法從制度出發、司法從公正出發。并在黨的領導和憲法的指導下推進法制體系化建設,司法制度實體化發展,以建設權威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偠灾?,建設法治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在社會制度、機關工作、公民精神等方面構建完善深刻的法律體系。

二、 建設法治中國的必要性

現代國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就是法治,相比較人治而言,法治更加權威,更加公平正義,更具有公信力。法治精神源于人文主義,立足于以人為本的觀念,宣揚充分尊重與保護人權。所以法治既能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又能促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對于法治國家的建設,無疑具有重要的決定性意義。

(一)法治可以有效維護秩序

治理國家首要的、最根本的任務就是建立和維護安定有序的社會秩序,沒有秩序,人類就無法順利進行社會活動,社會也就自然會停滯不前無法進步,因此,秩序是國家進步發展,人民穩定生活的重要因素。所以,治理國家,首先要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當然,法治國家背景下,要建立的社會秩序必然是一種以法律為基礎,以各種制度和文化為輔助的“包容性秩序”,這種秩序以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為原則,可以包容分歧,解決矛盾。所以法治在秩序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發展。

(二)法治可以充分保證公正

無論在精神上還是物質上,公正都是社會人人追求的目標,也是建設法治國家的核心要求,更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前提。法治國家治理的核心,就是要滿足社會公眾的公平訴求,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在依法治國、依法行政等法治理念的指導下,最大程度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真正實現“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構建平等、和諧、文明的法治社會,建設公平正義的現代法治國家。

(三)法治可以真正促進和諧

和諧是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價值目標,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就是要建設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梢姾椭C,無疑是現代法治社會的核心價值之一,是我們建設法治中國的追求目標?,F在的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的過渡時期,處于法治國家向法治中國的變革時期,社會矛盾以前所未有的頻率凸顯。面對這樣的情況,借用法制的力量,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努力促進公民與國家、公民與社會、公民與公民之間的和諧,是刻不容緩的要求。

(四)法治可以全面體現優越性

歷史上,國家治理方式經歷了從人治到法治、從分散到集權的過程?,F實證明,法治時代的社會一般穩定繁榮,法治的國家也更強盛富足,相比人治,法治具有更加全面的優越性。首先,法治國家政權穩定連續,不輕易隨領導人的改變而變動,減少了社會動蕩引起動亂的可能。其次,封建社會與革命時代已經過去,依靠皇權或革命者個人能力領導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國家并不現實,只有依靠完善的法律制度,依靠黨中央的領導和各級行政管理部門的協作才能保證政權穩定國家安穩。再次,法治必須依托于成文的法條,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切實保護人民的利益,在程序和規則上都能做到公開透明,能充分體現公平正義,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擁戴。最后,因為憲法和法律無論制定還是實施都依靠國家強制力,一定意義上體現國家統治階級意志,能夠克服局限性,充分確保法治制度的實施。

三、我國法治中國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中國的法治建設,經歷漫長的探索學習,從近代以來,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做出了許多變革,但在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發現一些固有的問題,中國特色法治道路借鑒于西方國家的法治發展歷史,在我國實際執行過程中也表現出種種社會主義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過程中,曾出現的法治僵化、故步自封、極端法治等等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一) 法治建設形式化

在法治建設中,出現一種觀念,偏重于嚴格的探究法條表面含義,并且忽略現實情況,只按照表面內容解釋法條。這種法治形式化的傾向,忽略了倫理、文化、歷史背景,簡單的套用西方模式,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背景下,雖然一定意義上推動了法治建設,也禁錮了我國法治的進一步發展。具體表現在,一是法律形式化會造成法律虛無主義,使法律游離在社會和群眾之外,法律應有的價值沒有體現。二是法律過于形式化,會造成法律被利用、被濫用,法律喪失了人文主義精神,會造成人民群眾對法治的信念動搖,失去他們的信任與擁戴。

(二) 法治建設表面化

雖然近年來我國法治建設取得了不少成果,從“加強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發展到“依法治國”,進而發展到“建設法治國家”、“建設法治中國”,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發展。但在實際生活中,常常發現有這樣一些現象,遇到社會糾紛時人們多會選擇找“人情”、“找關系”,而不是用法律武器來解決問題。在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執法時常會發現暴力執法、執法不嚴等現象,執法人員缺乏必要的法律素養,導致一些冤假錯案發生。還有許多政府官員、司法從業人員知法犯法,貪污腐敗等職權犯罪多發。種種現象,都體現出一個重要原因,我國法治建設流于表面,并未真正從思想上、文化上、精神上建設法治。

(三) 法治建設急進化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路高歌猛進,快速發展,從一個連基本法典都缺乏的封建主義過渡國家,發展為一個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完善、體系健全的國家。然而,法治發展進程過快,也會導致許多問題,不完善的、缺乏精神基礎的法制化,結合特定歷史時期特殊背景,就會造成許多錯誤,不僅會影響社會穩定人民生活,還會造成社會動蕩不安,影響中國社會的發展。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時期,急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急于建設法治社會,讓一些人有機可乘,利用尚不完善的法制體系鞏固自己的勢力,排除異己,給社會帶來巨大危害,一定程度上導致社會發展停滯甚至倒退。

四、如何進一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中國

上文指出,經過漫長的探索與研究,中國的法治建設在近代終于走上正軌,確立了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確立了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在全社會形成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公正司法的法治理念。然而,在實踐中仍存在法治形式化、表面化等問題,這就需要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力度,完善法治建設理論方法。

首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要在中國特有文化歷史背景下進行實踐,深入結合當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制度與國情民情,防止套用西方模式,創造中國獨有的法制體系,推進法治建設一體化。

其次,人文精神是法治的核心理念,在法治建設過程中要重視發揚人文精神,培育法治理念,在全社會宣傳懂法用法守法的精神,以獲取人民群眾的精神支持,更便利的建設法治社會。

最后,國家政策與政府工作要切實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維持社會公平正義,立法機關要嚴格立法、執法機關要依法執行、司法機關要公正司法,以獲取人民群眾的信任與支持。一個國家,只有創造具有極高威信力和影響力的法律制度,才能擁有群眾基礎,才能進一步發展壯大。

猜你喜歡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
邊疆治理現代化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賈康:“中國特色”的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中國特色”的低速電動車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