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關高等藝術教育教學改革的思考

2017-05-05 00:54陳建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高等教育服裝設計藝術設計

陳建

摘 要: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高校實施擴招政策以來,藝術設計教育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與此同時,藝術設計教育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對藝術設計當前的教育抱有質疑態度的文章比比皆是,都非常犀利地指出藝術設計專業的畢業生專業素質不夠高,實踐能力欠缺,無法滿足市場的高要求和高需求。誠然,當前的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數量激增,但它們之間并沒能很好地交流溝通,在課程安排上往往閉門造車、回避市場。所以,為了提升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為了培養創新精神的應用型設計人才,一場教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將以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為例進行相關的思考。

關鍵詞:藝術設計;教學改革;服裝設計;實踐教學;高等教育

0 前言

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是一門藝術和技術相互貫通的專業,目前我國服裝市場發展迅速,高校根據現實市場需求開設和擴招的服裝設計專業的學生,確實為服裝市場輸送了大批服裝設計人才,但服裝設計在教學方面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高校服裝設計是一門對技術和實踐要求很高的專業,由于受市場發展和社會經濟文化需求的影響,服裝設計專業一方面要滿足服裝市場的用人需求,一方面還要承擔向社會輸送高級服裝設計師的重任,所以,服裝設計在教學上可能急于求成,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過度強調對理論知識的掌握,出現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力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的現狀。因此,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我們要順應時代潮流,發揮專業特色,有選擇的借鑒國外優秀的教學經驗,著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新思維,提高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1 當前高等藝術設計教育教學現狀

我國藝術設計學科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所以,它的發展歷史并不很長,但恰逢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大發展的機遇,藝術設計在我國各領域發光發熱,沒有時間冷靜下來審視自己已經出現問題的教育體系。目前,我國高等藝術設計教育過于強調專業知識的學習,科學且長期的專業操作并不在教育課程設置中,導致培養的學生大多缺乏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不足,創作的作品沒有太突出的個性特點。

2 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現狀

2.1 傳統教學模式下的學生滿意滿足企業需求

不同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陸續開設,目前至少有幾十年的歷史,它們已形成自己的一套教學模式,而他們傳統的教學模式都只是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沒有花費太大精力在學生的實踐能力上,所以,當前服裝設計專業的畢業生面臨企業的實際需求,感到自己無力承擔。國家教育部下發的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模式的改革,服裝設計是一門與市場緊密聯系的專業,所以,為了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教育模式的改革刻不容緩。

2.2 教師沒有超前的觀念

有些教師還是習慣照本宣科,將課本上的理論知識教授完,并不在意學生是否理解和真正能實踐出來,導致學生的理論與實踐從在嚴重的溝壑。有些教師并沒有到企業實踐考察過,對于一類企業的生產和發展僅僅停留在課本介紹中,這種沒有創新的簡單講授,學生在接受時就容易枯燥,更不用提思維上的創新。所以,任課教師需要走出教室,深入企業,獲得一線的設計理念和大眾的消費觀念,這樣的教師素養才能上好服裝設計課。

2.3 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低,就業困難

由于過多的注重理論知識和縫紉技巧等基礎的訓練,學生只是擅長模仿,而不是創造。所以,我們要從培養觀念上改變,我們培養的是服裝設計人才而不是嫻熟的技工,注重學生技術能力的培養,學會、擅長創作才是我們的目標。

3 高校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3.1 制定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培養目標

服裝設計專業當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競爭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使其與社會需求相對應,成為真正的具有產品開發能力的技術員。隨著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行業競爭愈演愈烈,企業對設計人才的要求自然就提高了,需求從青睞純技術人員向管理型人才轉變,尤其是技術和管理復合型的設計人才成為企業的新寵。既然服裝設計具有市場性強的特點,學校就要結合社會的現實需求,強調學生專業素質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綜合素質,會思考和能動手才能在服裝設計行業出彩,所以,服裝設計專業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制定科學合理的培養目標。

3.2 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

服裝設計是一種應用性設計,其教學過程應該是由理論向實踐的轉化、設計思維到作品物化的轉變,所以,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需要靈活多樣,才能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首先教師和學生都要明確教學目標,課堂教學不僅僅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學生明確自己學習目標和能力的時刻。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傳授學生學習經驗、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學生根據教學目標變被動學習到主動探索,雙方的共同努力是課堂教學出現最好的效果。其次教學形式要靈活多樣。課題訓練是讓學生實踐能力得以鍛煉的有效形式,窗外的樹葉、窗戶的線條等一些普通事物能很好地發散學生的創新能力。案例分析法也是鍛煉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方法,讓學生形成調查小組,查詢案例或實地考察一些企業或采訪設計大師,總結他們的設計方法,完成對服裝設計專業實踐和創新思維的現實認識。

3.3 采用校企結合,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服裝設計專業最終是向企業輸送設計人才的,所以,我們要了解企業競爭需要什么人才,采取校企合作教學,讓學生鍛煉實戰能力,目前已是學校必須面對的教學方式。下面是實際調查得到的兩點企業對服裝設計專業學生的期許,一是企業需要有實踐經驗的實用型人才。目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從事加工、工藝制作環節的生產,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企業認為他們不夠了解自己的品牌特點和發展方向,所以,一般不會任用學生在一線生產。二是企業需要德才兼備、敬業奉獻的技術人才。剛畢業的大學生很難在一個地方待下去,頻頻跳槽的現象很常見,而企業則渴望人才能與他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共同成長。

4 結語

藝術設計是社會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社會對于藝術設計產業的需求正在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擴大,面對市場提出的新型藝術設計人才的要求,許多高校也在積極地調整和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探尋適合時代和本校藝術設計教育的發展道路。作為當前藝術設計專業中受市場影響頗為明顯的服裝設計專業,正在就培養創新設計能力和市場意識的全面人才的教育目標而實行教育改革,誠然,學校是培養服裝設計行業人才的搖籃,只有學校做出教育教學上的改革,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才能中國服裝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段衛紅.圍繞職業性、技術性服裝設計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科技信息,2005(21B):235.

[2] 李楠.關于中職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神州旬刊,2012(30):87.

[3] 夏曉春.對高等院校服裝設計教學改革的探討[J].包裝世界,2007(5):72-74.

猜你喜歡
高等教育服裝設計藝術設計
幾何思維在服裝設計上的應用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基于服裝設計工作室的實踐教學改革
基于Flash+XML技術的護理技能虛擬教學平臺設計與實現
中國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內涵、路徑
高等教育教學中的重與輕分析
服裝設計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