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視野下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研究

2017-05-05 02:32施瑋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

施瑋

摘 要:本文通過總結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現狀,分析新媒體對社團文化建設的影響,探索新媒體視野下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高校;社團文化

新媒體是指通過互聯網、數字技術、移動技術等為媒介傳播信息的媒體形態和傳播形態。截至2016年6月,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56億,占網民總數的92.5%。[1]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社交平臺正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人們的生活,其中尤以高校學生最為明顯。與此同時,隨著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轉變,高校傳統的以專業為紐帶的大學班級的功能和主導地位逐漸被弱化,而以興趣為依托的大學生社團則蓬勃發展起來,成為高校一支不容忽視的組織力量。面對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如何正確地引導高校學生社團利用新媒體的手段和方式有效地開展社團各項工作和社團文化建設,是高校社團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者面臨的一項新課題。

1 高校社團發展的現狀

高校社團組織只需向學校有關部門備案,組建門檻較低,參加社團也無需復雜的審核手續,人員構成及工作有很強的靈活性,因此高校社團的數量與規模在急劇擴張,跟隨新媒體的發展,在高校呈現蓬勃態勢。以南通大學為例,截止到2016年9月,南通大學約有學生社團130個,社團類型涵蓋志愿服務、興趣愛好、科技創新、自我管理等類型。學生參與度普遍較高,社團成員占全校學生總數近一半,社團活動的受眾則更為廣泛。當然高校社團發展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社團的持久性及傳承性較差,沒有自己的社團精神、宗旨、社訓等,缺乏專業老師指導,物質資源不足,社團缺乏科學規范的管理自治能力較差,社團文化創新水平偏低,沒有品牌項目,有的社團活動只注重社團成員的興趣,缺乏對大學精神的延伸等。

2 新媒體時代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機遇和挑戰

新媒體為高校社團文化建設帶來的良好機遇。首先,新媒體的出現進一步拓寬了高校社團活動的陣地范圍。高校社團活動在運用傳統媒體收集信息時容易出現信息儲備小、覆蓋面狹窄以及信息提取困難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團活動的開展。而采用新媒體形式收集信息則可以以更便捷的方式獲取更多的資源,使得社團組織的教育內容變得豐富多彩,增加了學生對社團選擇的自由程度。新媒體還使社團管理方法、社團建設經驗等交流變得暢通,在與時俱進中拓展了社團發展的新空間和新領域。其次,新媒體可以有效提高活動開展的效率。社團成員可以通過文字、音頻、視頻及圖片等形式進行在線交流,對于有時間沖突的學生來說可以有效兼顧到各方面的學習與工作,并有助于社團組織及時改進及跟進社團工作,切實提升工作效率。再者,新媒體可以更好地解決社團活動的空間性問題。通過新媒體,社團可以將自己的活動開展到校外,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參加活動的積極性,也可以提升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拓寬了社團文化活動的空間范圍。

新媒體為高校社團文化建設帶來的更多挑戰。由于新媒體傳播的自由性和隱蔽性,任何組織及個人都可以通過新媒體發表言論及各類信息。特別是當前微信、微博等平臺的言論自由度及不可預測性較大,對于意識形態相關的社團影響最大。而這些社團往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肩負著價值引導的重要功能。新媒體的普及使輿論引導的難度加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及價值導向呈現多元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明顯增強,社團管理者的地位受到挑戰。此外,由于大學階段正是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形成期,很容易受到新媒體中負面信息的影響,繼而導致社團整體文化內涵和價值觀的偏移。此外,新媒體上過于豐富的信息使人們不能有效地把握海量信息的重點,從而在社團活動內容的篩選時增加了難度。不僅如此,學生在通過網絡獲取大量的現成的活動資源、減少工作負擔的同時也容易產生網絡依賴性,從而養成不勤于思考的壞習慣,大大降低學生的創新能力,不利于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對新媒體的依賴會削弱社團活動對學生的鍛煉意義,無法起到提升學生能力的作用。

3 新媒體視野下提升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對策

3.1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媒體盛行的今天,大學生每天都接受著各類信息的轟炸,信息質量良莠不齊,其中不乏一些負面、淫穢及反動信息,侵蝕著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提升高校社團文化建設的根本途徑。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提高社團精神文化建設,建立社團成員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以此來抵抗新媒體帶來的不良價值導向。不僅如此,高校還可以利用新媒體開放、便攜、高效的特點,使新媒體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陣地,通過切實有效、生動活潑的教育形式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深入學生頭腦,成為學生的行為準則,培養他們明辨是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避免困惑與盲從。[2]要發揮高校老師對學生思想的引導和糾正作用,對于學生及社團活動中存在的個別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思想引導與教育,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引導大學生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相結合,不斷提高文化活動的品位和層次。

3.2 提升新媒體運用素養

新媒體充斥著各類不良信息,需要大學生能夠對其具有識別能力。然而,由于大學生在知識、經驗等方面的欠缺,對不良信息缺乏足夠的鑒別能力,這就需要高校老師重點培養學生的新媒體素養。高校老師可以通過典型事例闡述不良信息的識別與過濾,樹立正確的導向,并對社團活動所收集的信息進行篩查,及時引導學生規避不良信息,避免造成進一步的錯誤導向。通過強化社團文化的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媒體素養優良的隊伍,提高社團的凝聚力。此外,學生還可以對獲取的信息進行適當的加工,加入富有特色的自我元素,在社團組織中形成鼓勵創新的良好風氣。

3.3 健全社團活動機制

新媒體是完善高校學生社團組織及活動機制的重要工具,社團管理者要學會運用新媒體來保證社團成員之間信息傳達的正確性和時效性。只有在網絡等虛擬信息傳播媒介下保證發布信息的真實有效,促進成員之間的有效溝通交流和信息分享。其次,社團組織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優勢,加強社團成員之間的充分互動,鼓勵社團成員之間思想上的交流,進行信息共享,打造社團特色鮮明的傳播內容,促進社團競爭力的提升。此外,社團組織可依托微信、微博等平臺建立相互聯系,分享社團活動信息及社團成員的日常生活,充分交流社團成員之間的感情,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增強社團的凝聚力,培養大學生對于社團活動的感情以及對組織的歸屬感。

參考文獻:

[1]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R].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

[2] 柳帥,等.新媒體對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的影響與對策分析[J].管理觀察,2015(10).

猜你喜歡
新媒體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