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虛擬現實技術存在的法律和倫理問題

2017-05-05 03:03陳韻如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倫理法律

陳韻如

摘 要:VR虛擬現實技術是一項新興的人機交互技術,為用戶帶來了逼近真實的感官體驗,因此在教育、醫療、零售和游戲等多個領域都具有極其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VR虛擬現實技術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容易引發用戶的暴力傾向,誘發犯罪行為,使人與人的關系變得更加冷漠等等。本文主要探究了當前VR虛擬現實技術中存在的一些法律問題和倫理風險,對于VR產業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的意義。

關鍵詞:VR虛擬現實技術;法律;倫理

VR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新興的人機交互技術,它融合了計算機仿真、多媒體技術、傳感技術的交互式技術等多種科技,通過計算機模擬出一個三維動態的虛擬環境,并使用VR眼鏡、VR頭盔、數據手套和數據衣等可穿戴設備模擬出逼真的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體驗,使用戶完全沉浸到計算機的模擬環境中,產生超越現實的“真實”體驗。相比于傳統的人機交互技術,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給用戶帶來逼近真實的浸入式體驗,使用戶在虛擬世界中 “身臨其境”,因此在醫療、娛樂、房地產、游戲、教育、零售、工程和軍事等多個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包括高通、谷歌、索尼、Facebook、三星、蘋果等在內的各大巨頭公司都開始進軍VR虛擬現實技術領域,努力搶占VR市場。目前,VR虛擬現實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各大科技公司和媒體追捧的熱點,然而VR虛擬現實技術中存在的法律問題和倫理風險也不容忽視。本文主要探究了VR虛擬現實技術中存在的法律和倫理問題,對于推動VR虛擬現實技術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1 VR技術中存在的倫理風險

VR虛擬現實技術可以給用戶帶來逼真的沉浸式體驗,而這種接近真實的感官體驗可能會對用戶的精神和心理狀態產生沖擊,使用戶在脫離虛擬世界環境后的行為發生改變,因而具有一定潛在的倫理風險。

1.1 VR游戲可能會增加玩家的暴力傾向

大量的心理學實驗室(如斯坦福監獄實驗)證明人類的大腦容易被環境無意識地改變。而VR游戲中過于真實的試聽體驗可能會影響玩家的行為,并且這種影響可能會延續到VR游戲之外的現實世界中。

舉例來說,很多VR槍戰游戲中都具有暴力、血腥和色情的元素,當這種暴力場面通過VR設備直觀地呈現給玩家時,無疑會對玩家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一定傷害。目前,一項關于VR游戲對玩家性格和暴力傾向影響的調查顯示,測試者在觀看VR暴力游戲后攻擊性和暴力傾向明顯增加。而主動參與到VR暴力游戲中的測試者比僅觀看VR暴力游戲的測試者,其攻擊性和暴力傾向的增加更為顯著。這項測試的結果讓人不寒而栗,具有理性思維能力的成年玩家都會受VR游戲的影響而增加暴力傾向,那些心智不健全的青少年玩家必將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其價值觀和思維模式可能會受到VR游戲影響而發生改變,甚至因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1.2 VR技術可能會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冷漠

隨著VR技術的快速發展,VR技術必將廣泛應用于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使虛擬和現實之間的界限也會變得越來越模糊。當人們過于沉浸于“萬能”虛擬的世界中,人與人之間將會變得更加冷漠。

當VR技術的全面普及之后,人們只需要穿戴一個VR眼鏡或頭盔等簡單設備,即可“身臨其境”地進行購物、旅游和游戲,甚至足不出戶就可以“親身體驗”教育和辦公等等,不需要任何溝通也可以無障礙地生活。這種逼近真實的沉浸式體驗,容易導致用戶沉迷于VR技術所創建的虛擬世界,花費越來越多的時間在VR設備上,無暇和他人面對面溝通,因此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會更加冷漠。

2 VR技術中引發的法律問題

VR技術給用戶帶來的“真實”感官體驗,可能會引發更多的犯罪行為。如何防范和界定這些VR應用中的犯罪行為,如何建立有針對性的法律制度,是未來VR市場和管理部門需要關注的重點。

2.1 VR技術可能會引發精神控制犯罪

當VR技術強烈地刺激用戶的試聽感官,可能會使用戶產生精神幻覺,分不清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區別,容易受到精神和行為的控制,因此具有潛在的精神控制犯罪風險。

具體來說,人類的思維模式會受到感官的影響而發生改變,當感官體驗過于強烈時可能會打破人們常規的理性思維,甚至因此做出錯誤的判斷。例如,NPR新聞部副總裁Mike Oreskes批評VR紀錄片《無家可歸》,認為他的制作人員沒有秉承新聞的中立性,在制作時將事后在犯罪現場拍攝的照片和視頻做了拼接處理,“誘導”觀眾使他們以為自己親臨了犯罪現場,“欺騙”甚至“操作”了觀眾的思維。隨著VR技術的快速發展,VR設備為用戶提供的感官效果可能會更加真實,如果罪犯分子在VR應用中植入了病毒,誘導用戶產生他們所安排的“虛假記憶”,甚至改變用戶原本的“真實記憶”,就可以實現對用戶的精神和行為控制,侵害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甚至使他們做出威脅社會穩定和安全的犯罪行為。

2.2 VR技術可能會引發性犯罪

VR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會誘發更多的性犯罪。具體來說,很多VR應用中(VR游戲、VR視頻、VR直播)都具有一定的色情元素。當用戶受到VR應用中色情元素強烈的視聽沖擊后,其精神和心理可能會隨之發生改變,暴力性犯罪的傾向也隨之增加。

目前,管理部門還沒有頒布VR應用的相關法律,針對VR應用中的虛擬形象的性犯罪行為還沒有形成清晰的界定。因此,很多不良用戶為了尋求感官刺激,可能會在VR應用中“騷擾”和“侵害”其他女性用戶。例如,美國的一位女子玩家在進行QuiVr游戲時,受到另一名男性玩家的“性侵犯”。這位女子玩家在進行QuiVr的多人射擊游戲時,被一名男性玩家通過聲音識別了她的性別身份,然后被此男性玩家在游戲中觸摸了“胸部”和“胯下”。由于當前沒有針對VR應用中虛擬形象性犯罪行為的界定,因此還無法判定這種行為是否屬于性犯罪。隨著VR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VR應用提供的感官體驗必將更加真實,因此VR產業的從業者和相關的管理部門必須要重視VR技術中潛在的性犯罪風險,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以規范VR行業中開發者和用戶的行為,從根本上保障每一位用戶的生命財產安全。

總的來說,VR虛擬現實技術作為一項新興的人機交互技術,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感官體驗,因此在娛樂、教育、商業、軍事和游戲等多個領域都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目前,VR虛擬現實技術中還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可能會增加用戶的暴力傾向,誘發犯罪行為,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冷漠等等。本文中,我們探究了當前VR虛擬現實技術中存在的倫理風險和法律問題,希望能夠引起VR從業者和相關管理部門的反思,對于VR虛擬現實技術的健康發展具有一定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建國.時空征服和感知重組——虛擬現實新聞的技術源起及倫理風險[J].新聞記者,2016(5):45-52.

[2] 陸高峰. VR傳媒應用展望[J].青年記者,2016(15).

[3] 郭祎. VR+新聞:虛擬現實技術對新聞報道的多重影響及前景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6(14).

[4] 代金平.虛擬世界訴求倫理真實——《網絡社會的倫理問題研究》評介[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3(6):135.

猜你喜歡
倫理法律
《心之死》的趣味與倫理焦慮
法律推理與法律一體化
法律解釋與自然法
護生眼中的倫理修養
法律適用中的邏輯思維
“互助獻血”質疑聲背后的法律困惑
醫改莫忘構建倫理新機制
論《覺醒》中的倫理關系
從變譯理論看翻譯倫理
婚姻家庭法的倫理性及其立法延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