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流行歌曲創作中的“中國風”運用

2017-05-05 01:56張藝凡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中國風流行歌曲創作

張藝凡

摘 要:流行音樂中的“中國風”運用是新型的音樂風格之一,因此為了不斷探索流行歌曲創作中的“中國風”現象,就需要從流行歌曲的產生作為探索的出發點,通過流行歌曲中“中國風”的運用特征分析,探索更加深層次的民族文化內涵。

關鍵詞:流行歌曲;“中國風”;創作

1 流行音樂中的“中國風”現象

中國流行音樂在歷經多年的發展后逐漸形成了多樣化的音樂曲風,而在20世紀后期,各種新穎的音樂曲風不斷產生,如《中國民謠》等,不僅將中國民族音樂和相關的文化元素融入到歌曲當中,還能夠從古詩詞或者其他典籍故事中借鑒優秀部分,這種創新性的中國風音樂體裁的出現帶給聽眾全新的感受,我們將其稱之為“中國風”流行歌曲?!爸袊L”曲風的出現對傳統流行音樂的格局有較大的沖擊作用,不僅僅是套用歐美音樂的風格進行歌曲創作,而是在援用的音樂基礎上融入“中國風”元素,為今后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風”音樂打下堅實的基礎,也讓大部分的人意識到民族文化對音樂創作的重要性。

隨著中國流行音樂的多元化發展,歌曲的種類和風格也不再具有單一性的特點,不斷豐富的歌曲風格帶給聽眾極大的反響,例如《故鄉是北京》這首歌曲,融入了一部分戲曲元素,帶給人們聽覺上的沖擊,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還有其他融入京味的新穎歌曲《唱臉譜》等都受到人們的歡迎,不僅發揚了中國的傳統戲曲文化,也讓現代人通過流行音樂更加了解戲曲文化的豐富內涵,從而形成“中國風”流行歌曲特點。

“中國風”一詞主要是從“中國風格”這個詞衍生出來的,主要是指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展現的藝術形式,融入了中國元素。在21世紀,由周杰倫演唱的《東風破》將“中國風”流行歌曲的范圍擴大,并且在音樂領域中廣泛的應用,不僅是在歌詞上體現濃郁的中國風味,更是在配器和旋律上展現出深刻的“中國風格”,《東風破》這首歌的出現將中國流行音樂帶領到新的發展道路上,對中國流行歌曲的創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引發了流行歌曲的“中國風”浪潮,例如《西廂》《逍遙嘆》《江南》《廬州月》等,都是優秀的“中國風”流行歌曲,而一首《青花瓷》更是將“中國風”流行歌曲推向全世界,體現了極致的“中國風”音樂特點,歌曲就像一幅山水畫一樣呈現在人們的面前,體現了中國獨特的意境美。

2 “中國風”在流行歌曲中的運用特征

2.1 歌詞特征

首先是韻律美,包括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對偶;其二是押韻。對偶是修辭方式之一,利用兩個結構、字數和意義相對稱的詞組或語句來表達相似或相反的意思,這種修辭方式常用于古代詩詞當中。而押韻更是語言的表達方式之一,能夠展現出音樂美,不僅是中文歌曲,大多數的語言藝術創作中都會利用到押韻。但是在中文歌曲中,歌詞的創作都會考慮到拼音的聲母和韻母,尤其是在特定的位置上,若是使用相同或者相近的韻母,則會產生和諧感。例如,《蘭亭序》中的歌詞字數都有按照對仗要求,仿照詞的句式,雖然在內容表達上沒有完全突出情感,但是其中的“水”“推”“碎”等字都有押韻。

其次是意境美,一般將意境劃分為兩個層次:其一是實境;其二是虛境。對實境的應用就是在歌詞中模仿古風,或是借用典故將“中國風”堆砌出來,但是創作的難度較低,而虛境就是利用歌詞將聽眾帶入到創作者想要表達的情境之中,將自己化為故事的主人公,雖然表達的手法不華麗,但是卻能引起強烈的情感共鳴。而歌曲主要突出的是歌詞展現出的氣質,將歌詞中的情調和境界表現出來,一般意象的產生是在特定的語言環境當中,對文字賦予靈性,實現生命的升華。例如《青花瓷》中的“天青色”“煙雨”都是普通的意象,但是結合“而我在等你”這句詞后,就變成意境的另一部分,帶給天青色和煙雨別樣的感情,從而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最后是含蓄美,情感除了從外在風格中體現,還需要進行內在風格搭配,通過適當的行為來直接的表達情感,例如搖滾歌曲和流行歌曲,可以通過激昂歡快的語調來表達詞意,但是中國風的歌曲大多帶有冷色調,所以歌曲的意境顯得十分的悲涼,具有含蓄的特點。例如,《煙花易冷》這首歌,通過寥寥幾句“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只是點出了“我”和“你”之間的情感以及兩個人是來自同一個故鄉外,都沒有詳細的進行描述表達,但是卻能夠讓聽眾聽出歌詞所要展示的味道,主要就是含蓄美起到的作用。

2.2 旋律特征

首先是調式調性特點。流行歌曲中的“中國風”主要是利用民族調式作為主旋律,其中中國民族調式可以劃分為三種:一是五聲調式;二是六聲調式;三是七聲調式,三種調式又可以進行細分。例如,《青花瓷》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是A宮五聲調式,下行的五聲音階將整個主題的樂思進行陳述,音與音之間的跨度并不大,通過陳述性旋律這種寫作手法,融入歌詞的韻味,體現出整體音樂的書卷氣息。副歌部分也使用了下行動機,拉寬了音與音之間的跨度,也是圍繞宮、角和徵三個音展開,旋律的骨干音是宮系統當中最為穩定的音級,與主歌的旋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加凸顯歌曲所要表達的情緒,副歌最后在A宮結束,整體顯示出莊重的氣勢。

其次是旋律特點。流行歌曲在運用“中國風”后,整體的旋律都處于相對平穩的狀態,例如《菊花臺》這首歌的主歌部分,第一句就是以B角為骨干音,全句中總共出現了六次,從旋律的首部貫穿到尾部,并且A商、B角、D徵構成整個旋律,以級進作為旋律的發展方式,利用敘事性的寫作手法來掌控整個歌曲的音符和節奏。流行歌曲中的“中國風”運用在節奏上大多十分整齊,不容易出現十分復雜的節奏,每個音樂段落之間大多是互相模仿或是重復。例如,《半城煙沙》這首歌的主歌部分就是以節奏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為主,在(1~4)小節和(5 ~ 8)小節中的節奏型一致,完全是重復上一樂句,只是改變了旋律部分。類似于這樣的節奏風格只是為了將“中國風”的氣質體現出來,呈現出中國風格的意境,雖然節奏類型大多以平穩為主,但是對于聽眾的感受則是欣賞山水畫卷,平凡而有不平凡。

2.3 器配特征

電聲樂是“中國風”流行歌曲的主要音樂配器,為了有效突出中國傳統的民族特色,在歌曲中充分地利用了中國民族樂器,例如,琵琶、二胡、笛子、古箏等,大多數是人們所熟悉的民族樂器,在歌曲背景中添加這些樂器能夠讓人們更加深刻的體會歌曲中所描述的意境,感受竹林細雨的美感,仿佛處于山水之間。為了增加歌曲的畫面感,民族樂器在“中國風”流行歌曲中的出現一般都是在前奏、間奏或是尾奏中。例如《青花瓷》這首“中國風”歌曲的前奏主要是以大鼓為基礎,通過擊打聲為歌曲的開頭部分,快速帶領聽眾進入到情境當中,再結合鑲片的滾奏,就好似山水間的云霧被撥開,更加清晰的體會山水之美。而后主旋律——古箏出場,以豎琴來增添色彩,作為和聲的鋪墊,并且從第三小節中的后半段,融入了曲笛,吹奏出宮、商、角、徵上行音階,反向的展開弦樂旋律。大鼓、古箏、豎琴、笛子的結合,將人帶領到煙雨江南的地區,仿佛身臨其境,而在音樂的最后,余音的設計也十分的巧妙,利用敲打擅板體現中國特色,更是讓人體會到濃濃的“中國風”。

2.4 演唱特征

在流行唱腔中融入戲曲元素,“中國風”流行歌曲與外國流行歌曲的演唱具有一定的相同點,但是在“中國風”流行歌曲中的戲曲唱腔則是外國歌曲所無法模仿的,戲曲的出現一般是在流行歌曲中的主歌與副歌之間出現。例如,《三國戀》這首歌曲,就插入了演唱者反串的京劇女旦唱腔:“等待良人歸來那一刻,眼淚為你唱歌”?!痘粼住返闹鞲韬透备柚g也利用到假嗓音長法,也是對京劇唱腔的一種模仿:“小城里歲月流過去清澈的勇氣,洗滌過的回憶,我記得你驕傲地活下去”。這兩首歌曲都充分地利用了京劇唱腔,但是《新貴妃醉酒》這首歌更是直接由京劇改編而來,有機的融合了京劇唱腔和通俗唱法,完美地演繹了這兩種元素,整首歌既干凈,又顯示出足夠的韻味,將“貴妃醉酒”的內涵充分地表達出來。

3 流行歌曲中“中國風”的藝術魅力

流行歌曲中融入“中國風”元素主要是將中華民族文化作為基礎,將流行音樂中的流行因素融入中華民族文化當中,不僅體現了流行歌曲的熱鬧,也體現了民族樂器的沉靜?!爸袊L”就是以另類的元素體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的特色內涵,為流行歌曲增添藝術感染力,聽眾在接觸以后反而會眼前一亮,舒緩人們的心情,處于鬧市之中也能夠靜靜的品味繁華中的世事,滿足了不同階級人們的審美需求。流行歌曲大多是用直接的告白方式來表達內心,而“中國風”流行歌曲更加委婉的描述,反而顯得十分精致,將歌曲的意境唯美充分地表現出來,帶領人們進入到特定的畫面中產生共鳴?!爸袊L”在流行歌曲中的應用不僅開辟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還象征著一個時代的審美需求,對音樂的熱愛,在音樂本地中體現中華民族的文化之美。例如,《東風破》中的愛情描述,讓人體會到凄美之感,《千里之外》這首歌更是展現出離別的愁緒,《青花瓷》的描繪更讓“瓷器”躍然紙上等等,在流行歌曲中融入“中國風”元素,利用獨具匠心的手法使得歌曲中的情景交融,使得藝術本體穿透到聆聽著的內心深處,體會到歌曲所要傳達的一種情懷,處于歌曲描繪的意境之中。這種結合民族文化的方式正式中國人的寶貴財富,更能夠利用這種方式帶領中國的新一代更加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

4 結語

每個中國人都擁有中國情結,尤其是處于我國這種生長環境中,受到中國傳統的教育,對“中國風”流行歌曲更能產生親近感,更容易帶入到歌曲的意境當中,給予聽眾更多美的享受,本文主要分析了流行歌曲創作中“中國風”的運用,以此讓更多人認識到流行歌曲中的中華元素,體會傳統民族之美。

參考文獻:

[1] 方文山.“中國風”歌詞里的文字游戲[M].接力出版社,2004.

[2] 尤靜波.中國流行音樂通論[M].大眾文藝出版社,2011.

[3] 付林.中國流行音樂20年[M].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

[4] 屠錦英.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與代表作品評述[M].迂寧大學出版社,2012.

[5] 李思.中國流行音樂簡化1917-1970[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4.

猜你喜歡
中國風流行歌曲創作
改革開放以來流行歌曲的正能量表達
《一墻之隔》創作談
創作隨筆
《打支山歌過橫排》——“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民歌”之十五
《摘葡萄》——“流行歌曲中的中國民歌”之十四
流行歌曲——賈樟柯的銀幕“簽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