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版畫發展的思考

2017-05-05 02:09陳海英林華秋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宣傳市場版畫

陳海英+林華秋

摘 要:中國版畫藝術在歷史的長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雖然有如此高的地位,但是版畫藝術的發展現狀已經暴露了許多問題。因此,我們應該重新認識版畫藝術理念,培養版畫藝術審美情操,重視版畫藝術的原創價值,培養新一代傳統文化繼承人。本文主要分析當代版畫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推動我國版畫藝術創新發展對策,以此促進我國當代版畫藝術的發展。

關鍵詞:版畫;魯迅;宣傳;教育;市場

1 版畫的起源

版畫在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長河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節點。第一次,中國古代從印刷術的發明到木刻雕版的發展,它的主要功能是為了當時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產生的印刷業,印刷業的內容題材主要是關于宗教、文化、教育、政治、經濟等密切相關的行業,印刷業主要是應用雕版木刻的復數性這一特征來滿足市場的需求。同樣道理,木刻版畫也在當中不斷發展完善。第二次,即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版畫之父”魯迅先生的大力倡導“創作版畫”,當然魯迅先生不僅把版畫作為一種新型的繪畫門類引進中國,還將版畫的重要特性充分發揮出其“大眾革命的武器”的作用。魯迅非常欣賞德國版畫藝術家凱綏·珂勒惠支,將其大量作品引進國內如石版畫《死神和女人》、木版畫《犧牲》和銅版畫《織工的防抗》等,魯迅先生還為此親自編選了一本版畫集《凱綏·珂勒惠支版畫選集》。同時還引進了比利時的法朗士·麥綏萊勒和蘇聯的一批現實主義藝術家的版畫作品。正逢當時蘇聯“十月革命”的勝利,將這股勝利思潮引入國內,作為有力的中國民主革命工具。魯迅在他自己文章中多次強調版畫這門藝術的重要性,大力推廣版畫藝術的宣傳工作。魯迅在《<新俄畫選>小引》里寫道:“多取版畫,也另有一些原因:中國制版之術,至今未精,與其變相,不如且緩,一也;當革命時,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二也?!逼渲小爱敻锩鼤r,版畫之用最廣,雖極匆忙,頃刻能辦”這正是版畫藝術的重要特性之一,同樣道出魯迅本人對版畫的熱愛程度。就是這份熱愛,將版畫藝術埋在中國的土地上,讓其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另一方面,中國處在非常時期,對于落后的中國民眾來說想創作只需要幾塊木板,幾把刻刀,無需過多的顏料就可以完成一副優秀的作品。無疑這是最好的,最簡單的藝術手法。同時,木刻版畫的制作流程也非常簡單明了,還有它可以重復印刷,在短時間內一塊母板印出無數張作品,用于各個刊物進行宣傳。這時期的木刻發展主要服務于政治革命,具有強而有力的戰斗性。當時在解放區形成了一道“延安魯藝”的藝術氛圍,幾乎所有畫家都在從事木刻藝術。在解放區、國統區各種報紙雜志都刊登大量木刻版畫作品,由此使版畫藝術在中國人民的心中生根發芽,當然魯迅這一偉人在當時的影響力和積極倡導也是一個關鍵所在。第三次,社會主義發展的初期,眾多藝術門類得到重視,版畫事業同樣得到發展最主要依賴于政府行為,主要的出發點是發展社會主義文藝和培養各式藝術人才。國家在發展文藝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資源。這一階段社會穩定,經濟、政治、文化有序發展,實質上計劃經濟為版畫藝術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2 版畫的現狀

時代境遷,印刷業不斷發展,中國的整體政治、經濟也發生著變化,各種藝術形式都在吸取其中的養分充分發展自己。隨著國家越來越發達,經濟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各方面都受到經濟轉向的影響,藝術作品也不例外,這時期藝術品不再是某種政治工具,在沒有政治輔助的情況下,必須要接受市場經濟的考驗。各種形式的藝術品在市場經濟面前必然展開了一場無形的競爭,讓社會和觀眾去評判。形勢所迫使不得已,一些藝術品和藝術家必須去尋找更多的生存空間。這時的版畫較之國畫、油畫、雕塑、工藝等嚴重缺乏競爭力。即使還有個別版畫藝術家仍然有一定的經濟效益,但縱觀整個形勢來看,版畫在國內的市場是非常艱難的。在新的問題面前我們才清醒地認識到,除了版畫圈內,有很多人并不了解版畫,不懂版畫,更不會有人去主動欣賞版畫和收藏。很多版畫藝術家被迫改行,團體越來越少,各大美院版畫專業的學生畢業后難以就業,大部分改行。大部分版畫藝術家的出路越來越窄,這是一個相當嚴峻的問題。

我們不能仍然處在自己的“象牙之塔”中孤芳自賞。市場的考驗才使我們發現,近幾十年來,雖然我們用版畫語言來反映現實生活和民眾,但并沒有意識到社會民眾在新時勢下對藝術品的新要求,事實上中國版畫已脫離了民眾的需求。我們只在自己的圈里搞活動,忙于展覽、創作、創新,沒有向社會努力宣傳版畫的價值,沒有認真去提高民眾的版畫欣賞能力,沒有去培養觀眾的審美意識,自然就不會有市場。國畫乃是傳統根基,油畫易于被大眾接受,雕塑工藝具有實用價值。版畫的長處呢?我們如果在不清醒的研究它、分析它,發揮其自身的魅力,會在競爭的道路上越走越窄。藝術品雖然是藝術家主觀展現自我的產物,但沒有人欣賞的藝術品必然是沒有價值的。中國的版畫事業要有大的發展,只靠少部分人來欣賞、收藏,這顯然是不行的,我們需要更大的市場,更多的民眾,那就得尊重觀眾的需求,用一定的精力去培養觀眾,逐步提高觀眾的審美能力,這不是一步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

3 解決辦法

一是努力宣傳。魯迅在《<木刻創作法>序》中對此作了說明,“為什么要紹介呢,據我個人的私見,第一是因為好玩。第二,是因為簡便?,F在的金價很貴了,一個青年藝術學徒想畫一幅畫,就得花一大批錢,畫成了。倘使沒法展覽,就只好請自己看。第三,是因為有用。在刊物上做裝飾,為文字或科學書的配插圖,用不著多說,這是最直接的藝術呈現方法?!苯佑|就等于宣傳,讓版畫成為大家經??吹降臇|西,成為大眾藝術,報紙、雜志、書籍插圖、裝飾畫,都有發表版畫作品,讓人們經常能接觸到版畫。同時要有理論家、批評家參與,用輿論的手段大力宣傳,充分利用展覽、拍賣、電視、網絡等各種媒體,使民眾充分接觸到這一門藝術,才有可能愛上它

二是從教育抓起。教育是一個長期培養過程,切不可急功近利。重點先放在美術學院、師范院校及各種有關美術專業學校的版畫課程教育。在國外,版畫是藝術類的必修課,而我們國家有的美術專業學校、師范學?;蛘呙涝旱膸煼断档?,竟完全沒有將版畫專業列入人才培養計劃當中。所以教育應該先從美術界內部做起。只抓內部教育還遠遠不夠,還應該重視中小學的美術課的版畫教育,廣泛普及版畫知識,要從兒童和青少年抓起。當然全民普及工作還要靠更多的人去努力,每一個版畫家都有責任和義務。教育工作是需要幾代人去努力、去奉獻。

三是開發市場。商品的價值源于生產勞動以及基本價值所決定,作為藝術品是藝術家勞動所產生,要用正確的價值去衡量藝術品,是對藝術家的一種尊重。藝術家以自己的藝術品通過展銷、拍賣等途徑轉換到收藏者的手中,本質上就是藝術服務于大眾。藝術家將得到的經濟補償進行藝術的再創造,這就是市場經濟對藝術發展的一個良性循環過程。版畫藝術發展需要市場,在沒有任何前提下市場是不接受的,需要我們去開發,要一步一步實踐。先了解需求,后研究規律,最后抓住機遇。要經得起反復推敲,讓人們認識收藏版畫作品的價值,充分發揮版畫的特性。尊重觀眾的需求,研究方向多以當代人的心理狀態、生存狀態、生活狀態為題材的表現方式。堅信人民是需要藝術的,特別是在時代不斷發展,經濟水平穩固提高,人們對藝術欣賞的需求是必然的,重點在于我們如何尋找其中的共鳴點。在這個普及與提高的過程,民眾適應的一段過程,先要適應市場,然后培養提高市場。市場的開發過程,是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蘇州、云南、四川等地早在改革開放前期都已經有成功的市場的經驗,我們應該吸取它們的有利條件,將經驗轉化成行動。

第四要轉變觀念,藝術創作是藝術家的自我表現,以及自我完善。但藝術品對于社會影響是不能否定的,中國版畫經歷了無數的風雨,有來自正反兩方面的經驗和教訓,今天我們應更清醒地認識它的社會價值。

4 版畫的發展前景

正如魯迅在《<木刻創作法>序》中所說:“路是廣大得很。題材會豐富起來的,技藝也會精煉起來的,采取新法,加以中國舊日之所長,還有開出一條新的路徑來的希望。那時作者各將自己的本領和心得,貢獻出來,中國的木刻界就會發生光焰。這書雖然因此要成為不過一粒星星之火,但也夠有歷史上的意義了?!?/p>

充分挖掘版畫的潛力不管是在技法上還是在題材上,發揮版畫語言的魅力,詮釋了版畫現代感和裝飾感,認真研究版畫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版畫語言形式本身極為豐富,表現的題材也非常廣泛,其中各種版種的版味、印痕和肌理,潛藏著無限的趣味和精神內涵,具有較高的觀賞、收藏和陶冶性情的價值。我們完全可以創作出具有時代特征、中國特色、人們喜聞樂見的精美藝術品。

參考文獻:

[1] 梁文靜.淺談版畫發展[J].文藝生活,2012(8).

[2] 楊德忠.魯迅倡導現代版畫運動的緣由考[J].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茖W校校報,2005(1).

[3] 郭亞波.中國現代版畫[J].科技信息,2008(23).

[4] 劉洋.我眼中的版畫——淺析版畫的發展與市場[J].文藝評論,2007(2).

[5] 張彪.當代版畫創作與文化資源共享[J].天津美術學院學報,2008.

[6] 魯迅.木刻創作法[M].上海讀書生活出版社,1937.

猜你喜歡
宣傳市場版畫
版畫作品選登
逐風騎行——擦色刻版畫
拓印版畫是這樣做出來的
打造醫院里的“主流媒體”
高職學生志愿填報取向及滿意度調查研究
手機報面臨的發展困境及紓解之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