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仙霧繞入境來

2017-05-05 11:58張麗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石英砂張家界山水畫

張麗

摘 要:張家界武陵源從被發現至今三十多年時間,雖奇山異水,但真正構建成區域性畫派還路漫漫。

關鍵詞:張家界;中國畫;山;水;樹;云;構圖;勾;皴;點;染

0 前言

正所謂“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張家界這顆“隱藏在深閨的璀燦明珠”,被畫家吳冠中一次無意識采風時闖入并發現于20世紀70年代末,稱頌迷人的張家界是名副其實的人間仙境,有著泰山之雄渾、華山之險峻、黃山之變化、桂林之秀麗。作為中國的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湖南省西北部的張家界市, 因其特殊的石英砂巖質山體峰群于1992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被列入世界地質公園。

1 張家界山水畫的研究現狀

張家界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巖峰林地貌景觀吸引了一些畫家學者前來寫生采風,尋找繪畫創作靈感。但真正以此為題材付出大量精力的畫家卻并沒有很多。因此,在此次深入寫生考察之后,希望對張家界武陵源的與眾不同之處加以描述記錄,并且剖析、研究、探索、尋找中國畫中的山水類題材繪畫語言加以表現張家界山水所蘊含的獨特意境效果。

2 張家界山、水、樹、云

北宋畫家郭熙《林泉高致》云:“山以水力血脈,以草木為毛發,以煙云為神采。故嶋水而活,得草木而華,得煙云而秀媚。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盵1]張家界的山水景觀有別具一格的魅力,在沒進入風景區之前的山脈呈丘陵狀并無太大特色,一到核心景區我們就被鬼斧神工被刀劈一般的山勢所吸引,似人工雕琢而形成。這里在四十億年前是無邊無際的海洋,現在的核心景區是三億多年前浪淘沙沉淀幾乎純凈的石英砂,再歷經千萬年成為五百余米厚的石英砂巖,石柱周邊逐漸減薄且地殼穩定下滑力小,成為聳天而立的砂巖峰林。

傳統山水畫是以一種固定形式在表現色彩的,但色彩在大自然中卻是千變萬化。每日寫生于不同地點,經觀察金鞭溪的鵝暖石顏色偏綠灰色和赭石色,石質偏粗糙;而十里畫廊的溪水邊的石頭更多的是粉紅色到偏紫色,石質細膩易碎易染色。地質變化在此形成了微妙的區別,給了我們一種發現美的驚喜之感。山體裸露出來的石頭顏色也有所變化。遠遠觀望而去是赭石色為主其間穿插著石綠色和朱砂色,在陽光不同角度照射下層次陰影豐富,和古典青綠山水畫面的顏色構成基本一致。巖石基本占山體的五分之四,其上覆蓋的植被占五分之一,其下根部支托的山陵植被全覆蓋。山石的紋路上以豎線為主,橫線為輔助,都是橫平豎直的感覺,巖石堅硬轉折感強烈,山頭、山體多為棱柱形。繪畫性上不論畫精細的古典青綠山水還是畫較當代的潑墨山水都是很好的素材,細節和整體性兼備,畫面容易出效果、視覺沖擊力更強。

張家界的水有瀑布、湖潭、溪流、泉水等形態,繪畫語言中點、線、面都可以加以利用表現。其中多為潺潺流動的小溪,水流不大卻充滿智者的靈性。有著儒家山靜水動的思想特點。[2]

由于長時間的沖擊溪流河床上有整塊的凹槽石片,呈現赭石、碧綠、湖藍的顏色分層,波光粼粼猶如一塊寶石般閃閃發光。飛流瀑布出于兩山夾口之處,垂落于高峰之間,構圖于畫面之中多位于中景和遠景,仿佛是畫面中的音律節奏,增添了畫面的生機與趣味,似齊白石先生《蛙聲十里出山泉》之巧妙。

張家界的樹以“武陵松”為主,多長在皴裂的懸崖峭壁之上,尤其是石柱形的山頭上的一棵棵蒼翠挺拔、迎風傲雪而立堅韌的松特別感染人?!拔淞晁伞眰€頭較小、松針短而粗、盤根錯節、姿態遒勁扎根于堅硬的石英砂巖中。許多松已經枯萎卻還屹立不倒,著實為我們所感嘆敬佩。在繪畫性上,這種高高挑起的松頗具一種高姿態的美感。其他的雜樹也在豐富我們的畫面,高低、疏密、深淺、遠近等都是非常好的自然之師。

在張家界的群山之上總有時濃時淡時隱時現的云霧繚繞,一陣兒煙雨霏霏一陣兒霧散云開,景色有萬千變化。即使在晴天,云飄乎其上,剛硬的山峰也變得神秘妖嬈。我們在金鞭溪和十里畫廊的山腳下仰望其景霧鎖山腰如夢如幻,撲朔迷離的山峰時隱時現,總在變化莫測,給我們帶來無窮的想象空間,猶如在仙境一般。

3 以恰當的繪畫語言描繪張家界

山水畫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精神的繪畫種類,詩情畫意的美感最能使觀者為之動容感染?!跋删场笔菑埣医缟剿奶攸c,也是國畫所追求的至高意境。正是因為此使得張家界在被發現后如吳冠中、白雪石、何海霞等一批畫家前來描繪寫生,表現了其山水的獨特魅力。

其他的山脈景色經過近千年一代又一代的畫家探索表現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繪畫體系。而張家界在發掘表現上時間短且山形特殊,所以很難找到參照體系。這是繪畫表現張家界山水的一大難點,但又可以說是一大利處,因為沒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縛才可以更好地自由發揮創新表現。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高遠”“深遠”和“平遠”的“三遠法”,在構圖張家界山水畫時可以完美運用?!案哌h”即自山下仰望山巔,可以于風景區中的山腳下的空曠地帶作畫,高山仰止之感躍然紙上?!吧钸h”即從前方的山脈看后方的山,恰逢張家界峽谷溪流眾多,于金鞭溪或十里畫廊的河床上取材都是絕佳之地?!捌竭h”即由近山而望遠山,于連綿不斷的山脈峰墻頂端遙遙畫去亦是非同尋常的壯觀。[1]

張家界舉世無雙的石英砂巖地貌繪畫性十足,但橫有成層成片、縱有垂直節理的結構猶如石塊堆集而成的大型積木,在勾皴表現時需要結合傳統,用新的筆墨語言加以表現。由勾法和皴法共同構成的筆法是筆墨技法的核心,也是中國畫的技法的根本。勾用于描繪山石的輪廓線,表現山石的外部形狀特點,如大小疏密等。皴則用于表現山石的內在質感紋理。謝赫“六法”中的“應物象形”就要求我們在表現不同的素材時要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以自然為師,結合傳統技法找到與所要表現對象相對應的表現形式。古人云:“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石英砂巖石質堅硬、轉折感強,可借鑒馬遠的“斧劈皴”和倪瓚的“折帶皴”加以表現。但認識和實踐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實踐和變革。張家界獨特的地貌特征對于中國畫的勾皴法具有獨一無二的貢獻價值,必將產生新的方法豐富中國畫的筆墨語言。

一般的作畫步驟是先勾皴再點或染。點,是一類重要的山水畫表現手法,在畫山水之時可用之以表現樹、草、苔蘚、云煙、遠山等。張家界的山本來是靜靜地座落于那里,紙上畫上有山泉顯得有靈氣之意,而苔點點上之后才會更加生動無比。[3]借鑒北宋米芾的“米氏點法”方可點出此地多煙雨靈動的云山霧罩之特點。

張家界的山大部分處于裸露狀態,而積木狀的石頭構成在畫面上易瑣碎松散,染,則是起到收拾畫面、整體協調合作的關鍵點。用水墨表現時可用五色分墨渲染結構促成整體協調;用色時則可借鑒石英砂巖山體本身的多石黃、赭石,少石青、石綠、朱砂的天然之彩,顏色運用相近色和對比色加以對比突出、積染烘托主體,使畫面效果更加具有感染力。

4 結語

張家界武陵源是畫家們藝術創作靈感不竭的源泉,畫者需常思考、多實踐、勤研究,此后才可掌握其性情特質而得其神韻,完美表達如此神圣之地。

參考文獻:

[1] 郭熙.林泉高致[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2013.

[2] 朱良志.真水無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4] 姜一灑.石濤畫語錄研究[M].臺清:臺灣中國文化大學,1982.

猜你喜歡
石英砂張家界山水畫
我來打開山水畫
高溫高壓下石英砂粒徑對油井水泥石性能的影響
中國山水畫的成熟
鳴律
一幅山水畫怎么題字?
張家界看山(外四首)
“醉美”張家界
人間奇景張家界
老年教育(2016年10期)2016-11-23
看張家界的漫山紅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