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樂元素對包裝形態創新啟示

2017-05-05 18:46牟明霞王子楨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牟明霞+王子楨

摘 要:包裝形態是包裝設計作品在結構、造型、材料等因素的影響下所呈現出的一種形式和狀態。玩樂元素對包裝形態創新則是通過概念包裝形態的嘗試、仿效自然的聯想、環保理念的融入提升包裝形態的價值,滿足人們的情感需求。

關鍵詞:玩樂元素;概念包裝;仿生包裝

玩樂,并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是嘩眾取寵,而是設計者通過縝密的思維活動進行的更多具有創造性常識與創新。同質化商品競爭越演越烈,為了能使自己的產品在眾多產品中脫穎而出,達到促銷的目的,包裝形態的設計與創新就成為提升產品競爭力的有效手段。將玩樂元素注入包裝形態的創新中,它是一個設計理念提升、認識形態、發覺自然、了解包裝功能以及消費者情感需求的過程。從表面上看,對包裝形態創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商品的銷售,滿足消費者的生理以及內心情感的需求,但實則是體現了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以及價值觀念的改變。

1 將概念設計方法引入包裝形態創新中

概念設計是藝術發展過程中受意識形態中概念藝術影響形成的設計模式,隨著人們思維意識、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概念藝術在不斷的影響著設計,并且被應用。將概念藝術引入包裝設計形態創新中,使包裝成為一種最深刻、最前衛、最豐富、最代表現代科技發展與設計水平的設計產物,引導使用者的消費行為與審美趨向,促進新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概念包裝的設計過程中,設計者是一個發現問題,然后協調各種想法,最終解決問題的一個運用直覺且又系統有序的過程。設計師應根據企業提出的訴求,依據產品的性能,對比同質商品包裝的形態表現,以及消費者的需求,在滿足包裝功能的前提下實現包裝形態的創新。

概念包裝形態設計應該遵循的是個性的體現與創造性的表現,體現商品競爭的活力,避免設計的雷同與陳舊。創新就成了概念包裝設計的指導思想,設計者可以從設計理念、擴展包裝功能、革新技術、造型創新等方面進行思考。

1.1 設計理念的創新

在包裝的實用功能滿足的前提下,設計師可以通過設計主動的向消費者傳達一種全新的消費理念,全新的概念性包裝實則是對新的生活方式的倡導。這種創新是在傳統包裝的基礎上對包裝的再發現與創造。

1.2 功能的創新

傳統的包裝在實現實用功能即保護產品、方便 運輸與儲藏、引導消費后包裝就完成了其使命。而概念包裝是在其原有的實用功能基礎上擴展包裝的功能,實現包裝的價值增值。

1.3 技術的創新

重視新材料的嘗試、結構的創新、加工工藝的改進,應用新技術實現產品包裝形態的突破,并且探索如何將新科技、新技術應用到產品的商品化進程及市場推廣。

1.4 形態結構的創新

在包裝設計中,任何的造型形態都要通過內在的結構來支撐。結構是包裝的骨骼,包裝的結構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堅固耐用、是否獨特靈巧直接決定著包裝的實用性、經濟性與審美性。在商品經濟日益發達的今天,人們的價值觀念、消費形態、審美情趣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設計師應注重包裝形態的創新,在滿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以其新穎、獨特的外觀設計增強包裝的形式感與種種美的體驗。

2 仿生包裝形態設計

所謂“仿生設計” 它是以自然界萬事萬物的“形”“色”

“音”“功能”“結構”等為研究對象,有選擇地在設計過程中應用這些特征原理進行的設計,同時結合仿生學的研究成果,為設計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正如德國著名仿生設計大師路易吉·克拉尼所說“設計的基礎應來自誕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現的真理之中?!盵1]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得我們的世界形態萬千,它不僅孕育了生命,更是以它獨特的魅力讓我們獲得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成為我們包裝形態創新的楷模。以自然形態為創作元素,將自然物的優美形態、巧妙構形與包裝形態設計的自身特點相結合,利用人們所產生的視知覺上的“真實”感,不僅增加了包裝形態設計的生動性、趣味性與創新性,還能獲得從功能到審美的完美體現。

2.1 生物結構的包裝形態設計

生物結構是物種進化過程中最理想的自然選擇形式,具有高度的合理性與審美性,同時也具有鮮明的生命特征。結構仿生設計通過對自然生物由內而外的結構特征的認知,再將其分解為抽象的元素,結合點、線、面的構型法則,根據產品的性能與特征,進行的包裝形態設計,從而使包裝形態具有自然生命的意義與美感特征。例如設計師通過對自然形態的花的生長變化以及相應的結構改變的模擬,運用仿生學原理設計出的花朵形態包裝盒,包裝合起時它如一含苞待放的花朵,包裝開啟后,它又宛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別具匠心的結構造型,使得包裝易合易開,同時也帶給消費者美的享受。

2.2 仿生物表面質感的包裝形態設計

自然萬物有著其特有的質感與肌理,這種表象不僅僅是一種視覺或者觸覺的感官體驗,更代表了這一物種的內在功能需要,具有深層次的生命意義。在包裝形態設計中,通過對生物表面肌理與質感的模擬、設計創造,這種有趣的設計,不僅能夠增強包裝形態的意義和表現力,同時也能帶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情感體驗。

2.3 仿生物功能的包裝心態設計

功能仿生的包裝設計,其主要研究自然生物的客觀功能原理與特征,從中得到啟示以促進包裝功能改進或包裝形態的創新。自然界中的動植物為了求得生存與發展,在經過漫長的進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功能形態特征,這些功能、特征成為它們天然的“自我包裝”。如果我們對這些天然的自我包裝形態進行提煉、抽取、再設計,這無疑也是一種包裝形態的創新方法,在功能與形態中完成功能與審美,形態與趣味的共生。

2.4 仿生物意象的包裝形態設計

生物的意象是在人類認識自然的經驗與情感積累的過程中產生的,仿生物意象的設計對產品語義和文化特征的體現具有重要作用。例如,當我們看到某一自然物時,由于長期受文化、習慣、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一自然物已轉化成特定的視覺符號,因為也就有了語義傳達的功能。這些都給我們包裝形態的創新提供了思路。將這種視覺符號運用到包裝形態中、利用視覺符號對人的視覺、觸覺、味聽覺的刺激來傳遞信息或幫助人們對以往的經驗進行聯想和回憶,增加包裝的附加值,從而加深產品的印象,提升品牌價值。

3 環保理念融入包裝形態的創新

伴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卻在遭受著巨大的破壞。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每個社會成員義不容辭的義務。新世紀的設計師應具有環保的視野和對社會長期負責的意識,一個優秀的包裝形態設計,不僅要能給人們帶來使用上的便利、審美的愉悅,還應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保護生態環境。反對為了追求奢華的過度包裝形態,鼓勵結合不同的加工方式、運用新材料以及擴展包裝的功能進行包裝形態的創新。這種具有環保理念的包裝形態創新,無形中也增添了包裝形態的趣味性,使人們從作品中感受到設計的人文關懷。如運用紙漿制作的各種酒外包裝,造型新穎,富有獨特的觸感,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還可以通過擴展了包裝的功能,實現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持的三原則:減少浪費、回收利用、重復利用,還增添包裝形態的趣味性,以形態體現對人的關懷。

4 結語

玩樂元素對包裝形態創新,改變傳統由包裝實用功能決定形態,以全新的設計理念為包裝形態的創新提供了一系列的思考方法。關注消費者的需求、通過包裝實現產品的價值增值,以人為本,體現設計對人的關愛。

參考文獻:

[1] 楊茂林.自然形態仿生在包裝設計中的應用研究——論包裝形態仿生設計[J].藝術與設計,2007(10):40-4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