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論在幼師舞蹈教學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探索

2017-05-05 16:05袁薇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幼師教學

袁薇

摘 要: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是一個源遠流長的舞蹈類別,其內容內涵豐富且廣泛,并且一直是專業和非專業舞蹈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文就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進行探索,簡單的論述在幼師生舞蹈教學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特點、教學優勢等。

關鍵詞:幼師;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

筆者一直都很喜歡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特色舞蹈,也是中華悠久歷史的傳承。它的演繹時而嬌羞可人,時而落落大方,時而小家碧玉,又時而粗獷豪邁。著名的舞蹈家楊麗萍老師,憑借著一支傣族舞蹈《雀之靈》成為了“孔雀公主”,隨后她又憑借著對云南民族的熱愛以及對舞蹈的追求造就了《云南映像》,并登上了世界的舞臺,贏得了全世界的掌聲。在楊麗萍老師的經歷中,我們看到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魅力所在。筆者是一名幼師生教師,在我們的教學課程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是教學的一部分,常見的“漢、藏、蒙、維、朝”是我們教學的基本內容。筆者常常在準備課程時思考如何才能在教學中體現出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精華和魅力。下面我就在這里簡單論述一下筆者在幼師舞蹈教學中對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教學探索。

1 中國民族民間舞蹈的藝術特色

1.1 多樣性

中華民族是由56個民族組合而成的大民族,所以它的文化也是非常有特點的一種文化。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人們不斷在探索民族的大文化,自然地,舞蹈文化也在這文化的探索中應運而生了。每一種不同民族的舞蹈都蘊含著這個民族的風俗、審美、環境等客觀因素和社會因素,那么每一種民族的舞蹈也是不同的,所以中國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多樣性的藝術特點。

舉個例子,舞蹈中常有“一鷹三態”的說法。蒙古族人生活在遼闊無垠大草原,鷹在蒙古舞蹈中所表現出來的形態就是蒙古族人豪邁的氣概以及勇往直前的勇猛;在藏族人的習俗中,有鷹可以把死去的人的靈魂帶往天堂的說法,所以在藏族人的眼中,鷹是一種神圣不可侵犯的神鳥,那么在藏族舞蹈中,鷹的形象就顯得高貴和神圣了,舞者都會帶著崇敬的心態去演繹鷹的形態;在說塔吉克族,塔吉克族人民生活在帕米爾高原上,民族文化中融合了西域舞蹈的風格,所以在演繹鷹的形態上與前兩者大相徑庭、風格獨樹一幟,雖然塔吉克族人也對鷹充滿了敬畏的心理,但舞蹈節奏鮮明,鏗鏘有力,舞蹈動作更顯得輕盈和灑脫。

1.2 繼承性

不一樣的地域不一樣的文化造就出了不一樣的民族民間舞蹈,它積淀著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社會背景和民風民俗。我認為,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是承載了我們的悠久歷史,每一種民族的舞蹈特色都可以從中感受到歷史的變遷,所以民族民間舞蹈具有一定的繼承性,這就更需要我們老師去發展和探索了。

例如,朝鮮族舞蹈。朝鮮族人民是生活的中國東北部的長白山腳下,在大自然的陶冶下,他們樸實而純善,這種美好的習俗使得他們的舞蹈也帶著一種瀟灑、典雅的風韻。他們的信仰使他們有一種崇尚鶴的心態,他們認為,鶴是長壽、幸福的象征,這種崇尚在經過長年累月的藝術加工后出現了朝鮮族舞蹈中飄逸脫俗的“鶴步”,沉穩且雅致。朝鮮族在儒家思想和佛教的影響下,女子的思想相對較為保守,所以形成了女子含蓄、柔美的舞蹈風格。

這是筆者認為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最重要的兩大藝術特色。

2 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教學

2.1 讓學生深刻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

之前,筆者說了民族民間舞蹈的兩大藝術特色,這也是筆者認為必須在學習民族民間舞蹈之前需要讓學生深刻了解的文化背景,只有在真正了解了民族的文化背景以后才可以從內而外地去在舞蹈中感受這個民族的風格。

藏族是在我們的教學任務中是第一個教授的民族舞蹈。在開始藏族的動律學習之前,筆者會讓學生了解藏族人的居住環境、宗教信仰等一些社會因素,讓他們明白在藏族民間舞蹈中,松胯、向前曲背等這些常見的藏族舞蹈體態正是由于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地區繁重的勞動生活以及他們虔誠的宗教習俗所演變而來的。只有明白了解以后,他們在學習藏族舞蹈的同時才能發揮自己的二度創作,將舞蹈表達的更完整,風格更準確,神韻更到位,這樣才能使學生對民間舞蹈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提高了教學效率和質量,達到教學目的。

2.2 “采風式”教學,讓學生喜愛民族民間舞蹈

有時候舞蹈教學是枯燥而乏味的,每節課有每節課的教學任務,這讓老師和學生都少了很多去感受舞蹈的心情,更多只是去完成一種任務。在這樣的教學前提下,筆者認為應該對教學方式作出適當的改變,進行開放式教學,讓學生不光光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學習,更多的是要發自內心地去喜愛舞蹈,只有真正喜歡,才能在以后的幼兒教育中將舞蹈的美好傳承下去。

除了常用的“我教——你學”的模仿式教學模式,可以適當增加戶外課程的教學模式,在專業上來說,應該稱之為“采風”。不過,真正的“采風”是指到當地對民情風俗的采集,了解當地的民歌民謠民舞并進行的搜集。但是介于教學條件的約束,筆者認為可以放寬對“采風”的定義,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舞蹈,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放開自己的肢體,也從另一種教學上感受不同的民族民間舞蹈。

2.3 創造性教學,發散學生思維提升藝術修養

筆者一直認為民族民間舞蹈是練習學生舞蹈編創能力的好媒介。它不似現代舞這么隨性,也不似古典舞那么行云流水,每一種不同風格的民族舞蹈都有不一樣的動律和體態,如何在舞蹈編創時保持該民族原有的形式和風格特點卻又要創作出不一樣的形象及精神是需要很豐富的藝術修養的。

“即興創作”是課堂上最常用的練習學生發散思維的教學方式之一,學生既是表演者也是創作者,舞蹈要表達的內容,自己最清楚也更容易散發情感。讓學生發散思維,即興創作是激發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一種創造性教學,學生可以根據個人創作的構思和想法,不拘泥于形式,嘗試不同的創作手法,從原有的形態和風格中提煉出自己想要的舞蹈形象。

3 結語

舞蹈是幼師生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幫助幼師生全面發展,而中國民族民間舞的學習更是舞蹈學習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提升學生藝術審美和藝術修養的好平臺、好媒介,對幼師生開展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意義是重大的。作為一名幼師生舞蹈教師,筆者也需要常常提升自己的舞蹈審美和改善單一的教學方式,規范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從動律、體態等基本入手,循序漸進引導學生感受民族民間舞蹈的魅力,從而使學生準確掌握所學內容,并又能跳出各種不同民族民間舞的風格韻味。不僅要做好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還要不斷改進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方式,這樣,學生們才能真正喜歡民族民間舞,只有喜歡了才能領悟民族民間舞的精華所在。這也為他們日后的幼兒舞蹈教學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張琳.“元素教學法”在民間舞蹈教學與創作中的得與失[J].大舞臺,2009(4):108-109.

[2] 李云萍.將幼師引進民間舞蹈的百花園[J].大眾文藝,2010(15).

[3] 羅雄巖.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猜你喜歡
幼師教學
網紅幼師 撕掉標簽,拒絕被定義
男幼師荒
幼師之歌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一名幼師的高山族舞蹈情懷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表演:幼師語文口語能力培養的有效途徑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學心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