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美術通識公共教育碎片化模式初探

2017-05-05 16:24潘美秀
藝術科技 2016年11期
關鍵詞:碎片化學習

潘美秀

摘 要:互聯網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日益融合互通,信息傳播手段層出不窮。筆者以此為契機去探索在互聯網全媒體的背景下美術通識公共教育模式,在靈活的“碎片式”學習模式中逐漸形成美術通識學習氛圍,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體驗美術的精髓,提高對藝術的修養和欣賞能力,培養人們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的能力,從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

關鍵詞:互聯網全媒體;美育通識;碎片化學習

1 互聯網全媒體與美術通識公共教育

1948年《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人有權利自由參加社會的文化生活,享受藝術,并分享科學進步產生的福利。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度,早在先秦時期的樂教理論和實踐就體現了優秀的藝術教育傳統。時至近代,蔡元培先生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以“以美育代宗教”的觀點聞名于世,強調美育是一種重要的世界觀教育。美術通識公共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能培養人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良好的美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公眾的“審美體驗”。推動民眾的“審美文明”的基本素養之培養,有賴以更豐富更系統的公眾通識美育實踐?;ヂ摼W全媒體時代的到來,極大地拓展了美術公共美術教育的時間和空間,并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與此同時互聯網全媒體自由多元的信息呈現方式,也勢必改變著學習方式、學習資源、學習方法的格局,影響和引領當前的學習文化。

2 美術通識公共教育學習資源需求的轉變

美術通識公共教育與學校美術教育既有聯系有很大的區別,其聯系表現在:公共通識美育往往是學校美術教育在社會中的衍生,其區別在于:社會及家庭教育受眾的復雜性、時間的片段性與空間的不定性。所以學習時空的分割、學習者自身的各種因素,使得注意力穩定性變弱,人們需要微型學習資源以適應新的學習文化和學習方式?!八槠健睂W習正是這樣一種認知盈余式的學習方式。

3 美術通識公共教育碎片化學習模式

因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我國公共素質教育結構存在明顯缺陷。美育通識教育在社會、成人教育中的開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可接受終身教育尚不夠完善。大眾傳媒科技傳播力度不夠、質量不高。究其緣由,一方面面對普通公民的美育教育是熏陶式的長期實踐,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公益行為,短期內難見成效。另一方面,公民教育受眾的多樣化和分層化,又不斷分化成社會地位和利益要求各不相同的群體,客觀上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難度。

“碎片式”學習,意為通過一片一片、一點一滴的信息和知識的獲取,以及學習思考積累,達到了解情況,增加知識,提高技能的目的。無論是在上班乘車的空當,還是平常家務工作的同時,手機APP、有聲讀物等教育內容呈現,利用碎片時間進行學習知識、工作技能、提升自我等。更加符合美術通識公共教育的特點。

“碎片化”學習形式靈活,資源多樣,它在互聯網上表現為“博客”、“微博”、“QQ空間”、信息搜索和瀏覽、新聞資訊,等等。這些東西看似“碎片”,其實有許多精華、許多思想、許多心情,以及諸多的歷史和現實的記載,也是彰顯個性和個人優勢特點的東西,這就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東西,是吸引人的、快樂的東西,更加有利于形成美術通識學習氛圍。學習受眾可以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體驗美術的精髓,提高對藝術的修養和欣賞能力,培養人們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而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養。也更能滿足公民美術教育受眾的多樣化和長期性的需求。

“碎片式”學習的表現形式是發散的,與學校教育“系統性”學習方式有著鮮明的不同特點和區別。如果用一棵樹來比喻的話,“系統性”學習是樹根和主干,“碎片式”學習則是枝繁葉茂的樹枝和花朵、果實。網絡“碎片式”學習的傳播速度快,復制性強,知識技能和經驗的疊加性都較強,這種自由的學習模式對于,“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都大有益處,顯然是“學習型社會”的先進學習方式。

總的來說“碎片式”學習這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學習方式,提供了更加細分的教育服務。它靈活而富于生命力,受眾更容易根據自己的不同需求,進行選擇性學習,實現對受眾的全面覆蓋及最佳傳播效果。

4 美術通識公共教育碎片化學習的關鍵點

4.1 “碎片化”模式與興趣點的營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互聯網背景下“碎片化”后的學習是沒有時間和空間中心的,這極大地解放了學習者的主體性。良好的美育教育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公眾的“審美體驗”,而“碎片式”學習是一種具有豐富學習體驗感受的學習模式。有利于增強學習者的興趣。在美術教育領域里的豐富教學資源也會在與新媒介碰撞中,散發出更加豐富和迷人的色彩,開創出新的氣象。

4.2 “碎片化”互動式的學習方式

靈活的推送,討論、知識的積累,容易形成互動分享的氛圍,讓學習參與者幾乎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從自己的移動設備上獲得信息。而信息交互可以引出創造話題性,在鮮活的美術通識學習氛圍中,大眾可以潛移默化的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例如視頻類學習資源的興起與廣泛應用,在傳播和共享課程知識方面,受到的高度重視,使得視頻課程從學校教育走向社會,獲得更廣泛的關注。再加之以微博為代表的“微動力”促進了 “微時代”的快速發展,“微”己置身應用于各領域。其中“微課”的開發更是非常典型的知識“碎片化”的教學形式,可以把一個系統的內容分成若干個小單元,便于學習者根據自身的興趣及學習情況進行選擇。

4.3 美術通識公共教育的碎片化模式價值取向

“碎片化”自主翻轉式認知學習,對于一個人自覺地完善、增強公民藝術素養、實現全面發展有重要意義。也是國家提倡全民參與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美育通識公共教育碎片化模式應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寓教于樂”和“技能主義”美術教育,面對中國文化現狀,應從根本上變革自身形式。首先應建立新的人文精神,以學習受眾實際情況為出發點,以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優秀文化為依托,樹立更高更長期的非功利性學習與引導目標。美術通識公共教育不應忽略綜合全面開發的意識 ,不再單純作為一種訓練個體藝術技能和強調道德教化的規范性教育,從而自然的走向人格的全面發展與塑造。

5 結語

美術通識公共教育作為美育教育的重要部分,現階段在社會、成人教育中的開展展尚不全面和深入,公民可接受終身教育尚不夠完善?;诨ヂ摼W全媒體時代的大背景,“碎片化”學習模式靈活多元的信息獲取方式與互動性等特點,有利于美術通識公共教育的構建與開展,從而在點滴的美育滋養中,培養公民的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逐步走向人格完善,以美啟真,以美儲善。

參考文獻:

[1] 金林祥.教育學概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 高平叔.蔡元培美育論集[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61.

[3] 楊現民,余勝泉.生態學視角下的泛在學習環境設計[J].教育研究,2013(3):103-110.

[4] 余勝泉.推進技術與教育的雙向融合——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解讀[J].中國電化教育,2012(5):5-14.

[5] 杜衛.“感性啟蒙”:“以美育代宗教說”新解[J].浙江社會科學,2003(9).

猜你喜歡
碎片化學習
構建同步微視頻群供學生個性化學習的探索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碎片化學習研究
試論移動學習應用于在職人員再教育的可行性
英語課程網絡化與學生學習狀況分析
技術環境發展下基于微視頻課程的碎片化學習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