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語辨析:知語境,明語源

2017-05-13 15:57王海玉
高中生學習·高二版 2017年5期
關鍵詞:語源望文生義形容

王海玉

從近幾年高考全國卷來看,成語辨析題有如下特點:①考查形式相對穩定:主要是單項選擇題,題型不斷變化。②考查重點明確:一是考查熟語中的成語;二是考查誤用,集中在望文生義、褒貶誤用、用錯對象、不合語境等方面。③命題材料鮮活:選項材料貼近現實生活,時代感強。解說成語誤用的角度很多,本文從語境和語源兩個角度解說。

知語境 成語辨析考查并不是要我們死記硬背,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應用。近幾年,考查語境義一直都是熱門。

例1 李師傅被評為勞動模范,同事們來慶賀,街坊鄰居來討喜糖,親戚好友來鬧酒,真是滿城風雨。

分析 “滿城風雨”形容事情傳遍各處,到處都在議論,多含貶義。顯然,成語的情感色彩不符合語境。

例2 一名慣偷在車站行竊后正要逃跑,兩位守候多時的反扒隊員突然攔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將他摁倒,結果人贓俱獲。

分析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貶義。該句應是對反扒隊員的肯定,應用褒義色彩的詞語。

例3 桂林的山水真是神奇秀麗,青青的山,綠綠的水,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分析 栩栩,生動活潑貌。一般情況下這個成語是用來描述文學藝術形象的。例句用來形容自然界,使用對象錯誤。

例4 山飾水,水飾山,山水相連,巧奪天工。

分析 “巧奪天工”這個成語是專用于形容人工創造或制造的非自然產生的物品。顯然,該句用錯對象了。

例5 有缺點錯誤就要及時改正,否則就會養虎遺患,鑄成大錯。

分析 養虎遺患,比喻縱容敵人,給自己留下后患。這個詞多用在敵對勢力方面,而不能用于自己。

例6 同學們經常向老師請教,這種不恥下問的精神值得提倡。/劉廠長的開場白可謂拋磚引玉,引導我們提出了許多建議。

分析 “不恥下問”和“拋磚引玉”都是謙辭,稱自己。這里犯了謙敬錯位的錯誤,屬于語體風格誤用。常見的謙辭有:拋磚引玉、狗尾續貂、班門弄斧、姑妄言之、信筆涂鴉、一孔之見、不情之請等。敬辭有:高抬貴手、卓爾不群、高朋滿座、大材小用等。

歸納 知語境,就是要知道成語的情感色彩、語體風格、使用對象以及句子結構的搭配。

在情感色彩上,有些成語意義大體相同,但感情色彩不一,應注意區分。如“東山再起”和“死灰復燃”都有“重新再來”的意思,但前者是褒義,后者是貶義。有些成語在發展過程中,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也應注意。如“不求甚解”,古義是中性的,今義為貶義。有的成語意義較為復雜,感情色彩呈現兩面性。如“想入非非”,既指胡思亂想,多含貶義;也指思想進入虛幻境界,屬中性。

在使用對象上,有些成語形容甲對象是合理的、正確的,而用來形容乙對象就不合理、就是錯的;有些成語從這個角度運用恰當,而從另一個角度運用就不恰當;有些成語形容已經實現的事情,卻用來形容未做的事情。這是使用的錯位。如:“聽到這個噩耗,老人家癱坐在地上號啕痛哭,雙手也情不自禁地顫抖起來?!薄扒椴蛔越敝敢种撇蛔∽约旱母星?。其主語應是“老人”,而不能是“雙手”。再如豆蔻年華、舉案齊眉、青梅竹馬、草長鶯飛、妙手回春等成語適用對象固定,不能隨意亂用。

在語境的搭配上,修飾語和中心詞、謂語和賓語等的搭配上有一定的規則,不能違反。如:“那是一張兩人的合影,左邊是一位英俊的解放軍戰士,右邊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學子?!薄拜份贰?,“眾多”義, “一位”限制“莘莘”,修飾語與被修飾語矛盾。

明語境 語源即成語的來源和出處,很多做錯的題與我們不明語源關系很大。譬如“不刊之論”,出自宋人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論曹吳體法》??合鞒?,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很多人理解成“刊登”。再如“危言危行”, 語出《論語·憲問》。危:正直。指的是講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常被誤認為是“害怕發表言論,不敢說話”,或“危險的言論和行為”。再如:

例7 他一向傲氣十足,自高自大,目無全牛。

分析 目無全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形容技藝已達到非常純熟的地步。常被誤用為沒有全局觀。語出《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嘗見全牛也?!边@是不明語義,望文生義。

例8 柯達有過這樣自豪的口號:“你只要按下快門,其他的交給我們?!钡珜τ诮袢盏目逻_而言,那些曾經的輝煌都已是明日黃花。

分析 黃花:菊花。原指重陽節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常被誤寫作“昨日黃花”。 語出宋·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p>

例9 歷史上所謂“西藏問題”的形勢,是由西方勢力惡意促成的,而英國恰恰始作俑者之一。

分析 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開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壞事的人。常誤用為褒義詞,指某種新制度的開創者。語出《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睆睦淇?,“始作俑者”的主語是“英國”,但該成語的使用對象只能是人。

例10 當這名小偷登堂入室,準備再次盜竊王云家的財物時,被警察逮了個正著。

分析 堂、室:古代宮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廳堂,進入內室。比喻學問或技能從淺到深,達到很高的水平。語出《論語·先進》:“(仲)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崩湟驗椴焕斫庹Z源,望文生義而導致錯誤。

歸納 這類成語或出自典籍,或來自歷史故事,或來自人民群眾的口頭語言,相沿以襲,雖歷經幾千年,仍有頑強的生命力。如望洋興嘆、高山流水、破釜沉舟、洛陽紙貴、韋編三絕等。我們要養成勤查詞典的好習慣,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不能望文生義。

猜你喜歡
語源望文生義形容
你會形容嗎
不可“望文生義“的英語副詞
一干二凈
用一句話形容你有多熱
“莎雞”音辨
翻譯切莫望文生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