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設和諧課堂,在體驗中悟數學

2017-05-15 22:36冉宏正
青蘋果 2017年6期
關鍵詞:飲料面積創設

文/冉宏正

創設和諧課堂,在體驗中悟數學

文/冉宏正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他們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當一個人不僅在認識世界,而且在認識自我的時候,就能形成興趣。沒有這種自我肯定的體驗,就不可能有對知識的真正的興趣?!毙睦韺W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便會激起無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愿望,這與人們追求至善至美的天性分不開的,很多情況下,正是靠著這種愿望的推動,人們才不斷地取得自我發展和自我完善。而創設一種生活化的、寬松和諧的、平等和具有競爭性的數學教學氛圍,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和諧的人文課堂環境,更能夠真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要學生學”為“學生要學”,做到傳授知識、技能的同時注重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愉快、輕松地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既不給學生過重的負擔,又能提高教育質量。激發學生智慧的生成,促進學生人格的發展。

1 創設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备星槭墙虒W的催化劑。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為學生創造一種民主、平等、寬松、友好的學習心理環境,產生一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從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探索過程,產生出極其強烈的求知欲望。寬松、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是學生樹立學習信心、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自己體驗成功的前提。教師要以自己真誠情感與學生交往;在教學中要使學生盡可能少地感受到威脅,因為在自由、輕松氣氛下,學生才能最有效地學習,才最有利于創造力的發展”。

2 隨時提供體驗的機會,讓學生能參與其中

古人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數學學習具有較高的抽象性和嚴密邏輯性,決定了小學生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艱難性,這種艱難性,很容易使小學生產生挫折感、失敗感,導致學生失去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組織教學,使學生弄清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在原有生活經驗和原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探索,理解掌握新知識,并逐步促進學生由“學會”向“會學”的轉變。

如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老師作一個情境導入,老師現在想請同學們評評理:有兩位師傅做了兩個形狀不同的長方形相框。

他們來到玻璃店,為相框安裝玻璃,在付錢時,老板卻讓他們付同樣的錢。這合理嗎?為什么?

有一個學生說:這不合理!張師傅付的錢應多一些。

另一位學生說:合理!他們兩個的玻璃大小是一樣的,沿著第一塊中間把它們分開,再移到下面,就和第二塊的完全一樣了。

絕大部分學生:噢,原來兩塊玻璃的大小是一樣的。

師:經過大家這一評論,可見老板讓他們付同樣的錢是合理的。因為這兩塊玻璃的面積的大小是一樣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物體的面。

師:出示兩個等寬不等長、面積差不多的長方形讓學生比較大小。用什么方法去比較它們的大???

生:可以畫方格,再通過比較方格數的多少來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師又出示方格數相等、但面積明顯不等的兩個長方形,讓學生討論。)

師:好,同學們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在用數的方法比較兩個長方形面積大小時,方格的大小必須有統一的標準,誰能概括出什么叫面積單位呢?

通過這樣巧妙地組織教學,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系,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

3 引導體驗過程,讓學生在參與中感悟

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教學中,我們每一位教師要積極探索與構建生活數學的教學體系,引導學生把課堂所學知識和方法運用到生活實踐中,鼓勵學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實際問題帶進課堂,嘗試著用數學知識去發現、探究、解決,從中享受數學的無限樂趣。

例如:在教學“按比例分配”時,可以為學生創設“飲料配制”這一情境,首先問:“你們喝過飲料嗎?喝過自己配制的飲料嗎?”學生肯定都說沒喝過自己配制的飲料。接著教師可以問:這節課我們自己動手配制飲料。學生馬上動手。配制成自己的飲料后,自己先品嘗,然后交換品嘗。學生肯定覺得自己的與別人的滋味不同,有的太甜,有的太淡,有的可口……教師要抓住機會追問:“大家討論一下,你的飲料可口與不可口的原因是什么?”討論之后,學生共同認識到可口飲料必須水和飲料粉按一定比例配制,從而引出“按比例分配”這一課題。緊接著進行第二次配制,配制時教師積極引導,要求相互取長補短,根據水的多少應放幾份飲料粉才好喝。配成后,同學之間再次相互品嘗,或者送給老師或家長,讓大家共同享受自己勞動成果的快樂。皮亞杰認為:“數學的抽象乃是屬于操作性質的”、“它的發生發展要經連續不斷的一系列的階段,而其最初的來源又是十分具體的行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提供學生充分數學實踐和交流的機會,使他們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在活動中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做”數學中體驗,在體驗過程中感悟。

總而言之,教學的過程是師與生、生與生之間共同完成的學習過程。只有當師生、生生之間創造一種平等、和諧、融洽的氛圍,使學生感到學習是一種享受,才能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興趣。

(作者單位:重慶市巫溪縣古路鎮中心小學校)

猜你喜歡
飲料面積創設
“0卡0糖”飲料真的健康嗎?
飲料換裝
怎樣圍面積最大
最大的面積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教、學、評”一體化視域下問題串創設的實踐
巧用面積求坐標
分發飲料
創設可操作得區域環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