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將中國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

2017-05-17 06:27曾川寧邵明翔
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 2017年1期
關鍵詞:科技館手工藝民間

曾川寧 邵明翔

淺議將中國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

曾川寧 邵明翔①

本文分析了民間手工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國民間手工藝的發展現狀、民間手工藝引入科技館的必要性等相關問題,重點探討了適合融入科技館教育的民間手工藝項目的選擇以及如何在科技館教育中融入民間手工藝,為拓展科技館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提供思路。

科技館;非物質文化遺產;民間手工藝;教育

中國民間手工藝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潘魯生提出:“民間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是一個涉及國家文化安全、地域、團體權益和個體權益等方面的問題,能否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將影響民間手工藝的保護與發展動力?!盵1]然而,近年來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民間手工藝面臨窘迫現狀。許多社會公眾尤其是中小學生,對民間手工藝知之甚少,主要知識來源于教材和媒體的簡單描述,人們對于某些手工藝品很少有直接觀察和參與其制作過程的機會,更難深入了解其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那么,如何讓民間手工藝在科技館以及學校教育實踐中得以傳承呢?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做了如下的一些思考。

一、民間手工藝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3年9月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胺俏镔|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a)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b)表演藝術;(c)社會風俗、禮儀、節慶;(d)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e)傳統的手工藝。[2]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體現了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特有的思維狀態、價值觀、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確定文化特性、激發創造力和保護文化多樣性的重要因素,在不同文化相互寬容、協調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歷史的產物,是對歷史上不同時代生產力發展狀況、科學技術發展程度以及人類創造能力和認識水平的原生態的保留和反映,其本身還具有相當高的科學含量和內容。[3]

傳統手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過純手工勞動進行制作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工藝美術作品來表現,手工藝是民族發展的精神食糧,在發展、傳承中具有自身的獨特價值。首先,每一件手工作品都蘊藏了深厚的技藝在其中。每一種成功的技藝都巧奪天工,凝聚著傳統手藝人的智慧,他們會通過觀察原材料而設計出它的最好形態。傳統手工藝歷經歲月滄桑,不同時代的手工作品往往表現出迥然的文化特性、各異的民族風情以及不同的時代特征,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科考價值。此外,傳統手工藝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本身涵蓋了大量的各方面知識內容,是重要的知識來源;豐富的傳統手工藝門類又有大量獨特的技藝技能可用以傳授,這些技藝技能構成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和方面;傳統手工藝有許多傳人,傳授自己獨有的寶貴技能的過程就是教育活動的過程,而學生或受業人接受知識技能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領域還有眾多以研究傳統手工藝為職業的專家、學者,他們在學校中、社會上講授與傳統手工藝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所有這些都體現了傳統手工藝的教育價值。

二、我國民間手工藝的發展現狀

我國民間手工藝品種類繁多。有資料顯示,傳統手工藝入選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體系的項目達萬余項。[3]傳統手工藝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生活的實踐息息相關,它凝結了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強調實用性和民生性。但在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由于民間文化賴以生長和存在的農耕文化及其相關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遷,特別是隨著現代化和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民進城務工引發的人口大流動,掌握民間藝術和技藝的藝人日益減少,使民族“文化記憶”出現中斷的概率增加,使我們中華民族傳之既久的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大面積面臨著被遺忘、被損壞和消失的嚴重威脅。[4]師傅帶徒弟型口傳身授的傳承方式,教育與保護、傳承的脫節,使得不少民間手工藝正在逐步消失。

傳統手工藝大多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及科學價值,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更新換代,舊的傳統技藝無法適應生產力的發展,逐漸被先進的技術取代,過去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制陶、編織、紙扎、鑲嵌等手工制作技藝,慢慢無人詳知了,正在從我們身邊悄然逝去。隨之消逝的,還有這些手工藝所承載的民族文化記憶。因此,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任務日益緊迫。

三、民間手工藝引入科技館教育的必要性

(一) 將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是科技館應盡的社會職責和義務

2007年8月24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在維也納召開的全體大會通過了經修改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提出: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為教育、研究、欣賞的目的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出人類及人類環境的物質及非物質遺產。2007年修改的章程將博物館工作對象的外延延伸到非物質遺產,明確了博物館不僅要繼續保護管理好物質遺產,也要調整工作方向、業務流程和工作規范,成為保護、傳承、管理非物質遺產的積極力量。[5]隨著國際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日益關注,博物館的靜態保存和保護方式受到了質疑,不少學者提出博物館面對這一挑戰應重新審視自己在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社會責任,建立一種開放的外向型的觀點。對于手工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除了進行調查和記錄外,還應在保證傳統技藝的保持和傳承中發揮更重要的作用。在挪威,國家規定一個學生在15歲以前至少要學習掌握一種本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的青少年很少接觸民間藝術,不了解本民族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法認識到這些文化遺產的價值??萍拣^作為博物館的一員,有責任和義務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特殊性,探索和開發適合科技館條件和特點的“非遺”保護和傳承方法,成為保護、傳播民間手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積極力量。

(二) 將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符合科技館傳播的價值取向

從傳播學角度看,科技館具有大眾傳媒特性,科技館的教育體現了大眾傳媒的傳播功能。從不同角度出發,對科技館科普展覽及相關社會化活動的傳播價值有不同的理解:從信息傳播角度來看,其價值是指科普展覽及相關社會化活動自身含有滿足受眾需要的信息;從傳播效果角度來看,其價值在于展教活動對于受眾產生的教化影響;而從傳播者角度來看,則是反映了科技館傳播內容的標準的衡量與取舍,是關于科普展覽及相關社會化活動的價值取向。對于科技館而言,不僅要考慮展教和活動內容自身在科學方面的重要性和正確性,還應該把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因素考慮在內。

那么,科技館進行取舍的標準應該是什么呢?根據科技館的性質、定位和實踐經驗,莫揚與苗苗提出科技館科普展覽及相關社會化活動價值的構成因素有:(1)必要條件——符合國家的科技方針和政策,適宜在場館環境中開展的活動,符合該科技館的定位;(2)充分條件——易于觀眾參與、體驗,典型,重要,前沿,有趣。[6]教育部《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指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引導學生初步感受經典的民間藝術?!盵7]民間手工藝是民間藝術的一種,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本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內容。而且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的特點是不脫離民族特殊的生活生產方式,是民族個性、民族審美習慣的“活”的顯現。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聲音、形象和技藝為表現手段,并以口傳身授作為文化鏈而得以延續,是“活”的文化及其傳統中最脆弱的部分。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過程來說,人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傳播者的科技館人可以將其開發成為易于觀眾參與、體驗的教育活動。

將民間藝術融入科技館教育,既符合科技館社會化活動價值的構成因素的必要條件,也滿足科技館社會化活動價值的構成因素的充分條件要求。因此,將中國民間手工藝以合適的形式融入科技館教育活動是符合科技館傳播價值觀的價值取向。

四、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具體實施的思考

考察國內多家科技館,包括筆者所在的江蘇科技館,都曾設有中國古代科技展區,展區中的活字印刷、織造工藝等展品向社會公眾展示了中國古代科學和技術發展中的成就。然而,近年來各地新建的科技館里設置中國古代科技展區的卻越來越少,有的科技館原先建有古代科技展區,但在展廳改造過程中將其去掉了。這就要求科技館在將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的形式上要進行新的探索,不是以常設展品而是以教育活動的方式來進行。

(一) 民間手工藝項目的選擇

將民間手工藝引入科技館首先要經過一個篩選和提升的過程,要在調查研究、了解青少年興趣的基礎上,精選出適合青少年體驗和學習的內容,項目的選擇要既符合青少年的身心發展水平,又要讓學生接觸到最具民族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選擇的項目不論在題材內容、表現形式、創作要求等方面都應更生動,以引起青少年的共鳴,能幫助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發揮創造力。根據筆者的調研并結合本館的實踐探索,適合引入科技館科學教育的民間手工藝項目有剪紙、編織、木版年畫、泥塑、雕刻、印扎染、民間玩具、陶藝以及結合當地特色的其他“非遺”項目。

(二) 民間手工藝教育活動項目的實施

將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是一種觀念、態度、認知、技巧、創造力與價值觀的培育過程。內容的實施應該圍繞情感導入、民間手工藝與“非遺”基本知識的建構與普及、人文內涵的深化及普及、傳承與保護意識的覺醒與行動的產生以及傳承與創新理念的樹立等方面來進行,用循序漸進的教育活動課程引導青少年去挖掘民間手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背后涵蓋的豐富知識信息和內涵精神,從多樣的角度引發青少年的思考和創造性活動。在融入原汁原味的“非遺”內容的前提下,啟發青少年去探究民間手工藝在現代社會的創新運用,以此來激發他們對民間手工藝的學習興趣、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和由衷自豪。

1.情感導入,感受民間手工藝

民間傳統手工藝凝集著傳統文化的信息。在當今社會中,傳統手工藝不可能成為時代的主角,但它傳遞了民族精神,是形成民俗民風的重要文化因素。傳統手工藝來自民間,要喚醒人們保護與傳承的意識,就必須首先通過一系列的感性認知活動來激發人們對傳統手工藝的感懷之情。因此,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的第一步是營造出學習民間藝術的氛圍,這種氛圍可以從感受民間藝術的魅力開始。以南京為例:每年節假日都會有一些民間工藝展示,如元宵節夫子廟的各式手工花燈,老門東獨具特色的南京泥塑、糖人,甘熙故居各種民間藝人絨花、剪紙、葫蘆畫、木雕等民間手工藝的展示,南京博物院的皮影戲、木偶戲展示等??萍拣^可以通過開展形式多種多樣的“活態”活動,如組織參觀、開設專題講座、角色扮演以及發放學習單等營造氛圍,激發青少年學習民間手工藝的熱情。此外,科技館還可以邀請民間手工藝傳承名家來舉辦專題講座,現場展示傳統手藝;將民間手工藝作品相關傳說和故事情景再現,舉行猜謎、游戲等活動。身臨其境的感受會喚醒孩子們對傳統手工藝的認知,感知民間手工藝的魅力,激發出按照學習單的要求去收集整理關于本地區“非遺”民間手工藝項目的資料的學習熱情。

2.課程設置,學習民間手工藝

民間手工藝教育活動的課程開發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8]

(1) 跨學科學習方式。傳統民間手工藝的地域性和傳承性與它所在的地理、文化環境密不可分,因此在學習中可以嘗試多學科不同表達形式的轉換,讓學習者在多領域的自主體驗學習過程中更全面地了解傳統民間手工藝的豐富內涵。多領域知識的交織可以令他們除了掌握民間手工藝的知識和技能,還可以了解民間手工藝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和人民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動手能力提升的同時,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發現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

(2) 自主探究學習。傳統民間手工藝的傳承方式是活態的,是通過“人”的學習和實踐得以延續和發展,這其中就必須要關注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探究是學習的生命線,在教育活動開發中運用探究式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引導他們對民間手工藝學習的探索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在經過感性體驗、觀察、思考、交流、表達的基礎上,開展民間手工藝制作實踐的學習,幫助他們將感性認知與親身實踐聯系起來。使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的教育活動給青少年帶來的不僅僅是對于外部知識的接受和積累,還是新知識的自主構建過程。這一過程可以培養他們大膽假設、自由想象的能力,讓他們在已知的傳統民間手工藝學習經驗上獲取新的靈感,將傳統手工藝的內容融入現代生活中,與自己的實際經驗產生碰撞,從而達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以及創新發展的目的。

(3) 實物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傳統民間手工藝以豐富的表現形式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實物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一是可以為教學提供盡可能豐富的中外傳統手工藝作品圖片、視頻,通過視覺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向青少年學習者展示“活態”的人類活動,更直觀、生動地引導他們去探究、觀察、對比,思考中外“非遺”與社會、生活、歷史、文化的關系,并逐漸形成審美判斷力和多元文化的視角。二是可以引導青少年使用民間手工藝傳統素材和工具進行學習和創作的動手實踐,在體驗傳統手工藝的制作樂趣的同時,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將觀察思考中所形成的創意構思付諸實現,運用現代的多媒體技術進行新一輪藝術加工(比如把自己的作品制作成電子相冊、電子賀卡、故事繪本等),提升學習民間手工藝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總之,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活動的課程可以用學習過程結構圖來體現(見圖1)。

3.館校結合,推廣民間手工藝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潘魯生先生提出,學習民間手工藝應該以學科建設為重點,建立規范的課程體系。[2]科技館在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活動課程的實踐取得一定的成功經驗后,可以通過“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方式,利用學校的興趣班、興趣社團等將科技館特色的民間工藝項目送入學校;也可以與學校美術課程合作,共同開發“非遺”保護與傳承的藝術課程。筆者所在的江蘇科技館就嘗試將剪紙、泥塑等課程引入了南京市多家小學,開展了“快樂星期三”每周課堂教學課程,并在課程結束后舉辦了校際優秀作品評選展示,達到了不錯的教學效果。通過實踐可以看出,科技館完全可以選擇適宜相應年齡段學生操作的民間手工藝項目,以“科技館活動進校園”的方式,讓更多青少年接觸進而學習民間手工藝。

圖1 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活動課程學習過程結構圖

五、結語

中華民族創造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這是民族的“根”和“魂”。然而,這些文化遺產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代卻正在逐步衰亡。在國家大力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背景下,將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活動是科技館科學傳播內容的新拓展,同時可以引導青少年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動手能力、多元視野和創意思維的培養,感受中國傳統文化魅力,深入了解民間藝術的精髓,建立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增強他們的民族文化自信和對中國民間手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的自覺性,幫助他們樹立這樣的觀念:弘揚傳統文化并不意味著復古和排外,而是汲取其中的養分,在傳承的基礎上發現創新的源泉和思路。

民間手工藝融入科技館教育,是科技館用智慧在過去、現在和未來之間架起的一座橋梁。在此過程中所開發的帶有創意特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育活動,能激發青少年豐富的創意思維,使他們在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之間展開對話和交流,在深入了解民間手工藝的過程中,運用靈活變通的活態傳承方式,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性傳承。這是對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意識的培養,體現出了科技館教育為社會發展和需要服務的本質。

[1]潘魯生.民間手工藝的知識產權保護與文化傳承[J].紅旗文稿,2012(6):13-15.

[2]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EB/OL].(2003-10-17)[2010-06-25].http://wenku.baidu.com/link?url=Z-lcVJLAUlGA32dTTMHTTZQKwVEjNlU63ca-IegLBc8SfbaZLKvzJwXsQrdd_0JZ1HgLX_qzo4N4w0CuPMVLulszVuHV6G-7OgYptpTKRcW .

[3]鄭燕峰,潘魯生.讓民間藝術活在現代都市里[N].中國青年報,2003-4-01(1).

[4]宋向光.國際博協“博物館”定義調整的解讀[N].中國文物報,2009-3-20(6).

[5]莫揚,苗苗.從傳播學視角探討科技館傳播觀念[J].科普研究,2007(2):19-23.

[6]教育部.關于印發《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的通知(教社科[2014]3號)[EB/OL].[2014-03-2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1/201404/166543.html.

[7]劉佳雯.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初中美術課堂的教學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4:.58-61.

The Analysis of How to Integrate Chinese Folk Arts and Crafts into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Zeng Chuanning Shao Mingxiang

The paper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and their status in China,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to introduce folk arts and crafts in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It puts emphasis on selecting suitable projects of folk arts and crafts entering in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and how to integrate Chinese folk arts and crafts into educa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It also brings new ideas to expand education activitie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with new content and for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folk arts and crafts,education

① 曾川寧:江蘇省科學技術館副館長,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科技館教育活動開發和運行管理;通訊地址:江蘇南京石頭城118號江蘇科技館;Email:273092579@qq.com;邵明翔:江蘇省科學技術館外聯培訓部館員;研究方向:科技館教育活動開發和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Email:472298825@qq.com。

猜你喜歡
科技館手工藝民間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科技館一日游
傳統手工藝與博物館
深圳科技館新館
世界工藝文化之旅
科技館驚魂之旅
科技館驚魂之旅
手工藝·溫州發繡
高人隱藏在民間
高人隱藏在民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