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沿

2017-05-20 08:14
科學家 2017年2期
關鍵詞:天文臺中科院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科星新聞獎”頒發

1月1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四屆“科星新聞獎”頒獎活動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鄧勇出席頒獎儀式,頒獎儀式由中國科學院傳播局局長周德進主持。

白春禮代表中國科學院向本屆科星新聞獎獲獎者表示祝賀,并對長期參與和支持中科院新聞工作的媒體工作者表示感謝。白春禮表示,過去兩年,新聞界的朋友們與中科院共同見證了這些重要歷史時刻?!笆濉睍r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全面完成創新型國家建設任務的重要時期,也是中國科學院深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基本實現“四個率先”目標的跨越發展階段。中科院也將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對于科技創新與科學普及工作的重要指示,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而共同努力。

自1990年以來,“科星新聞獎”已舉辦到十四屆,本屆“科星新聞獎”評選了從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期間的優秀新聞作品,共評選出獲獎作品96項,其中文字作品一等獎10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34項;電視作品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3項;廣播作品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網絡新聞作品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攝影作品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4項。另評出“突出貢獻獎”10項;“豐產獎”10項。

國家天文臺一阿里云天文大數據聯合中心成立

1月2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與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在北京簽訂合作協議,揭牌成立“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雙方將共同推進大數據時代的天文學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

根據合作協議,國家天文臺與阿里云將互為天文云計算大數據領域的唯一戰略合作伙伴。國家天文臺一阿里云天文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將采用聯合主任負責制,設立科學研究、技術發展、平臺數據、科普教育等工作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臺長嚴俊表示,跨界合作對雙方都有促進和提高,國家天文臺與阿里云的跨界“融合”是科學大數據與豐富的云資源和深厚信息技術的“融合”,在天文學上結出碩果的同時,將在更廣闊的領域內發揮引領和示范作用,推進大數據的應用創新和技術發展。

雙方將以中國虛擬天文臺為抓手,逐步實現國家天文臺科技資源的“上云”,如天文學研究和科普教育工作需要的科學數據、在線服務、軟件工具、數據處理系統、分析挖掘環境等。其中包括郭守敬望遠鏡(LAMO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明安圖太陽射電日像儀、中國SONG項目、NVST太陽真空望遠鏡等設備的觀測數據,以及遠程天文觀測網絡和數據驅動的特色科普教育項目。

碳衛星成功獲取首組觀測數據

中國首顆全球二氧化碳監測科學實驗衛星(簡稱“碳衛星”)于2016年12月22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入軌。經過平臺測試、載荷加熱排污等一系列工作后,有效載荷于1月12日成功開機,1月13日轉入在軌觀測任務模式并獲取首批觀測數據,其中包括碳衛星高光譜二氧化碳監測儀獲取、經過地面處理生成的碳衛星第一組大氣氧氣和二氧化碳吸收光譜圖。這也是我國從太空獲取的第一組大氣氧氣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譜圖。

首批觀測數據的獲得表明碳衛星與地面應用系統均運行良好。衛星平臺按指令準確實現了各種復雜指向模式,主載荷高光譜探測儀工作穩定、功能正常、狀態良好,為后續科學家開展大氣二氧化碳高精度反演打下了堅實基礎。

碳衛星由科技部立項,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負責工程總體,中科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負責衛星系統,中科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研制有效載荷,中國氣象局國家衛星氣象中心負責地面數據接收處理與二氧化碳反演驗證系統的研制、建設和運行。

歐航局“小型地球同步軌道平臺”首星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1月28日9時03分,一枚俄羅斯“聯盟”運載火箭從法屬圭亞那庫魯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將采用歐洲航天局“小型地球同步軌道平臺”的首顆衛星送入軌道。

負責發射的歐洲阿麗亞娜航天公司說,“聯盟”火箭升空約33分鐘后,這顆代號為Hispasat36W-1的通信衛星成功與火箭分離,進入地球同步轉移軌道。

這顆通信衛星由德國OHB系統公司為西班牙衛星公司建造,發射質量約3.2噸,攜帶20個Ku波段轉發器和3個Ka波段轉發器。衛星定位在西經36度,用于向西班牙、葡萄牙、加那利群島和南美洲提供通信服務,預期工作壽命15年。

“小型地球同步軌道平臺”由OHB系統公司開發,其主要特點是模塊化,無需對衛星總線大修改即可根據用戶需求安裝不同的模塊,成為不同功能的衛星。這使衛星總裝時間大為縮短,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和任務靈活性。這一平臺最適合搭載通信模塊,但也可以作為地球觀測衛星、氣象衛星的基礎平臺。

這是阿麗亞娜公司今年首次發射。根據此前公布的計劃,該公司2017年預計發射7枚阿麗亞娜5型火箭,3枚“織女星”火箭和2枚“聯盟”火箭。

首臺低溫永磁波蕩器在我國問世

1月24日,由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團隊自行研制的我國首臺低溫永磁波蕩器CPMU在上海光源儲存環上取得高流強測試成功。當儲存環在3.5GeV/240mA狀態下運行,波蕩器工作在最小磁間隙6mm時,實驗人員利用17U光束線進行了光譜測量,獲得了清晰的9次諧波輻射,相應的磁場相位誤差為3.5°,達到了國際上同類設備的先進水平。專家認為,這標志著該所在高性能波蕩器技術發展方面又踏上了一個新臺階。

高性能永磁鐵在低溫下具有較高的剩磁和較高的矯頑力,利用這一特性,使真空內波蕩器的永磁鐵工作在液氮溫區,可使波蕩器的峰值磁場提高約20%。上海光源團隊經過4年的努力,解決了高性能釹鐵硼永磁鐵制備、永磁鐵冷卻和溫度均勻性控制以及在低溫和真空環境下波蕩器磁場的測量和墊補等關鍵技術問題,在常溫真空內波蕩器技術的基礎上研制成功這臺周期長度20mm、周期數80、最小磁間隙6mm的基于釹鐵硼永磁鐵的低溫永磁波蕩器。

該波蕩器于2016年8月安裝到上海光源儲存環C17單元直線節中,經過溫度補償、束流清洗、小束流測試等階段,與17U光束線緊密合作,最終成功完成了高流強束流測試,在12.66keV常用的光子能量上測得了比目前周期長度25mm、周期數80的17U常溫真空內波蕩器高40%的光子通量,并利用該波蕩器輻射進行了蛋白質晶體結構解析實驗。

據悉,上海光源團隊目前還在進行基于鐠鐵硼磁鐵的低溫永磁波蕩器和超導波蕩器的研制,以期進一步提升波蕩器的性能指標,服務束線工程建設和用戶實驗需要。

我國地震預警重大工程年底前“上馬”

中國地震局1月18日表示,我國“十三五”期間的重大工程——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目前已進入初步設計階段,預計在2017年年底前“上馬”。

按計劃,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將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設完成,屆時發生破壞性地震,我國將能提供秒級地震預警信息服務。數秒鐘即發布地震預警可謂“生死時速”,是在和地震波“賽跑”爭搶時間。工程項目總設計師金星研究員解釋說,地震發生時,具有破壞性的s波是以每秒3.5公里的速度從震中向四周擴散。比如10秒鐘s波只擴散到距震中35公里左右的區域,而一般7級以上的地震都有很大的斷層,如2008年汶川地震破裂范圍超過200公里。因此10秒左右對外發布地震預警,就搶在s波到來之前,為老百姓逃生避險贏得寶貴時間。

為實現這一目標,國家地震烈度速報和預警工程需要在未來投資18.5億元,在全國建設1960個配置測震儀和強震儀的基準站、3309個配置強震儀的基本站、10241個配置烈度儀的一般站。

猜你喜歡
天文臺中科院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刊》新媒體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振聲
天文臺就該這么看
祝賀戴永久編委當選中國科學院院
海爾與望遠鏡和天文臺的故事
加大授權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天文臺
《中國科學院院刊》創刊30周年
歐米茄超霸系列月相至臻天文臺表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數全球首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