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科學素養培育:讓科學“跑”在謠言前面

2017-05-20 11:54
科學家 2017年2期
關鍵詞:謠言科普公民

相比多年前,我國公民的整體科學素質已經有了極大的提升,根據2015年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的調查,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6.2%,比2010年的3.27%提高近90%,但這仍與西方主要創新型國家公民具備科學素養比例在10%以上的水平有差距。2008年,美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就已經達到28%,2005年瑞典公民中這一比例已達到35%。

提升公眾的科學素質,呼喚互聯網時代的科學精神,讓科學“跑”在謠言前面,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互聯網是一柄“雙刃劍”

隨著2016年我國網民數量和微信月度活躍用戶數量分別突破7.1億和8.5億,“互聯網”已經成為公民獲取信息的主渠道。與傳統媒介相比,互聯網正以更迅疾的速度普惠更廣闊的人群。

但是互聯網是一柄“雙刃劍”。中國科協相關負責人就曾直言,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網上信息良莠不齊,不科學不“靠譜”的“心靈雞湯”、八卦謠言誤導公眾、危害社會。

回想幾年前,2011年,日本發生的9.0級強地震引發核泄漏事故,在我國不少地區曾掀起一場搶購食鹽風波,2007年廣東和海南等地“吃了得香蕉黃葉病的香蕉會得癌癥”的謠言致使香蕉價格大幅下跌,蕉農損失慘重。這些現象一方面折射出網絡已成謠言集散地,一方面也凸顯了提高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緊迫性。

每每收到長輩和朋友們用微信發來的類似《注意,空腹喝牛奶等于慢性自殺!》《冬天,這些水果不能吃》之類的文章,許多科研工作者都會深感無奈,在他們看來,迅猛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給科普工作提供了新的載體和渠道的同時,也為謠言的傳播提供了便利。許多專家曾呼吁,在謠言已經廣泛傳播之后,再去糾正和挽回,效果往往不理想,補救的成本也會相當高。而如果能在謠言產生之前就提前做好相關的科學普及工作,讓每一個人、每一位網民都能成為網絡謠言的“絕緣體”,將謠言消滅于萌芽之中,謠言的廣泛傳播就會有難度。因此,科學素養的提升,科學知識的普及,在互聯網已經廣泛滲入人們日常生活的當下,至關重要。

“互聯網+科普”需要多元主體的參與

互聯網的傳播規律證明,互聯網媒體發布的科學產品和內容越豐富,科學流言得以傳播的機會就會越少。謠言的猖獗,恰恰是因為各種網絡平臺上,既有吸引力又有說服力的科普作品還遠遠不能滿足網民對于提升自身科學素質的需要。

2016年11月,由20余位院士擔任分冊主編,40余位院士親自撰稿,來自世界各地、各個學科的600余位科學家和科普作家共同參與編寫的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獲得了2016年上??破粘晒勔坏泉?。

這部由科學家群體編纂的圖書最大亮點在于,改變了以往每個“為什么”只有一個答案的問答方式,將科學界的不同說法同時展現,讓孩子在獲得多種答案的同時,最大程度激發起他們對世界、自然的好奇和探究的興趣,培養他們鉆研和探索的精神。例如,恐龍是怎么滅絕的,這個問題至少有5至6個觀點,小行星撞擊地球僅是其中一個觀點。

《十萬個為什么》的廣受好評,就體現了科技工作者在參與科普傳播、提高公眾科學素質中發揮的巨大作用。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西方已經有很多國家建立起鼓勵科學家與大眾雙向交流的完善機制,科學家為了讓社會更好了解自己的研究課題,也愿意主動向公眾宣傳,為讀者寫科普文章,從而形成了頂尖科學家與廣大公眾良好互動的文化,許多科學家也將科普工作作為自己日常工作的重要內容。

但相比于西方國家,“我國科研評價機制還不完善,基本上僅僅以科研成果衡量科研成績,對于科學家做科普工作沒有量化評價。這就很難調動科學家從事科普工作的積極性?!敝锌圃涸菏苛秩旱莱隽宋覈茖W家參與科普活動較少的深層次原因。同時,林群提到,“現實中,有些科學家在心態上對科學普及存在‘別扭情緒,帶有長久以來的偏見與誤解,因而致力于科普教育的科學家并不多。一些人甚至認為從事科普是不務正業,沒有創新性,科

研搞不下去了才去搞科普?!?/p>

對此,北京市科協副主席劉小勘指出,不論是網絡科學流言的治理還是科學知識的普及,僅靠科協的力量是遠遠不能完成的,必須依靠科技界、網民和媒體工作者的共同參與,“互聯網+科普”需要多元社會主體的共同參與。

我們欣喜地看到,近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和科研工作者主動參與到科普工作中,尤其是借助互聯網平臺,打造了諸多高水平的科普陣地。清華大學顏寧教授日前出任科技傳播類自媒體《賽先生》主編。一段“任職宣言”就清澈犀利:“踏踏實實做科普、認認真真傳播科學精神,是微時代逐漸稀少的堅守與純粹,是在充滿了噱頭、標題黨、博眼球的海量文章之外的一眼清泉?!?/p>

創新方式,讓科普變得不再“高冷”

科學普及的工作,除了需要更為多元的參與主體以外,還需要努力創新方式,讓高冷的科學充滿趣味與溫度,增強貼近性和接受度。幾年前,有誰能想到,在開著車送孩子上學的路上,就能聽權威科學家講幾段妙趣橫生的科普小故事?又有誰能想到,每天看幾分鐘漫畫,就能學到日常必備的醫學常識?

不久前,一款獨具特色的科普音頻節目《科學隊長——孩子耳邊的科學家》,在手機應用“喜馬拉雅”上線。這是一檔由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清華大學教授魯白、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謝宇3位科學家打造的音頻節目,將原本深奧的科學知識趣味化,帶孩子領略科學的神奇魅力,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歡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繆中榮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何義舟兩位醫生合作,在微信公眾號“小大夫漫畫”上推出熊貓醫生系列科普漫畫,堅持每天一期,利用便捷的互聯網和微信交流平臺做全科醫學公眾科普,以其清新幽默的風格,成了科普公眾號中的一股“清流”,受到公眾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互聯網時代,要讓科普變得有趣。果殼網副主編吳歐就談及,“要讓科學知識以有趣的、接地氣的、可傳播的方式在互聯網上流行,讓公眾覺得科學知識不是那么高冷、遙遠的東西?!倍嗄昵?,林群也曾撰文指出:“一些科學家不懂得如何與公眾溝通。交流傳授的過程中,許多科學家有意無意地只用專業、枯燥的術語與公式,不善于把復雜深奧的科學問題通俗化、簡單化,無法吸引廣大群眾,更別說讓公眾理解掌握了。慢慢地,公眾對于科學的熱情也就減少了?!?/p>

與此同時,滿足個性化需求,對科普產品進行“私人訂制”也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訴求,中國科普研究所所長王康友說:“科普作為公共服務,服務鏈要重視末端、重視細節、重視銜接、重視公眾滿意度,越到最后越要堅持,否則前功盡棄。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充分分析科普對象的特點和需求,對科普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服務、精確管理。要充分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精確把握公眾科普需求,為科普個性化和精準服務提供支撐?!?/p>

云計算、大數據和個性化的分析,了解用戶興趣點,對互聯網用戶進行細分已經逐漸成為趨勢,期待越來越多的個性化互聯網科普產品的出現,讓“互聯網+科普”在提升公眾科學素質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猜你喜歡
謠言科普公民
論公民美育
中國使館駁斥荒謬謠言
科普達人養成記
當謠言不攻自破之時
謠言
科普連連看
科普連連看
隱私保護也是公民一種“獲得感”
謠言大揭秘
十二公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