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地藝術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探析

2017-05-22 21:15吳毅單良
中國綠色畫報 2017年4期

吳毅+單良

[摘要]:大地藝術誕生于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源于美國,在近幾年中逐漸被廣泛應用在風景園林設計工作中,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既順應了自然歷史的發展規律,大大優化了風景園林設計理論體系,又利于構筑“天人合一”的景觀框架,豐富了風景園林的設計內涵,在相當程度上提升了現代風景園林的設計品質。

[關鍵詞]:大地藝術;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影響探析

[引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自身生活環境的要求也隨之提高,故而風景園林事業的發展蒸蒸日上。經歷過不計其數的設計項目實踐,設計者的設計導向逐漸趨于理性,設計思路也愈加開闊。即在保證生態環境安全性的基礎上提升設計成果的藝術性,并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各類影響。而大地藝術便是滿足以上要求,對大自然景物進行藝術創造與加工,尊重場地的原始性,拓展藝術創作中材料的運用,優化原來的面貌,將生態與美學有機結合的藝術形式。

大地藝術起源的代表作品簡述

羅伯特·史密森是大地藝術設計中的領袖人物,他認為工業文明帶來了很多負面的結果,希望能與大地對話,去尋找新的藝術創作方式,迫切希望回到自然的荒野中去,尋找人與大地和諧的關系。其大地藝術的代表作品為:“螺旋形防波堤(Spiral Jetty)”,是史密森于1970年在美國猶他州大鹽湖北部用665噸玄武巖和泥土創造的位于的一個螺旋形狀的堤壩,這個占地四萬多平方米的巨大的螺旋利用生態的原材料建造并給人以心靈上的強烈沖擊,如同古老迷宮里傳出的回聲,又仿佛是旋轉的星云,或者從海洋中升出的海螺,似乎自遠古以來就存在于那里。無論在藝術理論上,還是藝術思想方面,都是史無前例的創新。早在1966年,史密森就開始專注于大地藝術設計領域,直到1973年史密森先生逝世之前,他發表了一篇關于美學思想的文章,并提出獨特的觀念,給予世人一定的提示:在公園設計的時候,必須帶有人類的思想認知,但是,大地藝術設計工作正處于未完成的狀態,需要人們不斷的開發與探索[1]。

1、大地藝術特點分析

1.1自然因素特征。設計者在設計之初需掌握場地的自然因素特征,例如:地形因素、水體因素、植物因素等,以確保風景園林設計工作做到因地制宜。然而大地藝術設計要求設計者對自然因素具備更為敏銳的設計嗅覺,從場地的諸多基礎條件中分離出可用于大地藝術設計放大加強的因素,如工業廢墟、山石、木頭、光線甚至閃電等。如德·瑪利亞1971年的《閃電原野》,他在新墨西哥州大片的土地上用400根長6.27米的不銹鋼桿,按桿距67.05米的標準,擺成寬列為16根,長列為25根的矩形排列,每逢6月至9月的雷電季節,這些鋼桿便吸引來一道道閃電,形成壯麗的景觀。風景園林設計者只有更加敏銳的嗅出場地特殊的廣袤自然氣息,才能做出更為貼切的因地制宜的設計作品[2]。

1.2原型特征。對于大地藝術原型特征而言,主要表現為簡略化形式,即在設計的時候,合理利用點、線、環等元素進行設計,化繁為簡,發揮大地藝術特有的簡約而磅礴的氣勢。如哈格里夫斯的《鸚鵡螺廣場》,這是位于辛辛那提校園規劃其中的一處廣場設計,僅僅采用了鸚鵡螺這一特殊的自然形,鸚鵡螺是分型圖形的一種,人行走其中非常奇妙,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張力將你吸入其中。目前,大地藝術家的基礎幾何原理已經形成一定的藝術風氣。

1.3時光因素特征。時光因素,主要就是大地藝術中所表現的時間關系,野口勇《耶魯大學貝尼克珍藏圖書館下沉庭園》,場地僅由高起來的三角場地、圓環雕塑和立方體雕塑組成。場地和雕塑全為純白的大理石,地形高起類似金字塔象征地球,向遠古遺跡致敬;圓環象征太陽,時刻照耀著人類;立方體象征浩瀚宇宙中地球和太陽的時光調和者。這三個物體構成著一組特別的關系,令人發起縱向歷史感的深思。風景園林設計者在設計中利用藝術作品凸顯其時光特征,更加抽象得打破了設計作品的傳統模式,強調大自然的演變進程[3]。

2、 大地藝術對于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分析

2.1因大地藝術與空間、環境、景觀的天然密切聯系,很自然地成為許多風景園林設計師在形式語言和手法上借鑒的對象。它拓寬了風景園林設計者的設計思路,使其可以突破傳統的設計方式,重視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設計作品。大地藝術對于工業廢棄地較為重視,尤其已經被放棄的工業區域,這使得風景園林設計者對此的認知與處理方式受到影響。如美國西雅圖煤氣廠公園,是對工業廢棄地進行再利用的先例。由于場地的原工業生產及排放等因素導致場地的自然因素條件極為惡劣,然而,設計者在景觀設計上抓住場地特質,尊重歷史、環境,充分利用工廠現有的資源進行設計。

2.2大地藝術雖然給予風景園林設計者潛意識的靈感,但并不是直接的,因為大地藝術是純藝術的只具備觀賞性的,不具備功能性,而風景園林設計卻是實用性的景觀載體。如我國秦皇島的湯河公園,設計者最大限度保留了場地中原有的植被和生態環境,而更與大地藝術相呼應的是,設計者在綠地邊沿圍合設計了一條長達500多米的“紅色飄帶”,它由玻璃鋼構成,曲折蜿蜒,就地形和植被而形成寬度的收縮變化,運用中國紅的色彩勾勒裝飾了整個河谷林地,這已然滿足了大地藝術的生態性和觀賞性,然而在滿足觀賞性的同時,“紅色飄帶”又整合了多種城市功能,第一,它與木棧道結合成為游覽者的座椅,第二,它是夜晚的照明裝置,第三,它與種植臺結合成為植物科普廊道,第四,它的存在成為湯河公園鮮明的地標性構筑物。由此可見,大地藝術對于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無論在設計思想觀念方面,還是設計手法方面,都有著較大程度的創新,然而真正用于實用性景觀設計之時,還需要我們設計者自身賦予其更多的創新性 [4]。

結語:

大地藝術的誕生離不開當時特殊的人文環境,它作為一個藝術的新品種在不斷地成長,建立自己的藝術特性,它開拓了風景園林設計者的思維,對人們的生態觀念和自然觀念的提高與轉變,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然而,作為風景園林設計者,只有抱著純粹的藝術創作的態度去綜合考慮園林景觀的使用功能,才能將大地藝術的精髓用到極致。

【參考文獻】:

[1]盧黎剛.大地藝術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研究[J].綠色科技,2016(9):158-160.

[2]王瑜佳.大地藝術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影響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3):371-37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