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族地區鄉村酒宴的人類學研究

2017-05-25 21:52吳寒嬋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 2017年1期
關鍵詞:侗族

吳寒嬋

摘要:貴州省黎平縣黃崗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侗族村寨,在村民的日常交際中,酒宴是一項非常普遍的溝通交往方式,交往的渠道主要是通過建立在互惠基礎之上的禮物交換而得以實現。而酒宴作為禮物交換的主要表現形式又體現了當地的血緣、姻緣、地緣甚至是業緣關系,從而成為黃崗侗寨文化之網建構的重要紐帶。

關鍵詞:侗族;酒宴;禮物交換;互惠

中圖分類號:K8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621X(2017)01-0118-04

近年來,人類學界對“禮物”的探討熱度不減,但不論是禮物的經濟價值還是其內在所包含的功能意義都隨著時代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更新。莫斯及馬林諾夫斯基等學者都曾對“禮物”做過不同角度的論述,莫斯在《禮物》中展現了一個社會是如何通過禮物交換來維持其秩序的,他在書中“對原始社會或古式社會中的交換現象和契約現象加以描述”[1]4,并通過對夸富宴的分析提出了“總體性呈現”的概念。而馬林諾夫斯基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則是通過考察“庫拉”這種交換形式,提出了互惠原則[2]。此外,閻云翔在《禮物的流動》一書中亦闡述了禮物交換體系中互惠原則所發揮的重要作用[3]。眾多對于禮物的分析與討論還在不斷的進行著拓展與深化。

在中國,禮物的交換最常發生在酒宴當中。千百年來,旦逢大事宴請賓客已逐漸發展成為一種習俗,在以利益至上為中心的經濟活動日益繁盛的今天,傳統習俗不斷受到沖擊,但宴客習俗作為文化的載體在鄉村地區依舊保存完好。宴客習俗在不同文化的規約下展現出了其獨特的意義與價值,其間所呈現的不僅是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而且還可以展現出地方制度的有序化場景與地方文化之網編織的歷程。

一、黃崗侗寨“酒宴”的個案調查

黃崗村是一個傳統的侗族村寨,民族特色顯著,在村民們的日常交際中,宴客雖是一項非常普遍的溝通交往方式,但卻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從出生到死亡,村民一生之中的大事大多會以酒宴的形式來分享給親朋好友知曉。黃崗村最傳統的酒宴有七種,分別是出生宴、滿月宴、生日宴、升學宴、婚宴、建房宴、以及喪宴,除了這幾種酒宴外,現今隨著村民與外界社會的接觸交往日益增多,當有游客來到此地時,村民有時也會置辦長桌宴來接待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

七種傳統酒宴在內容與形式上互有差異,但禮物卻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過去,村里以錢為禮的人很少,最開始是因為經濟條件所限,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絕大多數村民沒有多余的錢用來送禮。當時宴客的范圍也不大,最多只會邀請親戚來吃酒,而親戚會象征性的送一些禮品,例如米和酒等。但現在情況卻截然不同,不論紅白喜事,來參宴的客人幾乎都會送禮,雖然送禮金額沒規定,但一般來說,最低是五十元。村里還有少部分人不送禮,他們則會被村民認為是小氣之人。親戚除了送禮金,還會送米送酒,而且相比其它客人,親戚無論是禮金還是禮品都會送得多一些??腿怂浀亩Y物主人家都會一一記在賬簿上,不僅是為了方便統計總金額,還有一個原因是當下回別家辦酒宴時好根據賬簿上的記錄回禮,就禮金而言,回禮一般會在所記錄的金額上漲十塊以上(例:這次B家辦酒宴,A送B禮金100元,下次A家辦酒宴時,B一般會回A禮金110元甚至更多,但如果B辦酒次數才一次,A辦酒卻有四五次甚至更多時,B回的禮金便會比之前少)。

表1七種傳統酒宴詳情表

酒宴類別宴客時長宴客形式客人所贈禮物禮物內涵

出生宴兩天大宴,較為隆重,會邀請親朋好友及村民,主人家一般會殺一到兩頭牛,如果不夠的話還會殺豬,數量視情況而定。錢、糯米酒、生米熟飯(糯米)、糖、生雞鴨蛋酒和糯米飯:都是當地特產,可以用來宴客。雞鴨蛋:蛋白質豐富,可以給小孩及大人補充營養。

升學宴兩天同上錢、生米熟飯、糯米酒同上

婚宴兩天同上錢、被子、毛線鞋、糖、酒、生米熟飯同上,被子、毛線鞋:作為女方的嫁妝。

建房宴兩天同上錢、生米熟飯、糯米酒同上

喪宴不固定①① 根據當地傳統,下葬需挑吉時,從去世到下葬甚至會時逾半月,期間主人家會一直請親戚吃飯,直到下葬當天會宴請所有村民以及親朋好友。同上錢忌送食物,會帶有諷刺意味。

滿月宴(小孩出生滿一個月)一頓晚宴小宴,形式簡單,只邀請親戚來吃飯,主人家會殺豬宴客,偶爾殺牛。親戚幾人共買一份普通禮物,關系親近的會送錢。

生日宴(大多是年紀小的孩子)一頓晚宴小宴,形式簡單,一般不會宰殺牲畜,如果辦得隆重的話會殺豬。玩具、糖果、錢

除了以個人的名義送禮,有時團隊也會送禮。黃崗村共有五個鼓樓,每個鼓樓都有歌隊,而歌隊會作為一個小團體送禮,村民辦酒宴時歌隊里的每位成員都要出二十塊集資當做禮金,這種習俗是寨老規定的,算是一份心意。此外,村委會與鼓樓也會送禮表達心意。

當客人參宴回去之時,主人家會把剩菜或者生肉放在木桶里贈給客人以作謝禮,而對于沒能來參宴的村民,主人家還會親自帶著謝禮上門。

黃崗村村民吳玉賢一家便因為兒子吳學飛考上大學而辦酒宴客。吳玉賢一家共有四口人,除了夫妻二人外,膝下還有一雙兒女。家里有幾畝田地,收獲的糧食基本上能滿足一家人一年的溫飽,收成好的時候還能有富余。此外還會有一些額外的經濟收入,吳玉賢平時會上山采摘或向村民收購一些中草藥拿到縣城里去買,這些收入使他家的經濟水平在村子里處于中等。兒子考上大學是一件大喜事,因為村子里考上大學的人很少,辦升學宴不僅是為了與親朋好友分享喜悅,還讓一家人都非常有面子,他們的社會地位也會得到提高。

辦酒那天是提前挑選好的良辰吉日,天剛微亮,本地外地的親朋好友便陸續趕來,更遠的客人則在前一天已到達。他們都備有賀禮而來,而記賬人則會把他們的住址、名字以及禮物記錄在冊。吳玉賢一家人也很早就起床迎接客人、準備食物。清晨,他們便請來村民幫忙殺牛殺豬用來宴客,這是村子里非常隆重的待客方式。開餐時,十位客人圍坐一桌,桌上共有四道菜,主菜是牛癟炒牛肉、血紅(生豬肉拌生血),這是當地的特色食物,另外還有南瓜湯以及青椒炒肉兩道配菜,此外,米酒也是必不可少的。席間言語歡暢,其樂融融,推杯換盞間賓主盡歡??腿顺酝觑埢厝ブ畷r,主人家還把剩菜打包贈給客人當做一份回禮,雖然禮輕,但里面包含的是一家人深深的謝意。

通過對禮簿的統計,禮物總共有307份,302份是以個人名義,4份是以團體名義,因為禮物的交換不僅會發生在個體之間,也會發生在集體之間。其中有226份禮物只是禮金,有71份除了禮金,還多送了一桶飯,有9份多送了一桶飯與一壇酒,還有1份多送了一桶飯、一壇酒與一條煙。本村的所有村民幾乎都有贈禮,而外村贈禮的客人分別來自朝里村、乜洞村、四寨村、平天村、岑告村、小黃村、岜扒村、獨洞村、高額村、昇盤村、覓洞村、寨高村、根洞村、高構村、殺亞村、呂孖村、貴迷村以及黎平縣,基本上都是本村周邊的村寨。這些禮物不僅是心意的表達,還為吳玉賢一家緩解了不同方面的壓力。米飯米酒可以當場用作宴客,免去了主人家再耗費人力物力去做飯,而所收禮金則解決了經濟方面的困難,兒子去上大學所需的學費、路費以及生活費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即便家里能湊齊這些費用,家庭生活的秩序也會突然被打亂,很長一段時間無法恢復到平衡狀態。而辦酒宴能在短短幾天內聚集到一大筆資金,可以解決孩子的讀書問題,緩解家庭的經濟壓力。

二、酒宴中的“送禮”與“回禮”

在鄉村地區,酒宴自古以來就有,但以前村子處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內,社區經濟不甚發達,雖然客人也會送禮,但是不以現金為主,而是以米、酒、肉、飯、蛋等物質為主,這也是一種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特有的資助方式,可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但現在村民所遇到的難處比以前明顯復雜得多,物質所能解決的只是一小部分困難,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現金,因此送禮也逐漸轉變為以經濟為主,物質為輔的方式,這種方式能使沒存款的家庭也可以通過辦酒宴暫時解決所面臨的經濟問題。但禮物的流動不是單向性的,它會通過其它的方式最終流轉回原處,因為“交換與契約總是以禮物的形式達成的,表面上這是自愿的,但實質上,送禮和回禮都是義務性的”[1]3。酒宴實質上是一種建立在互惠基礎上的禮物交換,而在這種循環往復的交換中,人與人、集體與集體之間的交流以及人際關系的建構維系得以存在。但不只局限于酒宴,鄉村社會中的禮物的交換是普遍性的,不會孤立的存在于一種形式中,莫斯就曾提到古式社會的禮物交換“并不僅僅限于物資和財富、動產和不動產等等在經濟上有用的東西,它們首先交流的是禮節、宴會、儀式、軍事、婦女、兒童、舞蹈、節日和集市”[1]7。與現代禮物交換濃厚的功利色彩不同,古式社會的禮物交換更強調個體以及群體對儀式的參與和對意義的共享[4]。這與如今鄉村社會的禮物交換有著內在的相似性,經濟利益不是村民之間進行禮物交換所要達到的目的,他們所追求的結果往往要簡單得多。鄉村酒宴中親朋好友會互相幫忙辦酒,而在南方的一些村寨中,到了農忙時節,村民要收割稻子時如果人手不夠通常會請人來幫忙,而左鄰右舍只要有空閑都會來幫忙收割,主人家則會準備好飯菜款待他們,待這些被邀請者家里需要收割時,其他人也都會不遺余力的去幫忙,互幫互助使各家各戶的稻子都能及時又有效率的收割完。這種勞動的交換是他們世代積累下來的經驗,使他們的生產生活能以一種獨有的方式保持穩定延續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相互之間的互惠。而大部分交換關系實際上都是通過實現互惠原則來維持的,互惠原則在禮物交換體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且逐漸變得更加豐富。人情倫理的多樣性可能造成“回”與“給”在形式、數量等方面的不平等,因此出現了互惠的多樣性[5]。

互惠是交換的重要基礎,而禮物交換之所以能延續至今并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著整個鄉村社會的秩序運行,卻不只是因為互惠的存在。還因為每一個村子都是一個熟人社會,這樣的社會存在一種契約關系,使村民之間能相互信任并可以有預期報答。費孝通先生曾對傳統中國社會結構和人際關系作了理論上的分析與歸納,并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他認為中國鄉土社會與西方社會不同,在中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以親屬關系為主軸的網絡關系,“在‘差序格局中,社會關系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聯系的加強,社會范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所構成的網絡[6]?!贝迕耖L期以來生活在同一個社區當中,村子中的每個人都相互熟悉,這是因為我國西南許多少數民族在歷史上都實行嚴格的內婚制度,規定本族禁止與外族通婚,而且由于以前經濟交通皆不發達,通婚范圍在一個基本固定的地域范圍之內,長期以往,其地理、歷史及人文等因素致使鄉村社區成為了一個以血親姻親為主共同建構的關系社會。但不只局限于此,大多數村落都有固定性,人的流動性低,即使有外出務工的,也是成群結隊的去往同一個地方,這種地緣甚至是業緣都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且村民在本民族文化的影響下有著相同的思想觀念與價值取向,這些都指導和規約著他們的行為。絕大多數村民尤其是老人心中都有鄉土情結,他們不會隨意搬家,即使曾遠離故土,最終還是會回到故鄉,這便是村民之間相互信任的根源,而這種信任保證了交換的持續進行。社區中的所有人都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不可能相互孤立與分離,只有不斷地粘合與團結,不斷地密切關系,他們的生活質量才能得到提高。而在這樣的社區背景下,鄉村地區的酒宴才可以一直存在。

三、酒宴編織起鄉村社會的文化之網

社會人類學家馬歇爾-薩林斯在《石器時代經濟學》一書中提出互惠交換使用的范圍是由兩個端點(慷慨互惠、消極互惠)和中點(等價互惠)決定,慷慨互惠與消極互惠所呈現的正是極端的禮物經濟與商品經濟,但它們并非完全對立,而是可以通過“親屬關系距離”實現轉換“近親之間近于分享,契合慷慨互惠,而對遠人與非親屬則是對等交換或詐取[7]?!边@種互惠體系對現代社會諸多現象皆可解釋,例如絕大多數社會集資其實是建立在利益甚至詐騙之上的商品交換,企業以高額利息誘惑群眾投資,而群眾為了得到更大收益而參與其中,這種商品交換的雙方都以獲取利益為最終目的,企業與客戶之間僅靠經濟利益聯系在一起。然而這種經濟鏈條卻并不穩定,中間某一環節一旦出現空缺,企業與客戶的關系便會馬上破裂,經濟也隨之崩潰。而破裂的原因是他們之間沒有血緣姻緣作為基礎,沒有相互的認同關系,企業與客戶雙方達不到完全的熟悉與信任。另外,這種經濟市場下的商品交換和鄉村社會中的禮物交換之間的理論思辨亦可用形式主義與實質主義來闡釋。在經濟社會關系中,形式主義者將“實際的社會過程、經濟過程或政治過程抽離開人們的物質生活和多樣的歷史關系”[8]。他們忽視特定的歷史范疇和社會形態對人們行為的影響,而是將個體的理性選擇上升到了人類社會的一種普遍的知識形式,他們的一切交易行為都是一種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非人格化交易”。而實質主義卻強調特殊性,并認為經濟行為總是在文化習俗、日常生活、政治制度及法律的規約下發生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之中,其中所呈現的社會意義遠大于經濟意義[9]。鄉村地區的酒宴正是有著血親、姻親、歷史、地域及文化認同關系來作為支撐才可以長期延續,并維持著社會的正常運行。

總而言之,在某種意義上酒宴是鄉村社會的凝聚力、相互支持力得以實現的重要方式之一。村民處在不斷地送禮——還禮、欠人情——還人情的禮物互惠過程中,這體現出的是一種人與人、集體與集體甚至民族與民族之間的互動,不僅推動著鄉村社會的發展,還使這種發展成為了一種常態。沒有這種交換過程,社區便會缺少凝聚力而終將變得渙散。

四、結語

在侗族地區,人們不看重酒宴的鋪張,但看重酒宴的人情,你來我往,我來你往,在你來我往中化解以往的誤解與不愉快,在我來你往中增進友誼。也正如侗族民間有句俗語所說的那樣:“親戚是走出來的,越走越親昵”,即使是親戚,但如果不走動,就不是親戚了。如果走少了,親戚關系也就疏遠了。

在侗族地區,文化之網是靠“走出來的”,相互的交往行為就是在編織鄉村社會的文化之網。不論是侗族地區的“月地瓦”“吃相思”“吃新節”,還是“集體做客”“抬官人”“喊天節”等活動,都構成了一個流動的社會場景,這個流動的社會場景在不斷地編織起侗族地區的文化之網,也即是在不斷地對地方社會秩序進行有序化,從而建構起來具有獨特個性的地方性社會。

參考文獻:

[1]馬塞爾·莫斯.禮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4.

[2]馬林諾夫斯基.西太平洋航海者[M].北京:華夏出版社, 2002.

[3]閻云翔.禮物的流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4]張露.從禮物交換看馬塞爾莫斯的交流傳播觀[J].今傳媒,2015(5).

[5]王俊杰.人類學視野中的禮物世界[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

[6]費孝通.鄉土中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40.

[7]馬歇爾·薩林斯.石器時代經濟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224-227.

[8]汪暉.是經濟史, 還是政治經濟學[J].許寶強、渠敬東選編:反市場的資本主義[M]. 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7.

[9]馬良燦.論經濟社會關系視野下形式主義與實質主義范式的基本特征與重構[J].青年研究,2011(5).

[責任編輯:劉興祿]

猜你喜歡
侗族
侗族音樂傳承與創新性發展的現狀及路徑探究
侗族大歌在音樂課堂中的意義
風雨橋:處處橋亭避風雨
跑起來
侗鄉學子愛家鄉
侗族大歌: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侗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實踐與探索
侗族大歌文化內涵研究
侗族大歌傳承與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