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足審美空間 提升作文意蘊

2017-05-31 13:31方明
江蘇教育研究 2017年14期
關鍵詞:記敘文

方明

摘要:古代的經典詩詞往往會留足審美的空間,讓讀者能夠結合自身的特質進行二次創作,因此而形成豐厚的審美意蘊,使作品的生命得到無限的延伸。高中生的記敘文寫作也應借鑒古詩詞的這類特點,在塑造人物、抒發情感、敘述故事等方面給讀者預留一定的想像與發揮的空間,以此來提升作文的意蘊,。

關鍵詞:古代詩詞;記敘文;審美空間;作文意蘊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7)05B-0041-02

經典作品之所以經久不衰,常讀常新,更多的是因為作者在創作時給讀者留下了足夠的審美空間,為讀者第二次創作提供了寬松的環境。在各類文學體裁中,詩歌的語言表現力更強,詩人創作時給讀者預留的審美空間往往更大。當下中學生記敘文寫作狀況堪憂,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生的習作缺少一種獨特的“韻味”。那么,這種“韻味”如何獲得呢?我們可以借鑒詩歌的寫法,為記敘文寫作留足審美空間,并以此來提升記敘文的“韻味”。

一、聞聲識人——猶抱琵琶半遮面

記敘文寫作,塑造人物形象尤為重要。高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塑造人物的基本技法,如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等,多數學生能夠對人物進行精細的、典型的刻畫,形象地把人物展現在我們面前。然而,很多時候讀者在仔細品讀后會覺得少了一點什么,也就是這“一點”,讓作文未能達到上乘佳作的境界。

到底少了什么呢?我們可以看看幾首詩歌,思考一下詩歌中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例如韋莊《菩薩蠻》(其二)“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痹娙俗プ×私吓幽w色“白皙”的特點,以點帶面地寫出江南女人之美。詩人先寫酒家之女似月般美好的總體印象,再寫手腕白皙似“霜雪”,十個字便傳神地從一面一點兩個角度刻畫出美人的韻味?!梆┩蟆边@一細節引發了讀者無盡的聯想,酒家女的美深深印在了每個讀者的心中。我們閱讀之后,似乎沒有看清她,又似乎看清了她,這便是詩人的高明之處,留足了想象的空間,讓讀者能夠根據審美的特質去無限地填充并補全酒家之女的形象。再如,宋代詞人晏幾道《鷓鴣天》中的“彩袖殷勤捧玉鐘”、賀鑄《青玉案》中的“凌波不過橫塘路”等等,都是運用這種方法來描繪美女,這樣的例子在古代詩詞中比比皆是。時代在發展,人們的審美情趣可能發生了變化,但從來沒有停止過對“美”的追求,作者在創作時要留下足夠的審美空間,這樣方能言有盡而意無窮。

二、景中藏情——此時無聲勝有聲

不少學生在記敘文中的抒情常常是無病呻吟,他們不懂得隱藏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的脈絡,而是全方位地暴露甚至硬塞給讀者,而讀者卻不一定認同。如何隱藏自己的思想與情感的脈絡?我們可以借鑒一下詩歌的寫作方法。例如,宋代詩人梅堯臣的《東溪》:“行到東溪看水時,坐臨孤嶼發船遲。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丑枝。短短蒲耳齊似剪,平平沙石凈于篩。情雖不厭住不得,薄暮歸來車馬疲?!北驹姷钠鹁浔銓懥嗽娙顺舜綎|溪去看水,到了東溪,登上孤嶼,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由得留連忘返。中間兩聯用“野鳧”“老樹”“蒲耳”“沙石”四個意象寫出東溪景色的“美”與“閑”,推己及物,物我兩忘。尾聯中的“情雖不厭住不得”是直接抒情,而“薄暮歸來車馬?!北闶且跃敖Y情。薄暮催人歸去,車和馬也勞頓了一天,既傳導出詩人公務纏身不能久留的無奈,又體現了其東溪賞景的閑情逸致?!氨∧骸焙汀捌!彼坪踉谠V說著什么,有著強大的吸引力與穿透力,讀者能與詩人形成精神上的共鳴。又如唐代詩人王昌齡《從軍行》中的“高高秋月照長城”、明代詩人杜庠《赤壁》中的“荒礬鷗鳥滿煙蕪”等等,都是在結句中“隱藏自己的思想脈絡”,以此來拓展詩歌的情感意蘊,把有限變成了無限。這種借景寓情、以景結情的手法,有時候比直抒胸臆更富感染力,別具一種不言而喻的情韻。記敘文寫作也應如此,有時候不直接言說所表現出來的意蘊可能更加廣闊、深厚,真正是“一枝一葉總關情”。

三、跳躍敘事——撥弦轉軸三兩聲

不少學生在記敘文的敘事方面往往缺少典型的細節與生動的描寫,所敘寫的故事像“流水賬”一樣干癟枯燥。一些教師認為記敘文寫作一般要求800字左右,在有限的字數之內很難寫時空跨度較大的素材,便希望學生在寫作時最好壓縮事件發生的時間,縮短到一天、一小時,甚至幾秒鐘之內,這樣的話,故事的枝節相應會少一些,學生更容易抓住典型的細節進行精致的描寫。這樣的指導有一定的道理,但對于那些時間跨度很大又難以壓縮的事件,怎么寫呢?我們可以借鑒詩歌的一些表現手法。例如唐代詩人楊炯的《從軍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比娭挥?0個字,尾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是抒情,其他的30個字則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宏闊的戰爭全景。首先用“烽火照西京”寫出敵人“來犯”的氣勢洶洶,戰爭情況的危急程度;進而用“牙璋辭鳳闕”描繪出朝廷派兵遣將,莊嚴“出征”的場景;之后又用“鐵騎繞龍城”來寫朝廷軍隊的英勇神速的“圍城”畫面;最后用“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寫朝廷軍隊與敵人拼死“苦戰”的場面。全詩圍繞“來犯—出征—圍城—苦戰”四個場景,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動態的戰爭場面,我們從中可以感受到敵人“來犯”時的兇猛與蔑視,我軍“出征”時的莊嚴與震撼,“圍城”時的自信與傲氣,兩軍“苦戰”時的生死搏殺。當然,宏大敘事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要抓住幾個關鍵節點細致描摹,把握好畫面之間的“起承轉合”,也會別有韻味。

戴望舒先生曾說過,“詩歌是在隱藏自己與表現自己之間?!庇洈⑽膶懽饕嗳绱?。我們要指導學生在表達時懂得適度地“留白”,才能讓習作多一些韻味。

責任編輯:宣麗華

猜你喜歡
記敘文
努力寫出“高像素”的記敘文
記敘文閱讀專練
SOLO分類理論在初中記敘文寫作評價中的運用
初中記敘文寫作指導的有效策略
高中記敘文寫作的困境和出路
高中記敘文寫作技巧的思考
高中記敘文寫作技巧
詳略得當 凸顯中心——初中記敘文寫作之詳略安排教學指導
初中作文中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能力的三點嘗試
從記敘文到記敘性文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