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陰柔之色,寫陽剛之美

2017-05-31 20:47劉曉艷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 2017年10期

劉曉艷

摘要:柳永那些富于陰柔之美的詞作,向來為人所稱道,然柳永詞中展現的陽剛之美卻為人所忽視。本文在承認柳永詞富于陰柔之美的同時,旨在論述柳詞中展現的陽剛之美。筆者認為,柳永詞的陽剛之美有其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指柳永創作了富于陽剛美的詞作以及柳詞意象、意境上呈現的恢弘之氣;特殊性指柳詞中顯現的一種精神力量——本色真誠。

關鍵詞:柳永詞;陽剛之美;具體顯現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4-0021

一、剛柔相濟,彰顯大家本色

姚鼐認為,天下“至文”應是“統二氣(陰陽)之會而弗偏”的。然而,由于種種條件,事實上姚鼐所謂的“至文”很少出現,偏勝總是難免。但任何一個具有成熟風格的作家,絕不會偏執一端,或以陽剛濟陰柔,或以陰柔濟陽剛,使其風格日臻成熟: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大家無不如此。柳永作為本宋詞壇的巨手,自然也不會例外。

柳永是中國文學史上一位富有創作個性的詞人。談及柳永,人們大多關注他的婉約詞作,而且柳永對于婉約詞的貢獻也向來為人所稱道,連被稱為“婉約詞宗”的秦觀,也曾被蘇軾譏其“學柳七作詞”,足見其影響之深遠。不容質疑,柳詞中富于陰柔之美的詞作確屬婉約詞中的極品,然精心研讀便不難發現:柳永詞中陰柔之美與陽剛之美是有機融合在一起的,柳詞中的陽剛之美亦別有風味,這種陽剛之美,如掣電流虹,顯現著無法阻擋的藝術魅力。

二、柳詞中陽剛之美內涵的界定

陽剛之美之于柳詞,既有其一般的表現,又有其特殊的內涵??v觀柳詞,不難發現,柳永已創作出許多富于陽剛之美的豪放詞作,而且柳詞在意象和意境方面,與前人相比,已有恢弘之氣,富有陽剛之美的內蘊。這是柳詞陽剛之美的一般性。而柳詞中所展現的本色真誠,則是柳詞陽剛之美的特殊性。

三、柳永詞陽剛之美的具體顯現

1. 柳永詞陽剛之美的一般性

(1)創作豪放詞,顯陽剛之美

柳詞給人印象較深的多是他的妓情詞,殊不知,柳永不僅為詞創制了長調、開拓了題材、豐富了技法,并且以“縱橫奇逸之筆,慷慨豪邁之氣”創作了風格多樣的詞作,顯示了陽剛之美的內蘊。這類詞如《望海潮》(東南形勝)、《鶴沖天》(黃金榜上)、《滿江紅》(驟雨初歇)、《雙聲子》(晚天蕭索)等,俱堪稱俊逸豪放之作,這些詞作舒展、大氣,涵養天地,極富陽剛之美。鄭文焯在《大鶴山人詞論》中曾指出:“屯田北宋專家,……長調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作揮綽之聲”。鄭文焯的話,告訴我們,柳永確有陽剛之作。其中的《望海潮》大開大合,直起直落,“鋪敘展衍,備足無馀,形容盛明,千載如同當日”,將“承平氣象,形容曲盡”。這在當時都是無出其右的。詞中“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等壯景,亦非關西大漢彈銅琵琶、敲鐵綽板引吭高歌不可。柳永的《望海潮》在景色之壯美、聲調之激越、氣勢之豪雄等方面,較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都毫不遜色。而柳永作此詞時,蘇軾還未出生?!峨p聲子》(晚天蕭索)更是盡顯陽剛之美:

晚天蕭索,斷蓬蹤跡,乘興蘭棹東游。三吳風景,姑蘇臺榭,牢落暮靄初收。夫差舊國,香徑沒、徒有荒丘。繁華處,悄無睹,惟聞麋鹿呦呦。

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翻輸范蠡扁舟。驗前經舊史,嗟漫載、當日風流。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

該詞為詠史懷古之作,上片寫眼前景物,嘆世事滄桑:當年夫差統治下的繁華姑蘇已成一片荒丘,只有麋鹿的叫聲出沒其間,面對歷史遺跡,自然不勝感慨。下片追憶歷史詞中縱論古人得失,感情豪邁,格調高遠。其中“想當年,空運籌決戰,圖王取霸無休”的氣勢,“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的闊大氣象,尤顯陽剛之美。蘇軾的名句“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也受到柳永“江山如畫,云濤煙浪”的啟迪。在布局謀篇和寫景抒情上,也可見二詞相似之處。由此可見,蘇軾譏其徒“學柳七作詞”是不想學習柳永的陰柔之作,對于顯示了陽剛之美的詞作,他還是欣然接受了。

(2)意象闊大,顯陽剛之美

前人論詞,皆認為柳永的詞作只是他“依紅偎翠”的浪蕩生活的記錄,故其詞的意象和意境都有一股凄迷的色調。但如果客觀公允地評價柳詞,便可發現,柳詞中已有許多闊大、高遠的意象,詞境也注入了一股剛猛之氣。

“唐五代的溫、韋、馮及宋初宴、歐諸賢,其詞所籠罩的是廣漠的傷春情緒。主人公多是纖弱的美女、失意的文人,活動的背景是庭院、芳徑、淺池、細柳、殘花、敗絮之類,狹小的環境、細膩的感情、脆弱的性格、敏感的神經、短小的篇幅、幽深的意境,沒有線性的事件,只是捕捉對人生的瞬間感受?!绷~雖然也繼承了這些特點,但相比之下,無論在意象的選擇上,還是意境的生發上,柳詞都顯示了一股渾厚的氣勢,極富陽剛之美。

柳詞在意象的選擇上,雖有纖細、柔弱等特點,但已出現了闊大之景,如:“怒濤”“江楓”“天際”“皓月”“云濤”“煙浪”“驟雨”“千里煙波”“萬里楚天”等,這些闊大之景,已有“大美”和“壯美”的氣勢;詞中的主人公也多為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敢于追求、大膽潑辣的女性(《定風波·自春來》);活動的環境也由內而外;情感的表達也不是一味地傷感,而是注入了真誠與執著。

以《雨霖鈴》為例?!队炅剽彙吠高^這位男子的視角,使我們看到的景物不再是殘紅落花、飛絮敗草,而是高樹鳴蟬、乍停驟雨、千里煙波、萬里楚天,即使是柳樹月亮,也不再是花園中的弱柳、閨中之月,而是曠野之柳、異鄉之月;其情思也不再是閨房女子的相思惜春,而是游子的浪萍難駐和仕宦之憂。

(3)意境高遠,顯陽剛之美

柳永詞中因為選擇了具有闊大、壯美的意象,詞境也隨之注入一股剛猛之氣。柳永寫羈愁離情,不是庭院深深的小景,而是登高臨遠、極目所望的闊大之景。詞人將這些闊大之景融入自己的情感,以遒勁的筆力,寫出了蒼茫雄渾的境界,詞境也因為這些闊大之景而更加開闊。

蘇軾雖對柳永有輕視之意,但對他《八聲甘州》中“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一句卻評價道:“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碧圃娮钣刑厣氖⑻圃姼?,而盛唐詩歌是以氣象取勝的。所謂“唐人高處”,其實就是壯美的氣象。而《八聲甘州》中高遠之景、高遠之意境,和“唐人高處”是沒有二致的。

不難發現,柳永詞的意象和意境不是如《周易·乾卦》中所言的那種“純陽至剛”的恢弘,但在陰柔的外在形式下,其中仍有一股陽剛之氣在蠢蠢欲動,那是更為深沉的潛在力量,這種潛在力量便是內容上的陽剛之美。如《雪梅香》:“動悲秋情緒,當時宋玉應同”,《戚氏》:“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時登山”,《曲玉管》:“隴首云飛,江邊云斷……立望關河,蕭索千里清秋忍凝眸”等,這些表面富于陰柔之美的詞句,氣象本身就極富闊大氣勢,包孕著一種生命的律動,形成了柳詞異于前人的高大博遠的境界。這種生命律動之美,正是陽剛之美。

2. 永詞陽剛之美的特殊性:本色真誠,顯陽剛之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尊雅卑俗”幾乎成為一個常識,“俗”一直處于被排斥的地位。詞這個文學體裁,雖說“俗”是它的“胎記”,但一些文人士大夫仍不敢以俗詞示人。只有柳永,毫無顧及地創作了大量的俗詞,也因此把自己的仕途給葬送了?!把拧奔词枪诺?、正的、中和的,也就是說“雅”的始終不能突破古、正的條條框框,人們不能說自己真心想說的話,不能抒發自己心靈深處的真感情。相反,在“俗”那里,卻不存在這樣一些正統的條條框框,人們可以發乎情,而止乎情之不能不止,所以,“俗”常常和“真”聯系在一起。而柳詞的“俗”就是柳永“真”的最好體現。

柳永可以毫不理會外在世界的束縛,按照自己本來的意愿行事,說明他是一個本色真誠的人?!傲琅c一般的詞人不同,他不是拿詞這種形式去表現什么,而是自身就生活在詞的世界里,是以生命填詞?!绷酪浴罢嫒苏媛暋笔救?。他以意逆志,任性做人,任性填詞,明知不可而為之,這種由真誠所致的頑強、不屈的精神,正是幾千年來文化積淀的人類道德精神力量的一種,這種力量噴薄激烈,貫穿柳永的一生,反映在詞作中,則顯示了柳詞陽剛之美的一層特殊的內涵。

柳永現存詞213首,情詞149首,占全部詞作的70%。情詞中有146首是歌詠歌妓的。在中國封建社會,妓女沒有獨立的人格,宋代時仍是鄙視妓女。士吏不愿娶娼為婦,認為有辱門庭??闪琅c世俗觀念相反,他不愿把妓女當賤民看,認為她們外貌美麗,本質純潔?!都t樓夢》中賈寶玉稱那些丫頭是水做的骨頭,柳永與賈寶玉對待女子的態度是沒有二致的。所不同的是,柳永贊美的妓女比賈寶玉贊美的婢女地位更低賤??梢?,柳永真是真誠之至。封建官吏可以三妻四妾,閑暇時還可以“偷香竊玉”,對他們來說,“香”和“玉”只是他們玩弄的對象,根本談不上真誠。只有柳永,毫不掩飾與妓女的親密關系:“遇良辰,當美景,追歡買笑”“忍把浮名換作淺酌低唱”;他將筆端伸向她們的內心世界,為她們訴說苦悶和哀怨,關心她們的不幸和痛苦:“一生贏得是凄涼,暗心傷”《少年游》;表現她們大膽潑辣、主動的愛情追求,如《定風波》(自春來);同時還表達了自己和她們在長期接觸和具有共同文藝旨趣基礎上所建立的真正愛戀:“待做真個宅院,方信有始終(《集賢賓》)?!彼麖男牡讗蹜僦@些歌妓,而表現這種感情最深刻、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便是《憶帝京》:“也擬待,卻回征。又爭奈,已成千行。萬里思量,多方開解,只恁寂寞厭厭地。系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绷缹Ω杓说恼嬲\、真情、深情,與玩弄歌妓的王孫公子的薄情、負情,形成了何等鮮明的對比!柳永完全以真誠、平等的態度來對待歌妓,絲毫沒有輕視玩弄之意。

溫庭筠也寫歌妓,但他筆下的歌妓不過是失意文人的化身,并不是要真正表現的對象。而韋莊詞根本是以男性為主,以寫自己為主。柳永和溫、韋相比,明顯不同:柳永因與歌妓的愛情斷送了自己功名,他把自己整個生命傾注在愛情中,為愛情忍受著上層社會的歧視,為愛情不得不做“白衣卿相”。這種不改初衷的真誠盡顯風流!為何柳永的“真誠”被人罵為“浪蕩子弟”“薄于操行”呢?不解!其實,封建官吏、士大夫混跡青樓的著實不少:周邦彥與李師師的香情艷事,人所共知;歐陽修、宴殊、蘇軾等大詞人是否出入妓館我們且不追究,但其家中蓄妓娛樂卻是百口莫辯的事實;徽宗皇帝也曾微服夜行,嫖名妓李師師。因為皇帝和官員是至高無上的,有誰敢說一個不字,干了丑事,而頭上卻閃耀著圣潔的光環,真是笑死人!

由此可見,有狎妓經歷的文人比比皆是,為何人們惟獨要苛責于柳永呢?筆者認為這只能歸功于他的真誠。這份傲視世人的真誠,如噴薄的火山,氣勢浩蕩,游走于柳永的每一個生活細節,流淌在每一首詞作中——本色真誠,盡顯陽剛之美!

四、柳永詞顯現陽剛之美的原因

柳永詞呈現陽剛之美既有個人和社會的原因,也是詞體發展的需要,這三個因素互相交融、缺一不可。它們共同構成柳詞呈現陽剛之美的原因。

1. 個人原因。柳永狂放不羈、真誠率直的個性,是柳詞呈現陽剛之美的直接原因。一個作家的個性、人格上的某些東西,必然能從其作品中找到印記。所謂“文如其人”,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柳永出身于仕宦之家,從小受到正統的儒家教育。由于受社會的影響,加上落第的打擊,柳永漸漸對傳統的價值觀產生了懷疑,進而與之相背離,形成了自己狂放不羈、灑脫豪邁的個性?!端囋反泣S》中記載:

柳三變,字景莊,一名永,字蓍卿,喜作小詞,然薄于操行。當時有薦其才者,上曰:“得非填詞柳三變乎?”曰:“然?!鄙显唬骸扒胰ヌ钤~?!庇墒堑弥?。日與擐子縱游娼館酒樓間,無復檢約。

所謂“無復檢約”,是指柳永強烈要求擺脫傳統意識和封建到的觀念的束縛,追求個性自由和精神享樂,是柳永狂放不羈性格的寫照??穹挪涣b的個性融入到詞作中,便形成了柳詞陽剛之美的風格。

2. 社會原因。一定時期的審美思潮影響下的社會審美心理對柳永詞前后的反映,是柳詞呈現陽剛之美的重要原因。有這樣一則故事:

(柳三變詞天下詠之)遂傳禁中。仁宗頗好其詞,每對酒,必使侍從歌之再三。三變聞之,作宮詞號《醉蓬萊》,因內官達后宮,且求其助。仁宗聞而覺之,自是不復歌其詞矣。

——陳師道《后山詩話》

這則材料中蘊涵著審美心理演變時的規律。仁宗對柳詞由“頗好之”到“不復歌”這一前后態度截然不同的變化,審美評價和去取標準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作為一個流行歌曲的欣賞者,仁宗和他的子民同樣為通俗的柳詞所傾倒,但作為統治者,他又不能紆尊降貴,將九五之尊的封建皇帝等同于微賤的市民的水準。出于維護最高統治者尊嚴的考慮,仁宗對柳詞只能忍痛割愛。仁宗對柳詞前后態度變化截然不同,是因為他與市民所持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審美評判標準。

但柳永豈是一個隨便任人拋棄的人?不是!柳永一旦受到拋棄,其叛逆、狂放不羈的性格便更加明顯地表現出來。因此,社會的原因促進了柳永狂放性格的形成,更是柳詞呈現陽剛之美的重要原因。

3. 詞體本身發展的需要。詞,起源于民間,無論是意象還是意境,都呈現出凄迷的色調,“靡靡之音”充塞了整個詞壇,極少例外。經唐、五代、宋初的發展,詞體不斷積蓄自己的潛力,準備有一天蓄勢待發。柳永恰是最合適的人選,他具備承擔這個任務的潛能,加之社會的原因,詞到了柳永手里,已有了鏗鏘之意。雖然并沒有徹底改變這種狀況,但他畢竟做出了大膽的嘗試,而且取得了驚人的收獲。他勇敢地承擔創意、創調、創法的任務,為詞的向上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換言之,如果哪個時代沒有柳永這號人物,這種局面也會發生。也就是說,柳詞呈現陽剛之美是詞體發展的需要,也是詞體發展的必然結果。

在柳永詞這個藝術園囿里,既有動人春思的昌條冶葉,又有拔地倚天的奇峰怪石。柔美的佳作固是本色之調,剛美的妙品也應視為生花妙筆。我們應該肯定柳詞世界中展現的陽剛之美。

參考文獻:

[1] 冷成金.中國文學的歷史與審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2] 朱東潤.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中編第二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三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張松如.中國詩歌美學史[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

[5] 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學 312400)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